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說起「後現代」,就讓人想起「前現代」與「現代」。這幾個時代都各有所重,對當代的影響也是全麵的,從哲學、神學、道德,到藝術、文學、建築與自我認同,全深受其益、或其害。所以我們亦應花時間來了解一下20C末,後現代主義對基督教價值觀的衝擊為何。
首先,我們得了解這幾個時代的走向。「前現代主義」是以教義、信仰與種種形而上的假設為主。「現代主義」則抬高人的理性,尋求客觀事實 (objective reality),且什麽都以科學知識為重。到了後現代,則擺低人理性的份量,舍棄唯一客觀事實存在的可能,正如同英國當代名詩人拉肯寫的:
「前麵沒有東西 腳跨過去 後邊的門 砰然關上」
全然的客觀事實解體,意謂著「前麵沒有東西」,代之而起的是群體詮釋(social community)的事實1(意指大家共同解釋、拚湊成一個麵貌),以信息科技為主。網絡上的眾聲喧嘩,就是後現代最典型的現象。當然,談到此,不能不想到尼釆,當初尼釆便主張所有知識皆是觀點(perspective), 沒有所謂的事實,隻有個人從其觀點而產生的詮釋。也因此,尼釆深受後現代的喜愛。
後現代主義的源由,是一群法國人受德國哲學家Martin Heidegger海格爾影響,推動了後現代思潮。時間上來說,後現代主義是指現代主義死亡之後的曆史。現代主義約是1789 – 1989 ,巴黎巴士監獄被毀,到柏林牆倒,也就是說法國大革命到共產主義瓦解這一段。2 後現代則始自這之後。
最有影響力的後現代主義者Jean-Francois Lyotard,曾把哲學稱為“西方的精神病 3。但仔細想想,實際上後現代主義也是一種精神病,預示了許多西方的衰微。它的影響麵相當廣泛,簡當來說,後可分為六方麵4:
a. 一切傳統價值觀被解構(deconstruction):
解構(deconstruction)一詞,是建構 (construction)的顛覆。在西方,曾經基督教被視為倫理的主要指引。但後現代主義出現後,一切價值觀被解構,也就是被顛覆,使得倫理很難講對錯。5一切成了相對,所謂的後現代相對論,沒有絕對的價值觀,而且價值多元化,可以同時有很多立場並存。與提後4:3 –4所說相似:「因為時候要到,人必厭煩純正的道理,耳朵發癢,就隨從自己的情欲,增添好些師傅;並且掩耳不聽真道,偏向荒渺的言語。」
所謂價值觀,全憑個人品味來取舍,憑個人參與來詮釋。比如說台灣曾轟動一時的璩美鳳光盤事件,就有許多相對議論。有人說璩美鳳事件的真正問題是:不應通奸!但有人認為成熟男女有選擇情感的自由,是有多位性伴侶不應該!又有人說有多位性伴侶沒關係,因那是個人私事。但不應裝針眼偷拍,又弄得全民偷窺,因為非禮勿視!又有人說拍攝下來才好,這樣你永遠不敢再做壞事,因不知何時會被掀出來,最好是不做!
所以過去基督徒必須理性的麵對無神論者的挑戰,辯證:「上帝存在不存在?」後現代中的問題,則不再隻是「有沒有神?」而是「哪一位神?」傳福音在後現代的困難,也是我們「絕對」的立場,絕對隻有一位神,絕對要順服這位神。不能墮胎、毋奸淫,什麽都是絕對!與後現代價值多元化相較下很難切入,有點雞同鴨講。
而後現代主義的講究開放與多元化,不強求別人與己認同,相形下,亦使基督教在世俗中顯得封閉,狹窄、格局小。當講道、寫文章、上廣播時,若有個強烈道德立場,便很難為外人接受。這成為教會今天最大的挑戰。
不隻基督教受限,有次台灣聯副有位知名作家何懷碩,有一篇文章,提到批判同誌主義(指同性戀),馬上招來投書強烈反擊,認為他容不下異己。這在傳統中是絕不會發生的。b. 邊緣和中心被顛覆:
後現代主義認為過去,整個世界是被西方思潮所主導,邊緣與弱勢族群或者被同化,或者被壓抑,或者被暴力殲滅。這些現象曾經由馬克斯、列寧、納粹等重複出現過,所以後現代主義要顛覆所謂的中心和邊緣。
很多原本是主流思想的,現變成邊緣,原來邊緣又漸成主流。一些傳統製度:政治、宗教、家庭與形而上,都被視為沒有基礎,漸被推向邊緣。認為這些傳統製度不管是理論還是實踐上,都可成為迫害,或恐怖勢力。所以要被解放,所謂的自由主義。過去所謂的弱勢團體與邊緣文化亦開始發聲,爭取地位被提升,一些原住民、同誌主義、女性主義,後殖民主義等開始聽到聲音。
像得諾貝爾文學獎的奈波爾,寫印度「幽黯國度」,便在強調被殖民的國家被壓迫後,文化開始複雜。另一得英國文學布克獎的「屈辱」一書,柯慈,即寫非洲被白人統治下的各種強勢/弱勢間的屈辱,亦是一例。
對神學的影響,則是我們開始有了福音神學、自由神學、女性神學、黑人神學、同性戀神學等等。
所以文化中再也沒有所謂的邊緣/中心,隻有不同的中心。壞處是一些傳統的宗教、家庭製度不再被看重,宗教、家庭原有的束縛力被瓦解。原本還有社會輿論、千夫所指的大逆不道,現已不再存在,全都成為小逆,而且談不上「不道」。
但影響也不完全是負麵。對西方,基督教也許現是被擠至邊緣。但在中國,基督教則原本便算在邊緣,現在眾聲喧嘩下,反而變得有希望能有發言的空間。
c. 身分認同問題不斷被質疑:
後現代既顛覆解構許多既有,「自我」也變的不確定了7。沒有一個具體不變的自我,這一分鍾與下一分鍾的我,是否是同一個?曆史記載的蔣中正是真正的蔣中正麽?另一個叫陳惠琬的,可否與我有身分互換?所以有身分探討。
米蘭、昆德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裏有一段,特莉薩盯著鏡子裏的自己,想:如果她鼻子每天長一點,要多久時候,她的臉會變得讓人認不出來?而且如果她看來不像特莉薩了,她是否還是特莉薩?自我是從哪裏開始?自我又是從哪裏結束?8 他還寫了「身分」,名字是否代表一個人?人是否會錯認人?
也有許多文學在探討尋找自我,但尋找的方式是用情欲,好像人要透過對自己情欲的啟蒙、徹悟,才可以了解自己,找到自己。現代的同誌文學、女性文學,都是走的這一路線,都脫離不了看自己的肚臍眼講話。
d. 對真正人性的看法偏差:
基督教強調人是神創造的,是神所看重的,但人墮落後需要救贖。但後來社會學出來了,有些人主張人是一頭需要馴服的獸,應被再改造(Skinnerian 社會製約)。另有些人主張人還是一個神聖的創造物,需要自由來表達自己、實現自己的內在潛力。所以應由社會所有束縛中解脫,隻保留他自己獨特的存在,隨他本性發展。(Rogerian Natural Development)
到後現代流行減縮主義(reductionism),把人縮減成有許多共同性、求生存的機器與商品,盲目、機械化、沒有獨特性,也沒有內在生活與做決定的力量(minimal self)10。被縮減成細到好似一條黑線畫出的身體,上麵頂一個圓圈的頭。最明顯的是購物中心的時裝店,櫥窗內再也看不到有膚色、有眉目的時裝模特兒,全換成麵目模糊,甚至沒有頭的模特兒一一陳設。
人可以是任何一個人,也可被要求成為隨便那個人。可以是一連串的點和線——肉體連結的點線,沒有任何名號,就似一個活的幾何體。
最做作的是,對計算機的迷戀,人隻是極端複雜的自動機器,第五代機器人正在研製中,把人的特質投射在機器人身上,再反映以及重新詮釋人的特質。深深影響人的自我形象。如電影”A.I.”,說的是機器人的故事,實際上是「人」的故事。
但同樣一個被視為沒有意義之下的意外的產物,人,又被視為神。認為人自己是道德宇宙的作者,是對與錯的創造者。矛盾處在於既然人的自我已被解構,身分也被質疑,那麽,這一刻的我,是用那個自我在定對錯?
而且,隨著人被神聖化,自戀與自我中心也愈來愈明顯。
e. 解構曆史大敘述(master narrative):
後現代認為原來的曆史敘述是跋扈的,有排斥原則,不能代表真象,不能為邊緣人民發聲。所以原來的大敘述:基督教、黑格爾論、馬克斯主義,甚至自由主義等,都被視為是有極權危險性與可怕的幻象。所以後現代講究不要對極權、社會製度妥協。
對聖徒的看法也變了,Edith Wyschogrod “Saints and Postmoderism”12[Teresina1]一書中,對聖徒定義不再是傳統中犧牲自我的模範,而是那些教導我們超越傳統,進入史無前例,脫離一切製度的自由形式的英雄,rebellious type, 叛變型。米蘭、昆德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中,就是指脫離一切責任、道德,脫離所有生命中的重,要不斷地輕。
而且,在否定了大敘述後,petites histories13,個人故事被視為唯一會向我們揭露人生豐富的來源。稗官野史,各式傳記、回憶錄成為人們學習真理的來源。
f. 解構藝術形式:
1. 藝術的地位被提升:
因在真理上哲學、神學、倫理與自然,所謂客觀的現實(objective reality) 都變弱了,藝術的地位卻被提升(真、善、美, subjective reality)。相對於現代主義重理性思考,我們的思維在受形象、氛圍的影響,象征、意象、圖畫與語言,在形成價值觀與態度上扮演一重要角色。
而且挑戰一般人所認識的世界。容許非理性、神秘主義、屬靈的成分進入。因人需要由所有的封閉體製中脫離,包括現代主義強調的理性與次序,藝術有了指向神聖真理的機會,other world,另一世界開始有存在的可能。
這對我們基督教是正麵的。在我們聖經中充滿了形象化的描述,有許多意象、異象、故事、象征。以賽亞看到聖殿中的神、伊萊沙望見圍繞多坍的火車火馬(列王下6:8-17)等等。我們可以形象化的呈現神聖與奧秘。藝術指向神聖真理,也給了我們談神聖與奧秘的可能。2. 講究形式表現:原有的藝術原是寫實與敘述性的,描寫這個世界是什麽樣子。現被解構,後現代藝術對文學的看法是,文學不再是現實的仿造,而是語言的遊戲。形式是內容的一部分。為了呈現作者看到的世界是荒謬的,文字、句法與故事都用荒謬形式來表達。語不成句,或敘述跳來跳去。故事沒有情節。後現代藝術否定形式美感所帶來的安詳,破壞一切熟悉的基礎。而凸出表現的“形式”,使“形式”成為主題。
所以文字被解構來探討什麽是語言,文字完全斷裂,無法傳遞真正的意義。同樣是”紅”,在你腦中是朱紅,在我是橘紅,所以到底是哪個”紅”?一個故事被解構來找出說故事、與讀故事的意義。所以後設小說是「關於什麽是小說的小說」。有時候作者在故事中現身,打斷讀者的投入,提醒讀者這是虛構的,或提供多重結局。有時候敘述作者怎麽寫小說。沒有傳統的人物、故事情節。
對基督教來說,對語言的解構,某些方麵也挑戰了我們習以為常的屬靈術語如:救贖、成聖,恩膏、悔改等,是否因過度使用,對個人還有意義?我們需要以新的眼光,來了解用到爛的屬靈詞匯,或尋求用創意的方式,使一些聖經語言再生。3. 容許不同形式的幻想(fantacy):因為容許有神秘與other world 的存在,後現代哲學容許不同形式的幻想來呈現思想。而且是結合現實與奇幻的形式。拉丁美洲的魔幻文學,馬奎茲的「百年孤寂」。Harry Potter與魔戒。同時候跨越兩個世界,自然與超自然並存,所以叫魔幻寫實。
4. 讀者參與創造:創作不再止於作者,作品的意義也不隻是作者賦與,讀者也需要積極參與創造,也有權利詮釋出另一種意義,也許與作者初衷完全不同的意義。 2001年台灣的時報十大好書排行榜,有一本翻譯「誤讀」,就是其一。是一本呈現作者、文本(text)、與讀者之間微妙關係的書。
另一本卡爾維諾「如果在冬夜,一個旅人」,書中講男主角「你」是個讀者,興致勃勃買卡爾維諾「如果在冬夜,一個旅人」來讀,正看到入迷時候,沒想到因書頁裝訂錯誤而被迫中斷閱讀。你迫不及待尋找下文,不料拿回來是另一部小說,讀到高潮迭起時候,又中斷……結果陰錯陽差讀了十個不同的故事,有偵探、間諜、科幻、恐怖等故事,文體有現代主義、意識流、魔幻寫實等。是一部關於說故事的故事,一本關於探討文本與閱讀關係的書。一部明顯的後現代作品。5. 故事的結束與開始:當傳統的寫實敘述被解構,新的故事,新的說法開始出現。故事在真正生命裏的角色,以及現實與虛構的界線也受到挑戰。曆史變成另一種說故事,毛澤東、蔣中正的故事有許多版本。個人與社事件變成另一種連續劇,如台灣璩美鳳,薛凱莉、王曉蟬等事件,讓人覺得連續劇也寫不出這麽精彩。
藝術與現實沒有界線。而且故事中還有故事,現實揭露出不是現實,如電影“法國中尉的女人”。讀者也無須相信故事。6. 跨越多重世界:後現代中有一特殊故事文體是科幻小說,尋找”otherness”,另一個世界,另一個真實。把讀者放在兩個世界中的不同與衝突。如電影「計算機黑客(Matrix.)」
另一最近挺流行的電視節目,間諜”Alias”(化名),又是另外一種後現代多重世界的接觸。傳統的間諜片007中有香車美人,辦案,很拉風,但沒有個人的喜怒哀樂,隻有一個世界。但”Alias”背景設在現代真實世界裏,人扮演化名間諜,還同時是反麵間諜,同時活在四個世界裏(真實, CIA, SD-6, KGB)。除了間諜世界,還有個人恩怨。每個人都有多種身分:主角Sindney: 同時是CIA, SD-6 間諜,同時擁有女兒、室友、大學生身分。室友又被殺,被另外複製一個KGB間諜來臥底。媽媽是KGB冒充CIA……更讓觀眾有種不確定,身分到底是哪個?哪個是真的,哪個是故意設的陷阱來騙人?
結論
基督教文明本來是西方文化的中心,因後現代主義邊緣與中心的顛覆,把基督教文明推至邊緣。但在中國文化中,基督教文明體係向來屬於邊緣文化,對我們華人基督徒而言,反而是個轉機,在中國文化中「邊緣」現也變得有發言的空間。
但後現代解構了所有的意義,事實轉換成是在一詮釋的群體中產生,被決定。所以基督教可以由教會社群中,來重新建構我們信仰的價值與意義。
為了應付後現代主義的價值相對論,我們亦可用不同方式來傳揚福音,避免用權威或硬梆梆、定罪的方式,來傳福音或基督教的價值觀(例如外遇、婚前性關係問題)。而盡量設身處地,分析利害關係和行為後果,使讀者自己能吸收消化後,比較容易接受。新近過世的倫理學學者,我的老師Lewis Smede,在「隻是道德」倫理學一書便做了最好的示範,指出價值觀混亂會帶來的各種不良結果,由讀者自己來判斷。這也成為我上廣播講兩性、婚姻的語言方式。
然後多采用生命故事來傳遞信息。基督教的見證故事,是我們獨有的文體或呈現方式。在後現代否定大敘述,重個人故事的特色下,個人見證故事來詮釋信仰,成為極為有利的傳遞方式。近來,我在宇宙光的專欄「行至寬闊處」便是回憶體(memoir)的一個嚐試。
此外,現實與超現實兩世界的重迭,也使美國世間媒體開始流行各類天使的電影與電視。美國電視甚至有一打破記錄,演了一季又一季的電視影集「七重天 (Seventh Heaven)」,把整個牧師家庭搬上小屏幕,來演給世人看。我們在一般文學中,也較易把神聖帶入現實,而不引起人的反感。
簡言之,基督教即麵對後現代主義,在價值觀上不可妥協,但在信息傳遞的形式上,可藉用一些後現代文化特色,來傳遞與爭取發言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