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蛇流浪中的胡言亂語

從6歲開始, 肥蛇就開始旅遊生涯, 從每年一次到每年幾次,從跟父母走到帶父母走.邊走邊寫邊走邊記邊走邊吃,這就是肥蛇的生活.
正文

我的搬家史

(2005-10-06 05:54:09) 下一個
終於坐在了新的小窩兒的電腦前,這個屋子不是很大。但是很安靜很整潔。到巴黎已經將近兩年了,算算竟然已經是第四次搬家,希望這可以是我離開法國前的最後一次。老話說搬家三次等於火燒一次,但我這可憐的經過一又三分之一次火燒的家卻是象我一樣越來越豐腴。 剛到巴黎的時候,住在我的一個遠房表弟家裏,那是9區的一幢老樓,象巴黎的其它樓一樣的古老而安逸。不過,雖然表弟和未來的弟妹一直都很熱情,但二人世界中的燈泡卻不是那麽好做的。那短短的半個月,時差還沒有完全倒過來,就在無窮無盡的尋找中打發掉了。不過,畢竟有了自己的小窩,於是,在一個下著雨的下午,去IKEA買了新的被子和枕頭之後,就拖著箱子開始了新的生活。 新家也在巴黎9區,蒙馬特高地的腳下。這是一個很奇特的地方,右邊,是著名的文化區,有美麗的聖心教堂和無數藝術家流連的廣場及咖啡館,而左邊,卻是以紅磨房為代表的情色天地。每天,我都會伏在我的閣樓的小窗子前,觀望著樓下的形形色色的抱著不同目的來來往往的人群,或者望著山上的聖心教堂浮想聯翩。閑下來的時候,也會沿著不同的路上山, 沿途欣賞著別致的老房子,散發獨特食品香氣的老店或隱藏在這些小巷中的曆史遺跡。在巴黎,我有很多朋友,所以我的小窩常常是高朋滿座的。我的朋友,朋友的朋友,大家在這裏聚會聊天,談論彼此的生活,這裏幾乎就是一個小小的交友沙龍了。在這個小天地裏,我熟悉了巴黎的生活,也熟悉了如何對生活負責。 在這裏居住了大半年之後,陸陸續續有一些朋友來到了巴黎,請我幫忙找房子,恰巧我打工的那個店的老板要為店鋪樓上的兩室一廳找個新的房客,於是我便和幾個朋友一起把它租了下來。這個房子緊挨地鐵口,交通十分便利,上樓之後就是廚房和客廳,裏麵有一大一小兩間臥室和衛生間,廚房很大,這對於喜歡美食的我來說,的確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客廳裏住了兩位男士,一對兒小夫妻占據了大臥室,而小臥室就成了我的窩。我們在那裏居住了將近10個月,這十個月中發生的故事實在太多了,多的難以一一記述,但這十個月的生活也足以讓我們明白,在個人私利麵前,團結是多麽不堪一擊的東西。這個家租給我們的時候,是不帶家具的,我們這些囊中羞澀的窮學生為了節約每一分錢,每天天黑之後去街上遊蕩,揀回了一樣又一樣可以使用的桌椅甚至書櫃、床和冰箱,搬家的時候,剛好遇到巴黎地鐵大罷工,我們吃力的背著大大小小的包裹,一次又一次的步行來往於新舊兩個家之間,一個半小時的路程是很辛苦的,然而直到現在,我依然記得當時大家的興奮以及我們圍在一起邊吃飯邊討論未來時的快樂。可惜的是,這樣的快樂並沒有持續很久,慢慢的,一些生活的瑣事影響了大家的關係,也或許是因為共同的生活使彼此過於了解,歡笑越來越少,抱怨卻越來越多,相互之間的猜疑使原本就被學習和工作搞得萬分疲憊的日子更加難過。最後的幾個月中,客廳裏的房客換了又換,直到我們終於決定退掉房子,各奔東西。於是,一個星期日,我的一個朋友幫我找了一輛很大的貨車,我和那對兒小情侶將全部行李裝車後,帶著對未來的茫然,來到了我的第四個家。那是一套120多平方米的大房子,就在巴黎的中國城附近,共有四個房間,三個衛生間,一個廚房和兩個大陽台。我的家具最多,所以我選擇了最大的那一間,麵向一片美麗的墓地,而那對兒小情侶住在我的對麵。另外兩個房間轉租給了幾個南方女孩。我曾經以為那會是我在法國的最後一個家,在住進去的第一個夜晚,就著外麵的街燈燈光啃三明治時,我還在計劃著等來電以後要如何安排這些物品,如何在夏天坐在陽台上對著靜靜的墓地寫文章。那段日子是相對平靜的,每天就是上課複習寫東西做飯,說實話,我喜歡寧靜的日子,因為每次搬家,都要打無數電話寫無數的信來通知很多地方改地址,還要重新申請電話號碼,更換房屋保險,這種種瑣碎而又必須做的事情往往讓我近乎瘋狂。不過,天不隨人願這句話在我身上又一次得到了驗證——由於房東的不講信用,我的第四次搬家行動開始了!萬分幸運的是,這一次,我竟然在我向往以久的拉丁區找到了一個住處,房子不大,當我將滿滿一貨車的行李和家具運進去之後,已經沒有太多的活動空間了。但即便 如此,我對這個小屋子依然無比喜愛,甚至那些無聊的改地址之類的麻煩也變的很有趣,因為我每天所經過的路都記錄著我在法國第一年的學習生活,索邦大學,先賢祠,盧森堡公園,聖母院,塞納河,書店門口的舊書攤,還有路邊點心店裏散發誘人的甜香的棍子麵包,這一切都讓我覺得我依然是那個初到法國的傻丫頭,內心充滿了對文學和藝術的渴望。如果說我在蒙馬特高地的第二個家周圍遍布著畢加索這一類畫家的足跡,那麽這個家便是處於無數作家和科學家的包圍中了,左邊的學校曾經孕育了雨果和巴斯德,居裏學院旁邊的先賢祠裏 長眠著伏爾泰,盧梭這些偉人。而我們中國人的驕傲——錢鍾書,傅雷,巴金等諸位前輩 也鍾情於這方淨土。每天,我呼吸著充滿文化氣息而又略帶青草味道的空氣,我坐在電腦 前麵平靜的寫著論文或者其他什麽東西,我愉快的去學校教課,我開心的為自己準備可口的食物。我不敢奢望這樣平靜的日子可以永久,但我真的在祈禱,但願這真的是我在法國的最後一個家!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