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回顧20餘年中美“跑單幫”

(2009-05-21 05:48:50) 下一個

最近要回美國過暑假,又頭痛買禮物的事。回想起80代開放初期至今"跑單幫"的變遷覺得很有意思,回顧一下:

80年代中 - 親戚從美國第一次回國,那帶的東西都像是來自天堂,我記得有時髦的衣服,好吃的糖,帶電子表的筆,文具,等等,反正每家‘領’到一大包,想起來還真有點難民營領東西的那種激動心情。記得那時的東西大部分是"Made in Taiwan"。據說條件好人家的還有電視機票,摩托車,照相機等等。

90年代初 - LG去美國留學,那時帶了整整兩箱東西,大到被子小到牙刷牙膏,恨不得在美國不用花一分錢。

90年代 - 每次回國都不知買什麽東西,因為太多的東西開始"Made in China"了,好不容易找到其他第三國家生產的還被嘲笑樣子土,質量差。最後無非是香煙香水巧克力茶葉類的。回美國,那帶的東西就多了,零食,日用品,裝飾品,書,VCD等等, 出去玩都在忙著shopping。

00年代初 - 最流行的是上海華亭路、襄陽路的North Face,A+的designer 包包,搞得老外老板覺得付工資太高,用的都是名牌。後來出名了,連老外也點名要買。美國到中國的東西還是沒啥多選擇,無非就是西洋參,老人補品了。

這幾年 -

     中國做假的名聲流傳美國,假的太多,明牌也不稀奇了,反正質量也不好。所有商品美國都有正版而且打完折扣比什麽外貿尾單都便宜。現在回美國就買吃的,而且最好是土產,中國各大食品品牌商品早已布滿美國的中國超市,原來要扛的老幹媽,筍幹,黃泥螺也不用費力了。反正搞到最後隻能請親戚朋友自己在淘寶上淘"我負責"跑單幫",大家不用浪費錢買些不要的。

     從美國到中國可帶的那就太多了,恨不得是大到被子小到牙膏。在中國生活五年下來,得出結論就是同樣質量的東西多半中國更貴。中國不知加了什麽稅,明明是"Made in China"的在美國買更便宜可靠。中國現在造假和cut corner技術越來越先進,讓人們總活在"懷疑"狀態中,不得不"崇洋迷外",哪怕還是中國貨。怪不得淘寶上的"美國代購"生意如此紅火。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