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能的創造主

主啊!讓我看到我周遭的人,賜我以你的眼光把他們看待, 讓我把智慧和力量付諸於行,使人看到你海洋般寬深的愛!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文章分類
正文

《奉耶穌的名》第一章 從相關到祈禱

(2009-07-17 07:35:12) 下一個





盧雲



ø 試探:成為相關的人

跟弱智人士同住以前,我做了許多有用的事情,可是他們到底喜不喜歡我,跟這些事情絕對沒有關係,這是第一件令我震驚的事。他們沒有一個看得懂我的著作,所以我寫的書不能影響任何人。又因為他們大部分都沒有上過學,所以我在聖母大學、耶魯大學、哈佛大學的二十年教學經驗並沒有為我帶來一個明顯的引介。相比之下,我在教會合一上的豐富經驗更不消提。有一次晚飯的時候,我把一點肉給了一個弱智者助理,可是有一個弱智人士告訴我:“不要給他肉,他是屬長老會的,不吃肉的。”

過去曾證實非常有效的技倆都不能在這兒運用,這是我感到不安的真正源頭。突然間,我要麵對赤裸的自我,公然的麵對確認和排斥、擁抱和槌擊、歡笑和眼淚,這一切完全在於當時人家怎樣看我。換句話說,我再不能依靠任何關係、聯係、聲望,我的生命似乎要重新開始了。

從多方麵看來,這是我的新生命中曆來最重要的一項經驗;我被逼要去重新探索自己真正的身份。這群破碎、受創、完全不假虛飾的人使我放下相關(relevant)的自我——一個可以辦事、可炫耀成就、可證實事情、可建立事物的自我,讓我回複不矯飾的自我——一個非常脆弱、不論成就仍能公開接納和施予愛心的自我。

我要告訴你們這一切,因為我深信未來的基督徒領袖要成為完全不相關(irrelevant)的人,他在這世界裏,除了脆弱的自我以外,並沒有任何東西可施予給人的。耶穌就是這樣彰顯了天主的愛。天主愛我們,不是因為我們做了什麽,成就了什麽,乃是由於天主創造了我們,在愛中救贖了我們,而且還揀選了我們去傳揚人類生命的真正泉源——愛;作為天主聖言的執事和耶穌的跟從者,我們必須帶出這個重大的信息。

耶穌的第一個試探就是成為相關的人;把石頭變作麵包一樣。噢,我多麽希望能時常這麽做!在秘魯的首都利馬市郊的“新市鎮”裏,有許多兒童因飲用不潔食水或因營養不良而死亡。走在這裏怎教我抗拒那神奇的能力;使人們在沙漠滾滾的街道上,隨手揀起俯拾皆是的石頭,都變成牛角麵包、蛋糕、熱烘烘的麵包;使人們合手盛著水槽的積水,都可發現自己喝的是可口的牛奶。我們這些神父、牧師不是被召喚去救助饑餓的人,去救援快要餓死的人麽?我們不是要去作一些事情使人們知道,我們的確可使他們的生命有所不同?我們不是要去醫治害病的、喂養饑餓的、減輕貧苦人的痛苦嗎?耶穌曾經麵對同樣的問題,魔鬼利用祂相關行為——把石頭變成麵包——來證明自己作為天主的兒子所有的權利,但耶穌抓緊自己的使命,傳講真道,祂說:“人生活不隻靠餅,而也靠天主口中所發的一切言語”。(瑪四4)

個人的自我價值低落是人在職事裏經曆的一大痛苦。現在越來越多神父和牧師覺得自己的影響力甚低,他們忙得不可開交,卻似乎枉然勞力,不見得有什麽大改變。教會出席率持續下降,信眾對心理學家、心理治療師、婚姻輔導員、醫生的信任比他們還高。其中一項最令基督徒領袖痛苦的是,就是越來越少年輕人步他們後塵。今天,你似乎會覺得不值得委身當神父或牧師。在現今教會裏,批評多於讚譽,長期活在這種氣氛裏,有誰會不情緒低落?在這世俗裏有聲音嚷道:“我們可以自己照顧自己,我們不需要天主、不需要教會,也不需要神父。我們可控製自己,要不然我們會盡力控製自己。問題不是在於信心不夠,乃是在於能力不足。如果你生病,你要找能幹的醫生;如果你貧窮,你要能幹的政治家;如果機器有毛病,你要找能幹的工程師;如果有戰爭,你要找能幹的談判專家。多個世紀以來,天主、教會和牧者都是用來填補實力不足的夾縫。但現在這些夾縫都用了其他方法去堵塞,實際的問題再不需要靈性的答案。”

在這世俗化的氣氛下,基督徒領袖越來越感到無關重要,卻越來越處於邊緣的地方。許多人開始問自己為何仍留下服侍。於是他們就離開了崗位,發展新的實力,跟其他人一樣嚐試用相關的成就建立更好的世界。

但是又有一個完全不同的故事。在這時代的一切成就之下,有一股深切的絕望。當社會的重大期望是效率和控製的時候,千千萬萬活在這以成功為主導的人,心內卻充塞著寂寞、疏離、友情淡薄、深交難求、關係斷裂、沉悶、空虛、消沉和強烈的無用感。

現今社會在富裕、成功、受廣大群眾愛戴和權勢背後所見的道德和靈性上的窮乏,在夏理士(Bret Easton Ellis)的小說《零度以下》中,有一栩栩如生的描述。他連用了在戲劇上斷續的手法,描述了洛杉磯極富有藝人的年青子女,他們濫交、濫用藥物和暴力的生活。在這墮落的生活背後有一清楚的聲音呐喊著:“誰來愛我?誰來關心我?誰願意接待我?當我控製不住,想要哭的時候,誰來陪伴我?誰來扶持我,使我感到有所歸依?”當我們察看這個似乎信心十足的社會,其實“不相關”的感覺比我們想像中還有普遍得多,醫學昌明和上升的墮胎數字可能會明顯地減少智力殘缺的數目,不過越來越多人卻受著道德和靈性殘缺的苦楚,又不知往何處去求醫,這情況越來越明顯。

因此,我們顯然需要新的基督徒領袖觀。未來的領袖要敢於在當今社會上宣稱自己並相關。而這項神聖的召喚,就是要設身處地去深切認同輝煌成就背後的痛苦,並將耶穌的光帶到那裏去。

 

ø 問題:“你愛我嗎?”

耶穌差遣伯多祿成為牧羊人之前,問伯多祿:“若望的兒子西滿,你比他們更愛我嗎?”又再問他:“你愛我嗎?”耶穌第三次再問:“你愛我嗎?”我們必須注意這條問題,視之為我們事奉的核心問題,因為它使我們能既不相關又有自信心。

看看耶穌,這世界從來沒有注意祂,祂給釘死在十字架上,被人丟棄,祂愛的信息被追求權力、效率、控製權的世界排斥。但耶穌以祂負傷的光榮身軀顯現給一些有眼睛看的、有耳朵聽的、有心了解的朋友。這位被人排斥、沒人知道、受傷的耶穌隻簡單的說:“你愛我嗎?你真的愛我嗎?”祂唯一關注的就是宣告天主無條件的愛,祂所問的隻是一個問題:“你愛我嗎?”

所問的不是:“你認真地看待了多少人?你要成就多少事情?你可有什麽成績?”所問的卻是:“你愛耶穌嗎?”另一個提問的方式是:“你認識道成肉身的天主嗎?”在這孤單和失望的世界裏,人們極之需要去認識天主的心懷——寬恕的心懷、關顧的心懷、願意接觸及願意醫治的心懷。在天主的心懷裏沒有懷疑、沒有辯白、沒有憎恨,也沒有絲毫的厭惡。天主的心懷隻願去施予愛,和接受回應的愛。看見世人的痛苦、拒絕信靠天主的心懷——這願意給人安慰和希望的心懷,這顆心遭受極大的痛楚。

天主的心在耶穌裏已成為“有血有肉”的心,未來的基督徒領袖,就是那些真正認識天主的心懷的人。認識天主的心懷,就是要貫徹始終地、根本地、實在地宣告和顯示:天主就是愛、唯一的愛;每每侵襲我們靈魂的驚怕、疏離和失望,全都不是出於天主的。雖然這些似乎十分顯淺,甚至可說是老生常談,但是很少人明白到天主是無條件、無限量地愛他們的。這種無條件、無限量的愛,就是福音使者若望所稱來自天主的第一種愛。若望說:“我們應該愛,因為天主先愛了我們。”(若壹四19)有一種愛常會使我們疑惑、失望、憤怒、恨怨,這就是第二種愛。這種愛是指從父母、師長、配偶和朋友中所得到的認同、愛護、同情、鼓勵和支持而來的。我們都知這種愛是多麽的有限、多麽的破碎、多麽的脆弱。縱使第二種愛的表達方式有很多,其背後仍有拒絕、退縮、懲罰、勒索、暴力、甚至恨惡的機會。許多時下的電影和戲劇都是呈現人際關係的模糊不清和互相矛盾,沒有一種友誼、一段婚姻、一個團體是感受不到第二種愛的壓力和拉力的。日常生活的良言美語的底蘊似乎都有一大串創傷的稱號如:遺棄、背叛、拒絕、崩潰、失落,這一切都是第二種愛的陰暗麵,反映出那沒有完全離開人心的黑暗。

絕對的好消息是:第二種愛隻是第一種愛破碎了的反照,而上帝賜給我們的第一種愛是沒有陰暗麵的。耶穌的心就是天主毫無暗昧的第一種愛所取的有血有肉的心,活水就從祂的心湧流出來。祂大聲喊道:“誰若渴,到我這裏來喝罷!”(若七37)“凡勞苦和負重擔的,你們都到我跟前來,我要使你們安息。你們背起我的軛跟我學罷!因為我是良善心謙的:這樣你們必要找得你們靈魂的安息。”(瑪十一28-29)

從那柔和謙卑的心說了這些話:“你愛我嗎?”認識耶穌和愛耶穌是同一回事。認識耶穌的心就是認識那顆心,若懷著這種認識生活在世上,無論我們往何處去,都會帶來醫治、和好、新生命和新希望。我們要成為相關和成功的欲望會逐漸消散,而唯一的渴望就是以整個人向弟兄姐妹說:“你已在愛中了,不要懼怕。因為你的肺腑是天主在愛中所造的,你在母胎中已被天主締結了。”(詠一三九13)

 

ø 操練:默觀式的祈禱

若要安穩地活在天主第一種愛的認識裏,生命不再由成為相關的欲望所支配,我們必須成為默觀者。默觀者的身份是深深地紮根在天主的第一種愛裏的。

未來基督徒領袖需要集中操練的,可就是活在天主的臨在裏,讓祂不斷地問我們:“你愛我嗎?你愛我嗎?你愛我嗎?”默觀式祈禱的操練就是這樣的。它使我們不再身不由己地忙於處理一項接一項的要事,對自己的內心和天主的心意又不再感到疏離。即使我們在漂泊的路途上,暴力和戰爭的聲音不絕於耳,默觀式祈禱使我們深感有家、有根、有庇蔭的地方。即使身邊的人和事在唱反調,已經找著藏身之處,已經是屬於天主的了。

未來的神父和神職人員若隻是一群經過嚴格訓練、熱心助人、對時下熱門問題有創意的回應的道德之上,這還是不夠的。以上種種都是非常有價值的、非常重要的,但並非是基督徒領導的核心。核心問題就是:天主的子民的領袖是否熱中於活在天主的臨在裏、聆聽天主的聲音、欣賞天主的榮美、接觸天主道成肉身的真道和細味天主無窮無盡的美善?

“神學”(theology)的本意是“在祈禱中與天主聯合”。現在神學成為了一門學術性的科目,跟其他學科看齊,並且神學家時常覺得難以祈禱。未來的基督徒領袖需要重拾神學教導中的默觀祈禱層麵,好叫自己所講的每一句話、每一個勸導、每一個策略都是出自一顆與天主有親密關係的心,這是非常重要的。印象中,教會裏的辯論有許多都是圍繞在基本的道德層麵上,這些辯論的問題如:教宗的權利、女性的晉鐸、神父結婚、同性戀、節育、墮胎、安樂死等。各種意見就在這個層麵上爭論對錯。這種舌戰通常抽離了天主的第一種愛的經驗;這種愛本來就是一切人際關係的基礎。右翼、反動、保守、自由、左翼等詞匯都是用來形容人的意見,現在許多討論似乎相政治戰爭過於像對真理的追尋。

對於社會上的迫切問題,基督徒領袖也不能隻是一個搜羅各方意見的人。他們的領袖觀必須紮根在與道成肉身的道——耶穌——建立恒久親密的關係上。他們需要在耶穌身上尋找自己所講的說話、勸告和引導的源頭。藉著默觀式祈禱的操練,基督徒領袖要學習反複聆聽這愛的聲音,在那兒尋找智慧和勇氣去麵對所遇到的各樣難題。若然沒有紮根在與天主有親密的個人關係,而去處理緊急的問題,會很容易導致分裂;因為在我們未察覺之前,自我已局限在對某個題目的認識裏。但當我們穩妥地紮根在個人與生命之源的親密關係上,我們就可以保持靈活而不會認為凡事都是相對的、保持有說服力而不固執、能麵對矛盾而不遷怒於他人、存溫柔和寬恕的心而不軟弱、有真見證而不會強製他人。

要使基督徒領導真的有效果,基督徒領袖必須要從一個道德者轉為默觀者。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