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流年(9)紛紛擾擾

(2010-04-05 13:18:29) 下一個



第八章   紛紛擾擾

這一項主要是由學子們從事先準備好的箱子裏抽出題目,當眾背誦典籍中的相關內容。

這是童生鄉試的基本功,也是每個學子都要背得滾瓜爛熟的。

大多數人都沒問題順利過關, 也有幾個記不清楚或抽到了生僻難解部分的,背不出來,被打了十幾記手板。

其中,就包括那位老爺爺級的小叔爺老瓦,幾記板子下來,鼻涕和老淚橫飛,老臉都有點掛不住了。

最出彩的是長房的那兩個蒙童,流暢地背誦大段典籍,聲似珠玉,擲地有聲,長房人人眉飛色舞,甘之如飴。

陳平運氣不錯,抽了個“上胡不法先王之法”的題目。

這是中古大典《呂氏春秋察今》中的名篇。陳平當然早已融會貫通,當著主考先生的麵,朗朗而誦:

“上胡不法先王之法,非不賢也,為其不可得而法。

先王之法,經乎上世而來者也,人或益之,人或損之,胡可得而法?

雖人弗損益,猶若不可得而法。

東、夏之命,古今之法,言異而典殊,故古之命多不通乎今之言者,今之法多不合乎古之法者。

殊俗之民,有似於此。

其所為欲同,其所為欲異。

口惛之命不愉,若舟車衣冠滋味聲色之不同,人以自是,反以相誹。

天下之學者多辯,言利辭倒,不求其實,務以相毀,以勝為故。

先王之法,胡可得而法?

雖可得,猶若不可法。

凡先王之法,有要於時也,時不與法俱至。

法雖今而至,猶若不可法。

故擇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為法。

先王之所以為法者何也?

先王之所以為法者人也。

而己亦人也,故察己則可以知人,察今則可以知古,古今一也,人與我同耳。

有道之士,貴以近知遠,以今知古,以益所見,知所不見。

故審堂下之陰,而知日月之行、陰陽之變;見瓶水之冰,而知天下之寒、魚鱉之藏也;嚐一脟肉,而知一鑊之味、一鼎之調。”

先生聽到這擺手叫停,在教條上圈了個上上,就讓陳平過了關。

第一項考完,已是中午時分,早有人在祠堂偏廳中擺下豐盛的酒飯,家宴款待小校的學子。

陳平不想和眾多的叔伯兄弟應酬,以免大家都尷尬,就特意找了個遠僻的桌子坐下,和一些偏房遠支甚至是仆人家丁混在一起。

飯桌上大家反正都不太熟,也沒什麽重要的人物壓場,索性放開手腳,大吃大喝起來。

剛要坐下,陳平才發現旁邊就坐著那個叫老瓦的遠房叔爺,立刻行了禮,雙方默契一笑, 分了長幼落座。

考試就是再不順利,吃喝卻是一定要通暢的。

定國公府每年的小校家宴,在天京城裏是豐盛得出了名的。

陳平為了趕場,飯都沒吃就跑過來,又這麽一折騰,早就饑腸轆轆了。

於是,這爺倆既不談四書五經也不聊詩歌詞賦,甩開腮幫子顛起後槽牙,就是一個字,吃!

等到兩人一通風卷殘雲,分享了一隻清燉肥鴨後,才發現座上眾人的眼光似有些異樣。

這爺倆才矜持了些,咳嗽了一聲,今天的天氣,這個,真是哈哈哈。

陳平和老瓦一邊聊兩句時事政治,一邊慢條斯理開始消磨其他的美味佳肴。

這時,陳平突然注意到對麵兩個護院武師模樣的人正在竊竊私語。

一個說,老趙,你聽說了嗎?

昨晚上二更時分,提督九門步軍巡捕營王副統領突然帶著不少兵將登門,說是追幾個逃犯到我們府上附近就不見了,想進府搜查一下。

另一個說,那哪能行?

這王副統領出身低,就是眼皮子淺,咱府上正門的大匾上是太祖武皇帝的親筆禦題,不管誰來,武官下馬,文官下轎,怎麽能說搜就搜。

就是,就是,後來三老爺出來了,根本沒給那個姓王的好臉,直接就頂回去了。

那個王副統領口氣很硬,說還要來拜訪。

不過他官職比三老爺低一大截,又沒有爵位,純粹白麵書生一個,也不知拜了那家的門子,卻幹上了提督九門步軍巡捕營副統領的高位。

那倒不是,你不知道吧,這個姓王的在六扇門裏是大大的有名,出身大荒山鐵檻寺,江湖上綽號就叫“白麵虎”的。

前幾年,他還隻是巡捕營的一個八品騎足輕的小官。

正好碰上南城的黃四爺衝撞了老北靖王的車駕,這四九城裏的高手們就愣沒人敢拿他。

結果一天夜裏,白麵虎突然出手,黃四爺就栽在他的手裏,光溜溜地從“小翠紅”的被窩裏給拿住,挑了腳筋五花大綁就給扔水牢裏了。

原來是他,禍從口出,吃飯,吃飯,這肘子鹵得可真是不錯。

陳平正支愣著耳朵聽著,聞言趕忙把個粉蒸獅子頭塞進嘴裏,閉上眼大嚼,心中默念:“齋必變食,居必遷坐。食不厭精,膾不厭細。聖人之言,不可須臾忘懷……”

待大口咽了下去,才睜眼用餘光掃過四周,隻見瓦爺嘴裏叼了個燒雞翅膀吃得歡暢淋漓,擼起袖子露出一雙油手,正和那兩個武師激烈地拚搶那個熏香五花肘子, 嘴裏嘟嘟囔囔地說:“沒事,沒事,我會幫你們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