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能的創造主

主啊!讓我看到我周遭的人,賜我以你的眼光把他們看待, 讓我把智慧和力量付諸於行,使人看到你海洋般寬深的愛!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文章分類
正文

《世界教會曆史概覽 -- 下》

(2009-07-09 17:38:28) 下一個




(主日學講義)

January, 11  2009

溪邊的樹



改革的時代(1517~1650)

為什麽要了解教會曆史
1. 基督信仰是根植於曆史的信仰。
2. 教會史對我們的意義

教會的曆史階段
一、 初期教會曆史 (公元1~590年)
二、 中古教會史(590~1517)
三、 現代教會史(1517~現在)

改革的時代(1517~1650)
1.  宗教改革 – 馬丁路德
     改教前的社會背景,《九十五條》,改教運動的過程,因信稱義,宗教改革的意義
2.  瑞士的改教運動 --慈運理
3.  加爾文 – 更正神學的奠基人
4.  歐洲各國參與宗教改革
5.  清教徒主義

靈命複興與運動(1650~1789)
1.  福音主義運動 – 宗教改革仍需改革
2.  大覺醒運動 
     愛德華茲(1703~1758年),懷特菲爾德(1714~170)、衛斯理兄弟
3.  敬虔主義與循道宗
4.  福音主義運動對基督教的影響
5.  第二次大覺醒運動(1785~1830)

近代與現代
1.  近代海外宣教差傳運動
2.  聖經公會
3.  二十世紀的種種衝擊
4.  現在與未來



1.  宗教改革 – 馬丁路德

改教前的社會背景

改教運動發動的前夕,整個歐洲在思想、經濟、政治,都醞釀著重大的變動;中古的思想、經濟、政治架構已在全麵崩潰的邊緣。在思想方麵,中古的神學架構經已僵化到一個與平信徒日常生活完全脫節的地步;於是不少信徒傾向追求個人的屬靈經曆,而個人經驗便因此成為認識神很重要的因素,而不是理性的思辯。歐洲識字人數增加,印刷術的發明與普及。原先一個教區的教堂未必有一本聖經,1520年左右,在歐洲流通的聖經約有一萬二千冊。以農業為主的經濟漸漸被商業及手工業所取代,封建製度的政治架構開始變成一種各自為政的城邦形勢。神聖羅馬帝國名存實亡;有軍事力量的地方勢力往往可以抗拒神聖羅馬皇帝的命令。馬丁路德在改教時就有德國的貴族保護,而不致被神聖羅馬皇帝逮捕、燒死。這是馬丁路德成功的最大因素。

為了對教會發行贖罪券提出質疑與抗議,馬丁路德於主後一五一七年十月三十一日用拉丁文寫成著名的《九十五條》,釘在威登堡教堂的門上,希望教會的領袖及神學家們對他的質疑作出回應並與他公開辯論。當時的路德已是威登堡大學教授,主要教授經學。

《九十五條》

《九十五條》的內容非常簡單;他一開始劈頭就說:當基督宣告:你們應當悔改,祂的意思是信徒整個生命都是悔罪的生命,他一生以悔改的心態在主麵前生活,為的是他厭惡自己罪孽深重,深感神代死的恩典浩大,而不是為了滿足律法,好逃避神的刑罰。當信徒真心厭惡自己的罪而深痛悔改時,他不單不去逃避神的刑罰,反而心悅誠服地接受神的審判和磨練。至於教皇,他根本沒有赦罪的權柄,他隻不過是神的仆役,代神宣告神的赦免,而向死人宣告赦免更是沒有意義。假若教皇真的有權赦罪,為什麽他不免費為人赦罪?因此,贖罪券不單沒有聖經的根據,更與聖經的真理相違背。那些買贖罪券的人絕大多數都不是真心向神悔罪,他們若真心悔罪,便不會企圖用金錢去擋住神的審判了。

改教運動的過程

《九十五條》釘上後,沒有人向路德應戰與他公開辯論,但《九十五條》的內容便很快傳遍各地。教廷感到甚為震驚,便下令路德到羅馬受審和答辯。支持路德的德國貴族從中斡旋,教廷決定讓路德留在德國受審,由教皇的代表卡茲旦負責檢查他的信仰和勸喻他承認錯誤,但路德不肯就範,教皇再下令他到羅馬受查,亦為路德所拒。主後一五一九年,雙方的緘默終於打破,結果路德與教廷的代表艾克在來比錫公開辯論。艾克將問題的焦點轉移,極少論到贖罪券的功能,反而大事追問路德對教皇及教會傳統的權威的看法。路德被艾克步步逼進,最後不得不宣告,聖經是信仰唯一的權威,教皇、教父及議會不是信仰的依據。此語一出,問題便更加嚴重了。教皇於是在主後一五二O年六月十五日頒下命令,宣布他為異端,飭令焚燒他的著述,限他在六十天內悔改,不然趕逐出教會,受永不超生的咒詛。路德接到詔令,悲憤不已,將教皇的詔令當眾焚燒,以示抗議,也表示他與羅馬教廷斷絕關係。與此同時,路德寫了包括《基督徒的自由》在內的三篇重要的改教文章。主後一五二一年,神聖羅馬大帝查理五世運用皇帝的權力,召路德到沃木斯國會前受審。聽任查理五世宣判他被褫奪一切公民權利及生命保障,他再不受國會的法律保護。在返回威登堡的途中,被德國貴族劫持隱藏保護,將他帶到一堡壘中。路德在威登堡堡壘中改名換姓,埋頭將聖經翻譯成德文。經過將近一年的努力,結果將新約譯成德文。雖然在改教中經曆了許多重大打擊,路德仍不屈不撓地前進,帶動改教運動的發展。不到幾年,改教運動已擴散到德國以外的地區。在歐洲各地產生了重大的變革。

因信稱義

路德最大的突破就是對信心和恩典有一種全新的理解。信心,對路德來說,不是承認一些信條,信心是一種與神相交的經曆;當人相信時,這是表示他完全信任神,無條件地將自己的生命交與祂。當人肯信任神時,他便會將自己的生命向神開放,讓神的生命灌注入他裏麵。真正的信心是完全被神的愛和恩典征服,讓神自己為我們成就救恩,讓神為我們建立祂與我們之間的關係,而不再靠自己的能力去追求提升。信心是一種絕對的投靠和歸依。他突破性的發現將中古教會宗教生活的錯謬顯露出來。中古的信徒用承認、遵守教會的信條取代了對神的信靠與降服;他們企圖透過操練、善行,一步一步的向上提升,於是他們積聚功德,以求稱義。他們似乎不知道每一個人都要個別地麵對神;他們讓聖徒、聖職人員代替他們麵對神,他們除了自己的生命以外,願意付任何的代價以求得救。更重要的,信心是每個人很個別地向神的回應,每個人都要自己向神作回應,沒有人能替代;聖人不能替代,教皇也不能替代。人除了以自己的生命投向神,他不能用其他東西來代替,不是他的金錢、房產,也不是他的勢力,神要得著的是那個人自己。

贖罪券便是當時對救恩誤解的縮影。贖罪券將重價的恩典變成一種廉價的恩典,仿佛這恩典是用金錢可以購買的。另外一個重要的發現,便是教會的傳統原來與聖經的教訓相距這麽遠,那麽教會的權威便大受考驗。路德猛然醒覺,隻有聖經才是最終極的權威,教會的傳統也在聖經的審判之下。

宗教改革的意義

宗教改革不是一場道德重整運動,它的要旨不是為了除去教會的罪惡,而是大公教會在教義上出現嚴重偏差,才促成改革的發生。宗教改革可以說是一場“聖經神學運動”,返回聖經,以聖經答案為基準。宗教改革前夕,教會存在這的主要問題,不是罪惡滿貫,而是舊有的屬靈模式實效。路德確定了宗教改革的信仰大綱:唯獨信心、唯獨恩地、唯獨聖經。改教運動的最大意義,就是使基督教信仰回複它原來單純與直接的狀態,將人與上帝之間由宗教所造成的一切隔閡除去,讓每個人都能自由地、毫無窒息地來到上帝的麵前。基督新教,簡稱新教,或譯為更正教. 基督新教是於16世紀宗教改革運動中脫離天主教而形成的新宗派。

2. 瑞士的改教運動

正當路德在德國推動改教運動之時,神在瑞士興起另一位仆人發動教會改革,他便是慈運理,他致力研讀聖經,對於新約尤其有更深的領悟。教皇卻於主後一五一八年調派他到蘇黎士的大教堂任職。他發動市議會通過一道法令,就是教會任何的習俗,都要基於聖經的教導。省議會同時在主後一五二三年一月安排了一次公開的神學辯論,並宣布一切的辯論必須以 聖經為依據。在辯論中,慈運理宣讀他所寫的《六十七條》(Sixty-Seven Articles),將一些基本的聖經真理清楚簡潔地列出來。在這《六十七條》中他肯定聖經的權威是遠超過教會傳統的權威,因信稱義的道理,他否定人可以用善行來積聚功德,以求贖罪,亦否定彌撒是獻祭,否定煉獄的存在,同時,他宣告傳道人結婚是聖經所許可的。在這次辯論中,慈運理大獲全勝,於是便在省議會的支持下展開改教運動。除了在教義上作出重大改革外,慈運理更率領支持他的人,將教堂中的圖象及一切裝飾完全清除。

3. 加爾文 – 更正神學的奠基人

基督新教,簡稱新教,或譯為更正教. 基督新教是於16世紀宗教改革運動中脫離天主教而形成的新宗派。 對馬丁路德來說,宗教改革是一件偶發的事故,為回應大公教會某個錯謬的行為而逐漸牽引發展,最後他才曉得原來要對付的不是某個個別的教義,而是整個大公教會。但是若是沒有加爾文的在神學思想上的貢獻,宗教改革也許隻停留在一連串個別的曆史事件的地步,不能發展成為一個活潑有生命的信仰傳統。加爾文和馬丁路德均是宗教改革的主將,倘若說馬丁路德是宗教改革的創始者,加爾文就是更正教神學的奠基人。加爾文投身日內瓦的改教運動,並寫了著名的《基督教要義》,他用簡單的手法,向信徒陳述更正教的教義,加爾文撰寫此書的目的是護教,因為他目睹法國的更正教思想極其混亂,人們無法分別出什麽是改教者的正確信仰。加爾文提倡敬拜中講壇講道的重要,在聖禮觀的改革中,加爾文革除供給崇拜中所有繁瑣而又具有神秘主義含義的禮儀,將聚會緊扣在宣講上帝的道和施行聖餐的兩方麵。他強調聖徒皆祭司,並重視神學訓練。路德曾經為宗教改革提出三個唯獨:唯獨恩典、唯獨信心、唯獨聖經。加爾文卻加上第四個:唯獨上帝得榮耀。基督徒應有的生活目標就是榮耀神。代替各樣修道的的屬靈操練,他提出追求成聖的觀點,人生的目標不在於自我完善,故不應將屬靈操練變得過於自我中心化。成聖的追求在於榮耀基督,而非另一種形式的自我實現。

4. 歐洲各國參與宗教改革

改教運動在歐洲持續進行,首先是德國教會,十六世紀中,在不同方法,不同情況下,教會改革也在丹麥、挪威、瑞典各國展開,他們均采用路德的方式。法惹勒把改教運動帶到日內瓦,在他的力邀下加爾文加入改教的戰線,這個自由、獨立、民主的日內瓦城是全世界最適合加爾文推動改教事工的場所,使日內瓦成為基督化的城市,一個上帝之城。日內瓦的改革帶出全球性的影響力。路德和加爾文對法國也有廣大的影響力,法國的新教教會也全國性規模組織起來。約翰諾克斯在蘇格蘭擴大加爾文的影響,他從英國回到蘇格蘭,改教運動全麵展開,1560年,蘇格蘭國會宣布改變宗教,以新教取代天主教而為國教。英國的教會也希望能夠像歐洲的教會改革一樣,清除一切天主教的傳統。英國的改教運動在四位統治者手下,經曆了四個階段。最早期改教運動的晨星是威克裏夫,他的屍體和書籍雖然遭到了焚燒,他的精神卻一直成為重要的影響。丁道爾將聖經翻譯成英文,國王亨利八世推動了教會改革,在教義、崇拜儀式及信仰實踐上增加了一些改革。修道院被關閉,聖徒遺物不再看為神聖。愛德華六世繼續改革,通過了公禱書,教義方麵的改善是采用“四十二條”信經代表新教的精神。雖經過血腥瑪麗統治下的天主教複蘇,新教徒受到殘酷的鎮壓,到她妹妹伊麗莎白掌權後,就通過了伊麗莎白決意案,天主教徒在英國,從此變成了少數人。

5. 清教徒主義

清教徒主義並不是一種派別,而是一種態度,一種傾向。他們提倡"改革改教運動",要求改得更徹底,更清楚地與天主教劃清界線。另外,他們還覺得英國的信徒的信仰生活不夠聖潔,特別是聖職人員對自己的要求還不夠嚴謹。於是他們提倡簡化崇拜儀式,提高信徒的屬靈素質。清教徒主義是主張教會的改革要延伸到根部與枝條,清教徒並不以僅僅在教義上有改革而感到滿足。清教徒對改革有徹底的要求,不僅要求改革教義,也要把改革貫徹到實踐,真正的清教徒的特色就是持守遵行從神而來的信仰 – 實行。因此,很多清教徒受到逼迫被迫離開英國,這些清教徒到了北美洲之後,在自由的空氣中建立他們的教會及家園。他們大多是極其敬虔、勤奮的加爾文主義者。他們以民主的形式管理教會。日後美國的民主政製,便是由此奠下基礎的。除了民主政製外,他們生活的各方麵都帶著濃厚的信仰色彩。他們的信仰對於日後美國文化的孕育與發展,有很大的關係。


靈命複興與運動(1650~1789)

1.  福音主義運動 – 宗教改革仍需改革

宗教改革是由馬丁路德在十六世紀的德國所推動的聖經神學運動,目的是要恢複原初的福音精神,重建早經失落的屬靈傳統,以及因信稱義的基本真理。更正教的教義又被加爾文搭建起來,但三百年後,另一個運動—福音主義運動卻又興起來糾正更正教的錯誤。經過三百年的發展,更正教會出現各種危機,信仰體係逐漸僵化,難以有效地回應時代的轉變。十八、十九世紀的歐洲及美國,合共有四次大奮興運動。衛斯理約翰帶動“福音主義運動”或稱“衛斯理複興”,是首次掀起的複興浪潮,又被稱為第一次大覺醒,首先出現在英國。

2. 第一次大覺醒運動

當時出現了兩個重要的自由傳道者,其一是懷特菲爾德,其二是衛斯理約翰。他們起初合作傳道後來分開,懷特菲爾德是十八世紀一位非常重要的布道者,他所到之處都引起很大的複興。在新英格蘭,他的講道與愛德華滋的講道產生的影響匯成一起,成為一股巨大的複興力量。複興的情形,是因上帝的大恩典所造成的,上帝以祂的大能和聖潔吸引人,直等到罪人極度地恨惡罪,並且在上帝麵前破碎、悔改。藉著主耶穌的道成肉身、被釘、複活和聖靈的降下,大大澆灌在人們心中。整個地區的居民在上帝大能的感動下,開始為罪自責,上帝以超然的幹預,阻止人類墮入罪的深淵。美國的人複蘇便在此時開始。自主後一七三八年開始,懷特菲德多次在美國巡回講道。他主要的工場在美國而不在英國,因此由他帶動的複興主要在美國。英國的複興卻主要由約翰•衛斯理帶動。

衛斯理兄弟二人有過靈性複興的經曆,得到了複興之後,便奮不顧身地為主工作。衛斯理弟兄使用巡回露天布道的方法傳道。而他所到之處,信徒便大得複興,很多人深切認罪,並且重新向神委身。約翰•衛斯理不但有布道的恩賜,更有組織的恩賜。他不像懷特菲德,講道複興信徒後便往別處去,不太注重跟進工作。約翰•衛斯理卻很著重跟進工作。約翰•衛斯理把複興的信徒組織起來,將每一區的信徒分成若幹班,每班十二人,其中一人作班長。每一班的人互相扶持激勵,班長更有責任督促班員操練敬虔。小組成員立誌共同遵守約章,嚴格遵守聖經要求,小組成員互相認罪、勸勉、督責,改正。這些小組發揮了門徒訓練、傳福音、紀律督促與救濟窮人的作用。約翰衛斯理崇尚悔改重生、強調作完全人,過嚴謹敬虔的生活,追求全然成聖與基督徒的完全。衛斯理強調信仰的執著與確信,強調單純的信心。關注宣教工作,關懷慈惠工作。

3. 敬虔主義與循道宗

正統主義將基督教本來活潑的信仰化成一套僵化、呆板、抽象的教理,而信心變成了對這套教理的宣認。他們擁有精細地界定的所謂"純正信仰",但卻缺乏了因信仰而來的生命活力。主後一六七O年,一位法蘭克福牧師史賓納召聚了一小組信徒在他家中讀經、祈禱,彼此鼓勵追求活潑的屬靈生命,他稱這小組聚會為敬虔團契。他所寫的一本名為《渴慕敬虔》(Desideria)的書,清楚地呼籲信徒聚在一起研讀聖經,摒棄神學的爭辯及抽象的理性思維,而在實際的敬虔操練中體驗及實踐聖經的真理。衛斯理對敬虔主義思想的傳播,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約翰•衛斯理和其弟弟查理•衛斯理於倫敦創立循道會。原為聖公會內的一派,後逐漸獨立。該宗認為傳統教會的活動方式已不足以應付新的社會問題,主張著重在下層群眾中進行傳教活動,宣稱求得“內心的平安喜樂”便是幸福。

4. 福音主義運動對基督教的影響

福音主義是指一群奮興布道家,采用巡回布道的模式,所推動的一個屬靈更新運動。這些奮興布道人通常是平信徒,具有宣講的屬靈恩賜,卻不一定受到過嚴格的神學訓練,他們公開講道,到公元、街頭露天布道。約翰衛斯理曾說,整個世界都是他的牧區。在他之後不少繼起的布道者開始在教會建製之外的工作,他們成立了一些嶄新的組織—福音機構。福音機構在十九世紀英、美大奮興運動中普片設立,對基督教的發展形態造成極大的影響。福音主義者由於過於強調信徒生命的改變,人的宗教感情而非思想,故將信仰大幅度簡化,既不理會複雜的教義分歧,也無視不同宗派傳統界限,單單要求信徒接受、經驗與履行福音;將基督教信仰還原為最基本的內容。所以,福音主義在美國推動了一個跨宗派的合一運動。福音主義對道德有強烈的關注,重視教會的社會見證,因而推動了一係列社會的改革如廢除奴隸運動、改善童工待遇、禁酒運動等造成相當大的影響。

5. 第二次大覺醒運動

在十八世紀末(1785)至十九世紀初的歐洲和美國,另一個奮興運動又告發生,期間延綿了三十多年,對社會及文化均有明顯的影響。福音主義運動在許多奮興布道者的努力下,配合為數眾多的自發性讀經和祈禱運動而產生的。此期間不少牧者與信徒受福音主義熏陶,成為福音派。福音派的特點是他們關心的不是教義的問題,而是信徒個人生命素質與教會的福音使命等實踐性課題,其特征是強調宣講、信徒生命重建,藉著福音改造社會與人生。福音派教士的代表人物是牛頓約翰和西麵,還有威勒伯福士。這些人都是平信徒,他們共同之處就是個人生命先被福音改變,然後切誌用福音去改變他人,對他們而言,福音主義的關鍵不是在於堅持某個教義上的傳統說法,而是強調福音的實用價值及實踐,行動比理論更重要。

美國的奮興運動始於1792年,1798年蔓延至全國。耶魯大學發生一次屬靈複興,全校三分之一學生歸正信主。後來逐漸波及全國。第二次大複興開啟了新興的事工,福音機構推動各種社會改良與救濟事業,還有青少年事工與海外宣教,主日學運動,基督教青年會建立。第二次的覺醒運動中產生了許許多多敬虔愛主的基督徒,為將來的大批海外宣教預備了屬靈器皿,他們持續的禱告使得祭壇上的火熊熊燃燒,複興運動必然推動宣教運動。

1. 近代海外宣教差傳運動

促成海外宣教運動的信仰背景是第二次大覺醒運動。這次宣教運動構建了今天更正教世界的麵貌將原本僅限於歐美的宗教,變成遍布全球的普世宗教。海外宣教運動對基督教的發展作出重大貢獻,但這運動不是純粹的宗教事件,與十八、十九世紀帝國主義擴張無法分割。如同亞洲、非洲、拉丁美洲許多國家的基督教會一樣,華人教會也是十九世紀海外宣教運動的成果。海外差傳機構紛紛成立,成千上萬的宣教士到海外工作,不到半個世紀,宣教士便已經來到最偏遠的遠東地區。這些宣教的運動將福音帶到亞洲。馬禮遜便是這運動中的一份子。因此中國基督教的發展其實與這時期的宣教運動很有關係。然而,除了福音擴展及在世界各地建立教會之外,這宣教運動對西方教會本身有非常重要的影響。因著宣教的熱忱,人對神的委身便越真實。於是在十九世紀初,特別在美國,另一次的大複興再出現在不同的地方。這大複興加強了教會內部的生命力,也間接地加強了宣教的實力。我們可以說,十八世紀末開始到十九世紀末,這一百年是教會有史以來擴展最快的時期。從社會學家的分析來看,這真是令人費解。因為當時的社會、政治環境根本對教會極其不利。然而,當神要興起祂的工作時,任何環境的因素,也不能阻礙。

2. 聖經公會

1804年聖經公會在英國倫敦成立,到1906年共有附屬公會5800個,共發行了兩億冊聖經,並設立區域辦事處,每個辦事處有聖經翻譯、出版和發行專家。聯合聖經公會的全球翻譯協調專員,監督62位翻譯顧問,協助800或更多種不同的語言翻譯工作。到1996年,聖經或單行本共有2167種譯文。

3. 二十世紀的種種衝擊

在十八、十九世紀,教會在各種困難與挑戰中複興、擴展。但複興與擴展並沒有把外在的困難與壓力除去,反過來,整個歐洲的文化正在更急劇的轉變:科技高度的 發展、物質主義及世俗主義潮流的高漲,共產主義的蔓延,這一切對教會造成很大的壓力。我們若回頭一望,便發覺,假若沒有十八、十九世紀的複興與擴展,為教會建立了一個比較穩固的基礎,相信教會在麵對二十世紀的急劇轉變時,可能會經不起那些衝擊與考驗。由於科技的發展,人類似乎征服了大自然,宇宙再沒有任何的問題是科學不可以解答的。人的價值及生命的意義卻因科技的發展而受到前所未有的打擊與考驗。同時整個社會的每一個環節都要講求效率。因此,人的生活便變得越來越機械化。現代人似乎隻有生產活動與消費活動,其他人的特質都給壓抑了,而現代人的精神 生活便因此受到嚴重的虧損,屬靈的感應能力變得非常微弱。我們稱這種現象為世俗化的現象,即是說,人除了感官所及的事與物之外,對於超越的事實--如神的存在、永恒的價值、永生等--完全失去了感應的能力。因此,在歐洲不少地方,信徒的人數不斷銳減,信徒生命的活力也漸漸失落。當上一世紀宣教工作播下的種子在亞洲、非洲等地茁長、開花時,歐洲的教會卻受到世俗主義嚴重的衝擊。除了科技的發展,另一個挑戰便是共產主義的興起與蔓延。自從主後一九一七年俄國革命以來,短短的幾十年,共產政權統攝了世界三分之一的人口。共產主義的唯物思想否定了神的存在,也否定了宗教的價值,因此,當共產主義蔓延時,基督教便受到很大的壓力。猶太人的回歸故土重建國家,對基督教的世界來說也是一個明顯的記號,主來的日子已近,神的話真實可畏,正照著祂的預言實現。

二十世紀也是回教國家變得極度富強的時候。因著石油的發現,很多回教國家富裕起來;同時,當西方文化漸漸侵入回教國家時,回教國家便作出強烈的反應,更激烈、狂熱地死守回教文化傳統。這種回教的狂熱加上石油帶來的財富,便產生了回教的宣教運動。這運動在非洲、亞洲等地,也對基督教會造成相當大的挑戰。同時,曾經受西方文化衝擊的一些第三世界國家,正紛紛從殖民地的情況下獨立建國,他們正不斷地尋求自己獨特的文化身份,對於自己傳統的文化更加重視,麵對於外來的一切影響都非常敏感,甚至排拒。在這種情況下,宣教工作的發展便受到不少阻力。反過來,西方在過去五十年中,因著兩次的大戰,對自己的文化傳統反失去了信心,因麵對亞洲、非洲的文化采取極度開放的態度。在這種情況下,反受東方的各種宗教及哲學所吸引。現時在美國及歐洲,東方宗教及各種異端邪說正不斷蔓延,這對於教會也形成一種壓力。二十世紀是神學思潮洶湧,也是相當紛亂的時代。一個思潮興起,流行一時,不到十年便又衰落。這種情況,使信徒感到很迷惘因此神學教導在很多信徒的心中也失去了過往崇高的地位。


4. 現在與未來

另一方麵,也有許多好的跡象,教會數量大大增加,遍及各大洲,在第三世界國家中基督教急速增長,也平衡了西方國家教會人數的下降。全世界各地都有祂的子民在教會裏敬拜、讚美事奉祂,教會的發展,神學的裝備和培訓也蓬勃持續。神的憐憫永不斷絕,祂的慈愛永遠長存!歸結說來,教會的未來在於主,神在聖經中應許他的教會說:他永不離棄他的教會,並且要與祂的子民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對基督徒來說我們仍然是作世界的光,世界的鹽,引領別人認識主耶穌基督,力行祂頒布下來的大使命。

教會兩千年曆史所發生的事情不可能在這兩個小時裏講完,我依照一個主線選擇一些重大事件,來和大家一起認識神在曆史上的作為。有感動用一句聖經來作這次講課的結語:

詩篇二十二篇26~27:

地與地的四極都要想念耶和華,並且歸順他,列國的萬族,都要在你麵前敬拜。




參考書籍:

《基督教兩千年史》
《曆史軌跡 – 兩千年教會史》
《基督教發展史新釋》
《基督教會史略 – 改變教會的十人十事》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