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靈文摘

好東西應該和別人一起分享,特別是讀書這方麵的事
正文

人在上海

(2009-04-22 22:08:11) 下一個
 幾年間,輾轉在美國和中國兩地呆了幾回,雖然給自己生活造成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煩,但是也增長了一些新的閱曆,領悟了一些新的東西。

和初次回國,問中國銀行有沒有checking account的傻我相比,現在的我對國內的認知應該說,已經到了可以平心靜氣和大家分享一切的水平了。是,以前因為比較情緒化,就是寫可能都會比較偏激一些,敘述可能也可能不會太清晰吧。

首先,在國外多年的人回去再經曆一次文化休克是肯定的。如果你打定主意回去了,切記我說的話,對於自己看見的令自己不滿的事,一定不要張口就批評,要閉緊嘴巴,多聽多想,過兩年你再說出來都不遲。

當然,批評不是壞事,也並不代表你對於國內人或者事就怎麽鄙視了,但是有些人一定會誤會你的,這是肯定的,倒不是誤會你不愛國或者怎麽的,而是他們會認為你腦子是不是有問題,老是小題大做。比如,我經常要求和我在一起走路的人把喝剩的空飲料瓶放進路邊的垃圾箱,這對他們來說就是很見鬼的事,他們會跟我說,你是不是傻啊,隨便你放哪兒,一會兒就會被撿走的。

所以海龜回國一定要擺正自己的位置。為什麽,因為中國真的是發展中國家,雖然大城市被高樓大廈點綴得頗為摩登,其實很多其他小地方根本還是十年前的老樣子。即使像上海這樣的國際化大都市,幾個區的分別也是很大。你要是走在淮海路、南京西路幾條街上,就會發覺這裏的氣氛和國外的大都市有的一拚,甚至比紐約都要清爽幹淨許多。但是如果你轉到長寧區再轉一圈,氣氛完全就兩樣了,到處烏煙瘴氣,塵土飛揚的。

話雖如此,但中國始終是在變化中的,海龜所要接受的,是一個在不斷變化中的祖國。這些變化,有些是很積極的,有些是令人困惑的,還有些是人們不希望看到的。如果你打定主意要回國,這些所有的東西,一定要全盤接受,要像每一個定居在國內的人一樣,毫無保留,毫無選擇地接受。這樣才會使你飛快的融入國內的社會。雖然我所知道的一些變化仍然很有限,但是我還是願意在此分享一下,作為一些例子,讓你在回去之前,先了解一些吧:

先說些積極的。第一,交通十分便利。無論是火車、高速公路、還是飛機,都發展得十分先進,就如奧巴馬說的,美國的鐵路建設比中國,那是落後了一大截。動車組的內部設施都很完善,廣州-深圳的裏邊好像還有地毯。滬寧線上稍稍差一些,但是論舒適度,除了有時列車員沒打掃廁所,有股尿騷味以外,其他應該沒的挑了,有空調,航空椅,有遮陽布,還有價格合適的飲料和小吃供應。時間選擇上也很靈活、充裕。如果我去南京,一般都不預先買,直接去火車站買了就走,一般一個時間段都能有好幾列車。高速公路我去的不多,我沒買車,所以發言權不夠,不過我聽一個服務員小姐和我說過,她家在貴州的山裏,但是隻需走一段路就可以到高速上攔大巴。想來高速的發展更加速了人口城市化進程吧。 據我所知的機場建設發展也很快,前年在浦東機場做飛機還要用站巴把乘客運到飛機邊上,去年好像就沒有了。而且到處都是電子票,打登機牌隻要遞上身份證就可以了。

第二,國家的政策是在努力更新以適應市場需求。換句話說,如果你想創業,國家的政策在變得越來越寬鬆。這並不是說國家的政策已經很寬鬆了。和在國外比,其實羈絆還是很多的,稅也很多。但是有積極變化也是好事啊。比如我去年申請開公司,還在為注冊地犯愁。因為注冊地必須是辦公樓才可以。今年上海的某個偏遠區為了吸引投資,就開了個政策,可以直接在他們指定的一個地點,讓七八個公司同時注冊在那個地點上。這當然不錯啦,對於啟動資金少的小公司,這就是開了恩了,可以直接在家裏幹活了。所以如果你有才幹,能創業,是不會有人阻擋得了你的發財之路。
第三個,國家開放了,外國人也多了。雖說經過匯率變動,出口業受到打擊,在國內經營的外國企業仍然很多。各行各業都有。前幾天看新聞,美國的著名的養殖企業也進軍了中國市場,幾年下來已經收購了很多養豬場了。

第四個,輿論近幾年似乎自由一些了。雖然仍有很多封鎖,但是有些負麵的報道還是很真切地出現在人們眼前了。人們可以在互聯網上討論一些負麵的東西,盡管時有刪貼和封ip 的現象,但是畢竟還是得到了討論。

再說說令人困惑的。

記得以前淮海路上有很多小店,可經過舊城改造以後,淮海路兩旁全是高級寫字樓,樓底下要麽是超級昂貴的百貨公司,要麽是超級昂貴的餐廳。這是令我納悶的地方,為什麽改造好的大街一定要是這種狀況。就算是城市打算讓淮海路變成一條富人街,富人的生活就隻是進高級寫字樓和進高級餐廳啊。即使是在紐約金融區,路上也是有小攤小販的,人們的生活需要有各種各樣的,有物質層麵的,也有精神層麵的,把個街道改造成那樣真的很令人費解。和出租車司機聊過關於淮海路的話題,司機的情緒,幾乎可以用悲憤來形容,他說,真正的上海已經被毀掉了。他開了十幾年的車,上海的變化全看在眼裏。他們推倒了無數上海的房子,堆砌了無數功能完全相同水泥鋼筋大廈。上海已經不再是上海。他說,淮海路曾經的繁華,是今日不可以比的。這些難看的水泥大廈,一個緊挨著一個,連應該有的間距都沒有。
08年奧運會的時候,我除了興高采烈地在酒吧裏看開幕式以外,還特地買了足球票去上海體育場看預賽和半決賽。看預賽那晚,下著雨。我們在距離檢票地點約500米的地方被攔下,告知不允許帶有頂的傘入場。當時已經很困惑了,但是既然有規定,遵守吧,問他們哪裏可以存傘呢?又被告知,沒有存傘的地方。試想,這麽大的體育賽事,既然有這樣的規定,難道連存傘的地方都不提供?結果可想而知,在街邊上,草叢裏邊,到處都是帶頂的長柄傘。可惜當時就顧這看球賽,沒想著把這場景給拍下來。

困惑的事真的很多。大家還記得亨得利鍾表店吧,上海老牌的鍾表店。那天在南京路,隨意走進去看了一下,結果很出乎意料。可以這麽說,店裏邊沒有一塊表是中國造的。全部都是國際名表薈萃:勞力士、歐米伽之類的名表、瑞士表。我問店員,這有一般的國產電子表嗎?店員用鄙夷的目光看了我一眼,搖搖頭。在我記憶中的亨得利成了外國表專賣店?太可惜了。遇到困惑的事情,真的不要太費力氣的想要去搞清楚,因為國內令人困惑的事太多了,不能用正常的邏輯去想,可能是時局造成,也可能是中國人的性格造成的。比如街上的麵條店,店門口汙水橫流,店主人都不想打掃一下,照樣做他的生意。

最後來說說負麵的。之所以放在最後,實在是想讓這篇文章以中肯的臉麵出現在各位麵前,努力的還原真相,不讓各位的思想被我的態度所影響,給大家帶來一點有效的信息而已。如果最終實在不能達到這個效果,請大家見諒,不要拍得太猛。

我第一個想說的,就是想讓在國外生活多年的準海龜警醒一點,就是在國內,謊言無處不在。切記不要輕易受騙上當,無論是投資也好,個人消費也好,掏出你錢包之前,要三思再三思。不要說年紀大的婦女容易受騙上當,就是年輕人,恐怕也要加上小心。借用《西遊記》裏麵,如來說的話,“那方眾生愚蠢,毀謗真言,貪淫樂禍,多殺多爭,正所謂口舌凶場,是非惡海。” 說的就是東土。東土就是國內。誠信這兩個字,在國內,可以說,不被人尊崇。也許正在有人把這點慢慢改正起來,但是,大部分人,大部分的經營單位,是不認同的。如果你隨便告訴一個人,能用欺騙的手段致富,而且不會有人知道,十之八九他會毫不猶豫的跟你走。很多上市的公司采用非法手段獲得認證,坑害欺騙股民,很多賣房子的,在買賣契約裏做手腳,侵犯買房者的利益。很多居心不良的產品直銷,把不值一文的東西,用廣告包裝起來,欺騙消費者。修車行也可以在你的寶貝車裏做手腳,換油的時候加上酒精。惡劣的人大騙,小心一些的小騙。這就是為什麽國內現在有很多可怕的惡果正在出現。

沒人有為他的表態負責,今天可以告訴你他有貨有庫存,還和你簽約,明天可以告訴你突然沒有貨了。即使是著名的找工作的網站,貼出的信息也可能是過期的,不存在的。欺騙無處不在。作為一個購買者、消費者、投資者,一定要小心。

第二個,也是由第一個緣由產生出來的後果,就是可怕的食物。雖然國外的食物吃起來沒有國內的那麽香甜。但是你可以放心的吃。我想告訴你我的真情實感,每天我放自來水淘米的時候,我都在想,究竟是這個米幹淨,還是這個水幹淨。超市裏邊的食品,所有的包裝上都有質量保證的標簽,可是到底什麽能吃,什麽不能吃,隻有天知道。哪有什麽質量把關,都是塞塞鈔票就能解決的事情,有誰在乎,有誰理論。各行各業都這樣,因為食品業關乎到每一個人,才顯得尤其嚴重。

第三個,物價飛漲。現在東西價格都很高,已經超越了美國了。一個質量稍微好一點的瓷飯碗,要賣十塊錢,塑料的也得五塊。要有所追求的,得有三四十塊錢一個。價錢貴不說,而且質量水平低下。我在國內就沒怎麽買衣服,就是要買,我寧肯去批發市場,也不去百貨商店。因為質量其實都一樣的差。百貨商店裏模特身上掛出來的衣服,說難聽點,真是慘不忍睹,還掛上了令人難以置信的價格標簽。無論從款式到質地,都是下九流的東西,卻賣著上九流的價格。連汽車也一樣。國內產的BMW,和奔馳,質量都是活見鬼的,根本不能跟國外的質量相比。但他們偏要掛上這樣的羊頭,賣著這樣的狗肉,欺騙國人。

第四個,環境汙染。我真的很同情所有依然把他們的衣服、被子晾在外邊的人。我們接受先輩的教育就是陽光可以殺死細菌,使晾曬的衣物更幹淨。可現在形勢不同了,大家還帶著幻想把衣物晾在陽台上、街邊的樹上,可悲啊。隻要把衣服放在陽台上超過1天,這件衣服就必須重洗,因為上麵全是灰塵。我父母都還是保持著老習慣,有陽光的時候,把被子拿出去曬。每次回父母家探望,他們就預先把被子拿出去曬,特地的想讓我晚上睡得舒服。我從來都沒說過,回回我都是在灰塵味中進入夢鄉的。上海的藍天已經不再藍了,就算是陽光燦爛的天氣,天空都是灰藍色的。

第五個,互聯網。上國內網站應該還是比較順利,但是要訪問國外的網站,難啊。速度慢就算了,很多網站是根本訪問不了的。這點可能所有人都知道的,就不多說了。

總而言之,要打算回國的,做好心理準備,把自己的接受能力預估得低了再低。對於想回國找工作的,有幾句肺腑之言:自己有項目的,有能力的,盡量自己做,不要去跟誰搞什麽合作,小心被人利用了拋棄完了事;自己沒有的,找工作時要調整心態,不要以為自己在國外的薪水可以跟國內做比較。任何一個公司都希望招來的人能派上用場。一個光有海外學曆的人,沒有專業特長,沒有國內渠道,沒有國內經驗,可以說可能什麽都不是。要放低心態,從低做起,這樣海外的經曆和資曆才有可能在將來派上用場。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閑雲仙鶴 回複 悄悄話 上海人不是有句俗語“有種出種”喇? 裝桐油桶的始終隻好裝“桐油”啊! 怎能期望太多呢!
ytwadk 回複 悄悄話 說的很可觀,我去年年底回國休假,也是這樣的感受。中國在發展,剛剛進入資本主義初級階段,用人吃人的社會形容目前的中國社會,有些現象就不難解釋了。發展必然要以汙染環境為代價。

沒有辦法,社會要繼續發展,必然要以一代,或兩代人去經曆去經曆這些。
plum8 回複 悄悄話 那些“困惑”一直就是存在的,很多人就是因為那些“困惑”而出國的。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