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艾蒙(EdmundClowney)著蘇文峰/簡王仁芬合譯..."> 克艾蒙(EdmundClowney)著蘇文峰/簡王仁芬合譯..." /> 《基督徒的默想》第一章 基督徒的默想與神的智慧 (1/5) - 博客 | 文學城

全能的創造主

主啊!讓我看到我周遭的人,賜我以你的眼光把他們看待, 讓我把智慧和力量付諸於行,使人看到你海洋般寬深的愛!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文章分類
正文

《基督徒的默想》第一章 基督徒的默想與神的智慧 (1/5)

(2009-12-21 16:11:21) 下一個






克艾蒙(Edmund Clowney)著
蘇文峰/簡王仁芬 合譯



「默想」(meditation)這個名詞,在舊約的詩歌與智慧書中最常被提及。詩篇和箴言不隻提到默想,它們本身就是一種默想的成品。

如果我們把詩篇119篇當作抒情詩或史詩來讀,我們一定會覺得失望。詩人以8節詩文為一段,每段依照順序,以一個希伯來字母為開頭,每一段開頭的字母在變,但主題不變。詩人以這種似乎有點單調的方法,不斷地稱頌神的律法。了解這首詩的關鍵,在於進入詩人寫詩時的默想狀況。

這首詩的形式與東方所謂的「坐蓮式默想」(lotus meditation)很相似。默想者集中心思在一個主題上,默想與這主題有關的各種事物與各方麵的意義,卻又不斷地回到中心思想來。他的思想不斷回向中心,正像聯合的花瓣一樣。


這首詩若是用速讀的方法來讀,一定會破壞詩中的氣勢,把它貶抑為一連串模糊的同義字。但一個仔細默想的讀者,卻能跟著詩人的思路,被引進神的話裏。「我要默想袮的訓詞,看重袮的道路。」(詩119:15)

默想產生了聖經裏的詩歌與箴言。向神傾吐,湧出讚美的詩歌(songs of praise)。默想者尋求神的道路,凝聚成智慧的話語(wisdom writing)。若要了解聖經裏「默想」的意義,必須從這兩條源流去追溯。我們先來看默想與智慧的關係。

一、 智慧的泉源

神是一切智慧的泉源。智慧是祂的屬性:「耶和華以智慧立地,以聰明定天」(箴3:19)。

智慧在詩歌中被描述為神的同伴,與神一起為創造的大工踴躍(箴8:22)。但約翰福音更進一步地描述:神的愛子就是神的道,萬物都是借著祂造的(約 1:1-3)。

由於神是智慧的來源,人想要在神之外尋找智慧,一定是枉然的。約伯形容人尋找智慧,就像挖礦工程一樣。然而,人可以挖出紅瑪瑙、藍寶石與黃金,卻沒有任何礦坑可以出產智慧的礦石(伯28章)。智慧是挖不到的。「敬畏主就是智慧」(伯28:28)。這經節常在智慧書裏出現(箴1:7;9:10;15:33;詩111:10)

隻有全智的神,能將智慧賜給人。「你們中間若有缺少智慧的,應當求那厚賜與與眾人,也不斥責人的神,主就必賜給他。」(雅1:5)

神的智慧在祂過去完成及正在進行的工作中顯明出來。「諸天述說神的榮耀」(詩19:1)。詩篇不斷地稱頌神的智慧與權能,祂創造了世界,又使四時運轉:有夏天,有冬天,有播種的時候,有收割的時節(如詩33篇)。詩篇也因著神掌管人類曆史的智慧而歡呼。列國的籌算歸於無有,但「耶和華的籌算永遠立定,祂心中的思念萬代長存」(詩33:11)。

最為重要的是,神更以救贖的大工來顯明祂的智慧。神應許要救贖祂的百姓,祂大能的作為也完成了這工。詩篇常歌頌神對百姓的拯救,祂帶領他們出埃及,經過曠野,進入應許之地。先知從這個拯救裏,預見神末後所要成就的大事。祂不隻要招聚被逐分散的以色列民,祂也要聚集外邦的餘民來到祂的聖山賽49:6;56:6-8;耶49:6)。照著神的托付,傳福音給外邦人的使徒保羅呼喚說:「深哉,神豐富的智慧和知識!祂的判斷何其難測,祂的蹤跡何其難尋!誰知道主的心,誰作過祂的謀士呢?」(羅 11:33,34)

然而,悖逆的人,不能看見神在自然界和在救贖曆史上的奇妙作為所彰顯的榮耀與奇妙。神必須將祂的智慧顯明在人心裏。耶穌在聖靈裏歡樂,說:「父啊,天地的主,我感謝你,因為你將這些事,向聰明通達人就藏起來,向嬰孩就顯出來。父啊,是的,因為你的美意本是如此。」(路 10:21)隻有神奧秘的聖靈,能向人啟示神的智慧(林前2:6-12)。使徒們用聖靈所指教的言語,解釋屬靈的事(林前2:12,13)。凡接受使徒所傳信息的人,他們的心也被同一位聖靈所開啟;他們的信不在於人的智慧,乃在於神的大能(林前2:5)。

神若隻藉著工作來顯明祂的智慧,人還是無法體會。所以,神又用祂的話語向人啟示祂的智慧。詩篇裏默想的詩人都「喜愛耶和華的律法,晝夜思想」(詩1:2)。神智慧的豐盛既然都在耶穌裏彰顯,默想神的話就益形重要。因為耶穌所成就的工,也就是使徒所傳的信息,對世上的聰明人是愚拙,但對得救的人卻是神的大能。

神已經親自向我們顯明祂的計劃,就是曆代以來隱藏在祂榮耀裏的奧秘。舊約的詩人,珍惜神在西乃山於榮耀裏所賜給摩西的話語。新約的聖徒,珍惜耶穌基督所啟示的(「你們要聽祂!」路9:35),並藉著使徒傳給眾教會的,更榮耀的新約(來1:1;2:3,4;林前14:37,38;2:12,13;林後 3:1~4:6)。

由於神是智慧的泉源;由於祂曾藉著眾先知,後來又藉著祂兒子,將祂的智慧啟示出來;由於這啟示又藉新約的使徒與先知傳給我們;因此,神智慧的道路被「先知更確切的預言」所照明,「如同燈照在暗處;你們在這預言上留意,直等到天發亮,晨星在你們心裏出現的時候,才是好的。」(彼後1:19)

默想神在聖靈裏賜給我們的話,就是進到天上的奧秘裏:「神為愛祂的人所預備的,是眼睛未曾看見,耳朵未曾聽見,人心也未曾想到的。」神曾藉著聖靈向使徒們啟示這些奧秘,也藉著同一位聖靈的帶領,為我們記下這些奧秘(林前2:9,10,13;14:37,38;彼後 1:21;3:15,16)。

神藉著祂所賜的話語,向我們啟示天上屬神的奧秘。默想,就是以神的啟示——祂的話——為中心。當詩人提到默想耶和華的律法時(詩1:2),他所用的字有「低語」的意思。這個字也出現在詩篇第二篇裏,描述悖逆的君王的商議(詩2:1)。它也被用來形容獅子的咆哮和鴿子的低鳴(賽31:4;59:11)。可見詩人所說的默想與反覆誦讀聖經的話,在意思上非常相近。

在聖經還不便於隨身攜帶的時代,若要身邊隨時有經文可用的話,隻有背誦一途,而低聲誦讀是幫助記憶的好方法。「我的舌頭要終日論說你的公義,時常讚美你。」(詩35:28)詩人不分季節,不分晝夜,默想神的話。從早晨到夜晚,他都活在神的話中;在床上,在夜更的時候,他也默想神的話(詩63:6)。

反覆誦讀會幫助記憶,還會幫助我們多有機會思想。猶太人的教師很推薦這種記憶方法。通常一段教訓至少要重複四次,才能使學生記在心裏。有個幽默的笑話說,同樣的東西,讀100遍的人不能和讀101遍的人相比。拉比百利達(Perida)建議,遲鈍的學生應重複400次,然後再讀400次!隻有不斷重覆誦讀,才能把一段經文存到學生的記憶裏,漸漸成為他的財寶,隨時可以運用。

開啟基督徒默想之門的,不是幾句「符咒」,而是整本聖經的豐富寶藏。若不熟記聖經,這寶藏很可能永遠被鎖住。如果你不相信,嚐試去讀一段聖經,然後把聖經拿開,用自己的話將這段經文所說的一切寫下來。寫完以後再回來對照聖經,看你遺漏了多少明顯或隱含的教導。

重複地誦讀聖經,對於希望在默想中獲得樂趣的人,可能有點過於呆板,但是沒有其他更好的方法,能幫助我們開始學習真正的默想。我們若希望神的話真的成為我們的幫助,我們就要開始用它,而詩人已經為我們樹立了一個反覆思想的榜樣。

詩歌重複的歌詞會加深我們的記憶,詩歌不僅能使我們同心合意讚美神,在情感上領我們進入崇拜的豐盛深處,還能幫助我們默想聖經上的話。愛德華茲(Jonathan Edwards)經常在田野散布時,以詩歌唱出他的默想。約翰歐文(John Owen)則特別喜歡大聲禱告,因為如果不出聲,悟性的禱告會受到其他思想的攪擾。歐文知道以悟性來默想的重要,並特別強調大聲開口有許多好處。我們的思想常受到外界影響,把思想化為語言,會引發更深的思想和反省。

當我們重述神的話時,我們不隻吸收這些話,也是向神讀出這些話,作為「嘴唇的果子」(來13:15)。詩篇常常很自然地由默想轉到禱告,又由禱告轉到默想。詩人向他的神說話,也向他自己的心靈說話。詩篇所用的語言,能幫助我們在神麵前默想,並向神禱告。

我們也應該與主內肢體分享神的話。把基督的話豐豐富富存在心裏,才是屬靈智慧的來源。隻有藉著這樣的智慧,我們才能用詩章、頌詞、靈歌彼此教導,互相勸誡(弗5:15-21;西3:16)。基督徒的默想不應該侷限在個人的領域裏;不僅默想的成果要與人分享,默想的過程也是與人團契的機會。大家藉著心裏所存基督的話,在神的智慧裏一起成長。

二、 智慧的主

我們已經知道,智慧是從神而來,並借著祂的工作與祂的話向我們啟示出來。神智慧的一切豐盛都在祂兒子身上顯明出來。耶穌以智慧的言語傳道。祂用諺語(sayings)和比喻(parables)來教導,傳揚承受神國之人所得的福樂。祂詳細說明律法的意義——不是法典(a formal code),而是天父的旨意。祂與人辯論,用智慧擋住敵人的口。祂在時候滿足的時候,向世人宣告神國的奧秘。可是,耶穌並不隻是智慧的教師;祂本身就是神的智慧。

因此,基督對門徒的呼召,是神智慧的呼召。「凡勞苦擔重擔的人,可以的到我這裏來,我就使你們得安息。我心裏柔和謙卑,你們當負我的軛,學我的樣式,這樣,你們心裏就必得享安息。因為我的軛是容易的,我的擔子是輕省的。」(太11:28-30)在英文裏,「軛」(yoke)這個字和「瑜珈」(yoga)很接近,照印度法師的說法,「瑜珈」是用來描述人的心靈與無限合而為一,或共負一軛的情形。但耶穌所說的,和他們的說法迥然不同。耶穌是以主人的身份提供他們的軛。祂並不需要和門徒一起來負這個軛;祂是呼召門徒來負起尊祂為主的軛。在舊約詩篇希臘文版本的裏麵,這個字被用來形容詩篇第2篇那些悖逆的君王的呼喊。他們要掙脫捆索,丟棄神受膏者的軛。耶穌是彌賽亞,祂帶著君王的權柄,向我們提供祂的軛。

耶穌的話和猶太人的智慧文學相呼應。有一卷書叫「便西拉智訓」(The Wisdom of the Son of Sirachor Ecclesiasticus),它跟聖經的箴言書一樣,呼喚人們來跟隨智慧。此書51章23節開始的一段話說:「無知的人哪,靠近我吧。為何說自己缺乏呢,你的心靈為何饑渴?我開口說話,你們自己來取,不必付錢。將頸項放在軛下,讓你的心靈接受教導,它就在你身邊而已。你看我甚少勞苦,卻多有安息。」

正如這段話所說的,耶穌提供了智慧的軛,並應許釋放勞苦的人,使他們得安息。但是我們必須注意到一個驚人的不同點。在這卷偽經裏麵,西拉的兒子也是,呼喚人來跟隨耶穌的智慧;但在馬太福音裏,耶穌,神的兒子,呼召人來跟隨祂自己。耶穌並不是以一個已經得著智慧,然後藉智慧發號施令的人的身份來說話;祂自己就是智慧,並且提供智慧的、賜人安息的軛給我們。這個奇妙的結論是由於前一節經文的話:「一切所有的,都是我父交付我的。除了父,沒有人知道子,除了子和子所願意指示的,沒有人知道父。」(太11:27)

耶穌對神有獨特的認識,隻有祂能將神的啟示給我們,因為祂是神的兒子,與神有獨特的關係。「除了父,沒有人知道子」,這句話更道出了耶穌的神性。神奧秘和神啟示的奇妙都總結於此。神智慧的奧秘是遠超過我們所能想象的。我們不可能靠自己的努力——不論是細察外在的宇宙的奇妙,或經曆心靈裏的改變,而對神有真正的認識。我們之所以與神隔絕,乃因我們即是罪人,又是受造者。唯有永活的神才認知祂自己的本性。透過祂的啟示,我們才能認識祂。而祂,借著祂兒子,將這樣的啟示賜給我們。這就是說,當子向我們啟示父的時候,神的啟示不僅是真實的,更是親密的;因為祂所介紹的,是祂的父。子向我們啟示的,正是祂與父神的關係。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