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能的創造主

主啊!讓我看到我周遭的人,賜我以你的眼光把他們看待, 讓我把智慧和力量付諸於行,使人看到你海洋般寬深的愛!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文章分類
正文

敬虔的操練 15 溫 柔

(2008-08-24 14:47:01) 下一個




    聖靈所結的果子就是……溫柔……

    就要存……溫柔……的心。      (加五22一23及西三12)

    我們祈求神賜我們忍耐,賜我們愛心、純潔和節製。但是準會祈求得著溫柔的美德呢?喬治.伯瑟尼在一八三九年寫道:「也許沒有任何美德較諸溫柔更少為人所祈求或培養的。事實上,溫柔往往被視為屬於與生俱來的氣質或外在的態度,而不是一種基督徒的美德,而我們也甚少把不溫柔看為罪。」

    自伯瑟尼在一百四十多年前寫下這些話以來,基督徒對溫柔的態度似乎沒有改變。我曾經問過我們一位同工,問他是否認識有人求神賜溫柔或努力培養這種美德。他想了一會,然後說「沒有」。這並不是說基督徒圈子中根本不存在溫柔的美德,不過或許我們並不及神那樣重視溫柔。

    溫柔是不容易界定的,因為它常與溫順混淆,那是基督徒要追求的另一種美德。葛培理(Billy  Graham)給溫柔下的定義是:「以溫和的態度待人……對別人的需要敏感,小心不忽視他人的權利。」溫柔是主動的特質,描述我們待人的應有態度。溫順是被動的特質,描述基督徒受人惡待時應有的正確反應。

    溫柔好比處理一盒精致的水晶玻璃;我們要承認人格是寶貴但脆弱的,必須小心處理。

    溫柔與溫順是由能力所生,不是出於軟弱的。有一種虛假的溫柔是娘娘腔的,而有一種虛假的溫順則是儒弱的。但基督徒要溫柔和溫順,因為這些是象神的美德。以賽亞書四十章同時描述神的能力與溫柔:

    主耶和華必象大能者臨到……(10節)
    看哪,萬民都象水桶的一滴,
    又算如天平上的微塵;
    他舉起眾海島,好象極微之物。  (  15節)
    那聖者說:「你們將誰比我,
    叫他與我相等呢?」
    你們向上舉目,
    看誰創造這萬象,
    按數目領出,
    他一一稱其名;
    因他的權能,又因他的大能大力,
    連一個都不缺。  (  25一26節)

夾在這些描述神的能力的話中間是下麵的句語:
 
    他必象牧人牧養自己的羊群,
    用膀臂聚集羊羔抱在懷中,
    慢慢引導那乳養小羊的。  (  11節)

    作者在同一段強調神的無限權能的經文中,也美妙地描繪他溫柔的一麵。有什麽比把羊羔抱在懷中更能說明溫柔的意義?然而聖靈用這幅圖畫,配以對神至高權能的闡述來描繪神。所以,我們不必懼怕聖靈所賜的溫柔是一種性格上的軟弱。真正的溫柔是蘊含著從神而來的能力的。

    不同的聖經版本對詩篇十八篇三十五節中的一句作出有趣的不同譯法,極具啟發性,有助我們界定何謂真正的溫柔。美國新標準版(NASB)和英王飲定本把大衛的宣稱譯為:「你的溫柔使我為大。」(“Thy  gentleness  makes  me  great.”)而新國際譯本則翻為:「你降卑使我為大。」(“You  stoop  down to  make  me  great.”)溫柔是降卑去幫助別人。神時常屈尊幫助我們,他希望我們效法他——要敏感於別人的權利和感受。

基督的溫柔

    保羅「借著基督的溫柔、和平」(林後一○1)勸告哥林多信徒。新約聖經怎樣形容基督的溫柔呢?

    馬太福音一段為人所熟悉的經文把基督的溫柔描繪出來:

    凡勞苦擔重擔的人,可以到我這裏來,我就使你們得安息。我心裏柔和謙卑,你們當負我的軛,學我的樣式,這樣,你們心裏就必得享安息。因為我的軛是容易的,我的擔子是輕省的。(太一一28-30)

    威廉.韓德遜(William  Hendriksen)說敘利亞新約全書(Syriac  New  Testament)把「柔和」譯為「安寧」;因此,耶穌的話就是:「到我這裏來,……我就使你們得安息,……我感到安寧,……而你們亦可以找到安息。」基督整個人的行為舉止都能使來到他麵前的人感到安寧。這是溫柔的美德所產生的果效。真正溫柔的基督徒能使周圍的人感到安寧或舒適。

    馬太福音十二章二十節給我們另一幅圖畫,把基督待我們的溫柔描繪出來:「壓傷的蘆葦他不折斷,將殘的燈火他不吹滅,等他施行公理,叫公理得勝。」壓傷的蘆葦和將殘的燈火指到心靈受創、靈性軟弱,或小信的人。耶穌溫柔地對待這些人。他沒有因他們的軟弱譴責他們;也沒有嚴厲地責罰他們;相反地,他溫柔地待他們,直等到他們的真正需要顯露,願意開放自己尋求他的幫助。他與撒瑪利亞婦人的對話非常美妙地將他的溫柔表露出來。耶穌堅定而溫和地不住深問她的需要,直至她終於承認自己的需要,並轉而向他求取滿足。

    保羅「借著基督的溫柔、和平」勸告哥林多人;他的表現正好給我們闡明溫柔是什麽。我們可以把他的話意譯為:「我學效基督在同樣情況下會做的,勸告你們。我不是提出要求;亦不是堅持,但我要勸你們。」哥林多人容許那些企圖損害保羅的使徒權柄的人加入他們的團契,保羅實在可以嚴責他們,但他沒有這樣做;反之,他選擇用聖靈所結的溫柔果子去處理此事。

    保羅寫信給腓立比人說:「你們當以基督耶穌的心為心」(腓二5)。他這話是特別指到基督的謙卑的;但我們可以把這命令應用到一切基督的特質上去。溫柔是基督的生命特質,我們作為他的跟隨者,也應該培養溫柔的美德。

溫柔地待人

    我們生命中應有的溫柔表現首先包括努力使他人與我們一起時感到安寧或舒適。我們不應過分固執已見或武斷,以致別人不敢在我們麵前發表意見。反之,我們要敏感於別人的意見和想法。我們不應張揚我們作基督門徒的委身,以免令到其他人產生罪疚感,也要小心避免受創傷的基督徒象被折斷、壓傷的蘆葦一樣,或不成熟的信徒象被吹滅、將殘的燈火。

    第二,溫柔的表現是尊重別人的個人尊嚴。在有需要的時候,溫柔的人會以勸說和友好的態度,尋求改變別人錯誤的觀點或態度,而不會訴諸強硬的手段或威嚇的方式。溫柔的人極力避免直接或間接地威迫他人(正如保羅在勸告哥林多人時也避免這樣)。

    溫柔的人也避免魯莽的言辭和無禮的態度,反之以敏感的心,尊重的態度去回答每一個人,並顧及所有人。溫柔的基督徒不會以為自己有自由「暢所欲言,不管後果如何。」反之,他敏感於別人對他的話的反應,而且考慮到別人聽了他的話後的感受。當他感到有需要用言語去弄傷人的時候,他同時會用安慰和鼓勵的話來包紮傷口。

    溫柔的基督徒不會因別人的反對而受到威脅,也不會因別人反對他而心存怨恨。反之,他會心平氣和地指導對方,仰望神去解決衝突,正如保羅在提摩太後書第二章所教導提摩太的一樣。

    最後,一個溫柔的基督徒不會因弟兄陷入罪中就貶低或輕看對方,或說他閑話。相反地,他會為對方憂傷,並為他禱告,盼望他能悔改。如果他是幫助這個犯罪的弟兄的適當人選,他會象保羅在加拉太書六章所教導我們的,用溫柔的心把弟兄挽回過來,因為知道他自己也容易受到試深。

    基督徒若真心要透過溫柔的性情去學習順服神,就會主動竭力追求溫柔(參西三12;提前六11)。他會將這個敬虔美德放在屬靈特質的前列,並且仰望神借聖靈使他的生命結出溫柔的果子。

為他人著想

    另有一種與溫柔很接近的特質,是那尋求在生命中彰顯聖靈果子的敬虔基督徒所應該擁有的。我選擇稱之為「體貼」(consider-ateness),然而根據釋經家的意見,聖經原文這個詞需要幾個英文字匯才可完全表達它的意義。它出現於腓立比書四章五節:「當叫眾人知道你們謙讓的心。」新國際譯本常譯作「溫柔」或「體貼」(gentleness或considerateness)(參腓四5;提前三3;多三2;雅三17)。美國新標準譯本除了腓立比書四章五節用「謙讓的心」(“forbearing  spirit”)外,也是譯「溫柔」或「體貼」。

    威廉?韓德遜說需要用多個同義詞去表達這個詞的豐富意義:讓步、公道、寬宏、親切、體貼。詹姆士.亞當遜(James  Adamson)在他的雅各書注釋中則用「仁慈」一詞,並說這詞描述「一個人在與其他人的關係上,表現公正,為人設想和慷慨,不會一成不變或苛求。……相對於『嚴苛的公正』,而且是用來描述那些不死守法律條文的法官的,……亦用來形容那些肯聽從道理的人。」維尼(W.E.Vine)說:「這個特質促使我們從人性和合理的角度去看事實根據,……而不會死守法律的條文。」

    法利賽人死守他們絕對服從的傳統,恰好是體貼的相反。他們常問:「是否合法?」但從不會問:「是否仁慈或合理?」耶穌經常引起法利賽人非難,因為他時常違反他們死守的傳統,而且多次暴露他們是何等的荒謬絕倫。

    體貼的基督徒願意聽從道理,並且公正、仁慈。他不死守律法的條文,而是會問:「在這種狀況下,應該怎樣做才正確呢?」可是,這種思想不應與人本哲學混為一談。人本皙學認為:「若覺得對,就幹吧!」這種哲學是完全自我中心和集中於肉欲上的。然而體貼則把焦點放在別人身上,而且問:「什麽對他最好?」

    保羅在腓立比書四章五節的勸勉為我們提供了體貼態度的正確動機。「當叫眾人知道你們謙讓的心。主已經近了。」我們可以把這句話重組一下:「主就站在我的背後,等候察看我今日會如何處理種種人際關係。我對別人的要求會否過分苛刻?或者,我是否溫柔和體貼,了解他們所麵對的壓力和不安全感而按需要給予寬容?」我們要為所有人著想——包括商店店員、公共汽車司機、家人、非信徒及基督徒。

    我恐怕基督徒有時比非基督徒更欠缺人情味,更不為他人著想。我們以為自己堅守原則,但事實上我們可能不過是固執已見。別人怎樣看我們?我們與人相處,是否表現得嚴厲、不行讓步和頑固,還是和藹可親、通情達理、有人情味?耶穌時代的法利賽人將神的命令包裹在他們的傳統之中,讓我們避免重蹈複轍。

    體貼是屬天智慧的其中一個特性(參雅三17)。如果我們要在神眼中看為有智慧,就必須培養這種通情達理和親切的特質。

追求溫柔的心

    在本書探討的所有敬虔特質中,我懷疑對許多男性讀者來說,溫柔是最不吸引的。基於某些原因,我們似乎很難相信男子氣慨與溫柔可以是同一性格的兩麵。男士喜歡見到他們的母親和妻子表現溫柔,但不是他們自己。非基督徒男性世界的男子漢形象也對我們產生影響。但使徒保羅卻用母親的溫柔作為例子去描述他自己的性格。他可以對帖撒羅尼迦信徒這樣說:「隻在你們中間存心溫柔,如同母親乳養自己的孩子。」(帖前二7)我有一個以前為海軍陸戰隊隊員的朋友,他經常在信末寫上:「保持強韌和柔順」——自己要強韌,待人要柔順。這就是溫柔的心。

    我們可采取什麽步驟來培養溫柔的心呢?首先我們必須決定這是我們真正想培養的特質。我們要定意以溫和的態度、敏感的心去與人相處,甘願放棄苛刻的、黑白分明的規則和框框。我們要決定我們是否真的願意關心別人。

    第二,我們可向那些熟悉我們又能對我們坦誠的人詢問,究竟我們對人的態度如何?我們是否教條主義和固執己見?魯莽和無禮?我們是否仗著自己剛硬的性格去威嚇或支配他人?我們與人相處的時候,會否令人感到不安——因為他們會以為我們正暗地裏論斷他們的缺點和糾正他們的過失?如果我們有上述任何特征,就必須以誠實和謙卑的態度去麵對。

    我們一方麵正視自己全麵的需要,一方麵也應該求聖靈讓我們認識到我們在哪些特殊情況下欠缺溫柔或體貼。單是含糊地承認我們缺乏這種敬虔美德並不足夠,我們還需要辨認出我們這方麵缺點的具體例子。惟有這樣才能驅使我們迫切地求神賜溫柔的美德。同時,正如其他特質一樣,我們應該背誦一至多段與此題目有關的經文。我建議你再迅速翻閱本章,至少挑選一段經文來背誦,日後加以默想。然後將此需要放於私禱項目中,並且禱告求神在你生命中動工,借著他的能力,讓你結出溫柔的果子。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