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人學, 底氣,文筆, 追求,讀者,其他 (ZT)

(2009-05-06 08:46:10) 下一個
僅僅是個人理解;更確切的說,是個人的追求。很簡單的勾勒。

人學

那一天我翻開了報紙。這是一份麵向廣大海外僑胞的華文報紙。一經讀起,就放不下來。裏麵,有關於台灣原著民奇女子高金素梅的多彩而又堅強的人生;有亞洲一代歌星鄧麗君大陸夢碎的曆史遺憾;有叛逆青年藝人謝庭鋒的人生大起大落 ……

不僅吸引人,更重要的,是它打動人。 這兩者不一定有必然聯係;但是打動人之前,它必須吸引人。而打動人的關鍵,是它在深淺各層次上關係到人;人的命運、悲喜、追求,人的心靈和性情。

這就是文學的裏和表;靈和肉。人,是文學的一切。

文學的皮是人;文學的核也是人。皮之不存,毛將焉附?無核為空,何學之有?

我的理想,就是文學的高度、深度、純度和文學的生活性、娛樂性趣味性之間的天衣無縫;文學和人生、和人心靈魂的完美合一。 我相信這是當代文學創作的活力之所在。這是個很奇妙的問題,很難言傳得好;但是無論如何,文如何能不載道呢?我是說,文如何能不關愛人呢?

關於人,可以寫得很深,跟利劍劃刻;很細,如春蠶抽絲;很豐盛,甚至,很血淋淋。關於人,也可以寫得象行雲流水,飛澗過林;咫尺天涯,如歌如訴,給人以溫馨安詳的享受。關於人,還可以追求那天人合一的美妙意境,使人超然脫俗。
“人”學是人心做的;“文”學是文字做的。心是深層的,文是表層的。那刻意追求的往往膚淺,那不經意的卻往往是深刻的。

底氣

小時候愛唱歌, 常常扯著嗓門唱。媽媽總說: 你那不叫唱, 那是喊。 真正的唱歌, 她說, 是從腹部運氣而出, 而不是光在嗓門喊。

我從小就知道媽媽說得是對的, 不過這個運底氣的理論,  卻是最近才被我應用到文學創作 --- 或者用眼下時髦的詞說:  碼字 --- 上來。

閱覽了一些知名作家, 主要是女作家的作品, 讀那語言,  無論是小說還是散文,  無不底氣滿滿, 韻力躍然紙上。更不用說那種酷然逼人的靈氣。

就象唱歌和武術,  碼字不例外,  必須運氣推筆。 那氣除了飽含許多實實在在的知識閱曆情感信念之外, 文字本身的工夫必不可少。記得有一次有記者問張藝謀: 有一種看法就是說你過分注重形式。 張笑了笑, 說: 有時候形式本身也是內容。 

有了那運氣, 才有文字負載靈魂的厚度, 文字的抑揚頓挫, 文字彈擊心靈的力道, 文字的層次和虛實....

文筆

什麽是好文筆?好文筆不是白水一杯, 叫人味同嚼蠟;也不是如漢賦那樣跟堆砌金銀水晶琉璃瓦似的炫耀;不是象某些宋詞那樣婉約成嗜, 甚至, 不是飄浮在落日池塘漣漪之上的淒美, 也不是閃爍在戈壁灘沙礫之間的悲壯……

好文筆, 不停留在文筆上。 簡單的講, 好文筆是語言, 性情, 哲理和靈魂的水乳一體。好的文筆, 讓你讀了就能感覺到作者的份量和高度, 能體會作者走了多少路, 看了多少事, 思了多少念, 苦了幾多腦, 辯了幾回證 …… 知道作者的追求, 摯愛, 和他/她胸中沉潛的渴望和深情。

追求

文學是關於人的。但是並不是一切關於人的都能構成好的文學。一個作家,他的起點一定必須得高。他得站在人性和天地的高度,盡管他的切入也許是很細微很細微的。他必須得有一顆對人和天地充滿關切憐愛慈悲和謙遜的心。
立足自己而又超越自己,一個作家他必須最終走出個人的圈圈。

追求是文學的靈,也是文學的筋骨。有了這追求和超越,許多的技術層麵才出得來,才有意義。比如幽默、詼諧、恬靜、樂觀,比如意境、情景,又比如深刻性和悠揚性等等。
有關對文學的赤純和虔誠之心,留待以後再敘。

讀者

我的文字是從我心田和靈海裏流出來的。這種自我外化本身給我一種自我圓滿的成就感、快感和滿足感;但是我碼字最大的喜悅,歸根結底來自和讀者的交流互動。我的文字,初發於我,到達於讀者,是給讀者看的。
對讀者的態度,是一個作家對待人的態度的某種體現。當然,我意思並不是說要遷就讀者;也不否認作家有極其孤獨的一麵。作者也是人,擁有一個表達自己獨立人格、表達自己對世界的認識和對文學的理解的自由空間。

其他

文字使自己賺到多少名和利,這些都是細節;充其量,是手段,不是目的。說到目的就要回歸文學的本性:目的是人,是他,你,和我,是我們這些人,過去,現在,今後和永遠。
這是一個赤誠於寫作的人的人生大氣。

現在您看到了,文學觀,其實是世界觀的一部分。

文學路如人生路;路各不相同。 關山回首,坎坷前瞻,命運是定力,選擇是活力。

(ZT)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