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1977》序言
(2009-04-30 08:49:38)
下一個
被曆史記憶的1977
序(任仲倫)
當這本書與讀者見麵時,《高考1977》已經呈現在銀幕上了。在公映前的一些小型試映會上,許多觀眾被深深地感染,甚至激動得熱淚盈眶。我們這些始作俑者,盡管對劇情、人物都了如指掌,我們依然激動。來自觀眾的激動和我們的激動,足以說明《高考1977》是激動人心的。之後,我們將影片送到專業的發行公司、送到在市場第一線的電影院,反映都是同樣的熱烈,我們知道這已經基本實現了創作時的初衷,一部好電影誕生了!在電影票房每年以30%的速率增長、電影市場日見紅火的今天,娛樂電影發展起來了,但電影的很多優秀傳統卻逐漸缺失。上海電影有很好的現實主義傳統,許多膾炙人口的作品讓人長久地感動。前不久在謝晉導演的追悼送別會上,成千上萬的觀眾自發地、由衷地表達對謝導的尊敬與愛戴。謝晉電影影響並感染了無數觀眾,人們記著電影、記著電影中的人物、記著人物的曲折命運、記著在悲苦年代裏掙紮和奮鬥的人們。這種現實主義電影對人的影響及人們對它的需求,不會因為娛樂電影的熱鬧而失去它的價值,這類電影永遠都會以其自身的光輝溫潤觀眾的心靈。這也是我們選擇電影創作的社會價值及思想價值的基礎。曆史經常會記憶一些東西,但更多的是遺忘。被記憶著的東西往往對後人產生啟迪和感悟。1977年,中國發生了許多載入史冊的事件,這些事件一直影響到今天,與今天的社會狀況有著不能割舍的因果關係。從2007年開始,各種媒體對30年前恢複高考的事件進行了大量的報道,不僅有許多鮮為人知的史實披露,更有許多因這次高考改變了個人命運、成功地為社會進步、國家富強作出貢獻的77屆考生的深情回憶,這個成千上萬人的記憶成了共和國的曆史記憶。《高考1977》的創意就在這樣的氛圍中萌生。我們都是改革開放和恢複高考的受益者,我們的內心有許多感恩,這種感恩之心不僅是整整一代人的集體記憶中的集體情感,它涵蓋了整整一個時代。在當時,有多少家庭為恢複高考所帶來的曙光而欣喜;又有多少家庭為孩子們能否考上大學而操持擔憂。我們對電影的設計,不是今天成功者回憶錄式的居高臨下,也不是大背景大事件的曆史再現,而是普通人在曆史大拐點前的情感、人性及命運的展現。影片充滿了特殊年代的曆史氛圍、充滿了普世的人文情懷、充滿了渴望文明的艱辛與悲情。站在30年後的今天,我們懷著一種既感恩又理性、既滿含深情又俯視曆史的態度去進行創作。影片將“風吹草動”作為創意的核心,將鄧小平對恢複高考的曆史作用映現在大背景上,從農場知青對此的響應來展開故事和人物關係。影片用心塑造了幾個鮮亮的人物,這些人物既是時代的產物,又有創作者的思考,並賦予其一定的文學價值。主人公潘誌友是知青上山下鄉年代裏有誌向有抱負的青年,在北方邊陲的農場裏找到了人生道路的價值定位:紮根農場,以自己的創造改變農場。但恢複高考的春風吹來,他在曆史的大拐點麵前必須作出選擇,是參加高考還是不改初衷!這種選擇的痛苦來自兩個方麵:順應時代潮流還是堅守男人的承諾——紮根農場;這個選擇會直接影響到女友陳瓊的前途和命運。身處兩難境地的潘誌友毅然以參加高考的行為帶動了陳瓊加入考試大軍,而他則從考場中悄然離去。從今天一般的價值觀看來,他沒有踏上時代的節拍,甚至是一個落伍者。但在人格力量上卻完成了一次令人折服的超越,成就了一個堅守諾言的男人的品格;成就了一個為女友的前途命運周全考慮竭力嗬護的男子漢形象。從各個價值觀的層麵,也許潘誌友的選擇值得討論,但從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卻具有鮮明的文學意義,其執著甚至極端的選擇確立了其藝術價值。農場領導人老遲具有那個時代複員軍人的思想特征及性格特征。他對組織的絕對忠誠甚至有點至高無上的盲從感,他愛農場愛知青愛人才,他對恢複高考的應對有點消極,這不是因為他缺乏與時俱進的態度,而是深怕高考將會使優秀人才流失,尤其是親自選定的接班人潘誌友也將“無情”地離去;老遲還有點僵化和不通人情,像一塊鐵板。在文藝作品中,這一半的老遲似曾相識。但影片所塑造的老遲,具有另一半的人性光輝。在考生麵臨拖拉機故障、趕不上火車而即將誤考的關鍵時刻,獨駕拖拉機救場,一路猛駛將這批愛將們親手送進考場。最後,為了得高分的陳瓊能順利入學,顯示了溫情的父輩的愛。這一半的老遲與另一半的老遲融合,為銀幕上增添了一位有點僵、有點“左”、有點狠,內心卻充滿了樸實的愛、普世的愛、長者的愛的人物形象。中學教師陳甫德,除了具有中國傳統知識分子的一類特征——矜持、儒雅和懦弱之外,還具有為女兒去承擔、去忍受、去犯錯,甚至去拚命的父愛,盡管他還背有另類政治身份的十字架。影片細膩而有層次地展開這種父愛,悲憫而又令人痛楚地呈現這種父愛,讓觀眾為這樣的父愛感到暖意的同時體悟著一種酸楚和心顫。當這種父愛融化了沉積在陳瓊內心長年的苦痛與隔膜,嘶叫出“爸爸”時,銀幕上噴薄而出的暖流蕩氣回腸,令人震撼。這是一個浸潤著人類共通父愛的普通人,一個偉大的父親。《高考1977》將這些男人的形象奉獻給改革開放30周年、奉獻給觀眾。當曆史記憶1977、記憶改革開放的源頭湧動、記憶偉人鄧小平的睿知和深邃時,我們用膠片記憶並塑造這些普通的人群,記憶在共和國曆史中生活、選擇、追求著的人們。如果觀眾藉此看到自己昔日的影子、看到父輩的影子、看到兒輩的影子,並從中了解了一段曆史、體悟到拂去塵埃後人性的光澤的話,無疑是創作者最大的欣慰。小說的改編完全忠實於原創劇本,作者在細節描寫上注意了小說的特性,豐富了劇本的環境描寫,以及人物心理刻畫,讀者可以從中讀出不同於銀幕體驗的文字愉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