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人們記住的始終隻是那個有趣的靈魂

(2020-04-26 22:21:11) 下一個

線(一維)的投影是點, 麵(二維)的投影是線(一維), 立方體(三維)的投影是麵(二維),意識(四維)的投影是物質(三維), 你我眼中的世界即是全人類潛意識共同投影的重疊,遠古東方李淳風, 袁天罡“推背圖” 推算大中華兩千年國運,上世紀西方光明會卡牌遊戲讓人毛骨悚然的驚世預言,怕什麽來什麽的墨菲定律, 我思故我在的哲學思考, 量子力學的測不準原理與“薛定諤貓”的科學探索最後都可能指向物質世界意識投影的結論,不以惡小而為之, 不以善小而不為,一個人的改變無法撼動世界, 但大家的共同提升足以令世界發生改變。                                                                                                                                                                                                                                                   -------Fisher Gao

站在時間角度已過知天命之年, 對我的稱呼也從很久之前的“小高”到了現在的“老高”, 也許再過一段時間會從“老高”進化到“高老”。 我不知道其他朋友的內心感受, 就我自己, 盡管皮囊已老, 但在那副皮囊之下, 依然是那個從來沒有長大, 懷著一顆“赤子之心”, 相信“人性本善”, 堅持“靜坐當思己過, 閑談莫論人非” 的少年。

 

老話說“三歲看老”, 歲月可以改變的是我們的身體和容顏, 歲月改變不了的是我們的“靈魂”。

 

 

曾經的同學少年現在也都是孩子的父親或者母親, 有些都已進階為“爺爺”“奶奶”,20年前沒有微信這個東西,學校畢業以後同學間就甚少聯絡, 2001年出國以後更基本上和親友們斷了聯係, 所以, 2017年30年高中同學聚會, 很多本班的同學都對不上號, 其他同屆校友們更是“對麵相見不相識, 笑問客從何處來” ,但陌生感都隻是暫時, 稍加提點, 往日情景立即躍然眼前, 一下子不熟悉的皮相變得熟悉, 一下子跳過30年時光,心裏麵全都是那些曾經“有趣的靈魂”以及和這些“有趣靈魂”的點點滴滴。

從科學的角度, 時間是一個常量, 但對於每一個個體來說, 時間卻是一個可變量, 最簡單的比如“戀愛中的男女會覺得一天甚至比一小時都短”, “坐在火爐山, 1分鍾甚至比一輩子都難熬”, 而在回憶前麵, 30年不過彈指一揮間, 不管容顏如何變化, 始終我們記住的都是那個容顏後麵的“存在”。

 

科學家說, 人體大概有40-60萬億個細胞,整個銀河係的恒星大概1000億顆,所以, 人體細胞的數量是一個相當誇張的數字, 每一天都有無數細胞在死去, 每一天同樣都有無數細胞重生, 盡管每個細胞的壽命會有所不同, 比如肝細胞的壽命五個月;味蕾壽命十天;心髒幹細胞壽命二十年;肺細胞壽命2到3周;皮膚表層自我更新是2到4周一次;。。。, 站在細胞角度, 大概最長20年, 我們全身上下的99%細胞都已經死去,或者說組成我們身體的基本元素有些甚至都已經死了很多遍, 那些我們曾經深愛過, 留戀過, 癡情過, 誓死不渝的身體早就不複存在, 當幾十年以後, 如果我們今天依然還在愛著, 戀著, 想著, 念著的絕對不是當年的那幅身體, 吸引我們的是藏在這個全新身體裏麵的那個曾經“有趣的靈魂”, 是諸如“思想”,“精神”,“話語”,這些與身體沒有太多關係的玩意。

 

關於生命的起源, 科學家做了無數探索, 但所謂科學的終點就是神學的起點, 對世界了解越多, 相信“造物主”的也就愈多, 到目前為止, 人類文明能夠做到的始終都是在發現規律, 科學至今依然無法創造規律。 在很多地球生命堅信“無神論”的時候, 我們會發現站在人類科學之巔的大科學家們很大部分是虔誠和堅定的“有神論”者, 包括並不僅限於比如“伽利略, 牛頓, 愛因斯坦”。

 

聖經創世紀

2:7   耶 和 華 神 用 地 上 的 塵 土 造 人 , 將 生 氣 吹 在 他 鼻 孔 裏 , 他 就 成 了 有 靈 的 活 人 , 名 叫 亞 當 。

 

 這是聖經中有關生命起源的描述, 俗話說“塵歸塵, 土歸土”, 因為上帝用地上的塵土造人, 所以, 身體這幅皮囊如果掛了, 那是斷然不會再有“明天”, 不管是漂亮的皮囊, 醜陋的皮囊, 一旦生命逝去自然就“塵歸塵, 土歸土”, 但那個來自於造物主的“生氣”, 那個讓我們成為“有靈”活人的那口“生氣”, 因為來自於“造物主”的關係, 所以, 我相信它一定不會消失。

1901年,來自馬薩諸塞州的醫生 - 鄧肯·麥克杜格爾(Duncan MacDougall)希望以科學的方式,確定靈魂是否有重量, 他的試驗結果在1907年發表在紐約時報,6名實驗者,其中一位實驗者的重量減輕了21.3克,一位減輕然後又恢複, 兩位減輕但幾分鍾後減了更多, 另外一位還沒有調好“秤”, 還有一位實驗者也沒有得到準確的數據。因為這個實驗, 就有了靈魂重量21克的說法。 鄧肯.麥克杜格爾對狗也做了同樣的試驗, 但結果發現狗的重量並沒有任何改變, 所以, 他推斷狗沒有靈魂。當然, 有很多醫學家對此提出質疑,質疑原因不在於重量減少而是重量減少的原因。

 

一個實驗而已, 相信的人自然相信, 不相信的人即便上下五千年, 縱橫十萬裏依然不信。 我有時候聽朋友說如果上帝站在我麵前, 我就信“神”, 否則你說破天“我也不信”。其實我想說, 借口而已, 上帝真站在你麵前, 不信的依然不信。 當年耶穌基督說自己是上帝的兒子, 信的人當然很多, 但最後不信的人把耶穌基督釘在了十字架上。 

 

所以, 很多時候都隻是立場的問題, 科學, 真理, 邏輯, 現實都隻是你不願意相信的借口而已, 立場常常比真理更有力量, 很多朋友其實在判斷之前就已經有了答案,所以, 證據, 邏輯並沒有任何意義, 所有答案的基礎隻是“我認為”的“自以為是”。

 

人有亡斧者,意者鄰之子,視其行步,竊斧也;顏色,竊斧也;言語,竊斧也;動作態度,無為而不竊也。俄而,抇其穀而得其斧,他日複見其鄰人之子,動作態度,無似斧者。

 

其實呢, 我們的生活中也常常都是這樣的情況, 很多時候很多誤解基本你連解釋的機會都沒有, 因為我認為你“做了”, 所以, 你就是“做了”, 究竟事實是如何根本就不重要, 重要的是“我認為一定是你做的”。

 

所謂下筆千言, 離題萬裏, 幸好不是命題作文, 幸好沒有老師評分。

 

 

 

寫今天這個題目是因為疫情肆虐, 多多少少的大家都有一些緊張, 所以想說不要太害怕, 對於我們的身體來說確實可能有起點和終點, 但對於藏在皮囊下的“有趣的靈魂”, 因為來自於造物主的關係, 所以, 都是與造物主一樣“無始無終”。

 

我是相信那個“生氣”會有如下幾個選擇

 

  1. 所謂塵緣未了, 六根未盡, 那個“獨一無二的靈魂”會選擇一個全新的皮囊開始一段新的人生體驗, 去人世間再了“塵緣”, 重清“六根”, 這是佛家的所謂“六道輪回”

     

  2. 佛於《金剛經》中告須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佛是覺悟了的人,人是未悟的佛。隻要心存佛性,就能從無相的佛看到屬於自己的那尊有相的佛。而眾生皆佛的緣由我們一樣可以從“聖經 .創世紀”找到線索。

   

亞當是有“靈”的活人, 那個“靈”來自於造物主的“生氣”, 造物主告誡亞當和夏娃看守“伊甸園”, 

    

 2:15  耶 和 華 神 將 那 人 安 置 在 伊 甸 園 , 使 他 修 理 看 守 。

2:16   耶 和 華 神 吩 咐 他 說 , 園 中 各 樣 樹 上 的 果 子 , 你 可 以 隨 意 吃 。

2:17   隻 是 分 別 善 惡 樹 上 的 果 子 , 你 不 可 吃 , 因 為 你 吃 的 日 子 必 定 死 。

 

 3:1   耶 和 華 神 所 造 的 , 惟 有 蛇 比 田 野 一 切 的 活 物 更 狡 猾 。蛇 對 女 人 說 , 神 豈 是 真 說 , 不 許 你 們 吃 園 中 所 有 樹 上 的 果 子 嗎 ?

3:2   女 人 對 蛇 說 , 園 中 樹 上 的 果 子 , 我 們 可 以 吃 ,

3:3   惟 有 園 當 中 那 棵 樹 上 的 果 子 , 神 曾 說 , 你 們 不 可 吃 , 也 不 可 摸 , 免 得 你 們 死 。

3:4   蛇 對 女 人 說 , 你 們 不 一 定 死 ,

3:5   因 為 神 知 道 , 你 們 吃 的 日 子 眼 睛 就 明 亮 了 , 你 們 便 如 神 能 知 道 善 惡 。

3:6   於 是 女 人 見 那 棵 樹 的 果 子 好 作 食 物 , 也 悅 人 的 眼 目 , 且 是 可 喜 愛 的 , 能 使 人 有 智 慧 , 就 摘 下 果 子 來 吃 了 。又 給 她 丈 夫 , 她 丈 夫 也 吃 了 。

 

3:22 耶 和 華 神 說 , 那 人 已 經 與 我 們 相 似 , 能 知 道 善 惡 。現 在 恐 怕 他 伸 手 又 摘 生 命 樹 的 果 子 吃 , 就 永 遠 活 著 。

3:23   耶 和 華 神 便 打 發 他 出 伊 甸 園 去 , 耕 種 他 所 自 出 之 土 。

3:24   於 是 把 他 趕 出 去 了 。又 在 伊 甸 園 的 東 邊 安 設 基 路 伯 和 四 麵 轉 動 發 火 焰 的 劍 , 要 把 守 生 命 樹 的 道 路 。

 

解讀創世紀3:22, 我們可以清楚地知道,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有神性,吃了“善惡果”以後, 我們和神的差別隻是“不能永遠活著”, 在“佛教”裏麵, 佛就是看透“生死”的人, 就我們靈魂居住的皮囊角度, 我們是沒有辦法永生的, 因為生命樹被耶和華上帝移走了, 但由於我們的靈魂本身具有“神性”, 所以, 隻要人能夠悟透“生死”, 我們就可以“成佛”, 這就是“佛”家所謂“眾生皆佛”的由來, 因為靈魂不死,所以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上麵的文字在我看來是一切修“佛”的根據, 如果不是因為皮囊裏麵那個“永恒不滅”的來自於“造物主”的“生氣”而成的“靈”,一切佛法也就“失去了基礎”。

 

3. 如“聖經”描述的, 讓我們成為有靈活人的這口“生氣”在我們的肉體敗亡以後重新回到上帝那裏, 等待著某一天被上帝“複活”,然後接受上帝的審判, 按照你在世的所行得到相應的對待。

 

我接觸的兩大宗教, 基督教和佛教, 前者的根基是“愛”, 後者的根基是“慈悲”, 但實際上兩者都脫胎於善惡樹上的善惡果。 

 

造物主把“善惡果”和“生命樹”放在同樣重要的位置, 我們就應當知道分辨“善惡”是一件多麽重要的事情, 這是一件可以和“永恒生命”劃等號的選擇。

 

守住心中的“善”念, 它對你的未來非常重要!

 

非常遺憾, 在疫情肆虐的當下, 我看到了不少“惡言惡語”, 很多“打打殺殺”, 我常常感歎, 有什麽樣的投資人就有什麽樣的“資本市場”, 有什麽樣的國民就有什麽樣的“政府”, 有什麽樣的人類就有什麽樣的人類未來。

 

“惡”的力量隻會讓我們的世界越來越糟糕, 我是相信唯有“善”可以給我們更多的“詩和遠方”

 

再次強調也許你覺得無厘頭的下麵這段話

 

不以惡小而為之, 不以善小而不為,一個人的改變無法撼動世界, 但大家的共同提升足以令世界發生改變。                                                                                                                                                                                                                                                   -------Fisher Gao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