子英

人文曆史回憶四海 古今中外上下五千年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ZT:蘇聯衛國戰爭期間的軍事經濟(沃茲涅先斯基著) :2

(2009-06-23 20:01:37) 下一個
ZT:蘇聯衛國戰爭期間的軍事經濟(沃茲涅先斯基著):2


五、擴大的再生產

由於疏散到國家後方特別是東部地區的工廠恢複了生產,並且完成了大批新工廠的建設,由於蘇聯各族人民勤奮勞動,所以保障衛國戰爭需要的軍事經濟所有部門都迅速提高了生產。在戰爭年代,生產與投資的不斷增加表明蘇聯在實行軍事經濟體製期間高速度地進行了擴大再生產。

社會主義擴大再生產有以下表現:首先是社會總產品的增長;其次是生產資料(勞動工具與勞動對象)的增多;再是工人階級與其工資基金的增長;最後是從社會產品(利潤)中扣除一部分以保證社會主義積累和基本建設的需要。

在蘇聯實行軍事經濟體製期間,雖然地區縮小了,但擴大再生產規律仍然發揮其全部作用。1941年底生產下降達到了極點,此後,整個1942年蘇聯的工業生產就月月增產了。從1942年1月到12月,蘇聯所有工業部門的總產值增加到1.5倍。1943年工業、交通運輸業以及軍事經濟主要部門的生產又提高了一步。工業總產值1943年比1942年增加了17%。為了對工業生產這種速度有一個概念,我們提醒讀者注意下麵一個數字,在第三個五年計劃的三年和平建設時期生產的年平均增長速度為13%。

在衛國戰爭中的1942、1943和1944年的三年期間,蘇聯的基建工程開支達790億盧布,內遷的設備的價值未計算在內。在蘇聯國土上同一期間新製造和恢複的生產設備價值770億盧布。在東部地區新建和投產的有2,250個大型工業企業,在收複區恢複了6,000多個企業。投入使用的有10萬台金屬切削機床、24座高爐、128座平爐、4座貝氏轉爐、70個電爐、56部軋鋼機、67座煉焦爐、年產煤7,300萬噸的豎井,發電能力共達340萬千瓦的發電站、5,860公裏的新鐵路線。

蘇聯東部地區的生產力高速度地發展了。蘇聯政府關於生產力的布局方針規定了在我國東部地區建立強大的工業基地。隻是烏拉爾地區的電站的發電能力到 1941年初就超過了革命前俄國1914年戰爭爆發前所有電站的發電能力20%。1940年僅蘇聯東部地區的產煤量就超過1913年革命前俄國70%。蘇聯東部地區1940年的鋼產量超過革命前俄國40%。而在金屬加工與化學工業方麵,蘇聯東部地區則超過革命前俄國全國生產量數十倍。

衛國戰爭開始之前,蘇聯東部地區高度發展的工業成為戰時迅速發展工業的鞏固基礎。在蘇聯東部地區一方麵恢複內遷工廠的生產,一方麵廣泛地進行了新的建設工程,特別是新建一批金屬冶煉廠、電站、煤礦和軍事工業工廠。蘇聯東部地區,在烏拉爾、伏爾加流域、西伯利亞,哈薩克斯坦與中亞細亞,隻是中央在四年軍事經濟建設期間就開支基建費366億盧布(按予算價格計算),用於恢複過去的工廠和新建的工程,或者說比戰前向這些地區國民經濟部門進行的投資,每年平均多23%。

在衛國戰爭的四年期間,東部地區新投產的有能產2,980萬噸的煤井,功率為186萬千瓦的渦輪機,煉鐵能力為24萬5千噸的高爐,產鋼247萬4 幹噸的平爐,能軋鋼122萬6千噸的軋鋼機。在蘇聯東部地區隨著工業生產的增長,工人與城市人口數量也增加了。1943年初蘇聯東部地區的人口達到 2,030萬人,而1939年初這裏隻有1,560萬人。

衛國戰爭改變了生產力的分布。我國東部各經濟區變成前方與軍事經濟需要的主要供應基地。1943年伏爾加流域、烏拉爾、西西伯利亞、哈薩克斯坦與中亞西亞地區的整個工業產值與1940年比較多1.9倍,而其占蘇聯整個工業產值的比重則增加了2倍。

戰爭期間烏拉爾與西伯利亞地區創建了能滿足軍事工業需要的冶金工業。1943年烏拉爾與西伯利亞生產的生鐵換算成平爐生鐵比1940年多35%,生產的鋼換算成普通鋼增加了37%,軋材換算成普通軋材在同一時期增加了36%。

下麵介紹一下,蘇聯各經濟區在實行軍事經濟體製期間擴大社會主義再生產的成就。

伏爾加經濟區。1942年這一地區的工業產值為120億盧布,1943年為135億盧布,而1940年隻有39億盧布。這一地區在全國工業生產中的比重在此期間增加了3倍。

1941年下半年和1942年在此地區遷來200個工業企業,1941年恢複生產的有60個,1942年有123個。衛國戰爭的四年中向伏爾加地區國民經濟的基建投資為60億盧布,防禦工程費和遷來的設備的價值沒有計算在內。

戰爭期間,伏爾加地區的工業結構發生了根本的變化。金屬加工工業有了突出的發展。1942年伏爾加地區金屬加工工業的總產值達到89億盧布,1943年為105億盧布,而1940年隻有12億盧布。1942年伏爾加地區金屬加工工業在該地區整個工業中的比重為74%,而1940年僅為 31%。戰爭期間,伏爾加地區出現了新的工業部門,它們生產飛機發動機、飛機、滾珠軸承、汽車、電纜、機車;還創建了能根本解決該地區燃料問題的天然氣工業。

烏拉爾經濟區。戰爭期間,烏拉爾成為我國一個主要的和強大的工業區。1942年烏拉爾工業總產值增加到260億盧布,1943年又增至310億盧布,而1940年則為92億盧布,這就是說工業產值增長了2倍多。1943年與1940年比較烏拉爾工業產值在蘇聯整個工業產值中的比重增加了2.8倍。

向烏拉爾疏散了455個企業,到1942年底恢複生產的有400個。在衛國戰爭的四年間,向烏拉爾的國民經濟投資為163億盧布,這比戰前向烏拉爾國民經濟的投資平均每年多55%。

1940年烏拉爾機器製造和金屬加工工業產值為38億盧布,而1942年這一產值卻達到174億盧布,即較1940年多3.5倍。1942年機器製造工業的產值在烏拉爾地區工業中的比重為66%,而在1940年則為42%。

衛國戰爭期間,烏拉爾地區機器製造工業中的最重要的是軍用機器製造部門。在實行軍事經濟體製期間,烏拉爾生產的軍工產品占整個軍事工業產品的 40%。戰爭期間在烏拉爾出現了新的機器製造工廠,其中有坦克製造、汽車製造、摩托車製造工廠,還有生產滾珠軸承、電器設備、泵、空氣壓縮機和機床的工廠。

戰爭期間,烏拉爾連同庫茨涅茨煤礦區成為我國冶金工業的主要基地。衛國戰爭期間,烏拉爾冶金工業是機器製造工業各部門所需優質鋼和高級優質鋼的主要生產基地。烏拉爾冶金工業保障了坦克製造工業所需的裝甲鋼板。烏拉爾大量發展了鋼管生產,保障了生產火箭彈的需要。

烏拉爾也是我國生產有色金屬的基地,它的作用愈益顯著。1943年烏拉爾與西西伯利亞生產的鋁和鎂比全蘇在1940年的產量還要多。在烏拉爾創建了有色金屬加工與軋製以及硬質合金等工業。衛國戰爭期間烏拉爾的有色金屬軋材產量超過了全蘇的戰前產量。

戰爭期間烏拉爾的燃料工業有了很大發展。1910年烏拉爾各煤田一共生產了1,200萬噸煤,1942年生產了1,640萬噸,1943年生產了2,130萬噸。

戰爭年代電力工業有了很大加強。1942的發電量達到90億千瓦小時,1943年105億幹瓦小時,而1940年隻有62億千瓦小時。建設了一批中小型水電站,從而節約了烏拉爾的發電用煤。

西西伯利亞經濟區。戰爭期間西西伯利亞地區在蘇聯國民經濟中的作用擴大了。1942年該地區的工業產值為87億盧布,1943年為110億盧布,而 1940年僅為37億盧布,也就是說產值增加了2倍。1943年西西伯利亞工業產值在全蘇工業產值中的比重與1940年相比增多了2.4倍。

疏散到西西伯利亞的企業有210個。在衛國戰爭的四年中向該地區國民經濟的基建投資為59億盧布,這比戰前年代增加了74%。

1942年西西伯利亞的機器製造工業與金屬加工工業增加了工業產品的產值,和1940年比較增加了6.9倍,1943年增加了10倍。戰爭期間在該地區出現了新的機器製造工廠,生產飛機、坦克、機床、拖拉機、摩托車、滾珠軸承、工具、電氣設備。

在衛國戰爭期間西西伯利亞的工廠還生產優質金屬材料和鐵合金。有色金屬冶練工業也有很大發展。增加了鋅的生產能力。新增加的有鋁和錫冶煉工廠。

中亞細亞和哈薩克斯坦經濟區。戰爭期間.這些地區在蘇聯的工業生產方麵起了很大作用。1942年這些地區的加盟共和國工業總產值達到57億盧布,1943年達到66億盧布,而1940年隻有48億盧布。

向這些地區疏散的工廠有250多個,它們很快就恢複了生產。在衛國戰爭的四年中基建工程費達67億盧布。

在衛國戰爭期間中亞細亞和哈薩克斯坦地區的工業結構有了根本變化。增長最大的是金屬加工工業,1942年它的產值達到17億盧布,1943年達到23億盧布,而1940年僅為6億盧布。

中亞細亞和哈薩克斯坦的燃料工業與冶金工業有了進一步發展。1942年采煤940萬噸,1943年1,200萬噸,而1940年隻有870萬噸。建設了一批小型煉鐵廠,創建了黑色金屬冶煉工業,成為工業化發展的基礎。

在哈薩克斯坦和中亞細亞的一些工業中心,為了恢複遷來的企業,需要大量發展電力工業。1942年塔什幹電力係統發電量為7億2,800萬千瓦小時,1943年為8億8,200萬千瓦小時;而1940年發電量隻有2億1,000萬千瓦小時。大量建設了中小型水電站。

在中亞細亞和哈薩克斯坦地區,有色金屬冶金工業有了很大發展,並增建了新的冶金工廠。戰爭期間新投產的有鉛礦和鎢礦石的采礦與選礦企業,增加了水銀的生產能力,鋁的開采也得到進一步發展。

外高加索經濟區。在實行軍事經濟體製期間,不隻是蘇聯東部地區進行了擴大再生產。在外高加索的各加盟共和國即東格魯吉亞、阿塞拜疆和亞美尼亞也進行了擴大再生產的過程。這從以下事實可以證明。格魯吉亞的機器製造與金屬加工工業產值從1940年的1億8,100萬盧布增加到1943年的4億7,700 萬盧布,在阿塞拜疆從1940年的4億2,800萬盧布增至1943年的5億5,500萬盧布。

在衛國戰爭的四年裏,格魯吉亞、阿塞拜疆和亞美尼亞國民經濟獲得的基建投資達27億盧布也證明了上述事實。在外高加索的加盟共和國新建了機器製造工廠、黑色金屬冶煉廠,增加了對石油工業的投資。蘇聯的巴庫油田向前方和向蘇聯國民經濟部門不斷地供應石油產品.使數十萬台發動機在空中和在地麵上運轉著。

總之,蘇聯實行軍事經濟體製期間的特點是在東部地區高速度地進行了社會主義擴大再生產。擴大再生產表現在工人階級人數的增加,工業生產的提高和保證蘇聯生產力發展的新投資額的增長上。

六、在戰爭過程中社會主義經濟的恢複

如果說在蘇聯東部地區進行的是戰時社會主義的擴大再生產過程,那末,偉大衛國戰爭期間,蘇聯西北、西部、中部、東南與南部各經濟區實現的則是遭到希特勒德國破壞的社會主義經濟的恢複過程。

在粉碎敵人之後,在從德國占領下解放出來的地區,重新飄揚了蘇維埃紅旗,國民經濟的恢複才在這些地區得見實現。靠近前方的地區也進行了國民經濟的恢複。在這些地區由於敵人的轟炸和炮火的襲擊,一部分工廠被摧毀。另一部分被疏散到東部地區,但當戰線向西推進後,這裏的工廠又重建和恢複了生產。在衛國戰爭過程中,收複區和靠近前方地區能夠恢複國民經濟是蘇聯各族人民作出的巨大貢獻。在蘇聯軍事經濟的總平衡中,收複區和靠近前方地區生產的恢複和增長對於保障前線的需要,尤其是對於提高收複區人民的政治水平和物質保障水平,具有重大意義。

為說明蘇聯各族人民在恢複被德國占領者破壞的經濟方麵所進行的忘我的勞動,這裏介紹一下蘇聯軍隊解放了的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烏克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白俄羅斯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一些地區的簡要情況。

在俄羅斯蘇維埃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一些曾暫時被希特勒德國占領過的地區,由於德國入侵者破壞了城市及其工業,留下的工人數隻及戰前的17%,工業企業隻剩下13%,比戰前減少了87%,牲畜頭數減少情況如下:馬匹數隻及戰前的23%,牛40%,羊30%,而豬隻剩下10%。被侵占的地區解放後拖拉機隻剩下50%,聯合收割機58%,而且這些拖拉機和聯合收割機損壞嚴重。除了一些最重要的設備和牲畜被疏散到蘇聯東部地區以外,其餘的都被德國匪徒毀壞、搶劫和消滅了。而部分有勞動能力的居民則被驅趕到德國變成奴隸。

在烏克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一些被希特勒德國侵占的地區在蘇軍解放了這些土地時,工人數隻達到戰前17%,工業企業數隻及戰前19%,即減少了 81%。馬匹數隻及戰前30%,牛43%,羊26%,豬隻剩下11%。拖拉機與聯合收割機損失嚴重。與戰前比較拖拉機隻剩下39%,聯合收割機40%。在這裏,除了部分設備和牲畜疏散到蘇聯東部地區以外,一切也是都被德國人搶劫和掠奪一空,部分有勞動能力的居民也被驅趕到希特勒德國充當奴隸了。

在白俄羅斯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一些曾被希特勒德國暫時侵占的地區,由於德國侵略者窮凶極惡地破壞城市及其工業,所以,和戰前數字相比工人隻剩下 6%,工業企業剩下15%,馬匹剩下39%,牛31%,羊22%和豬12%。拖拉機減少了90%,聯合收割機減少了95%。這些地區與上述地區一樣,除了疏散了一小部分物資外,其餘都被德國人搶劫和毀壞了,部分居民被殘殺,或由於饑寒交迫而致死,或被驅為奴隸。

上列數字表明,德國人在侵占蘇聯一些地區期間殘害了人民,破壞了城市、工業、農業和蘇維埃的文化教育事業。但是德國人沒能做到使占領區的經濟為他們服務,尤其是沒能使蘇聯人在這方麵屈服。為了消除希特勒德國野蠻侵犯我國所留下的後果,為了在蘇軍解放了的地區與城市恢複社會主義經濟和文化,需要蘇聯各族人民作出極大的努力。

德國法西斯圖謀剝削其占領地區的“計劃”完全破產了。德國人連手工業和農業都未能恢複,大工業就更不用說了。隻有驅逐了德國帝國主義強盜的蘇聯人民,才有恢複經濟的能力。蘇聯軍事經濟建設的經驗表明,在衛國戰爭的過程中,恢複被占領者破壞了的社會主義經濟和恢複從前線地區疏散到後方的工廠是可能的與必要的。這一點已為蘇聯軍事經濟曆史中的大量事實所證明。

莫斯科附近的煤礦恢複生產是圖拉和莫斯科的布爾什維克人以及全體工人階級奮鬥史上光輝的一頁。在很多方麵它成為蘇聯其他地區的榜樣。雖然莫斯科附近的煤礦全部被德國人侵占,礦井與村落被摧毀,1941年底煤礦停產,但是,在1942年莫斯科附近煤礦恢複了生產,煤產量達到戰前水平,1943年又超過了這一水平。在衛國戰爭前夕,莫斯科煤礦日產35,000噸,1942年1月趕走德國侵略軍隊後,莫斯科煤礦日產量很快就達到590噸,1942年5月日產量增加到22,000噸,1942年10月又上升到35,000噸,這時已達到戰前水平。1943年莫斯科煤礦的產量超過1940年45%。

1941年莫斯科市的工業企業大部分疏散了,有210個大型企業全部遷走。因此,1942年1月莫斯科企業的生產水平降低很多。1941年6月莫斯科工業總產值為19億3千萬盧布,而1942年1月,在許多莫斯科企業疏散後,莫斯科的工業產值降到6億2,100萬盧布,或比戰前水平減少了三分之二。以後又遷回了工業企業並恢複了生產,從而使莫斯科工業的產值迅速增長。1942年7月莫斯科的工業產值以達到9億4,500萬盧布,1942年12月增加到13億零7百萬盧布,1943年7月再增至13億6,500百萬盧布,1943年12月又增加到15億4,200萬戶有,而到1944年底,在發展軍事生產的基礎上莫斯科的工業總產值已經超過1940年的水平。

長期處於敵炮火襲擊下的列寧格勒真正是工業生產的突出榜樣。盡管遷走了92個大型企業,盡管受到長期的圍困、轟炸、炮火襲擊,但是列寧格勒的工人向前線供應了大量的軍用產品。1942年列寧格勒的工業總產值近14億盧布,1943年增加到25億盧布,而1944年再增至36億盧布。

在衛國戰爭過程中頓涅茨煤礦的許多煤礦區經曆了兩次恢複。第一次恢複是在1942年,當時解放了的頓涅茨一些煤礦區日產煤恢複到35,000噸。第二次是在1943年,一些礦區重新解放和整個頓涅茨解放後,產煤量又恢複到35,000噸,而到衛國戰爭結束前日產煤達到96,000噸以上。

在衛國戰爭期間,頓涅茨煤礦的恢複速度遠遠超過國內戰爭之後蘇維埃國家恢複這一礦區的速度。從1921年到1925年五年間,頓涅茨煤礦的產煤量增加了3倍,而為了恢複到革命前的水平用了九年。在恢複工程的第一年從1943年5月到1944年5月,在衛國戰爭時的困難條件下,頓涅茨煤礦的產煤量上升到7倍,而恢複到戰前水平隻用了五年。

衛國戰爭期間在重工業企業的恢複和投產方麵進行了巨大的工作。1943—1944年在蘇聯解放區投產的電站,其發電能力達到1百萬千瓦,投產的 1,047個主要的和小型煤礦井年產煤達4,400萬噸,13座煉鐵爐(德國人在侵占頓涅茨煤礦期間一座煉鐵爐也沒能恢複),年產生鐵230萬噸,70座煉鋼爐年產鋼280萬噸,28部軋鋼機年產成品鋼材170萬噸。冶金工廠的爐火又在多災多難的頓涅茨重新升燃了。

在衛國戰爭的兩年中(1943與1944年)鐵路員工在收複區修複並使其通車的鐵路線長達43,000公裏,相當於戰前蘇聯鐵路線長度的40%。鐵路大軍跟在蘇軍之後,鋪裝鋼軌,修複橋梁,使交通運輸線不斷向前伸展。

1943和1944年的戰爭期間,對蘇聯解放地區的國民經濟恢複事業投資約170億盧布,其中1944年為140億盧布。為了有所比較,可以舉出這樣的數據,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對蘇聯國民經濟各部門的年平均投資額僅約100億盧布。解放區的蘇聯人民重新能夠自由地勞動,高速度地提高了生產力。

在恢複生產力的基礎上,蘇聯解放區的社會主義工業又飛快地複興起來。1943年解放區工業產值(按不變價格計算)為27億盧布,1944年提高到83億盧布,增加了2.1倍。應該承認,對於一個國家正處於遂行曆史上空前規模進攻戰的時期,這種速度是十分了不起的。

衛國戰爭期間解放區集體農莊的迅速恢複是蘇聯各族人民偉大的成功,集體農莊表現了自己的偉大生命力和鞏固性。1944年蘇聯解放區在春播運動中,集體農莊播種麵積達1,690萬公頃。在恢複集體農莊經濟方麵下列因素具有決定性意義。

第一、拖拉機數量和機器拖拉機站得到了恢複,在收複區機器拖拉機站從1943年初的394個增加到1944年初的1,702個,其中完全收複了的一些州的機器拖拉機站網這時已恢複到戰前水平。

第二、集體農莊過去疏散的牲畜大量地迅速返回原地區,僅1943年往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的收複區就返回牛74萬4千頭,羊8l萬8千頭,豬55,000頭,馬65,000匹和家禽41萬7千隻。

在衛國戰爭過程中,收複區國民經濟恢複當中的一個最重要的成就,就是城鄉勞動人民住宅的再建。數十萬工人、莊員和職員從地窖和岩洞搬進了新居。 1943和1944年全蘇收複區的農村修複和新建了83萬9千座房屋,城市住宅的修複和新建麵積達1,277萬7千平方米。有541萬8千人住進了修複和新建的住宅。

法西斯驅使城鄉人民過著原始社會的生活,用皮鞭把他們趕進窖洞,電燈被柴火取代了,城市被摧毀了,我們的兄弟姐妹被驅趕到德國服苦役。我們解放了多災多難的土地以後,蘇聯人開始為享有自由的人們創造了必需的生活條件。

根據斯大林同誌的指示,蘇聯政府在1943年作出了《關於在從德國占領下解放出來的地區恢複國民經濟的緊急措施》。這一決定對於恢複蘇聯收複區的國民經濟事業具有偉大的組織作用。這個文件是許多從德國法西斯桎梏下解放出來的州和邊區重建的第一個詳細的綱領。這一決定在1943年被勝利地執行和超額完成了,從而為恢複建設的宏偉計劃奠定了基礎。

上麵說明了衛國戰爭中在緊張的戰爭期間收複區國民經濟恢複的規模。蘇聯東部各州的工人、農民、知識分子對從法西斯奴役下解放出來的兄弟給予了巨大的幫助。僅在1944年,從蘇聯東部各區往各收複區運送了為工業、交通運輸業和農業需要的各種設備約三萬五千件之多。

總之,德國侵略軍在其占領的一些蘇聯地區,既未能組織生產也未能利用淪陷區的人民為其所用。在衛國戰爭期間,盡管為了滿足戰爭需要使用了蘇聯各族人民的主要物質力量與精神力量,但是在收複區還是進行了艱巨的工作,以恢複被侵略軍所破壞的國民經濟。收複區人民以其英勇的勞動對蘇聯整個軍事經濟作出了自己的貢獻。

七、國民經濟的平衡

為滿足衛國戰爭的需要,蘇聯軍事經濟的保障工作,是在有計劃地再分配生產力的基礎上進行的。把和平的1940年蘇聯國民經濟平衡表同戰爭的1942 與1943年蘇聯軍事經濟平衡表相比較,可以看出生產力和物資再分配的情況。國民經濟的平衡體現著社會主義擴大再生產的過程,它包括如下幾個方麵:

第一、社會產品的生產與分配;
第二、固定基金的生產與分配;
第三、勞動力資源的平衡與分配;
第四、國民收入的生產與分配;
第五、居民貨幣收入與支出的平衡;
第六、物資的平衡與分配。

蘇聯軍事經濟的平衡也就是為衛國戰爭服務的國民經濟的平衡。在戰爭的1942年,由於我國許多工業區被侵占,所以,蘇聯在物質生產方麵的社會產品總值與和平的1940年相比減少了。這時社會產品的結構有了以下變化。

l.在和平的1940年與戰爭的1942年,生產消費仍保持在43%的水平上;
2.居民個人消費從1940年的42%降到1942年的38%;
3.積累從1940年的11%降到1942年的2%;
4.軍費(軍人個人消費除外)從1940年的4%增加到1942年的17%。

這就是說,軍費的增長使社會產品中用於積累和個人消費的那一部分減少了。1943年與1942年比較,在消費、積累和軍費絕對增長的情況下蘇聯社會產品的產值增加了320億盧布。生產消費的比重保持在1942年的水平上,而個人消費部分減下來的分作三份,一份用於補充軍費,兩份用於增加積累。

在1941年下半年,由於希特勒德國侵占了蘇聯數個地區,因此,社會主義企業固定基金(按1945年價格計算)減少了2,150億盧布,1942年也大致保持在這一水平上。1942年蘇聯東部各區固定基金的擴大再生產僅僅彌補了這一年由於戰爭而使國民經濟所受到的損失。但是在1943年社會主義企業的固定基金與1942年相比則增加了630億盧布,不過還未達到戰前水平。

由於希特勒德國侵占了蘇聯部分領土,1942年與1940年相比較,有勞動能力的工人、職員和集體農莊莊員以及手工業者的數量減少了。但是1943 年與1942年相比,卻增加了500萬人。這時,從事物質生產的工人、職員與合作化手工業工人占蘇聯有勞動能力的整個人口數的比重由1940年的34%增加到1942年的37%,1942年與1940年相比,文化與生活服務以及行政機關的工作人員減少了50%。這一部分人數占蘇聯有勞動能力人口的比重則從 12%降到1l%。有勞動能力的集體農莊莊員也減少了。這部分人數占蘇聯有勞動能力人口的比重從53.5%剛降到52%。

由於失去部分人口和生產企業,與1940年相比,雖然在蘇聯東部地區國民收入在1942年增加了3%,但在1942年,蘇聯的國民收入和社會產品都減少了。1943年與1942年比較,蘇聯的國民收入增加了13%。1942年國民收入的結構有下列變化:

1.積累的比重從和平的1940年的19%下降到戰爭的1942年的4%;
2.消費的比重從1940年的74%降到1942年的67%;
3.軍事開支的比重(軍人個人消費除外)從1940年的7%增加到1942年的29%。

社會產品結構與國民收入的變化在蘇聯居民的貨幣收支上也有反映。同1940年比較,1942年居民的貨幣收入減少了。但是在1943年出現了轉折,同1942年相比,居民從社會主義企業取得的貨幣收入增加了310億盧布,其中工資增加了180億盧布,農業人口的貨幣收入增加了80億盧布,退休金與撫恤金、多子女母親補助金,公債付款等增加了44億盧布。

與戰前1940年比較,1942年居民的貨幣支出也減少了,但是在1943年這方麵也出現了轉折,居民的貨幣支出比上一年增加了300億盧布。這樣,在1942年和1943年,蘇聯居民的貨幣收入與支出之間的比例幾乎沒有變化。

在實行軍事經濟體製期間,與戰前相比,居民貨幣收入與貨幣支出的平衡有很大變化:在戰前的1940年,居民的貨幣支出部分地超過了貨幣收入,這意味著我國貨幣流通量減少了,而在戰爭的1942年,出現了相反的情況,由於減少了零售商品周轉量,所以,居民的貨幣收入超過了貨幣支出,這意味著在流通中的貨幣增加了。居民貨幣收入與貨幣支出平衡的這種變化在國家預算中有了反映。

在實行軍事經濟體製期間,物質(電力,燃料、金屬與設備)平衡的結構也有更大的變化。在蘇聯實行軍事經濟體製的初期,最大的問題是蘇聯東部各區極大提高的生產水平同電力供應的顯然不足之間的比例失調,因此,為了照顧軍事工業、冶金工業和煤炭工業的需要,不得不限製國民經濟一些部門的電力消耗。

為了解決蘇聯東部各區在工業需要和電力供應之間的失調問題,在1942年下半年特別是1943年,采取了措施,提高發電站的發電能力與燃料開采的產量,並取得了巨大的成功。1942年蘇聯東部各區投入運轉的渦輪機,總功率為67萬2千千瓦。1943年為76萬2千千瓦,其中1942年在烏拉爾投入運轉的渦輪機,其總功率為44萬3千千瓦,1943年為36萬8千千瓦。由於發電能力的增加,東部一些地區其中包括烏拉爾地區的失調問題在1943年基本上得到解決。

蘇聯軍事經濟的另一個頗為嚴重的問題是燃料的平衡,由於工業和運輸工具向東部各區的疏散,莫斯科附近的煤礦的被敵較長期的占領以及蘇聯的主要煤礦 ——頓涅茨煤礦被希特勒德國破壞,所以燃料十分緊張。與1940年相比,1942年供應蘇聯國民經濟部門的各種燃料減少50%以上;從1億8,800萬噸標準燃料降到9,200萬噸。鐵路運煤的距離從1940年的694公裏增加到1942年的857公裏。於是,增產燃料和煤炭的問題便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與1942年相比,1943年主要由於采煤量的提高,蘇聯的燃料資源增加了2,200萬噸標準燃料,1944年又增加了2,500萬噸。工人階級中先進隊伍之一的礦工們以勤奮的勞動使蘇聯軍事經濟所需的燃料得到了保證。

在實行軍事經濟體製期間,煤炭分配起了很大變化。工業耗煤的比重仍保持在53%的水平上,但是,耗煤量的絕對值是降低了。在工業耗煤的總量中,電站耗煤量的比重從1940年22%增加到1942年的29%。軍用機器製造業耗煤量也增多了。運輸業耗煤量占總耗煤量的百分數,從1940年的31%增至 1942年的34%。由於蘇聯南部煉焦化學工業地區被敵暫時侵占,煉焦化學工業耗煤量從1940年占工業耗煤量的34%降到1942年的23%,因此耗煤量減少了很多。總之,在燃料的總消耗中,鐵路運輸、電站和軍用機器製造的耗煤比重增加了。

在蘇聯實行軍事經濟體製期間,物資的再分配可從金屬的平衡中看得很清楚。現代戰爭是靠金屬進行的戰爭。金屬等於坦克、飛機、大炮、彈藥。為生產金屬而進行的鬥爭也就等於在衛國戰爭中奪取勝利的鬥爭。在蘇聯實行軍事經濟體製期間,由於紮波羅熱和頓涅茨煤礦被敵暫時占領,以及失掉黑色金屬60%的生產能力,在這種情況下,提高黑色金屬的生產能力和根據軍事工業的需要進行金屬的再分配就成為經濟領導的最重要任務之一。

為保證軍事工業的需要,必須從根本上改組鋼材軋製業,必須優先軋製生產軍事技術裝備所需的高級鋼材。1942年,隻是蘇聯東部各區軋製的高級鋼材比 1940年全蘇包括南部地區冶金工業所軋製的還多6%。1942年蘇聯東部各區生產的炮彈胚件和裝甲鋼板產量,比1940年蘇聯全國所有該種產品總產量多至1.8倍。1942年與1940年相比,高級軋鋼在軋鋼總產量中的比重增加了1.6倍,而普通鋼材在同一時期卻減少了50%。建築用的金屬材料減少更多,1942年與1940年相比,在軋材總產量中它的比重減少了60%。在實行軍事經濟體製期間,91%的黑色金屬軋材用於生產上,其中直接用在軍事生產上的(軍民合用企業用材除外)在1942年占總軋材量的70%。

蘇聯軍事經濟要求大力節約金屬材料和用稀缺程度較小的代替稀缺的黑色金屬軋材與有色金屬材料。在蘇聯實行軍事經濟體製期間,掌握了用一些普通平爐煉製裝甲鋼材的技術,以代替雙聯煉鋼法,這樣做能在兩年半之內使裝甲鋼的產量增加35萬噸。使用不含鎳與鉬或含量較少的代用鋼去代替製造武器所使用的優質鎳合金鋼與鉬合金鋼,每年就能節約3千噸鎳和600噸鉬鐵合金。製造穿甲彈時,用鉻鋼代替鎳鋼,在兩年時間節約了7,000噸鎳。製造衝鋒槍槍彈殼時,用雙金屬代替紫銅,在兩年半時間節約了紫銅1,500噸。生產步槍槍彈時,部分地用鐵代替了雙金屬,節約了12,000噸雙金屬。製造飛機時,許多部件改用航空用層板,在兩年半時間便節約了3萬多噸鋁。

在實行軍事經濟體製期間,能夠增加軍事企業生產能力的一項最重要的措施,就是根據軍事技術裝備的需要對設備尤其是對機床進行再分配。因為建立了社會主義經濟和消滅了生產資料的私人所有製,所以對機器設備有可能大規模地進行再分配。蘇聯軍事經濟的這些特點使蘇聯政府能夠集中巨大的生產力去製造頭等的軍事技術裝備。如果說革命前的俄國工業隻有7萬2千台金屬切削機床,那末1940年的蘇聯已經擁有71萬台更先進和效率更高的機床。革命前俄國僅有7千台壓力機與鍛錘,而在1940年的蘇聯則增至8萬台。

在衛國戰爭期間,社會主義工業設備的大部分都用於生產軍事技術裝備。

在澆鑄與鍛壓設備方麵,也根據蘇聯軍事工業的需要進行了大規模的再分配。戰前,許多機器製造企業的一個嚴重缺點就是自己沒有足夠的澆鑄和鍛壓設備。彈藥需要澆鑄件與衝壓件,坦克需要鑄鋼,飛機與火炮需要鍛件,在實行軍事經濟體製期間,積極發展了蘇聯東部各區,從而成功地解決了上述問題。在烏拉爾於 1941年一1943年鑄鋼件產量從19萬5千噸增加到38萬4千噸,鑄鐵件產量同一時期從55萬6千噸增至73萬3千噸。鍛壓與衝壓件產量從95萬2千噸增至123萬4千噸。1941一1943年,在西伯利亞鑄鋼件產量從3萬1千噸增至9萬9千噸,鑄鐵件產量從18萬2千噸增到29萬5千噸,鍛壓與衝壓件產量從25萬噸增至44萬4千噸。在中亞細亞與哈薩克斯坦,同一時期的鑄鋼件產量從6千噸增加到2萬3千噸,鑄鐵件產量從2萬9千噸增至15萬噸,鍛壓與衝壓件產量從5千5百噸增至1萬6,700噸。鑄件、鍛件與衝壓件產量的增長,證明了東部地區機器製造工業的發展和各經濟區內的企業之間的合理的協作。

在實行軍事經濟體製期間,進口物資在軍事經濟的平衡中也起了一些作用。蘇聯對外貿易使蘇聯國民經濟有了附加的後備來源,這使蘇聯政府能夠提高再生產的速度。在衛國戰爭期間,蘇聯的進口商品的價值從1940年的14億4,600萬盧布增加到1942年的27億5,600萬盧布,又增加到1943年的 84億6,000萬盧布。同一時期蘇聯出口的商品的價值從1940年的14億1,200萬盧布,降到1942年的3億9,900萬盧布,又降到1943年的3億7,300萬盧布。總之,在實行軍事經濟體製期間,蘇聯對外貿易的平衡變化很大,進口商品增加近4倍,而出口商品則減少了三分之二。

在對付德日的戰爭中,進口商品(主要是原料和材料)的增加主要靠蘇聯盟國的提供。但是,如果把同一時期盟國向蘇聯提供的工業品數量和蘇聯社會主義企業生產的工業品數量作一比較,就能看出在實行軍事經濟體製期間,進口品僅占軍事經濟期間國產品的4%。

蘇聯軍事經濟的特點就是國民經濟的計劃平衡。這是國民經濟計劃工作中最複雜的一項工作。而這隻是在社會主義社會才能實現。沒有一個資本主義國家能夠解決這個問題。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的資產階級政權對戰略原料的分配隻能起有限的監督作用。戰時訂貨一結束,這種暫時的監督也就終止了。

總而言之,在實行軍事經濟體製期間蘇聯國民經濟平衡的特點是,根據衛國戰爭的需要,對國民收入、社會產品、物資和勞動力資源有計劃地進行再分配。社會主義工業化的勝利保障了蘇聯的軍事經濟在經受最嚴重考驗的時期,保持了它的獨立地位。

博客:小河對岸 2008-09-06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