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英

人文曆史回憶四海 古今中外上下五千年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ZT:蘇聯火箭炮部隊老將談 “卡秋莎”火箭炮

(2009-06-22 23:07:14) 下一個
ZT:蘇聯火箭炮部隊老將談 “卡秋莎”火箭炮

http://news.sohu.com/20050413/n225162028.shtml(2005-4-13)

  蘇聯近衛軍火箭炮部隊老將戈奧爾基·庫梅紐克向我們講述了蘇聯時期的超級武器-“卡秋莎”火箭炮的故事,他是“卡秋莎”火箭炮加入戰鬥部隊的見證人及直接參與者。在蘇聯時期,他是一名英勇威武的近衛軍軍人,他清楚地記得那一時期發生的所有事情的詳細情況。

  記者:您是什麽時候參加革命的?

  戈奧爾基·庫梅紐克:我已經參加革命60年了,而給我的感覺好像還是在昨天一樣。雖然今天我已經忘記了過去生活中的許多東西,但我卻牢記著在戰爭中發生的每一件事。 我想,每一位老革命家可能都會像我一樣,因為這段記憶是難以磨滅的。要是談我自己的話,那要從軍校說起,我是6月22日結束了列寧格勒第三炮兵學校的學習。由於戰爭,當時我隻念到3年級就提前畢業了。從學校出來後,我們直接就下了連隊,成為保衛列寧格勒的一名近衛軍戰士。我首先受到了一些訓練,然後就把我分配到特種炮兵營,這個炮兵營主要負責破壞德國人行進途中的鐵路及公路橋梁。在7月份我就受傷了,而且傷得很重。

  記者:住院了嗎?

  戈奧爾基·庫梅紐克:是的。在痊愈後,我就又回到了列寧格勒第三炮兵學校。後來,我又去了前線,但不是野戰軍。當時我被任命為臨時排長。但不久後由於提拔年輕幹部,我就被提升了。具體為什麽?我也不太清楚。隻聽說,我們要去前線了。

  記者:你們是被派往莫斯科嗎?

  戈奧爾基·庫梅紐克:是的,我們去了莫斯科。對於我們來說,這段時光是最難忘的。那是在9月末,10月初時,我們參加了一次幹部座談會,領導對我們說:“同誌們,你們將成為迫擊炮手!”我們心裏都在想:“這能行嗎?要知道,我們還沒有完成炮兵學校的學業呢?”

  記者:“你們沒有準備好嗎?”

  戈奧爾基·庫梅紐克:我們當然沒有準備好。這完全是一種我們從來沒有接觸過的武器,是一種全新的武器。迫擊炮是什麽?這是營以上單位使用的武器,最起碼也應當是團一級單位才能使用的,而我們是搞火炮的,這些火炮是用來摧毀敵人強大防禦工事及長期火力點等。我們開始了激烈的討論,研究該怎麽辦?接著第二天,他們就帶我們去靶場了。

  記者:“有人給你們講解嗎?”

  戈奧爾基·庫梅紐克:沒有。我們一到靶場,發現那裏已經聚集了很多軍官。天氣很好!在我們麵前停著一些汽車,浮橋式的,外麵套著套子。

  記者:“你們什麽都沒看見嗎?”

  戈奧爾基·庫梅紐克:什麽也沒看見。我們就在那裏默默地等待著,他們向我們展示迫擊炮。後來出來一隊人,他們來到浮橋汽車的後麵,開始拆下套子,然後下達戰鬥命令。我們當然都很愕然,這對於我們來說,是完全不熟悉的機器,在這台機器上有什麽樣的導軌,那麽長的火箭彈在這些導軌上該怎麽放置?一時間有好多問題都不明白。大尉工程師來了,他對我們說:“你們看,這就是即將成為蘇聯武器裝備的噴氣式係統。它的工作原理很簡單。前部是普通的炮彈,133毫米,之後是火藥筒,主要用於產生助推力,從而使炮彈產生較高的發射速度。你們可以再走近一些,可以好好看看,這裏是炮彈,這裏是引信。這個直接與駕駛艙相連”。

  記者:“你們覺得這個是不是很簡單?”

  戈奧爾基·庫梅紐克:是的,一切似乎都很簡單。把我們帶到距機器15米以外,就下達命令,“各就各位”。所有的班組在突然之間就不見了,而指揮官和駕駛員也馬上鑽到駕駛艙內。當“開火”命令下達之後,我們就目睹了迫擊炮的威力。炮彈“嗖”的一聲就飛了出去,接下來就是炮彈、轟隆聲、灰塵及火光。而我們的心情卻很複雜,既興奮又緊張。

  記者:“你們喜歡嗎?”

  戈奧爾基·庫梅紐克:是的,很喜歡。當天晚上回去,我們一直還念念不忘。第二天,我就被派往剛組建的第1`4近衛軍迫擊炮團,被任命為偵察團團長。

  記者:“而以後呢?”

  戈奧爾基·庫梅紐克:在10月初,我們團轉移到了沃洛科拉姆斯克。我們在那裏駐紮了很長時間。我們主要是為潘菲羅夫少將領導的第316師服務。我作為偵察團長,由潘菲羅夫少將直接領導,所以可以經常和他見麵。實際上我也目睹了潘菲羅夫少將死亡時的情景。炸彈在他麵前爆炸,他受重傷,沒一會就犧牲了。我們和第316師後來組成第一軍,由羅科索夫斯基領導,逐漸地靠近莫斯科,給以敵人沉痛苦地打擊。敵人損失慘重。

  記者:“火箭炮從一開始就發揮出它的威力了嗎?”

  戈奧爾基·庫梅紐克:是的,它是最有效的,無論是在精神方麵還是在物質方麵。

  記者:“在精神方麵是指什麽?”

  戈奧爾基·庫梅紐克:首先對於德國人來講,這是一種出乎意料的武器。他們害怕這個武器的威力。德國人在一點點地逼近莫斯科。我的偵察哨所就位於莫斯科附近的克魯科沃。時間過得很艱難。我們就是莫斯科的後方,而10月16日當莫斯科爆發戰火時,我們更是特別艱難。政府大部分都已經遷往古比雪夫。.

  記者:“這時您在哪呢?”

  戈奧爾基·庫梅紐克:我一直呆在偵察哨所裏。團部在莫斯科近郊。

  記者:“您是在列寧格勒嗎?”

  戈奧爾基·庫梅紐克:是的。每天早上黎明時分我就到偵察哨所來。有時還要留下過夜。一方麵是考慮到德國人,怕他們對莫斯科發起總攻。另一方麵,我們作為偵察員,應當首先掌握一切動向。但我們收到4-5號轉入進攻的命令時,我們感到非常意外。

  記者:“那時是11月還是12月?”

  戈奧爾基·庫梅紐克:12月西伯利亞軍隊過來支援,於4-5號開始向莫斯科近郊進攻。

  記者:“卡秋莎”充分發揮自己的作用了嗎?

  戈奧爾基·庫梅紐克:毫無疑問。光我們團就進行了8次攻擊。這已經很多了。在進攻快結束時,火箭炮部隊已經發展壯大,為了便於管理,我們這些火箭炮部隊被召集起來,組成作戰編隊,分別負責進攻及防禦時的指揮、後勤保障、打擊及支援等。

  記者:你對我們現在的軍兵種有什麽看法?

  戈奧爾基·庫梅紐克:首先我想說,火箭炮部隊在現代軍隊中也占有主導地位。現在的軍人需要掌握豐富的軍事知識,因為現在的“卡秋莎”與以前的“卡秋莎”大不相同了,它們更現代,機器更先進,彈藥更精良。他們現在不僅可以在飛機上使用,而且還可以在各種艦船上使用。

  記者:以前,你們這樣的老革命家經常會給年輕一代傳授自己的戰鬥經驗,而現在呢?

  戈奧爾基·庫梅紐克:我們在大中小學校設有50多個戰爭榮譽紀念館,我們對青年一代的教育都是通過它們來實現的。

  記者:在衛國戰爭60周年之際,您想對我們讀者說些什麽嗎?

  戈奧爾基·庫梅紐克:在這裏,我代表那些老革命家們向全體人民致以節日的祝福!(東征)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