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能的創造主

主啊!讓我看到我周遭的人,賜我以你的眼光把他們看待, 讓我把智慧和力量付諸於行,使人看到你海洋般寬深的愛!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文章分類
正文

《浪子回頭》前 言

(2009-09-04 07:25:37) 下一個




亨利 . 盧雲

前 言

 

大兒子、小兒子、父親

 

 

看到“浪子回頭”那年,我的屬靈曆程可分為三個階段,藉此也建構了我的故事。第一階段是作小兒子的經曆。長年的大學執教,密切參與中南美時事,頗令自己迷茫。我投身各種運動,離家遙遠,遇見生活方式、理念形形色色的人。然而到頭來,覺得流離疲憊。看見畫中父親如此溫柔地觸摸小兒子的肩頭,擁他靠近心懷,深覺自己就是那個迷失的兒子,想要回家,像他一樣被擁入懷。長久以來,我以為自己是返家路上的小兒子,期待父親迎接的那一刻。

然而,我的觀點出其不意地轉變了。先前走投無路的感覺使我深深認同小兒子;自從去法國與聖彼得堡的隱士園藝術館後,這種感覺已經退居意識的幕後。我決定加入多倫多的“黎明之家”,因此覺得比先前塌實些。

屬靈旅程的第二個階段,是由一位朋友引發的。英國來的葛維耿自去年起,成了知我甚深的摯友。有天晚上,與他談起倫勃郎的畫。葛維耿若有所思的看著我說:“我覺得你更像大兒子。”就是這句話,為我內心開辟了一方新天地。

坦白說,我從沒有認為自己是大兒子。但是,經葛維耿當麵挑明,無數念頭掠過我腦海。首先,我確實在家中排行老大,就憑此簡單的事實,我覺悟到自己一直過著肩負責任的生活。從六歲起,我就想作神父,從未改變過心意。出生、洗禮、堅振、神品都在同一間教會。我向來順從父母、老師、主教,還有我的天主。我從沒有蹺家、浪費金錢時間或追求感官享受,也沒有迷失於“淫蕩醉酒”(路二十一34)。我一生讀是負責、守成、顧家。即便如此,其實我跟小兒子一樣迷失。突然,我以嶄新的角度審視自己,看出自己的嫉妒、怒氣、多疑、固執、陰暗,尤有甚者,不易察覺的自義。我發現自己多麽地會抱怨,思想、感受中夾雜了何其多的憎恨。我一時百思不解:我怎麽會把自己比作小兒子?我確實是大兒子,雖然畢生“留在家”,卻與小兒子一樣迷失。

我在父親的農田辛勤勞作,卻從未完全體會在家的喜樂;非但不為自己得到的好處感激,反而變得憤恨:嫉妒弟弟、妹妹出去瞎闖,卻被欣喜地迎接回來。在“黎明之家”頭一年半,葛維耿那句明察秋毫的話,不斷指引著我的內在生命。

然而,之後還有更多的經曆。慶祝自己晉鐸神父三十周年後的幾個月,我逐漸落入極黑暗的內心世界,體驗了內心無邊的痛,甚至到了不堪留在所屬團體的地步。我隻的離開,找別人幫助我度過這場掙紮,直截了當地醫治我的內心創傷。我隻帶了幾本書,都是有關倫勃郎與浪子回頭比喻的書。我住處偏僻,遠離友人、團體,讀到了這位荷蘭畫家一生坎坷地走過困苦曆程,終至完成這幅傑作,給我很大的安慰。

我花了不少時間看他在落魄、夢醒、悲傷時創作的精彩畫作,也明白了幾已失明的老人以全然饒恕、慈憐的手勢抱著兒子,是如何從倫勃郎的畫筆下出現。人必得在生命旅程中死過無數回,流過無數淚水,方能繪出如此謙遜的天主的肖像。

也就是經曆無邊的內心痛苦之際,另有一位朋友道出我極需的一句話,開啟了屬靈曆程的第三個階段。莫詩麗自七O年代即加入“黎明之家”,也多虧了她的出力我才加入,而且在我有困難的時候支援我、鼓勵我。隻要能得到內心的自由,無論多大的苦都要捱過去。我“隱居”的當兒,她來看我,談起“浪子回頭”,她說:“不管你是大兒子或小兒子,你受召是要成為父親。

她的話有如晴天霹靂!幾年來與這幅畫朝夕相處,看老人擁抱兒子,我從未想到:父親的角色,才能完整地詮釋我終其一生的使命。

她不容我辯解,又說:“你一輩子在找朋友,從我認識你,你就不停地尋找人的關愛。你對一大堆事情有興趣,你四處找人注意、賞識、肯定你。該是發揮你真正使命的時候了——作一個父親,迎接子女回家,不質問他們任何問題,不求任何回報。看著畫裏的父親,就會知道你受召的位分是什麽。在‘黎明之家’,我們以及你周遭的人,大多數不需要你作好朋友,甚至不需要你作友善的弟兄。我們需要你作父親,發揮真愛的權柄。”

望著身穿紅袍的胡須老人,很不甘心把自己想成哪個模樣。我頗能認同花天酒地的小兒子與忿忿不平的大兒子。可是像那個老頭子,不怕失去什麽,因為已經失去了一切,隻有付出,這念頭令我驚怕不能自己。不過倫勃郎六十三歲過世,我的年紀與他相近,而不是與那兩個兒子相近。倫勃郎願意把自己擺在父親的位分,我又有什麽不能?

受莫詩麗激勵,也過了一年半,我逐漸尋得屬靈的父職。這是場緩慢、艱辛的過程,有時也想就一直作兒子,永不變老。然而,我已品嚐孩子的回家、以饒恕、祝福的手勢欣喜若狂地抱住他們的喜樂。如今,我也略微知道,如何作個不質問、單單想要迎接孩子歸家的父親。

自從我第一次看倫勃郎的海報,生活的林林總總不僅激發起寫這本書的靈感,我也從其中得窺本書的結構。首先我要思考小兒子,然後大兒子,最後是父親。因我的確是小兒子,也是大兒子,也正要成為父親。若你也願意親自踏上這趟屬靈旅程,我衷心祈盼,你也能在內心不僅尋見迷失的天主的兒女,也能尋見兼為慈父、慈母的天主。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