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能的創造主

主啊!讓我看到我周遭的人,賜我以你的眼光把他們看待, 讓我把智慧和力量付諸於行,使人看到你海洋般寬深的愛!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文章分類
正文

西馬尼園式的禱告

(2008-09-03 17:55:44) 下一個




■ 冬至


背景

四卷福音書都記載了主耶穌上十字架之前在客西馬尼園的禱告(太26:36-45,可14:32-42,路22:39-46,約12:27-33)。符類福音告訴我們,主耶穌在設立聖餐之後,帶領門徒來到一個名叫客西馬尼的地方禱告(太26:36,可14:32)。客西馬尼的意思是“油醡”或“橄欖醡”,這地名已暗示出主耶穌將要承受極大的壓力。因為聖餐後,猶大已出去了,祂知道,他會馬上帶人來抓祂。要麵對被抓、受辱、受苦、受死,這樣一場巨大的爭戰,主耶穌認定,當時必須作的,也是最重要的事,就是禱告。於是就帶門徒來到客西馬尼。

主耶穌當時的心情

“於是帶著彼得和西庇太的兩個兒子同去,就憂愁起來,極其難過,便對他們說:‘我心裏甚是憂傷,幾乎要死;你們在這裏等候,和我一同警醒。’”(太 26:37-38)這是主耶穌主動打開自己的心,邀請門徒進祂的內心,希望我們可以和祂一起去經曆這場禱告的爭戰。主耶穌很清楚,祂馬上就要上十字架了,這次禱告對祂是決定性的。同樣,對要跟從主走十字架之路的你我來講,也是決定性的。

“他就稍往前走,俯伏在地,禱告……” (可14:35上)。這裏可以看出主耶穌向父神禱告的態度。祈求就一定要有一個祈求的態度,向神祈求,則更應該有一顆敬畏的心。當然,最重要的是人心裏麵的謙卑、俯伏,否則再俯伏也隻是一種形式。祂帶門徒來禱告,門徒離祂不遠,主耶穌開聲禱告,顯然是要門徒能聽見,並能和祂“一同警醒”。但祂又“稍往前走 ”,一方麵叫我們看見主耶穌與祂“暗中的父”(太6:6)的親密關係,另一方麵也叫我們知道主的禱告必定是更加恒切的。祂又“稍往前走”也表明主要帶領門徒警醒禱告;如此,我們若要背起自己的十字架來跟從主,就當從跟從祂的禱告,學習祂的禱告開始。

主耶穌的苦杯

祂禱告說:“倘若可行,便叫那時候過去。他說:“阿爸!父啊!在你凡事都能;求你將這杯撤去(可14:35-36)。耶穌的禱告,從稱“阿爸父開始,祂心裏有絕對的信心,知道祂與父的關係,祂要向父表達祂的愛,也懇切地要得著父的愛。耶穌禱告祈求的焦點是求父將這“杯”撤去,與下文連在一起看,顯然這就是“我的意思,耶穌非常真實地把自己的意思,向父傾訴、哀求。“基督在肉體的時候,既大聲哀哭,流淚禱告,懇求那能救祂免死的主……(希伯來書 5:7),就是當時耶穌禱告的寫照。所以,禱告不可以有任何遮掩,來到父神麵前要完全打開自己的心,要向神說心裏話,不論有多少情緒、困擾、難處,神不喜歡我們嘴上一套,心裏一套,就是要我們學習主耶穌裏外一致。一方麵,相信父“在你凡事都能,一方麵又說“倘若可行,祂始終把自己放在父神的旨意之下。我們相信神必垂聽,也必會回應,祂最後賜下的結果也必是最好的,這是我們禱告時要有的信心。但同時,我們也要認識神的主權,祂的應允決不會與祂的旨意相違背,這就是我們要學的信心的順服。禱告,我們是可以抓住神的應許;但神在什麽時候,以什麽方式來應允,則是祂的主權。

我們再進一步來思想,主耶穌當時要麵對的是什麽樣的痛苦?什麽使祂憂愁到極其難過?主耶穌出來傳道三年半,走遍了加利利和猶太地,傳講天國福音,又為他們治病趕鬼。但到最後,門徒剛領完聖餐就在那裏爭誰為大(路22:24),還有個門徒要出賣祂;就是現在到了緊要關頭,主叫門徒和祂一同警醒,他們卻都睡著了。接著,猶大要帶人來抓祂。之後猶太人和外邦人要鞭打祂、戲弄祂、羞辱祂,他們極力喊著要釋放巴拉巴,卻要把耶穌釘十字架(參太27:21-25)。主為我們被掛在十字架上痛苦萬分時,那些人還要諷刺、譏誚祂:“你如果是神的兒子,就從十字架上下來吧!(太27:40)

但這一切祂事先都是知道的(參可10:45,太26:26-28),祂就是為這一切來受苦、受死,祂以這一切為榮耀(參約12:23-24)。我們相信這些痛苦祂都能忍受,那麽到底什麽是使主耶穌憂傷到幾乎要死的痛苦?或者說,到底什麽是主耶穌要父撤去的苦杯呢?

什麽是主耶穌的苦杯,這可能是個奧秘,我們隻能懷著一顆敬畏謙卑的心嚐試著去思索。當我們試圖去思索時,就被十字架有多麽沉重,十字架有多深刻的意義震撼了。主耶穌真正的痛苦就是聖經記載,祂在斷氣之前說的,“我的神,我的神,為什麽離棄我?”(太27:46)這個痛苦遠遠超過了主耶穌肉體的痛苦,遠遠超過了人世間一切的痛苦,否則後來許多曆史上的殉道者不是顯得比主耶穌更有勇氣了嗎?前麵說的主耶穌肉體的痛苦都不是主耶穌的苦杯。

主耶穌苦杯第一個方麵的原因,就是完全無罪的主耶穌,要背負世人所有的罪,如聖經所記,“耶和華使我們眾人的罪孽都歸在祂身上”(賽53:6),“神使那無罪的,替我們成為罪”(林後5:21);一切世人的惡毒、詭詐、凶殘,一切見不得人的汙穢、貪婪、自私,一切對神的不信、背逆和不順服,都要加到主耶穌的身上。

苦杯的第二個原因是,要祂來承擔“罪的工價”──“罪的工價乃是死”(羅6:23)。父對罪惡一切的憤怒和懲罰都要傾倒在祂身上,包括與父隔絕。聖經說,主耶穌“與父原為一”(約10:30)。父與子根本就是一,完全不可能分開的。但由於父要以子為挽回祭,就讓祂在十字架上經曆“棄絕”之苦,這是一種子與父的分離之苦。一位永恒的生命的主,要祂受死,這是什麽樣的經曆?“神就是光,在祂毫無黑暗”(約一1:5),現在要讓祂進入完全的黑暗。

我相信這些遠超乎人類能夠想象的痛苦,才是主耶穌憂傷幾乎要死的原因。當年主耶穌要門徒明白祂的心,今天聖靈同樣要我們好好地去體貼主的心,要叫我們明白主耶穌的犧牲有多大,代價有多大,難處有多大,這樣我們才可能真正摸著一點點神的愛究竟有多大,祂犧牲的愛,究竟有多真實!

主耶穌禱告的爭戰與得勝

在主耶穌第一次禱告中,聖經用了一個很重要的連接詞“然而”。“然而”表示經過禱告有了一個轉折。開始祂為“撤去這杯”懇求神。但禱告卻使祂更認定“我原是為這時候來的”(約12:27)。不錯,遭到神的棄絕,與父分離,給耶穌基督帶來的痛苦是空前絕後的,但這一切都不能動搖主耶穌對父的信心。當父“棄絕 ”子時,父與祂一樣都會同時落入極大的痛苦之中;子對父神的愛心,滿了信心,所以祂可以超越這一切痛苦、擔憂,願意放下自己的意思去順服父的意思。“然而,不要從我的意思,隻要從你的意思”(太26:39),這就是祂第一次禱告的結果。

再將第二次禱告(太26:42)和第一次禱告(太26:39)比較,第一次禱告前半是“情詞迫地直求”,“然而”之後是放下自己的意思,順服父神。第二次禱告前半沒有了,不再提自己的意思,完全是個順服父旨意的表態。兩次禱告的差別,讓我們更看見禱告的果效。若想對主耶穌在禱告中的爭戰有更多一點的了解,可以看路加福音22:43-44,“有一位天使從天上顯現,加添祂的力量。耶穌極其傷痛,禱告更加懇切,汗珠如大血點滴在地上。”禱告更加懇切,英文譯為 He prayed more earnestly (NIV),more intently(DBY)。更加認真,更加專心,非要禱告到通了為止。爭戰是真實的。汗珠像大血點滴在地上,爭戰就是爭戰,主耶穌都要用盡全身心靈來進行這場屬靈的搏鬥,何況你我呢?我們在禱告時,我們有這樣用心、用力嗎?感謝主,靠著神,靠著上麵來的力量,祂勝過了這一切的憂傷痛苦。主耶穌在爭戰中,怎樣一步步放下自己去順服神,祂付出的代價有多少?這正是我們深化禱告生活,必需要學習的功課。

“第三次禱告,說的話還是與先前一樣。” (太26:44)已經得勝,說的話又與先前一樣,為什麽還要禱告呢?這是主耶穌在教導我們,為了真正順服神,仍需要不斷用禱告來堅固。主耶穌禱告的懇切與得勝,也感動了父神,所以“當時就有聲音從天上來,說:‘我已經榮耀了我的名,還要再榮耀。’”(約12:28),這是聖經記載父神為主耶穌見證的最高峰(參太3:17,17:5)。

主耶穌禱告之後,所有的“憂傷”全都放下了,恢複到了原來的那種平靜安穩。主耶穌堅定不移,毫無畏懼,準備走向十字架:“起來,我們走吧!”。

所以,真的可以說主耶穌在十字架上的得勝,是從客西馬尼園得勝的禱告開始的。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經過客西馬尼園的禱告,主耶穌完全順服神的意思,這樣才保證了十字架的得勝。叫我們看見順服神的旨意,結果總是得勝。但我們這些作基督門徒的,卻常常偏行己路,不肯遵行神的旨意,最後一定是失敗。

客西馬尼園式的禱告

從客西馬尼園禱告中,我們到底可以學到哪些功課?主耶穌受的苦,有我們可以明白的,也有我們無法明白的;有人世間的苦,也有遠大於人世間的苦,都加在耶穌的身上。祂為什麽要受這麽大的苦?就是因為你我的罪。我們一定要知罪,珍惜這救恩來之不易。聖經說,“我們若忽略這麽大的救恩,怎能逃罪呢?”(來 2:3)神為什麽要主耶穌受這麽大的苦?就是要我們清楚,神對罪絕對地恨惡,祂一點都不會馬虎、放鬆。同時,又要我們看見神的大愛,居然讓祂的愛子親自來為我們承擔這麽大的痛苦。我們要真的去明白神的心,進入祂客西馬尼園禱告中去明白基督的心,以致我們才能真的願意去放下和對付自己裏麵的罪,真的回轉歸向神。當我們真明白主耶穌為我們受過如此大的苦,這痛苦遠過我們的想象,我們的心真的被祂所震撼,這就使我們更愛主,對神和祂的救恩更有信心,願意來到施恩寶座前,靠著祂的憐恤,恩惠和隨時的幫助去勝過罪,好叫我們的一生真的可以榮耀神。

主耶穌在受死前,對門徒最後、也是最重要的囑咐就是總要“警醒禱告”(太26:41),中文這樣譯,容易以為“警醒”是來形容禱告,沒錯,不過英文譯得更好,“watch and pray”(KJV,DBY,RSV,NIV)“keep watching and praying”(NASB),是用二個動詞,專注和禱告。專注什麽?就是要專注在耶穌身上。專注和禱告是相輔相成的,要認真禱告,才能專注在神和祂的話語上;同時,隻有專注於神,我們的禱告才會有果效。我們渴望靈命成長,但老是成長不起來,你找原因,最後還是讀經、禱告的生活有問題。主耶穌看清楚了,所以教導我們千萬不要忘記“警醒禱告”。我們要走十字架的路,要戰勝各種試探、引誘,最好的方法,就是肯花上時間和代價,像耶穌一樣作客西馬尼園式的禱告。不能像門徒那樣昏昏沉沉地禱告,不能再作那些形式化的禱告,也不能再作那些一大堆交差式的禱告,那都不是客西馬尼園式的禱告。

什麽是客西馬尼園式的禱告?

(1)來到神麵前,打開自己的心,讓神可以進到我們裏麵心靈的深處來作醫治;

(2)謙卑俯伏在神的麵前,真的有一顆敬畏神的心;

(3)稱神為阿爸父,緊緊抓住與神彼此相愛的關係;

(4)將自己裏麵所有骯髒的、消極的東西,都向神來述說,不作任何的遮掩,不要留任何死角。我們對付罪,對付得越徹底,神的赦免與醫治就越徹底;

(5)“警醒禱告”是禱告爭戰的核心。一方麵自己一定要認真,要肯花代價,不禱告到“通”決不罷休;一方麵又要專注仰望神,隻有靠著從上麵來的力量,靠著聖靈的幫助,我們才能真的放下自己,完全順服神,這才是禱告的得勝;

(6)“倘若可行”提醒我們同時要去尋求明白神的旨意,要去體貼尊重神的意思;

(7)屬靈爭戰絕無一勞永逸,所以還要繼續有堅固的禱告。在禱告中,更多地經曆神,以信心去仰望祂的榮光,將一切感謝、榮耀歸於祂。

弟兄姊妹,在今天這個社會,太多試探,太多引誘,太多迷惑了。你要真正站穩,作一個真正的基督徒談何容易。我們靠什麽?無論裏麵,還是外麵,一切屬靈的爭戰,就是要牢記主耶穌的教導“警醒禱告”。一個基督徒如果讀經、禱告馬馬虎虎,就隻能成為一個馬馬虎虎的基督徒;一個基督徒讀經禱告認真了,才有可能成為一個認真的基督徒。我們說要回歸十字架,要經曆與主耶穌同釘死、同複活,真的要從學習耶穌在客西馬尼園的禱告開始。今天無論北美教會,或者中國教會,要回歸十字架,要對付人的罪和回應社會的挑戰,也真的隻能從學習禱告入手,並在禱告中明白如何靠聖靈去勝過罪,把主耶穌基督身體力行的客西馬尼園式的禱告,運用在自己的禱告生活中,我們才可能有一個得勝的生活,去榮耀祂的名。


冬至 來自中國大陸,定居加拿大,曾為大學教師,現在國內傳道。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