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能的創造主

主啊!讓我看到我周遭的人,賜我以你的眼光把他們看待, 讓我把智慧和力量付諸於行,使人看到你海洋般寬深的愛!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文章分類
正文

耶穌受難周再思救贖奇恩

(2010-04-02 10:36:51) 下一個





《再思救贖奇恩》第一部 救贖的成就

研讀報告


溪邊的樹



《再思救贖奇恩》作者:約翰∙慕理



本書主要是通過嚴謹的解經與嚴密的邏輯論證,來探討神如何將他在永恒裏計劃、在曆史中已經成就了的救贖行動(恩典之約)施行在他的選民之上。在第一部份中,作者通過詳細的經文考察,從代贖的必須性、特性、完全性、和範圍等方麵,討論神在曆史中已然成就的救贖工作。

總結思考各章的要義

第一章 代贖的必須性


首先確定代贖的定義:代贖是通過耶穌基督的流血、獻祭,代替罪人犧牲、以挽回神的憤怒來達成神聖潔的要求,結果是神除去、赦免人的罪,而使神與人複合。這整個的行動,就是救贖。

神的愛是代贖的源頭(約3:16),代贖是神愛的彰顯;神的愛源於他主權的揀選。(羅5:8;羅8:31-32) 神永恒的計劃是上述宣言的背景,也規劃了這宣言的意義和功效範圍(羅8:29;;弗1:4-5) 為人類創立代贖的神的愛不是一種沒有區分的愛,乃是揀選和預定的愛。神喜悅將祂不可抵擋而永恒的愛賜予無數的人,代贖就是要成就這愛堅定的目的。這一部分深刻的體會是作者將神的愛表達的很細膩,令我好像明白了一點揀選的這個動作本身就是表達神的愛。這揀選是按神全權而自由的意旨所喜悅的,意旨在發自神自己深厚的慈愛。揀選的理由是來自於神獨特的決定,代贖並不贏取或勉強神的愛,神的愛使祂必須代贖,藉此完成愛堅定的目的。神全權的愛表明愛不是偶然的東西,也不是神任意取舍的東西,神是愛,神必須的、固有的和永恒的是愛。神本來並無拯救罪人的必要,然而當祂定意要拯救我們之後(來二16),基督的舍命流血的代贖就成為絕對的必須(來九22)。

接著作者論述基督流血代贖的必須性。首先說到基督的死是合宜的,也就是指達到目的的,此目的就是將許多的兒子帶進榮耀裏,基督要多受苦難。靠著自己受苦,使服從的人得以完全。恩典的旨意是如此逼切,以致神聖合宜的規範必須要求一位因受苦難得以完全的救恩之元帥來成就救恩,如此就需要救恩元帥在凡事上與他的弟兄相同。隻有神的獨生子被賜下,信靠祂的罪人才能免除永遠滅亡(約三14~16)。因為神是公義聖潔的,對罪的反應必然是憤怒(羅一18;羅二8~9)。基督神性位格的超越性,令一次獻上這個祭,就能除去罪,帶來潔淨,使所有成聖的人得以完全。救恩不隻需要罪得赦免,還需要稱義。這恩典揀選的救恩就是離罪成為聖潔和與神相交的救恩,義與不義如何相交呢?怎樣的公義才能叫罪人稱義呢?唯有應付罪人的需要,使他們達到完全而不收回之稱義就是基督的義。必須有基督“遵從父神旨意,死在十字架上的”順從,基督完全順服的義才能被歸在蒙拯救的人身上,眾人就被稱義得生命了。因此基督是救恩所必須的,因為“若曾傳一個叫人得生的律法,義就誠然本乎律法了。”(加三21下)由於基督獻上這極終的祭物,使得基督的十字架是神的愛的至高示範(羅五8,約壹四10)。祭物的貴重使我們確定神愛的偉大,並保證神會白白地賜下其他所有的恩賜。挽回祭的設立是因為罪惡與神的對立需要被解決,罪惡必要遭受神的審判(羅一17,羅三21~26,加三10)聖潔的神必須以憤怒來回應。若沒有贖罪和挽回祭,從罪中得救是不可能的。榮耀之主的犧牲獻祭,在客西馬尼園的傷痛,並在受咒詛的木頭上被棄絕。這原則托住了一個偉大的真理,神是義的,祂也是凡相信耶穌的人的稱義者。因為神聖潔的命令和公義的要求籍基督的工作已經完全得到證明,神差派祂作挽回祭來宣揚神的公義。

第二章 代贖的特性

有關基督代贖的工作,聖經所用較特定的題目是獻祭(sacrifice)、挽回(propitiation)、複和(reconciliation)及救贖(redemption)。

概括這四個子題的主題是基督的順服。基督以仆人的身份收割稱義的果子:“有許多人,因認識我的義仆得稱為義”。(賽五三11)基督的順服常被描述成“主動” 與“被動”兩個層麵。被動的順服指的是基督以祂子民代表的身份承受了罪所帶來的刑罰與咒詛(被動的懲罰製裁);主動的順服指的是祂滿足了神的律法對人積極的要求(主動的實行教訓)。作者細致地論述了耶穌基督順服的工作,論到主在十字架上受死是祂順服最高的表現,不單想到十字架受死的公開行動,更包括這公開行動背後的意向、意誌與決心的選擇。是因為祂的順服完全達到了神的律法在刑事和教訓上的要求,解決了罪咎的問題,又完全滿足了公義的要求,才成為我們除罪和實際稱義的基礎。我們藉著與基督的聯合,成為順服的受惠者,也可以實在地分享這順服。作者進一步指出,聖經告訴我們,基督的順服是在一切試探、試煉和受苦的經曆中錘煉、模造出來的,好叫他在履行使命的頂峰時,達成在十字架上至高的順服,而成為一個全備而完全的救主。

什麽是獻祭?舊約獻祭的基本意義是贖罪(expiation),是把獻祭者的罪惡歸算到祭牲的身上,由祭牲代替承受罪的刑罰,免受神的憤怒和咒詛。舊約的獻祭是預表基督的獻祭,祂親自成為祭牲,祂所代替的人的罪和刑責都轉到祂身上。耶穌籍著永遠的靈,將自己無暇無疵獻為祭,抵贖了罪咎、洗淨了罪汙,使我們可存著充足的信心親近神,並藉著耶穌的血得以進入至聖所。更重要的是祂自己就是祭司,祂主動的供獻祭物(這祭物就是他自己!),祂主動的獻上這份祭物,全然抵贖神的咒詛;祂也是麥基洗得等次的永遠的祭司,現在是祭司,不是為獻祭,乃成為一次獻祭而有的所有功效能力的永遠化身。祂以這身份永遠不停地為他的百姓代求。不止息與必得應允之代求與一次的獻祭有密切關係。因為基督是我們信仰的大祭司,祂以這樣的身份先獻祭,後繼續為我們代求。因此基督的工作是超越的、完全的、末後一次性的(來九6~15)。

什麽是挽回呢?舊約用“遮蓋”(cover)來表達。舊約的獻祭儀式,是因罪惡引起上帝聖潔的不悅和憤怒,刑罰是神的聖潔對罪惡的反應;而“遮蓋”能除去罪引起的神聖不悅。因此,“挽回”的意思是“平息”、“使息怒”和“使和好”,意思就是基督的工作,平息了神對罪的憤怒,使兩造和好。作者提到,挽回不是使神的憤怒轉變成愛;而是因為聖潔的、必然會憤惡罪(羅一18)的神也是一位有愛的神,挽回是神的愛行動的基礎(約壹四10)。神用基督的十字架使他自己聖潔的忿怒得著平息,以致能達成愛失喪罪人的旨意, 又能符合證明那些構成他榮耀的一切完全特性。(羅三25,26) 「挽回」的焦點是神的忿怒及神為除去這忿怒所作的預備,「複和」的焦點則是人與神的隔離及神使人回複蒙受他恩典的方法。罪孽使我們與神隔絕,不單是我們對神不聖潔的敵意,更是神的聖潔使之與罪人隔絕(罪惡使他向我們掩麵),複合就是要挪去這樣的隔絕。複和是我們得以神和好(羅五10,11;林後五20),更明確的說,是神使我們與他自己和好(林後五18,19;弗二16;歌一20,21)。作者提醒我們,複和最關注的事不是人對神的敵意,而是神對人的隔離;複和乃是透過罪的除去,挪走了神與人隔離的因由,而帶來與神和好的結果(羅五8~11,林後五18~21)。而這個複和的工作,是神白白的恩典,是神單方麵的作為(divine monergism),是神自己所供應和成就的,也是件完成了的工作,人可以憑信心來支取這個神所預備的喜樂和福氣。

救贖的確切意義是買贖(ransom),是付出代價以獲得釋放,其目的是解決人受罪惡捆綁、奴役的問題。基督所完成的救贖,可以從律法和罪惡的角度去看。律法的咒詛、即律法的刑罰製裁,其來源是神對罪的憤怒。藉著基督的救贖之工,也就是祂自己成為律法咒詛的對象、擔當了祂的選民的咒詛,而能把祂的子民從律法的咒詛中買贖出來,不再受律法的咒詛(加三13);而由於基督是生在律法之下、履行了律法的要求、完成律法的宗旨,使我們能從摩西律法監護性的約束中被贖出來,“得著兒子的名份”,這是福音信徒的自由(律法沒有被廢除,而是被贖者能從被動的順服,進到主動的順服,是一種生命本質的轉化)。基督親自的順服成就了這樣的釋放,因著祂的順服,眾人可以成為義(羅五19),換言之,基督積極與消極的順服是這救贖的代價。此外,基督的救贖的功效,也帶來罪咎的消除、赦免與稱義,並使我們脫離罪的權勢和奴役的玷汙。基督的工作,一次解決了罪惡的權勢的問題,因祂獲取的勝利,罪的權勢就在凡與基督聯合的人身上斷絕。透過基督死的功效與他同死、又透過他複活的能力與他同活,這事實保證所有神的子民可以脫離罪惡的權勢(羅六1~10;林後五14,15;弗二1~7;西二1,4;彼前四1~2);基督在十字架上的誇勝,也使“這世界的王要被趕出去”(約十二31),“將一切執政的掌權的擄來”(西二 15),“敗壞那掌死權的.. 並要釋放.. 為奴仆的人”(來二14,15),結束了那掌死權的惡者的權勢。

第三章 代贖的完全性

更正教認為耶穌基督的救贖工作在程度上是完全的,這被用作對抗天主教對基督救贖工作的看法。天主教教理說,信徒過往一切罪所帶來的永久性懲罰和現今性懲罰、以及他們將來犯的罪的永久性懲罰都藉著洗禮得以免除了,但是洗禮後犯的罪的現今性懲罰,則必須由信徒在今生或在煉獄抵償之,即否認基督工作的完全性。更正教則堅稱基督對罪的抵償是完全和終極的,他親自洗淨人的罪,坐在至高者的右邊(來一3)使「如今那些在基督耶穌裏的,就不定罪了」(羅八1)。為罪受管教乃是使人歸正和成聖,而不是當作罪的抵償(來十二11)。

作者論證了基督作成之工的四個特色:

(1) 曆史的客觀性:基督救贖的工作,是在曆史上一個特殊的時刻發生的(加四4,5)客觀事實(不受我們的經驗所限)、一次完成的(不會重複發生)、已經成就的(耶穌不必在每次彌撒中再度被獻)、其執行不靠我們,乃藉著人的信心產生主觀的效用。

(2) 最後性:代贖是一件完成的工作,不曾重演、也不會再重演。榮耀的主一次完成了替代的順服、贖罪、挽回、複和和救贖;祂洗淨了人的罪,就坐在至高天至大者的右邊,繼續祂大祭司代求的工作(來一3;來九12;來九25~28)。

(3) 獨特性:隻有道成肉身的基督,才能成就永恒的救贖與替代的犧牲。基督立下了犧牲的最高榜樣,要我們跟著他的腳蹤行、補足基督苦難的欠缺,但不是說我們就有分於基督替代的犧牲,這是在類別上的混淆。聖經所呈現的是獨有道成肉身的神子獻己為祭,不是三位一體中的聖父或聖靈,不是在被造等級的天使和人,獨有聖子一人犧牲了,用他的血拯救我們歸神。這乃是一件單獨的、無可比疑的、神聖的“交易”——永不再重複、永不可婉美或齊頭的。這是神聖智慧所發榮耀而莫測的計劃,實現時連天使的心智也盈溢了神的知識。這是神旨所喜悅的、自主的計劃,又是神恩典和慈愛的全權安排。

(4) 內在有效性:基督已完成的代贖之工完全滿足了神對公義的要求,背負並清償了我們的罪。神對罪惡一切的懲罰和審判都落在基督身上,因此成就了公義,也是罪人得以稱義的基礎。「他一次獻祭,便叫那得以成聖的人永遠完全」(來十14)。「他既得以完全,就為凡順從他的人。成就永遠得救的根源」(來五9)。恩典因此藉著「公義」作王,叫人因主耶穌基督得永生(羅五19、21)。這恩典也要繼續引導和成全我們,得享神兒女自由的榮耀。

第四章 代贖的範圍

論到代贖的範圍,就是回答基督是為誰死的?也就是說,基督為誰獻己為祭?他為誰挽回神的忿怒?他的肉身經曆死亡是使誰與神複和?他拯救誰脫離律法的咒詛、罪的內咎和權勢、並撒但的奴役捆綁?他為了誰的好處而順服至死,且死在十字架上?有一些經文看似支持普世代贖(universal atonement),即基督是為所有人死的(賽五三6,來三二9,約壹二2)。但在聖經中「世人(world)、「眾人」(all)、「每一個人」(every one)、「所有人」(all men)等字或詞的意思往往並不是指人類的每一個人(例如:羅十一12,羅五18),這類措辭縱然有普世性的形態,但卻有特定的意義,並非指人類的每一份子,林前六12,10,23的「凡事」也要受上下文的意義限製。當我們深思救贖的意義,就會不難察覺普世化的代贖(atonement)是不可能的。救贖的意義不能解成「救贖的可能性」(redeemability)(即處於一個可蒙救贖的地位),而應解成「基督已經買贖(purchased)並取得(procured)救贖」(啟五9;來九12;多二14)……基督來,不是要使罪成為可補償的,他來是為了贖罪(expiate sins)——(來一3)。基督不是為使神能與人複和而來,他自己的血使我們與神複和。”“我們必須認定一事實:除非相信萬人至終得救,不然就不可能有無限度的代贖。使代贖的範圍普世化,就限製了代贖的功效。有限度的代贖」,是指「代贖隻局限於那些被揀選為永生的承繼者」,而不是如普世代贖論,把代贖的範圍普及化了,卻限製了代贖的功效,「侵犯了代贖的不可或缺的特性」。主自己的話:「因為我從天上降下來,不是要按自己的意思行,乃是要按那差我來者的意思行。差我來者的意思,就是他所賜給我的,叫我一個也不失落,在末日卻叫他複活」。(約六38、39)固存於基督所成就的救贖的是「保障」(security)。言之意謂:按著代贖的範圍而論,其設計、成就和最後的應用都是相同的。

作者提出兩點來證明聖經是支持有限度的救贖。一、羅八28 ~39:這段經文告訴我們,加略上彰顯的愛是一有分別的愛,不是一種無分別的屬世人的愛;二、基督替之代死的人,也在基督裏死了(羅六3~11;林後五14~15;弗二4~7;西三3),而在基督裏死了的人都與基督同活,就是得著一個新的生命,可以效法基督複活的樣式。因此,基督隻是為那些向罪死、向義活的人死;而一個明顯的事實是:不是所有的人都向罪死、並活在新生命裏,因此,我們不能說所有的人都普及地與基督同死,也不能說基督為所有的人死了。因此,“基督的死在其成為代贖之特性,是單單指在時候到了那些得著基督之新生命的人;基督的複活是這生命的保證和樣式。”

對於似乎支持普世代贖的兩段經文(林後五14~15,約壹二2),作者也提出詳細的解釋。林後五14~15的結論同上;約壹二2,是說挽回祭的效力和功能不是隻限於耶穌的隨身門徒,,也不限於經門徒親自教導的信徒,是包括每一個接受見證而與聖父、聖子相交的人,各邦各族的人都在此意義內分享挽回祭的效力和功能,同時這段經文也在說明挽回祭的獨一性和永久性。

最後的總結:“當我們考究聖經時,會發現十字架的榮耀與十字架的成效有著密切關係。基督用他的血救贖我們歸神,他以自己為贖價,為救我們脫離一切不義。代贖乃是有功效的替罪。”

第五章 結論

我們在這裏觀賞一件奇事,連永恒也不能盡述其讚美和榮耀。榮耀的主、道成肉身的神子、神人合一飲永在的父所賜他那有禍和苦痛難以形容的杯,擔當了神對罪的所有刑責,他擔當了我們的罪、擔當了未赦之罪的一切咒詛,並止息了咒詛。父並沒有愛惜他自己的兒子,也完全沒有吝嗇不達成正直之公義所命定的要求。我們聽到子說:“然而不要成就我的意思,隻要成就你的意思(路二十二42), 這正是聖子順從的暗湧。但為何如此?是為了使不屈不撓的愛,可以藉救贖全然實現其計劃和宗旨,這救贖是用代價和能力達成的。各各他的精神正反映神永不止息的愛,而各各他的基礎是永恒的公義。藉著神子的代贖,神把永恒的愛分賜給我們,並給予我們永恒的保障,而這保障是因救贖的完全性而有的。

全文思考與領受

全篇文章的研讀給我一種“震撼”的感受,仿佛一個鏡頭被拉近,更清楚的看見釘在十字架上那位為我而死的榮耀的主。十字架這個事件是如此深刻地改變了人類的曆史,也是如此真實地改變了我。我要更多的知道祂,知道祂為我死的全部意義。古聖徒總是說你們要默想基督,默想祂的十字架,一生的恩惠都是從各各他而來。但是我們默想的還是不夠,還有很多事是模糊不知的。但是感謝神,祂知道我們的渴慕,祂甚至在每個人的心裏創造這種渴慕,為的是要將自己更多的啟示出來。我相信這本書的作者約翰∙慕理就是這樣,他願意再思救贖奇恩,認識救贖為我們所成就的,當他寶貴這些的時候,那在聖經裏關乎耶穌之死的經文就可以被想起來,連在一起,被解開構成我們對祂的更豐滿的認識。保羅說他的一生和服事隻有集中在一個目的上:“因為我曾定了主意,在你們中間不知道別的,隻知道耶穌基督,並祂釘十字架”(林前二2)那麽他隻知道的這件事情,一定是非常重要也非常有內容的事。我們是否知道保羅所知道的關於十字架的事呢?我們都處於知道一些的狀態中,讀經讓我們有更多的知道,神學也是十分寶貴的,因為神學裏麵有思考,思考對我們來說非常重要。神給我們創造出一個大腦,是為了從理性思維能力上給我們祝福,如此我們可以從磐石上咂蜜。詩篇上說:你的手製造我,建立我;求你賜我悟性,可以學習你的命令(詩一一九73)。求你使我明白你的訓詞,我就思想你的奇事(詩一一九27)。

約翰∙慕理在救贖工作上的思想和看見是有益和寶貴的。救贖是神測不透的智慧,關於代贖的每一個要點,若是詳細查考聖經都可以寫出一本書來闡述其中的要義。這本書的特點是精要的概括觀點,每個論點都很到位地支持了他的主題,思考論證的過程是細致的,總結概括有深度。顯然他的觀點都是來自聖經,又經過啟示、邏輯歸納和思考,上升到一個結論,這就是神學的美麗吧!好的神學是一個祝福,通過再思考聖經上的啟示,耶穌基督代贖的意義可以被係統的研究、學習、領受,這不同於個人靈修所得著的隻言片語。再思救贖真理是我的喜樂和滿足,唯有神的話可以喂飽我饑餓的靈魂。我們的屬靈生命需要一個構建,建立在一個紮實的對基督的認識上。就像彼得所宣告的:“你是基督,是永生神的兒子。”(太十六16)我們一生都要不斷地回到各各他的十字架下去支取恩典,認識十字架所成就的對我們何其重要。這些認識將會帶給我們從裏到外的深刻的改變。外麵的生活事奉、價值觀、對待別人的改變是看得見的,裏麵與主的聯結的狀況變得更緊密更甜蜜更堅強,雖然是看不見的卻是可知道的。我們的敬拜要求我們對我們所敬拜的主有更深的認識,這樣的敬拜是深深聯接於主的,蒙祂喜悅的敬拜,因為這是有認識的敬拜。若是你不認識你敬拜的對象,你對祂的敬拜,態度上必然是被動或主動的忽視,情感上必然是忽遠忽近,誠懇上沒有依托,關係上缺乏親密。若是不特別認識救贖為我們所成就的,我們感謝的心就沒有那麽真實強烈,我們對祂的依靠也就沒有實底,我們的禱告也就不能那樣傾心和迫切,我們所禱告的也常常空洞無物。

明白耶穌為我們所作的,才能真正進入安息。祂的救贖為我們做的是那麽多,那麽有功效,就這樣一次就為我們作成了,在我們遭懂無知無知的時候就全部給了下來,可能我們經過許多年還沒有完全了解祂已經給我們的福分。“神既不愛惜自己的兒子,為我們眾人舍了,豈不也把萬物和他一同白白地賜給我們嗎?”(羅八32)忽略了解這些福分影響我們支取恩典和履行責任,這阻礙我們生命的成長,難怪聖經上說認識你獨一的真神就是永生。既然認識祂就是永生,那麽我們的事奉就是基於認識祂的事奉,我們事奉所要達到的目的也是要長大成人,更多的認識祂,在認識祂的事上同歸於一。因為我們原是祂的工作,在基督耶穌裏造成的,為要叫我們行善,就是神預備叫我們行的。(弗二10)

耶穌的救贖本身充分發表出神的所是來,祂的慈愛是怎樣的一種慈愛,是這樣具體的一個事實,將祂的獨生子差派到我們罪人當中為我們死。祂的公義又是怎樣的一種公義,是這樣的不容忽視,不打折扣,必須要被滿足,於是耶穌基督被釘在十字架上承受罪的咒詛,神的憤怒傾倒在祂的身上,真實地領受與神隔絕的痛苦。思念十字架的救贖,神的兒子全方位為我們所成就的,是我們一生信的實底。因為祂已經成就了這一切,我們是在祂工作完成的根基上跟隨祂,於是我們的跟隨正如耶穌所說的,我的擔子是容易的,我的扼是輕省的。

感謝神!籍著約翰∙慕理的這本書,我可以在這個受難周裏再次一同思想救贖的奇恩。在那個兩千多年前神聖的受難周裏,耶穌基督每一天都按照天父的旨意成就祂的計劃,因著祂完全的順服,走到了各各他十字架上,為我們說“成了”。這個受難周我所要求的,是安靜在主的裏麵,更多的認識祂,感謝祂,讚美祂!

求主使我近十架!在此有一寶泉,醫治活水,無代價,流自加略山巔。十字架!十字架!永是我的誇耀!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