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英

人文曆史回憶四海 古今中外上下五千年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Zt:綜合:【西線有事】:我軍用專列首抵拉薩 印邊境增3主力軍

(2009-06-18 12:00:11) 下一個
ZT:綜合:【西線有事】:我軍用專列首抵拉薩 印邊境增3主力軍



(1) 解放軍首次押運軍用物資專列安全抵達拉薩西站


2009年06月18日 09:21解放軍報:

本報訊 鄧剛、記者林貴鵬報道:

6月13日,曆時4天、橫跨四省一區、行程3341公裏的91806/5次專列安全抵達拉薩西站,標誌著首趟需押運進藏裝備物資專列的試驗性鐵路運輸取得圓滿成功。


受地理氣候、運輸組織方式等因素製約,2006年7月1日全線通車的青藏鐵路,格爾木至拉薩段一直限運需押運裝備物資,大量需押運裝備物資隻能從格爾木用汽車運輸進藏。為突破這一瓶頸,成都軍區軍交運輸部門在充分調研論證基礎上,組織了此次試驗性鐵路運輸活動。


91806/5次專列將多批物資合並裝載,由33輛平車、2輛棚車和1輛普通硬臥車組成。來自軍交運輸部門、醫療衛生部門、軍代處和托運部隊等單位的試驗組成員,負責試驗性運輸的組織實施及衛勤保障等多項分課題調研。


試驗組組長、成鐵軍代處高級工程師陳興德告訴記者,此次試驗性進藏鐵路運輸取得了多項研究成果,將助推青藏鐵路軍事運輸效益大幅提升。





(2) 國際先驅導報特約撰稿 羅山愛 發自北京

雖說中印軍事交流不斷加強,邊界問題磋商也頗有進展,但印度軍方在中印邊境上動作不斷。


6月10日,印度“阿魯納恰爾邦”(即我藏南地區)向印度國防部移交8處前方機場的控製權。與之相呼應,印軍加緊向中印邊界東段派遣蘇-30MKI戰鬥機,並著手增派兩個師駐防,每個師約有2.5萬至3萬人。


印度軍方如此大的動作,讓很多國人感到迷惑,印度究竟想做什麽?在中國外交部任職、曾派往中國駐印度使館工作多年的郭少文,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分析,中印邊境地區地理環境惡劣,並不適合大規模駐軍,如果印度軍方不打算進攻中國的話,那它增加如此多的部隊並沒有多大的軍事意義。也許印度想通過駐軍增加與中國邊界談判時的政治籌碼。


鷹派主導邊境增兵


印度“阿魯納恰爾邦”首席部長J.J.辛格,是此次推動增兵的主角。他在6月10日移交儀式上強調,印度國防政策不能再停留在“威懾巴基斯坦”上,“現在我們越來越意識到不能忽視中國的軍事力量。……在中印邊境部署更多部隊是必要的。”


這位辛格首席部長,行伍出身,不僅是他家族的第三代軍人,而且是印度首位錫克族陸軍參謀長。2007年5月20日以陸軍參謀長身份訪問中國時,曾受到中國軍方的熱情接待,他還參觀了解放軍快速反應部隊、一個中國空軍基地和上海海軍保障基地,這種待遇曾被印度媒體稱為“中印軍事關係改善的新突破”。


不過,當他脫下軍裝並於2008年1月出任“阿魯納恰爾邦”首席部長後,“防華”成為其日常工作的頭等大事。他當年在印度威靈頓國防參謀學院深造時所寫的畢業論文題目就叫“中印邊界爭端”,裏麵設想了多種未來中印開戰場景。


據報道,除了外界關注的印度陸軍向中印邊界東段加派兩個步兵師外,6月15日上午,來自浦那基地的新型蘇-30MKI戰鬥機降落在提斯普爾,印度空軍將在這裏部署一個中隊的蘇-30MKI(18架製),此前這裏隻有一個米格-21MF戰鬥機中隊。





1962年中印戰爭期間,印度第4軍曾遭中國軍隊穿插圍殲,損失慘重。


三大主力軍警戒中國


中印邊界實際控製線分為東、中、西三段,其中東段和中段是印軍重點經營的區段,他們認為一旦中印再度開戰,“至少在東北方向絕不會出現 1962年(慘敗)的情形”。作為對華軍事準備的骨幹,總兵力為103.5萬人的印度陸軍將3個軍用於警戒中國,番號為第4、33、15軍。


在“阿魯納恰爾邦”、阿薩姆邦和錫金邦三個同中國接壤的地區,印度部署有第4軍和第33軍。印度第4軍以阿薩姆邦中部的提斯普爾為核心,形成“前輕後重”的作戰格局,隻有第5山地步兵師放在中印傳統習慣線以北的那加,而第2山地步兵師、第21山地步兵師則放在阿薩姆邦境內。


印度軍方認為,中國軍隊作戰的最大目的是殲敵,而不是簡單地奪取“阿魯納恰爾邦”,第4軍靠後配置的方式就顯示出印軍仍害怕中國軍隊會像 1962年那樣穿插圍殲其主力。但總部設在西裏古裏的印度第33軍卻十分危險,該軍戰鬥力最強的第17山地步兵師就駐紮在乃堆拉以南40公裏處,同屬第 33軍管轄的第20山地步兵師(駐比納古裏)、第27山地步兵師(駐噶倫堡)則作為後應部署在二線。


在中印邊界西段,由於複雜的克什米爾問題,印軍的部署帶有“防巴”和“防華”的雙重考慮,其中第15軍針對中國的意味更濃一些。參與 1998年卡吉爾戰爭的印度第15軍曆年來保持高度戰備,係印度三支“最前沿部隊”之一,它下轄第19山地步兵師(駐巴拉穆拉)、第3山地步兵師(駐列城)和炮兵第3旅,直接威脅巴基斯坦和中國的唯一陸路咽喉喀喇昆侖公路(第15軍哨所離公路最近處不過幾十公裏)。


“流亡藏人部隊”設5個防區


另外,由印度內政部和達賴“流亡政府”治安部操縱的“印藏邊境警察部隊”,也放在印度對華軍事準備的框架下考慮。這支部隊營以上軍官為印度人,連以下軍官和士兵均為叛逃藏人(其中多為康巴人),現有實力約1.4萬人左右,由西向東設5個防區,其中對我威脅最大的是D、E防區。D防區司令部設在加爾各答附近的杜姆杜瑪,兵力為7個連和兩個通信支隊(約1600人),威脅我山南、拉薩和昌都方向。E防區司令部設在大吉嶺,但700多名武裝人員集中在錫金境內,威脅我亞東、日喀則方向。印度內政部稱讚該警察部隊“適應高原地形環境,會講土語,是一支不可多得的準軍事部隊”。


印軍加強中印邊境的戰備水平,與印軍不斷加強與中國軍隊的友好關係看似矛盾,但對於印度來說兩手都抓就是硬道理。有軍事觀察人士認為,在中國的安全戰略中,印度並不是最優先防範的目標,這也是導致印度能在中印邊界保持軍事優勢的因素之一。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