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思考,讀千卷書,行萬裏路

網絡的海洋浩瀚而且多姿,常常讓海邊拾貝的我流連忘返。收集閃光貝殼珍珠的同時往往忍不住的也要往海裏扔幾顆石子希望激起一片水花。。。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金牌不是自慰器

(2009-05-31 10:16:10) 下一個
作者:與子偕藏 提交日期:2004-8-28 21:31:00

一談到奧運,我的同事就要批評我。因為我常常連金牌的數量都搞不清楚。我得承認我這樣對於奧運的態度,很是沒有體現出與時懼進的精神。但是,當我同事用這個理由來譴責我不愛國的時候,我就有些鬱悶了。不就是金牌嗎,又不是什麽玄鐵令或者聖火令之類的聖物,要人人過關表忠心。搞那麽嚴肅幹嗎?
  
  有時侯,我就想,咱們這個多災多難的國家,很多年的疾病往複,早把一個民族搞到神經兮兮的狀態了。譬如民族主義,很多時候已經成為了咱們民眾的一個不尋常的“G”點,隻要勾扳機一樣,輕輕一TOUCH,完了,馬上就是嘩啦拉的高潮。而且往往不是一般的高,而是三千尺一萬仞的高。而且,在某些時候,這個民族主義就是一種金燦燦的塗料,隻要你大力一抹,什麽東西都能沾光,就都帶有了神聖不可侵犯的色彩。你可以當之為大棒,揮過去,一下就打倒一大片。這東西又不是孫悟空的金箍棒,何以有這等的威力?很簡單,背後有個“眾數”和道德牌坊的支撐而已。
  
  奧運上咱們多得幾塊獎牌,雖然錢進的不是自己的錢包。我覺得也值得慶祝。起碼外國鬼子的耳朵裏多響幾遍“CHINA”的國歌,咱們也多少跟著借了點光,走出國門時,一說“CHINA”人家也算認識了。但是如果一定要把金牌拔高到一個愛國主義的高度,則未免有些神經過敏。
  
  在一個和平的年代裏,如果要追尋奧運的意義,我覺得也無非就是發泄一下人類那些曾經憋悶著或者已經轉化了的戰爭衝動而已。再往深裏說,我們也可以說點人類挑戰自我的極限之類的論調。這都說得通。但是,要說這裏有多少愛國的意義,即使運動員都穿著國旗上場,我仍然覺得讓人難以接受。金牌難道是原子彈嗎?很明顯不可能。否則,咱們還費力去搞那麽多的“長征X號”幹嗎?鬼子一來,隻要把曆年獲得的金牌一亮,鬼子一下就跪倒求饒,山呼“我皇萬歲萬萬歲”就得了。那樣台灣海峽也就太平了。小日本也蔫菜了。美國佬也停止指手畫腳了。問題是這怎麽可能呢?
  
   一定是我們的思維生了病!
  
  很多年來,中國人在世界版圖上都沒有像樣地“雄起”一把了。從鴉片戰爭到八國聯軍,從民國戰亂到小日本的鐵蹄,很多年來,我們在鬼子蔑視的眼光裏已經形同侏儒。白眼相加,我們民族的尊嚴感逐漸變異,神經逐漸磨損。一種極端的敏感心理,已經不能容忍我們錯過哪怕牽扯著隻有一厘一毫有關中國人出頭的機會。隻要一有這星星點點的機會,我們恨不得馬上就給予最誇張最宏大的演繹。仿佛隻要一培育出民族主義的氣息,我們國家就立馬超英趕美蔑視俄羅斯了。而事實的真相到底如何呢?任何語詞的強大都不能代替冷靜的思考和勤奮的行動。當我們麵對那如許多的社會問題時,又有誰敢說幾塊金牌就能提高我們的綜合國力?
  
  梭羅說:簡單。簡單。簡單啊!要是真的愛國,講民族精神,咱們就別去闖紅燈,就別去收紅包拿回扣,更別去耍特權。在這個社會裏,隻要我們多尊重點自己和別人,就已經是很愛國了。而至於奧運裏誰拿了金牌,拿幾塊金牌,頂多也就是個茶餘飯後的談資罷了。如果再把金牌作為一個民族自慰的器具,而忘記或者忽視了這個國家那數不清的社會問題,誰知道這個民族的真正崛起究竟要等到哪個世紀呢?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