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方向, 速度 和 幣種選擇

(2005-10-11 16:13:36) 下一個

這篇文章發表在2004年9月24日, 當時市場上一片看好美元的聲音, 我在之前也是持有類似的觀點, 但到9月份以後, 在美國加息這個對美元最大的利好出台以後美元不漲, 同時美國的長期債券利率向下突破的情況下, 及時改變看法。

“我們一直在努力”這一句菲利普的廣告詞用於今年的美聯儲應該說十分得當。 為了在大選之前贏得一個穩定的國內經濟環境, 也就是美元資產(美國房地產, 美國股市)和美元的穩定, 美聯儲費盡心機(詳見“謀事在人, 成事在天”), 應該說, 到目前為止, 美元資產的穩定性較好; 而對於美元來說, 美聯儲也創造出了一個相對有利於美元的態勢。但讓人哭笑不得的事, 在美聯儲宣布加息這個一段時間以來最有力的利好美元因素時, 市場竟然作出了一個不利於美元的突破。 選擇在這樣的一個時刻, 進行這樣的市場動作, 感覺象征性的意義遠大於它的實際市場意義, 這個動作似乎更象告訴所有的市場參與者, 誰才是未來市場的真正王者。 從經濟學的普遍意義上說, 美元的貶值是沒有辦法回避的。 從國家利益的角度出發, 美元的貶值也是符合美利堅共和國的國家利益的 隻是從政治的角度出發, 在一個特定年度的特定時刻, 穩定是壓倒一切的最高追求 而從市場的角度, 在一個時間超過兩年, 幅度超過50% 的不帶任何深幅回調的市場背景下, 產生一波象樣的市場反彈是可以被理解和接受的。 美元的反彈就是在這樣一個特定年代, 特定位置, 特定氛圍下產生的。 這幕反彈局的幕後策劃者和總導演當推美聯儲莫屬。 盡管還沒有謝幕, 但本周的走勢似乎表明這輪為政治而產生的反彈就快要因為理由的消失而結束了。 在未來的30天左右的時間裏, 美聯儲可以調動的工具正在變得越來越少, 昨天美聯儲拋出了一個8月10日的聯儲會議紀要, 表明在一個月之前美聯儲官員就認為未來數季可能有必要顯著的提升利率。 很可惜, 至少到目前為止, 這個消息並不能完全扭轉美元不利的態勢。 接下來, 美聯儲可以動用的題材應該還有一個9月份的非農就業數據, 這個數據作假的難度比較小, 所以做手腳的可能性就比較大。 因此個人相信這個數據對美元有利的可能性非常大。 這個數據作用就是試圖告訴市場美聯儲再加息的可能性有多大。 但按本周的市場理解來演繹, 最後最有可能出現的就是一個短期的市場波動, 搞得好的話, 會成為非美多頭一個理想的進場機會。 從我的理解, 這美元的未來方向已經基本確定了, 但是方向定了, 速度卻是一個問題。 因為畢竟來說, 第一:由於前期形態對美元有利, 所以盡管取得了一個突破, 但要更改市場的運動結構仍然需要時間和確認; 第二:目前的突破形式是一個收斂三角形的傾斜上邊的突破, 所以, 構成這個形態的一些上行分形的平行壓力依舊非常有力和有效 第三: 政治的角度出發, 在大選的最後30天, 美元爆貶好像也太不拿村長當幹部, 有點缺乏政治頭腦。 結論就是未來一段時間還是以震蕩為主要運動格式, 它也應該是非美多頭找機會建立一些中長期部位的比較好的一個階段。 這麽多的分析結束以後, 就是未來一些貨幣的選擇的問題, 以及近期交易幣種的關注問題 對於非美幣種的選擇: 如果基於穩中求勝的原則, 我比較傾向於一些商品貨幣, 中間有以澳幣作為首選對象。 基本麵方麵的分析主要還是因為澳幣這個國家的一些國家因素(投資廣度, 投資深度和投資穩定度), 地理位置, 產品結構等等。 展望性的因素是在未來一段時間, 以美國為代表的高科技產業的調整可能遠沒有結束, 相反, 以礦產,原材料為主的低端加工製造業會有比較大的市場和發展空間, 畢竟, 這是關係到衣食住行的國計民生的事業。 我們可以沒有高科技, 但萬萬不可能沒有麵包, 大衣, 所以商品貨幣會被受到嚴重追捧。 另外一個因素就是本輪調整, 澳幣相對於另外兩個商品貨幣加元和紐幣都要更加充分。 澳幣的調整形式是傾斜往下的調整格局, 期間形成了一個跨度5個月, 寬度500點的三重底的格局。 而紐幣是一個單底, 傾斜往上的調整格局, 單底的調整格局很難構成一個穩定的上行平台, 它能提供的力度和廣度都會有一定的問題, 所以, 也導致目前上升形態保持得最好的紐幣在本周的行情表現裏明顯偏軟, 力度不夠。 估計這種走勢在未來會有所延續。 而加幣的問題主要是因為我不太適應從上往下看圖形, 還是以前股票作多了, 習慣使然。 英鎊我不選, 因為目前的形態, 英鎊上行好像比較費勁, 吃力不討好。 歐元也是一個選擇, 但展望未來, 這個多民族, 多國家的區域貨幣, 管理起來不容易。 歐洲央行的行長可不好當, 所以, 我還是回避為上策。 美元/瑞士法郎, 這個貨幣的底部形態構築得非常好, 一個跨度9個月的雙底形態, 除非被擊穿, 否則隻能是交易美元多頭的首選幣種。 最後一個直盤的盤口就是美元/日元, 對於這個貨幣, 我曆來是隻交易美元/日元的多頭, 在目前的位置想往下運動, 我覺得挺難。 主觀地想, 105.00 以下就進入了日本政府隨時幹預的價格區間, 目前的下軌在109.00 一線, 如果突破也就是400點的穩定盈利空間, 大的資金運作非常困難, 要說大家都不在乎不計成本的國家級資金, 我感覺有點懸。 所以, 日元升值一般不會是大規模的投機行為, 最有可能是大規模的資金回流導致。 如果要選擇投機日元, 我會堅定地選擇交易美元/日元向上。 從9月份開始, 美元/日元的盤口明顯變得對美元/日元的多頭有利, 在本周非美貨幣單一方向並取得突破性運動的市場背景下, 美元/日元竟然選擇了和大家完全不同的方向突破, 而且能夠穩定地站在突破點上方2天。 這一點非常有意思, 也值得關注。 關於這一點, 我想說的就是盡管目前浮動的外匯體係說到底是經濟規律在起作用, 但美國作為目前這個體係的老大對外匯的短期走向有很大的製約和推動作用, 然後就是各國政府根據自己國家的經濟需要進行相互爭頭和協商,並各自動用自己的國家級資金在市場上表明自己的態度以試圖改變市場走向的一個過程。 而那些在市場上流來流去的熱線隻是推動了某種國家意誌的實現, 這裏麵熙熙攘攘皆為利來, 熙熙攘攘皆為利去。 所以, 如果說, 未來的美元貶值是不可避免的話, 那在近期, 隻要美元不出現全線/大規模暴跌的話, 美元/日元很有可能會起來一波。看一看2000年10月到2002年4月, 歐元/美元和美元/日元都作了一些什麽, 我們應該能夠體會到老美貨幣戰爭戰略部署的高明之處。 隻不過, 兩年以後,這一次, 他的調控能力相比已經弱了太多, 所以, 我們不能太過指望在美元整體走弱的前提下,美元/日元能走高到那個地步。 除非美元能夠在未來一個相對長的時間裏還能維持住一個相對不太弱的態勢, 那樣的話, 在美元大規模貶值之前,美元/日元是有可能走到一個相對比較高的高度。 最後想提醒的是,某種意義上說, 從經濟的角度, 中國和美國在人民幣和美元掛鉤的前提下是一個一體化經濟。 因此,在目前, 也就是人民幣和美元依然保持掛鉤的前提下, 在美元/日元110.00 的基礎上, 美元要非常大規模地貶值恐怕也非常困難, 歐洲, 日本這些經濟體會受到非常大的衝擊。這不是美國願意看到的, 也不是其他經濟體能夠接受的。 因此, 我的最後結論是: 美元會走弱, 但不太可能在近期爆貶, 而中期的角度, 美元會不斷地貶下去。 但在美元/日元達到某種高度以前, 在人民幣體係沒有結構性變動之前, 美元的貶值會受到限製。 但相信有一天, 美元會貶到大家都不認識了。 但這就是後話了。 交易上, 現階段以逢低買入澳幣, 或者考慮逢低買入美元/日元, 或者是對日元的交叉盤。 交易手法上以1/3的倉位長持, 2/3的倉位滾打為主要手法。  資金使用上在11月份之前, 不適合太大規模資金投入交易非美多頭。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