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我也去過中南海

(2011-07-24 19:57:22) 下一個

剛看過一條消息:美國芝加哥佩頓中學師生參觀 中南海內部曝光,還有網友抱怨說花大價錢請外國學生參觀,可惜自己國家的學生沒機會。其實不盡然,我就在三十多年前還是小學生的時候作為代表參觀過中南海。

 

記得大概是小學二三年級的時候,具體是哪一年還真記不得了,反正就是粉碎四人幫後不久,那時候年紀小啥也不懂,隻知道上學,下學,回家。老師們可能是思想解放了,學校處處湧動著新氣象。有一天,區裏下達了指示,說是由各個學校選派優秀同學代表參觀一些平時不能去的地方,目的是進行愛國教育。這些地方我記得的有:天安門城樓,人民大會堂內部,中南海,好像還有釣魚台,總之是黨中央的心髒地帶。我有幸被選中了,就被分在參觀中南海那一撥裏。可是我們學校隻有我一個人被選中參觀中南海,這樣隻能和其他學校的學生在一起了,心情還挺鬱悶。

 

那時候的孩子可不像現在,家長帶著孩子滿世界的轉,能出去坐趟公交車就很美了,所以盡管沒有和要好的同學分到一起,也很高興,至少可以出去玩了,感覺有點像春遊。那天一大早,媽媽為我準備了糖火燒和水,到了學校由老師帶隊出發了,那時候的交通情況,從我們學校到天安門大概也要一個多小時,路上和另外學校的隊伍匯合後,從豐台火車站上火車,直接到達了北京站,下了火車是怎麽到的天安門也不記得了。反正走路也不遠,總之是來到了中南海的側門,遇到了其他區的隊伍,總共有二三十學生,兩三個老師,和一個中南海內部的女講解員。

 

踏入中南海後,真沒覺得有多麽神秘,就是感覺挺大。景觀好似頤和園,裏麵有樹,亭子,還有湖,從某個角度可以看見北海的白塔。走了一會兒,老師說要去周總理工作生活的地方,西花廳,同學們開始有些興奮了。到了哪兒,隻讓從窗戶外看,不讓進。印象最深的是掛在衣架上的一件睡衣,上麵打滿了補丁,針腳還挺細。老師不失時機的教育我們敬愛的周總理是艱苦樸素的楷模。而我已經開始惦記著我的糖火燒了。參觀完周總理的地兒,老師宣布,下一站就是我們偉大領袖毛主席生活的地方了。人群中有點騷動了,畢竟主席比總理多了些吸引力。我也暫時忘卻了糖火燒,隨著隊伍來到了不知是懷仁堂還是豐澤園(年紀太小記不住),仍舊隻能在窗戶外參觀。房間分裏外兩間,一間大概是客廳,有兩個單人沙發中間夾了一個茶幾,另外一間大概就是臥室了,四周全是書,一張床,奇怪的是屋子中間地上有一個小便池,那種白瓷蹲式的。心想,毛主席吃喝拉撒全在一個屋裏,真方便。參觀完毛主席的住處,終於可以吃午飯了。老師領我們來到一僻靜處,大家拿出自己帶的好吃的,就著白水津津有味的吃起來。吃過飯,再溜達了一會兒,天色也不早了,就原路返回,又來到了天安門廣場。從別處參觀的分隊也陸續的來到廣場集合。然後同一個學校的師生又匯集到一起,分別趕回自己的學校。回到學校老師還說明天語文課要寫作文,觀後感。可是由於參觀的人不多,沒形成氣候,寫作文的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參觀過中南海對於一個78歲大的小孩子來說,和去趟遊樂園沒什麽區別,都是出去玩了一天,可惜當時沒有照相機,即使有,可能也不讓拍。我的記憶中也隻是留下了上述這些片段。以至於後來在一次很不經意間和別人說起我去過哪兒,人家以為我是吹牛呢。想想也不奇怪;首先,這事發生在七十年代末,時代久遠,有編造之嫌;再者,我從小生長在北京,姥姥家就在天安門附近,打小兒就在護城河邊玩耍,我對那個地方熟視無睹。去一趟中南海沒覺得多榮耀。隻是後來成年後,接觸了很多來自各地的人,才知道天安門在有些人心中的分量,也加深了一份身為北京人的自豪感吧。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