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鄺麗莎:《上海姐妹》(Shanghai Girls) 聚焦華裔移民血淚 (圖)

(2009-10-10 17:16:48) 下一個



擁有1/8廣東血統的華裔女作家,新小說《上海姐妹》暢銷美國



  在強手如林的美國寫作市場中,要想在權威的《紐約時報》圖書排行榜上占據一席之地絕非易事。最近,擁有八分之一廣東血統的美國華裔女作家鄺麗莎的名字卻頻頻出現在榜單中。不久前她的新書《上海姐妹》經蘭登書屋推出後,迅速登上《紐約時報》暢銷書榜,一度躋身榜單第四位。因為鄺麗莎,這個夏季,來自上世紀30年代上海的兩位姐妹的故事牽動著千千萬萬美國讀者的心。對於這一新作,鄺麗莎表示其核心是濃濃的鄉愁。

  《上海姐妹》故事梗概:

  1937年的“東方巴黎”上海,少女秦珍和秦梅是一對不諳世事的姊妹花。她們美麗、優雅、受過良好的教育,但是因為父親輸光了殷實家產,家庭麵臨困境。為了扭轉乾坤,父親竟然一手包辦將珍與梅許配給洛杉磯“金山僑男”的兩個兒子。麵對一個沒文化,一個隻有14歲的未來丈夫,姐妹倆無力違逆父命,隻能成親。正欲赴美之際,不料此時日軍攻占上海,姐妹倆輾轉登上客輪,漂洋過海。然而,真正到了美國,洛杉磯唐人街的新生活看似斑斕,對少女姐妹而言,卻處處充滿挑戰。秦梅的懷孕使一切變得更加絕望,兩姐妹秘密訂立了一個無人知曉的約定……

  金發碧眼的華人後裔

  堅持華裔身份寫作

  鄺麗莎1955年出生於巴黎,卻在洛杉磯的唐人街長大。作為第四代華人後裔,金發碧眼的鄺麗莎幾乎已看不出華人血統。她不會講中文,不懂看中文,但是她一直堅持自己的華裔身份,研究中國,寫華人故事,作品在西方世界廣受讚譽。

  1995年,鄺麗莎的首部傳記作品《在金山上:我的華裔家族的百年曆程》,就講述了她的曾祖父鄺泗從廣東前往美國奮鬥的艱辛曆程。

  她的另一本著名小說《雪花和秘密的扇子》則取材於湖南的女書。這本書曾轟動一時,在紐約時報、亞馬遜圖書榜上暢銷一年之久,銷量超過100萬冊,並被翻譯為包括中文在內的38種語言,為鄺麗莎帶來了無數美國國內以及國際獎項。美國著名華裔作家譚恩美稱這本小說為“令人心痛的美麗,一個想象力的奇跡。”

  2007年的《戀愛中的牡丹》(PeonyinLove),鄺麗莎則將故事放在17世紀的中國,借東方“音樂劇”《牡丹亭》,講述懷春文藝少女為伊消得人憔悴的愛情故事,亦成為暢銷書。

  “她細膩的筆觸令我們這些人驚恐不及。”《藝妓回憶錄》作者ArthurGolden如此評價鄺麗莎的作品。

  對話鄺麗莎:

  我想為西方打開一扇了解中國的窗口

  記者:為什麽鍾愛寫中國的題材?

  鄺麗莎:我有中國血統。我想說的是我願意以多種方式橫跨兩種文化之間。我盡量把我對兩種文化所了解的一切放入我的作品中。我美國的一麵使我為非華語社會的人打開一扇了解中國以及中國文化的窗口,而我中國的一麵使我明確我正在寫的是真實的中國文化,而不是使它顯得奇異或陌生。

  記者:什麽契機激發你寫這本《上海姐妹》?

  鄺麗莎:有四個原因,首先,我一直收集上海上世紀20年代到40年代的廣告畫,那些女孩如此美麗而迷人,使我忍不住想了解這些女性真實的生活。我也想寫那些因包辦婚姻嫁來美國的中國女性。我知道對於這些女性來說生活有多麽艱難。她們在中國有自己的傭人,但是到了美國卻活得像個傭人一般。第三,我想寫常作為洛杉磯人遊覽勝地中國的城市,最後,我還想寫關於姐妹的故事。

  記者:為何選擇上海作為故事的地點?

  鄺麗莎:部分是因為那個時代的上海有極端強烈的對比——赤貧和暴富並存。20世紀30年代的上海堪稱東方巴黎,是世界上最現代的城市之一。它迷人又有趣,是一個一切似乎皆有可能,也的確皆有可能的地方。

  記者:《上海姐妹》中的有些情節似乎出自你個人的經曆,小說中充沛的情感力量來自哪裏?

  鄺麗莎:當我還是少女時,我跟媽媽一起住,我在洛杉磯唐人街的我們家族的古董店中和我的曾祖父、叔婆、叔公共度了很多時光。如今,過去唐人街的小古董店被時髦的藝術畫廊取代了,過去的時光不再。寫這些過去的故事可以使我還像小女孩一樣能和我深愛的人和地方多待一會兒。

  (訪談資料譯自鄺麗莎個人網站)

  寫上海源於鄉愁

  鄺麗莎的新作《上海姐妹》講述了上世紀30年代,上海一對飽經磨難的姐妹遠赴美國洛杉磯尋找新生活的傳奇故事。為寫此書,鄺麗莎專程到中國做了一次“研究之旅”,包括深入體察上海建築裝飾風格的變遷,走訪17世紀的鄉村民居以觀察清明掃墓的細節以及參觀北京的老戲園子。

  “當我坐在飛往上海的飛機上,我沒有想到前麵將要麵臨的‘冒險’,而是開始想念留在身後的家和熟悉的人們。我剛剛離開家幾個小時已經開始思鄉了。這使我想到了《上海姐妹》中的兩個主角珍和梅——她們遠離故鄉,失去親人——這種鄉愁正是這本小說的核心。”鄺麗莎說。

  她個人的感受和經驗也糾纏在小說的創作中,使她對人物的把握更加鮮活。“我家族中的華人一支當初之所以離開中國,是因為要逃離戰爭、饑餓和貧窮。他們向往在美國過上更好的生活,但是離開中國也意味著對自己出生的家鄉說再見,告別父母、兄弟、姐妹,以及熟識的所有人與物。這種經曆正是美國曆程的血與淚。”

  鄺麗莎多年來一直收集上世紀三四十年代的上海廣告畫,畫上的美麗女孩令她浮想聯翩,讓她想以這些女性為主角寫作。鄺麗莎正是選用了上海老廣告牌的圖案作為書的封麵。

   (本文來源:廣州日報)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