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加涵攝影雜記

建這麽一個地方記錄一下自己在攝影上走過的路。 未必真是天天記。任何時間,隨意的貼片,攝影路上的記錄,對攝影的想法。一切隨意。
正文

江湖影展前言-那麽藍ZT

(2009-04-29 15:07:26) 下一個
我們攝影是為了……

江湖色有一句口頭禪,叫作“我們攝影是為了相聚”。這或許讓他們看上去不夠專業,但其中也傳達了另外一些重要的含義。首先是他們的攝影心態非常輕鬆。盡管他們也像攝影家那樣起早貪黑、在大地上奔走,但他們並不太在意是否擁有攝影的專業頭銜。此外,他們彼此有一種身份認同感。他們是中國最早接觸網絡的攝影人,他們比前輩們擁有更廣闊的視野、更自由的觀念、更靈活的攝影技法,他們因此顯得更前衛。他們不僅完全革新了攝影的交流方式,也改變了攝影愛好者登堂入室的傳統路徑。這種對父輩旗幟的放棄,對意識形態幽靈的不以為然,是江湖色、也是整個網絡攝影領域最為進步的意義所在。

就像網絡寫作解放了文學一樣,網絡攝影也解放了影像。從此次展出的作品中,明眼人雖然可以覺察到大師的影響揮之不去,但更能體會到不羈的個性所在。這些人的作品及風格幾乎是不可被替代的。站在作品麵前,他們的名字就會在耳邊回響。他們敢於瓦解黃金般的構圖,卻依然能夠貢獻出完美的影像。他們以閃光燈粉碎光線的教條,卻帶給人們全新的視覺體驗。他們不再以膜拜的姿態接近人民,但人民反而以更率真、更樸拙、更粗野的方式活在了影像裏。相機在他們的手裏不再是訓諭的工具,也不再是接近權力的通行證。攝影是存在的一種方式,是自我證明,是朝向覺悟的荒涼小徑,也是通往澄明的肅然自省。但惟獨,攝影不是為了“反映”現實。這就是江湖色的美學意義所在。

這些作品在江湖色數萬張貼圖中確實有著代表性,但這並不意味著,它們已經完成了對江湖色的整體詮釋。絕非如此。在諸多中文攝影論壇中,江湖色最具個性的是,它永遠都在探索攝影的“無限可操性”(JURA語)。江湖色貢獻了“20mm萬歲”的極致觀念,試驗了“小機攝影”在大片生產方麵的可能性,探索了大拇指摁快門的盲拍姿勢,甚至一度掀起了“無相機攝影”的歪風邪氣。所有這些努力,其目的都是要證明攝影到底能夠在叛離的道路上走多遠,這讓我們想起了先鋒戲劇、波普繪畫早已做過的諸多嚐試。在這種近似狂熱的探索中,攝影的本體變得日趨豐盈。

江湖始終是波詭雲譎的所在,江湖色也總在上演各種凡俗的人間故事。或許不斷有人從江湖色淡出,卻沒有人能從那裏決然走開,這恰好證明了攝影和相聚的雙重魅力。

那麽藍

---

"或許不斷有人從江湖色淡出,卻沒有人能從那裏決然走開",說得好。

懷念天天上江湖看片子論攝影的日子。

小事一件:就是因為都在江湖,diwa居然願意將很新的碳素腳架借給我,一個素不相識的ID。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