卉櫻果

退休後培育了諸多愛好卻無一精通的家庭主婦
個人資料
卉櫻果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斑芙之遊

(2009-07-09 11:08:26) 下一個
Banff1-1.JPG

去斑芙主要是遊玩冰川。

從溫哥華向東,一路上由哥倫比亞山脈和湖泊相隨。

Banff1-2.JPG

路過一個非常有名的冰酒製造廠,那裏夏天熱而幹燥,冬天冷,適合葡萄生長。

Banff1-3.JPG
 
不久山脈就呈岩石狀了-洛基山。

Banff1-4.jpg

鬆樹堅強地生長在山岩中,條件是:海拔低於1900米。因此那條樹木的生命線清晰地把洛基山脈橫向切成生和死兩個世界。

Banff1-5.JPG
 
斑芙這個城鎮非常歐式。

Banff2-1.JPG
 
和溫哥華現代教堂的建築不一樣,這裏全然是傳統的西歐小鎮的教堂風格。

Banff2-2.JPG

著名的城堡酒店,麵對著美麗的湖泊和冰川。

Banff2-3.JPG
 
湖泊的水就像藍寶石那樣。湖的遠方就是冰川。

Banff2-4.JPG

坐纜車抵達冰川,然後再坐專門的汽車。

Banff3-1.JPG
 
冰川就是冰的河流,冰河確實在流動,隻是速度非常的慢,每年的移動很小,幾乎難以察覺。

Banff3-2.JPG
 
站在冰川口,感到遠古和當下是那麽地接近。

Banff3-3.jpg
 
旅途中,遇到不少動物,但是沒有機會拍到它們的照片,因為司機早就遠遠地停車,讓它們先行,因為它們是北美最早的主人。

加拿大曆史的衝突主要是新來者和原住民之間,人類和自然之間,以及人人類和動物之間。最有意思的曆史莫過於建造橫穿加拿大的鐵路。

Banff1-0.JPG

1865年夏天,當瓦特.莫伯利 探險這些山脈時候,注意到白頭鷹飛越山脈的缺口,這樣就找到了鷹路。1881在哥倫比亞山脈和菲沙河邊的盆地的鷹路,選擇作為加拿大鐵路的線路。這是鐵路最艱難也是最後的一段。

Banff4-0.JPG

模糊的夢成為事實,一條鐵帶從加拿大的東海岸橫穿到西海岸。跟隨探險家的步履,接近3000英裏的鋼釘注入了廣闊的平原、高聳的山路,彎曲的峽穀,和上千條溪流的大橋。這裏,1885年11月7日,一顆普通的鐵釘焊接了東岸和西岸。

Banff4-1.JPG

下麵箭頭所指的道釘,就是Dornnald Smith在加拿大西海岸的老鷹山口(Eagle Pass)附近的克萊拉奇(Craigellachie) 處打下的。

Banff4-2.JPG



從此,橫跨加拿大的鐵路大動脈將大西洋岸邊與太平洋之濱連通。而每一英裏的鐵路,就有四位華人勞工的屍首。鐵路建成後,加拿大對華人移民征收人頭稅。

我們老倆口由於年齡關係,外出旅遊幾乎都跟隨旅遊團。除了那次去奧肯納根湖是自駕,從此就不再敢開長途。自駕和旅遊團各有千秋,對我來說,喜歡聽導遊講解,可以了解風景以外的事情。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