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能的創造主

主啊!讓我看到我周遭的人,賜我以你的眼光把他們看待, 讓我把智慧和力量付諸於行,使人看到你海洋般寬深的愛!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文章分類
正文

《活祭》第六部份 “賢惠的妻是耶和華所賜的” 一、粱惠珍的家世及蒙恩經過

(2009-11-16 18:03:06) 下一個




 

  梁惠珍生於一九一九年,比袁相忱小五歲,廣東肇慶人,祖母和母親都是信佛的。祖父梁耀南畢業於廣東水師,參加過甲午戰爭,英文很好,因他日常工作都是用英文辦公,後分配在天津鐵路工作。全家人住在一個大獨院中,生活很優裕。梁惠珍的父親梁巨驥是南開大學畢業的,母親叫林貴好,出身於一個資本家家庭。梁惠珍家裏有傭人,有專人做飯,有專人做衣服。她接受西式教育,五歲時就上幼兒園,六歲上一年級,讀鐵路子弟學校。六年後,在伯特利學校讀初中,是教會學校,教師很愛主,給梁惠珍留下很深的印象。初三那年,她轉學到仰山中學讀書,也是教會學校。那時很流行讀教會學校,因為教會學校有正規的英文教育。在仰山上學時,有一個神召會的老師給梁惠珍留下深刻印象:師娘有病,老師不請醫生看,而是一下課就自己回家為太太禱告。他按手大聲禱告,凡事禱告,學生都聽得到。可梁惠珍當時並沒有信耶穌,並沒有在生命深處接受神。學校還設有聖經課程,要求學生背誦聖經經文,聖誕要演聖劇。梁惠珍是文藝活動積極分子,所以參加演出過很多福音戲劇。初中畢業後,梁惠珍就上了非常有名的二八女中,是女子師範設立的。

  梁惠珍的家與袁相忱的家是老鄉,也是世交,袁相忱的外婆與梁惠珍的奶奶是結拜乾姐妹,袁相忱的母親與外婆經常上梁家去作客。七七蘆溝橋事變時,日軍轟炸天津,梁惠珍他們全家九口從炸彈中跑出來,母親用個小提包包些錢財。家裏被日本兵洗劫一空,但幸無人員傷亡。梁惠珍親眼目睹了戰爭的慘狀,她看見飛機一下拋出六個黑長的炸彈,不知道會落在哪裏。人們四處亂跑,炸彈在地上爆炸,火光衝天,當時哭喊聲就起來,就有人瘸了,有人死了。梁惠珍心中充滿恐懼,這時才想起耶穌,想隻有耶穌能教我,又想起來應該禱告。那時梁惠珍才開始第一次求告神:“主啊,你救我吧!人生是這麽可怕。”飛機轟炸過後又下雨,下了雨就冷得要命,他們一家人就穿著濕衣服坐在街頭,直打哆嗦。看著眼前來來往往的難民,梁惠珍第一次感覺到,人的生命原來就是這麽地輕微,人與死亡原來是那麽地接近。驚慌之下,梁惠珍知道自己確實需要神,她不住地禱告:“主啊,我需要你,求你救我。”從早上七點鍾到晚上,他們全家就一直在街上。到處都有死人橫屍街頭。中午的時候,難民都躲在意大利租界附近。當時天津有日本、英國、法國和意大利租界,進了租界,炸彈就炸不著了。但意大利人不僅不讓中國人進去,而且還用水龍頭射租界外邊的人,逼人們離開租界附近。下午,才有人揮著旗子喊:“難民們!都過來,往左拐,這裏有難民收容所。”於是大家就都往收容所跑去。有賣燒餅的,乘機發國難財,一塊現洋一個燒餅,但一天沒有吃東西的人們都搶著買。梁惠珍全家九口人才買到兩個燒餅。正在發愁的時候,又聽到有人喊:“大家都過來!這裏有粥喝。”於是大家又都跑過去喝免費的救濟粥。梁惠珍全家就在難民收容所裏呆了三天,收容所裏沒有床,地上隻有席子,大家都坐著。三天後,父親托一個朋友在法租界租了一間房子,十五元錢,全家才有了暫時安身的地方。但母親還惦著天津河北新大陸的房子,所以局勢稍微好轉後,就決定搬回去住;但因為日本人四處找年輕女孩子,所以梁惠珍的父母就不敢讓大的女孩子回去,隻是帶著小的孩子回去,梁惠珍和大妹妹則還在租界裏呆著。

  戰爭徹底改變了梁惠珍的生命。通過這次戰爭,梁惠珍才真正地認識了主。人的盡頭就是神的起頭。在那段空閑又驚慌的日子裏,梁惠珍就開始認真讀聖經,也開始學習做飯。戰爭平靜後,袁相忱去天津,來看梁惠珍全家。他勸梁母信主,但梁母卻不肯相信。那時梁惠珍因住在租界,所以沒有見到袁相忱。三七年九月,梁惠珍上北京考學校,在袁相忱家住了兩夜,袁相忱就給梁惠珍認真地講解福音。梁惠珍告訴袁相忱,自己願意相信。但因為時間緊促,彼此也沒有深談。梁惠珍去北京報考第一女中,考上了但又沒上,因為通知下來的時候,她已是個非常熱心的基督徒了,所以她不想讀書,想去讀神學了。祖母已把梁惠珍讀大學的錢準備好了,但她卻沒有讀,使得家人非常失望。九月,梁惠珍還住在租界裏,她就聯係到了屬於聖潔宗係統的天津聖書學院潘子豐院長,這是袁相忱向她推薦的,與袁相忱所讀的聖書學院是同一個宗派。但當時神學院沒有提供宿舍,走讀又太遠,正趕上兵慌馬亂的,梁母不放心女兒每天在外麵走來走去,所以就沒有讀。梁惠珍就自己看書、靈修、聚會,後來就在法租界耀華裏張周新的聖會所聚會,三七年到三八年期間一直在那裏聚會。三八年五月又在那裏受洗。三八年初,袁相忱也來到天津,在天津聖會所實習。

  梁惠珍的母親看到女兒信耶穌信得那麽熱心,成天往外跑,就不放心,但又看到女兒真的改變了,尤其是脾氣,改變很大,就為女兒高興,想耶穌真是好,可以如此快地改變一個人,但她自己卻還未信。

  有一天,梁惠珍在父親的書房裏,看到一封信,外麵寫著父親的名字,落款寫北京錫拉胡同,她知道這地址是袁相忱家的,就打開看了。裏麵的信半文半白,字寫得非常漂亮,是袁相忱的父親寫給梁惠珍父親的求婚信。當時梁惠珍的父母因為不太滿意袁相忱的家庭,所以還沒有考慮好,也沒有問梁惠珍的意見。梁惠珍看完信後,一陣羞澀,連忙把信放回去,但心裏卻老惦著這件事。好幾天過去了,梁惠珍看父母沒有動靜,就心裏想,怎麽父母不和我談呢?又一想,袁相忱長得又不好看,心裏就二二乎乎的。但又一想,袁相忱是傳道人,救人靈魂是很好的,自己不就是想找一個信主的嗎?

  一個星期六,梁惠珍的父親休息在家,父母坐在客廳裏,把她叫過來。父親說:“阿珍,有件事我們要和你商量一下。北京來了一封信,是阿邦的父親來的,想和我們家結親。我和你媽媽想來想去,覺得不能同意。這樣吧,我們給你一個禮拜時間,你自己考慮,由你自己決定。”

  梁惠珍就點頭,並開始為自己的婚姻禱告神。經過一段時間的禱告後,她覺得自己找丈夫,窮富與長相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看他的本性。她知道袁相忱是愛主第一的,為了信仰付出了很大的代價。她想,我就衝著這點吧。但堅定中也有顧慮,擔心袁相忱太窮,以後的生活都成問題。但最終還是愛主的心占了上風,她就向神要憑據,說:“主啊,如果是你配合的,你就讓我心裏有平安。我不求袁相忱有多少家產,有多漂亮,隻求他有一顆愛主的心,將來我們一同服事你。”神就將平安放在梁惠珍心裏。一個禮拜天,梁惠珍的父親問女兒的意見,梁惠珍就說:“我願意。”但父親想了想又說:“你年紀這麽小,我不得不提醒你:他家太窮,人是好,但將來結婚後生了孩子,恐怕連孩子都養不起,怕你將來會後悔。你應該考慮長遠一點,就不至於自己以後受苦。”梁惠珍說:“我以後生活的第一要緊的事是信靠主。”父母聽了這話,對望一下。父親還是不甘心,說:“我勸你再考慮考慮,不要急。”梁惠珍這次明確表態說:“我已下了決心。”父親聽到女兒這麽堅決,就說:“你既然下了決心,我就沒辦法阻止你,但你將來可別後悔。你生了孩子,孩子多了,你怎麽生活?以前給你介紹那麽多好的,你都不要;你以後後悔的時候,不要怪我們。”母親就叫父親寫信給袁父,事情就定下了。

  一九三八年五月,袁相忱和梁惠珍在天津定婚,七月二十二日在北京結婚。結婚時梁母說:“我家雖然孩子多,但大女兒出嫁不能馬虎,我們要給嫁妝。”袁相忱說:“我們信耶穌的不講究這些”,但梁母還是按規矩給袁做了馬褂、大褂等,從帽子到鞋都是新的;又陪嫁梁惠珍四大箱新衣服,還要給袁相忱安家的家俱等,袁相忱說:“我們信耶穌的不要這些東西,況且我們又不在天津安家,我們傳道人也沒有固定的地方,今天在這裏,明天在那裏。”梁母就把安家的錢送給袁相忱,作他們日後的生活補貼,共七百大洋。梁惠珍在結婚後,每逢經濟困難的時候,就用這筆錢來補貼生活。

  在梁惠珍的信仰曆程上,雖然她聽到福音是在教會學校,接受福音是在七七事變的患難中,但她信仰的堅立以及日後的紮深根,卻和袁相忱的幫助分不開。“我要為他造一個配偶幫助他”,這是神對婚姻的祝福。結婚後,梁惠珍更成了丈夫工作中最好的助手,也是最好的靈修夥伴。他們一起查經、一起唱詩、一起禱告、一起服事主,吃了很多苦,也嚐夠了主恩的滋味。凡是與梁惠珍有過接觸的人都知道,她是一個既聰明又能幹的人,心靈手巧。她良好的文化素養,使得她在神的真道上紮下了很好的根基;能吃苦的精神,又使她在日後的患難生活中得以頑強地生活下來。

  與袁相忱結婚時,梁惠珍幾乎任何家務都不會做。結婚後第三天,為了節省開支,袁母就把老媽子辭退了。梁惠珍就開始從頭學習做家務,總是做在前吃在後,自己能做的,決不求人。六個孩子都是自己一手帶大的,常常是一個手抱孩子,一個手洗衣服。袁相忱的脾氣很急,他研經時,桌子上總是攤著一大堆書,看完了也不收拾,梁惠珍就幫他收拾。可是當他再想看時,一時找不到書,就會發脾氣,梁惠珍就忍著,袁相忱要什麽東西,她馬上就去拿。梁惠珍對袁相忱非常尊重,也非常支持丈夫的工作。

  當大兒子福音剛會走路的時候,梁惠珍就帶著孩子,隨袁相忱一起去了河北南部成安縣東關傳道。她除了帶孩子、照顧袁相忱的生活起居外,還要義務教書,生活很苦。一九四二年,珍珠港事件發生時,袁相忱正好不在家。日本占領了教會,不許出入,梁惠珍隻好躲藏在地窖裏。日本兵發現屋裏沒有人,就把袁相忱與梁惠珍的衣服全都拿走了。二孩子安湖則出生在成安縣北散湖村。那時袁相忱在鄉下布道,他們的生活很苦,燒的是自己從地裏撿回來的柴,梁惠珍每天拉風箱做飯,滿屋子是煙。這種生活與梁惠珍以前所過的簡直是天淵之別。安湖是七個月出生的,不足月,又橫生,差點沒要了梁惠珍的命。全是神的保守。因為梁惠珍晾被單時,踮著腳去探晾衣服的繩子,結果動了胎氣,早產。先出腰,又推進去,折騰了好久才生下來,結果生下來還不會吃奶,要一點點地喂米糕。當時在農村不僅生活條件差,而且還沒有人服侍產婦。生下安湖三天後,袁相忱出去帶領聚會,梁惠珍就自己下地幹活,也沒有什麽額外的營養補充,天天是鹹菜窩頭小米粥。因為梁惠珍的奶不夠吃,還要養羊擠羊奶給安湖喝。梁惠珍每天還要下地,掰高梁葉子,一是用來生火,二是用來喂小羊。還要拾麥碴,撿棉花,天天搓花子油,為的是用油點燈。農村的活什麽都做過。一天,她走到很遠的地方去下地勞動,就把幾個月大的安湖用蚊帳托著,沒想到安湖自己滾下來。梁惠珍回來後,看到安湖掉在地上,當時是泥土地,小安湖連哭帶尿,淚水和尿水把地上的土和成泥巴,又沾在她身上,最後她哭累了,就在泥中睡著了。梁惠珍看了心裏非常難過,她流著淚把孩子在水裏洗了四次,才洗乾淨。偶爾空閑下來,梁惠珍還要教農村的老太太們唱詩、念聖經。隻有在過年過節才能吃到饅頭,改善生活,但梁惠珍從沒有向袁相忱發怨言,袁相忱說:“真沒想到,你這麽個嬌小姐,還能跟著我吃窩頭、住草房。”梁惠珍說:“我嫁給你,就不會嫌你這些的。”在農村生活的這一段時期,神對梁惠珍的造就很大。她吃了很多苦,但從來不後悔自己的選擇。一次,袁相忱去到縣城,看到有賣麵包的,他想梁惠珍是過慣西式生活的,已經好久沒吃麵包了,就買了一個麵包,拿回來給梁惠珍吃。梁惠珍很感激丈夫對她的關心,但又覺得太浪費了,最後夫妻倆推來讓去,誰都不舍得吃。

  一九四二年年底,家裏來快信,說袁父病重,袁相忱與梁惠珍就帶著女兒安湖回來,服侍父親。袁相忱住了一段時間又走了,回到農村繼續傳福音,梁惠珍則留在北京,一直等安葬完公公後才回到河北,替袁相忱盡了孝道。

  老三福聲生於河北南部北皋,老三三個月大時,袁相忱因為母親病重,家中無人照料,所以就帶著全家回到北京來。回來後就因八路軍包圍圈越來越小,並把鐵路拆掉,他們就無法再去農村工作。梁惠珍就每天侍候婆婆,端屎端尿,熬湯喂藥。袁母每天要吃豬腰子,杜仲子,用這些來補身體,梁惠珍就一大早起來,到市場上買。在堅持不懈地禱告下,袁母的病居然奇跡般地慢慢好起來,甚至可以起來,下床走動,後來就全好了。經過神的醫治後,袁母也從一個抵擋神的人,變成一個敬畏神的人。袁母以前長年拜佛,自稱有佛力,火紅的煤球都能直接用手拿出來,而且手還不受傷。但她信主後,整個人都有很大改變,四處去傳道。

  袁相忱在家中很少過問家庭的日常生活,都是由梁惠珍一手操勞,這樣他就可以安心傳道,不分散精力。但袁相忱對孩子們的教育卻抓得很緊,尤其是在勞動和上主日學方麵,他親自為每個孩子定下工作任務:有的負責接送來聚會的人,有的負責生煤爐,有的負責打掃福音堂,有的負責派發詩歌本。袁相忱工作很忙,再加上本身的性格是不苟言笑的,不能經常帶孩子們出去玩,也不善於和孩子談心,所以孩子們都很怕他,覺得父親不怒而威。但梁惠珍卻好像是家庭中的調和劑,她開朗的性格使家人都能感受到溫暖,她的聰明能幹也把一大家人的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條,除去了袁相忱的後顧之憂。梁惠珍做事細致,考慮認真,並且總是身體力行。這個家在他們兩夫妻共同的操持下,充滿了溫馨。

  梁惠珍知道怎麽樣處富貴,也知道該如何處貧賤。靠著主加給的力量,所以她能勝過一切。梁惠珍在農村住了四年,回來後去天津看媽媽。梁母一看到女兒又黑又瘦,馬上就心疼得哭了。她讓梁惠珍多在天津呆一些時候,好好補養補養,可梁惠珍卻不能多留在母親身邊,因為她還要回北京,與袁相忱一起繼續服事主。

  一九四六年,阜成門福音堂開堂後,他們全家的生活來源主要是靠袁相忱做翻譯的工價,其次是有一些信徒的奉獻。但剛開始時,因為信徒少,所以奉獻也很少。但盡管自己的生活還不好,梁惠珍還是經常接待客人,尤其是盲人信徒,隻要他們去了,梁惠珍就一定留他們吃飯。她總是說,神給我們的恩典是豐富有餘的。梁惠珍在困苦中認識神,經過試煉後,她更加信靠神。

  梁惠珍對丈夫的評價是,優點和缺點都非常明顯。優點是:堅持真理,並且到底;脾氣耿直,不說閑話;有骨氣,沒有詭詐;工作專一,對主忠心。缺點是:脾氣急,說什麽就要立刻做什麽。但他們結婚六十多年來,從來沒吵過架。梁惠珍記得特別清楚的,隻有一次吵架:當時袁相忱要去天津,梁惠珍就出去買了盒點心,讓袁相忱帶給自己的母親。袁相忱說:“我們基督徒不應該講究這些,你買了我就不去了!”還拿出點心自己吃起來,結果真的就沒去天津。袁相忱童年不幸的家庭生活,使他很難體會親情,但這也是使他能在監獄中堅持到底的原因。他善於個人布道,不吃飯不睡覺都可以,但脾氣急,人情世故方麵很差。梁惠珍的細心和聰慧,恰好補足了袁相忱的不足。袁相忱結婚多年,連梁惠珍的生日都不知道,但梁惠珍卻從末有怨言,因為她知道,袁相忱的個性就是這樣的,隻專注於傳福音,隻對福音工作認真,其它一切都不管。他連自己的生日都搞不清楚是在哪一天,隻知道是農曆六月,可見他是不看重這些自認為是小事的事情。袁相忱也知道,自己的工作得到梁惠珍很大的幫助,袁相忱甚至對信徒們說過,他的工作中有八成是靠梁惠珍才能做成的。梁惠珍聽到後則說:“這個評價對我來說是太高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