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能的創造主

主啊!讓我看到我周遭的人,賜我以你的眼光把他們看待, 讓我把智慧和力量付諸於行,使人看到你海洋般寬深的愛!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文章分類
正文

「登山寶訓」係列之二 - 哀慟的人有福了

(2007-08-05 15:47:40) 下一個





馬太福音五章4節

原講日期:1980年3月16日
原講者 :
張熙和牧師

版權所有:福音電台


我們繼續看主耶穌的八福係列。馬太福音五章4節,主耶穌說:“哀慟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安慰。”它的平行經文是路加福音六章21節的下半節:“你們哀哭的人有福了,因為你們將要喜笑。”這裏講到,現今哀哭的,到那一天神將以喜樂充滿他們。“哀慟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安慰。”這又是一個與世界完全相反的觀念。世人不會看哀慟為一種福樂。而主耶穌來就是要把安慰帶給那些哀慟的人。下麵,我們仔細查考這節經文的涵義。

解經式講道的目的是要詳細解釋神話語的確切涵義。我們要避免這一類講道,即給出一段經文,然後開始東拉西扯;或者是借用經文來發揮自己的觀點。在解經方麵我們一定要忠心,要按著主耶穌要我們領會的意思去理解和闡明。

得救的安慰
首先,我們要問:這是什麽樣的哀慟?主耶穌是不是說,無論哪一種的哀慟,無論為什麽而哀慟都會得著安慰?“他們必得安慰”是什麽意思?是指你會得著某種愉快的感覺?因你經曆了不開心的事,所以主讓你內心重新感受到愉悅?是這樣嗎?我們一定要明白主耶穌這個教導的屬靈深度。

在聖經中,安慰與救恩是緊密相關的。得著安慰不隻是意味著得到鼓勵或者愉快的感受,它是與得救的安慰直接相關。我們能夠從舊約找到這段教導的來源,就是耶利米書三十一章13節:“……因為我要使他們的悲哀變為歡喜,並要安慰他們,使他們的愁煩轉為快樂。”這段經文是與以色列人的得救直接相關。詩篇三十篇11-12節也講到了類似的情形:“你已將我的哀哭變為跳舞,將我的麻衣脫去,給我披上喜樂,好叫我的靈歌頌你,並不住聲。耶和華我的神啊,我要稱謝你,直到永遠。”這裏詩人見證說,神已將他的哀哭變為跳舞,將麻衣脫去,給他披上喜樂。這個安慰是與救恩相關的。

以賽亞書四十章1節是這樣開始的:“你們的神說:‘你們要安慰、安慰我的百姓。’”從以賽亞書四十章1節往後看,我們就看到,這個安慰與主來臨拯救祂的百姓直接相關。路加福音二章25節講到的以色列的安慰實際上就是以色列的救恩。在哥林多後書一章6節,安慰與拯救同時被提到。還有帖撒羅尼迦後書二章16節,救恩被描述為“永遠的安慰”

由此可見,明白安慰的正確涵義極為重要。你要去查考聖經,不要按著自己的意思——認為安慰就是神使你感覺舒心,當然它也有這層意思,但是當中的涵義更為深入。聖經所講的安慰,是指神永恒救恩的安慰。哀慟的人就是神要拯救的人,祂要用永恒的救恩來安慰他們。

我們怎樣得到救恩?
我們既已明白安慰的涵義,那麽哀慟的涵義又是什麽呢?有一點你要牢記在心,我們不是因相信教義(甚至正確的教義)得救。正確的教義固然重要,但是教義本身不能救我們,即使我們全心地相信。今日教會大多都在傳講憑教義得救,隻要你相信正確的教義,就會得救。然而根據主耶穌以及整本新約的教導,得救不是憑相信教義。主耶穌的教訓絕非這般膚淺。

我們也不是憑行為得救,救恩不是靠行善賺得的。在新約,行善非常重要,但我們不是憑行善或是好行為得救,盡管它們極為重要。如果我們既不是憑相信教義得救,也不是憑行為得救。那麽,我們是憑什麽得救呢?

我們得救是靠著神的能力改變我們成為新人。這一點,我希望大家都非常清楚——神的恩典是透過祂改變人的能力彰顯出來。我們得救,不僅僅是借著主耶穌的死,更是借著祂的生。保羅在羅馬書中告訴我們,主耶穌的死使我們過去的罪得以赦免,借著祂的生我們被改變成為新造的人,可以與神和好。保羅說:“現在活著的生命,是基督借著我的信在我裏麵活著。”(加二20意譯)信心是渠道,透過它,基督複活的生命進入我們裏麵,使我們成為新造的人。所以,我們不僅強調基督的死,也要強調基督的生,不僅是我們過去的罪得以赦免,而且透過基督複活的生命,我們被創造成為新人。這就是救恩的實質。

今天的教會隻是強調基督的死,仿佛基督的生對我們無關緊要。保羅非常明白主的教導,他在羅馬書五章10節說:“因為我們作仇敵的時候,且借著神兒子的死,得與神和好;既已和好,就更要因他的生得救了。”這就是聖經的教導。所以,我常常說保羅的教導其實是在解釋主耶穌的教導(不是說解釋不重要,正確明白主的教導是至關重要的)。換言之,如果我們對主話語的理解與保羅的解釋出現差異,那麽我們的理解肯定是錯了。保羅的任務是引導我們正確明白主耶穌的教導。保羅所講的完全是同樣的道理:我們不是憑相信教義得救,也不是靠行為得救,我們是透過成為新造的人得救。

救恩臨到哀慟的“新人”
那麽,這新人的特征是什麽呢?這新人就是哀慟的人。什麽意思呢?當中有些重要的道理需要我們深入去明白。“哀慟”這個詞所表達的就是悲傷。這是一種透過淚水來表達的悲傷,是人內心深處的情感的流露。主耶穌這番話衝擊著我們內心的最深處。我們的信仰究竟是膚淺還是有深度,取決於我們對哀慟的領悟。我恐怕我們對哀慟的領悟是極其膚淺的。

蘇黎世的史懷澈教授(Professor Eduard Schweizer)是一位著名的新約學者。看了他新近出版的馬太福音注釋,我感到極為難過,它反映了人們對哀慟的一無所知。他是怎樣講的呢?他說:“我們不為罪哀慟,我們隻是恨惡它。”從這一點,他就得出以下的結論:“若我們不為罪哀慟,那麽,我們為什麽而哀慟呢?我們哀慟是因受欺壓和逼迫。”這番話固然有理,然而卻是文不對題,既不切題又不合情理。我盼望現今的新約學者能有一些更好的見解,而不是這種膚淺的解釋。我舉這個例子的目的不是要針對什麽人,而是它反映了這個時代的人不明白什麽是哀慟。

為什麽我說它文不對題呢?這是因為問題不在於我們是否為罪哀慟,問題的關鍵是:我們哀慟是因我們犯了罪。我不是在為一個叫做罪的東西哀慟,我哀慟是因為我犯了罪,這是哀慟的因由。我們應該恨惡罪,但這並不能阻止我們為自己的罪哀慟。

恨惡罪和為罪哀慟的例子
讓我用個例子來闡明這一點。加拿大的魁北克省曾經發生了一起令人痛惡的事件。一個二十二歲的工人把兩個小孩從雅克·卡爾捷(Jacques Cartier)大橋扔進冰冷的聖勞倫斯河中,將他們活活凍死。其中一個是六歲男童,另外一個是五歲女童。無論此人的動機是什麽,整個事件令人感到惡心。當警察審問他時,他表示並無特別動機,也沒有什麽特殊原因。

這種行徑實在令人深惡痛絕。我們固然要恨惡罪,但這不能阻止我為這兩個無辜的孩子悲傷、哀慟。想到他們父母所要承受的痛苦,我不能不感到哀慟。那作母親的在極度的焦慮中,日日等候著小女兒的消息,期盼著她唯一的女兒回到家中。然而,經過這麽多天的焦慮等待,聽到的卻是她心愛的孩子被扔進聖勞倫斯冰河中!你不悲傷嗎?你不與這些哀哭的人同哭嗎?一個新約學者講出如此不相關的廢話,說什麽:“罪是一個可惡的東西,因此我們要恨惡它,但我們不為它悲傷。”就這樣輕描淡寫的打發掉這個話題,我感到悲哀。我講這些不是要去攻擊這位學者,而是說它反映了這個時代的特征,我們不懂什麽是哀慟。我恨惡罪,但仍舊會為罪哀慟,為罪的後果悲傷,這並不意味著非此即彼。

一個深而持續的哀慟的態度
更為嚴重的是,那句話根本不合乎聖經的教導。我希望你不要犯同樣的錯誤。聖經所講的哀慟不是指情緒上的傷感,而是觸及我們靈魂深處,從裏麵表達出來的哀慟。很多的基督徒和學者因為不明白什麽是哀慟,隻好將其解釋為“我們哀慟是因受欺壓和逼迫”。於是,哀慟隻屬於那些被欺壓和逼迫的人,既然我們沒有被欺壓和逼迫,就沒有必要哀慟了。這完全誤解了當中的要旨。

主耶穌這句話所用的時態是現在分詞,即是“不斷哀慟”或“持續哀慟”的意思。祂在形容一種持續的內心態度。路加也是這麽理解的,他說:“你們現在(根據原希臘文時態)哀哭的人有福了!因為你們將要喜笑。”“現在”既是指在現今黑暗、罪惡的時代。

那麽,哀慟又是指什麽呢?特倫奇大主教(Archbishop Trench)曾是我所就讀過的英國皇家學院(King’s College)教授,在他所著的《新約同義詞》(Synonyms of the New Testament)一書中解釋,“哀慟”這個詞是表達一個人完全被悲傷所占據,以致不能隱藏。他指出,在聖經中“哀慟”與“哀哭”這兩個詞常常聯在一起,這就是路加福音用“哀哭”而馬太福音用“哀慟”的原因,哀哭就是這種哀慟的流露。

我再次強調,主耶穌沒有說那些過去哀哭過的將被安慰,而是那些持續哀哭的必得安慰。主所強調的是一種內心持續的態度。你必需明白經文的精義,絕不能對經文作出一個膚淺的解釋。

五個哀慟的階段
當我查考新約聖經時,我驚歎於主耶穌把如此豐富、如此有深度的教導凝聚成一句話:哀慟的人有福了。為什麽哀慟的人有福呢?我查考新約在這方麵的教導時,看到哀慟分為五個階段,每個階段層層進深,一直進入屬靈哀慟的精髓。在最後一個階段,達到了與以賽亞書五十三章3節相近的地步,那裏講到救主基督“……多受痛苦,常經憂患……”。故此,耶穌能夠成為我們的救主。

今天的基督教何等膚淺,既不懂哀慟的深度,也不懂痛苦的深度。我們有的就是這種膚淺表麵的基督教,願神教導我們如何哀哭!

那麽,是那五個階段呢?

1.悔改的哀慟
第一個階段是悔改的哀慟。關於這點,無論是新約還是舊約比比皆是。我看見過一個人,他跪在主麵前為自己的罪哭泣了整整一個半小時,他為自己的罪哀哭。難怪我不明白那位教授在講什麽。他不懂什麽是悔改嗎?說什麽我們不為罪哀哭,我們隻是恨惡它,何等淺薄的廢話!實在可悲!一個人怎能說出這樣的話?很明顯,這人從來沒有為自己的罪哭泣過!你為自己的罪哭泣過嗎?你有為所犯的罪帶給他人的傷痛哀慟過嗎?你從來沒有為罪哭泣過?這是什麽樣的基督教?何等膚淺的基督教!我要證明給你看,在聖經中有關這方麵的教導比比皆是。

詩篇三十九篇12節講到:“耶和華啊,求你聽我的禱告,留心聽我的呼求。我流淚,求你不要靜默無聲……”。詩人明白什麽是悔改。為什麽我這麽說呢?因為在第8節詩人說到:“求你救我脫離一切的過犯……”“……我流淚,求你不要靜默無聲……”,難怪詩人是一個神人,他懂得為罪哀哭。他沒有用一些神學理論來淡化它,說什麽隻是要恨惡罪。我們固然恨惡罪,但我們也要為罪哀哭。這一點貫穿了整個舊約。

我們來看另外一段經文,以賽亞書二十二章12節:“當那日,主萬軍之耶和華叫人哭泣哀號,頭上光禿,身披麻布。”這是悔改的呼召。神呼召我們悔改、為罪哀哭。在舊約,當人哀慟時,他們會削去頭發。有些人甚至會用手把頭發扯下來。他們也會披上麻布,正如中國人在哀悼時會穿白衣,西方人則在臂上配戴黑色布帶。

但是,第13節告訴我們:“誰知,人倒歡喜快樂,宰牛殺羊,吃肉喝酒,說:‘我們吃喝吧,因為明天要死了。’”就像現今時代,不懂得為罪哀慟。神呼籲我們哀慟,然而我們說:“不!我們不想為罪哀慟,我們要歡喜快樂,我們要宰牛、殺羊、吃肉喝酒。我們要吃喝玩樂,因為明天就要死了,趁著還有今日我們要盡情享受。”

留意第14節講到:“萬軍之耶和華親自默示我說:‘這罪孽直到你們死,斷不得赦免!’這是主萬軍之耶和華說的。”這些人不懂得為罪哭泣、哀號。他們說:“好吧,趁著還有今日,我們要盡情享受。”神說:“這罪孽(不為你的罪哭泣哀號的罪孽)直到你們死,斷不得赦免。”你們看,聖經所講的哀慟絕不是我們所理解的那麽膚淺。這是一種有深度的哀慟:神呼籲我們悔改,呼籲我們為罪哀哭。聖經中有許多地方談到這點,如約珥書二章12節,也是呼籲我們要哭泣、悲哀,一心歸向神。

讓我們再多看一處,就是傳道書七章3-4節,傳道書的智者說:“憂愁強如喜笑,因為麵帶愁容,終必使心喜樂。智慧人的心,在遭喪之家;愚昧人的心,在快樂之家。”我恐怕我們都在愚昧之家、快樂之家。我們還不懂得什麽是哀哭,因此也不會明白什麽是喜樂。這就是傳道書所說的:“憂愁強如喜笑,因為麵帶愁容,終必使心喜樂。”沒有什麽比悔改的眼淚更能潔淨人心。雨過天晴的快樂,經過雨水衝刷,在陽光下神賜下溫暖喜樂。那些不知道怎樣哀哭的,也不知道什麽是喜樂,他們認為喜樂是在快樂之家,一種表麵而膚淺的喜樂。這正是這個世代的寫照。

難怪雅各書四章9節呼籲我們:“你們要愁苦、悲哀、哭泣,將喜笑變作悲哀,歡樂變作愁悶。”如同先知以賽亞,雅各呼籲人在悔改中哭泣、哀慟。這是一個讓人愁苦、悲哀、哭泣的呼籲。這是一個悔改的呼籲,正如我們在第8節所看到的:“你們親近神,神就必親近你們。有罪的人哪,要潔淨你們的手;心懷二意的人哪,要清潔你們的心。”你們心懷二意的人、有罪的人,都要哀慟。我們看到哀哭不是隻與逼迫有關,哀哭是與悔改、為罪痛悔有關。

在哥林多後書七章10節,我們看到同樣的教導。使徒保羅在這裏講到:“因為依著神的意思憂愁,就生出沒有後悔的懊悔來,以致得救;但世俗的憂愁,是叫人死。”這是非常重要的經文。留意這裏談到兩種憂愁(不是所有的憂愁和哀慟都能帶來救恩),一種是依著神的意思憂愁,一種是世俗的憂愁,而世俗的憂愁隻能帶來死亡,因為它不是出於信心的憂愁,而是不信的表現。在帖撒羅尼迦前書四章13節,保羅對帖撒羅尼迦信徒說:“……恐怕你們憂傷,像那些沒有指望的人一樣。”我們可以憂傷,但是我們不能像那些沒有指望的人一樣,他們對神沒有信心,我們憂傷是出於對罪的痛悔。這是基督徒生命的第一個階段。

基督徒生命是從哀哭開始,而且,是不會停止哀哭的。處身於一個罪惡的世界——在神的國度還未建立,神的旨意還未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之前,我們怎能停止哭泣?我們就像彼得後書二章7-8節所講的羅得,天天為他世代的罪傷痛。“傷痛”的希臘文是“折磨”、“挫傷”的意思。羅得因他世代的罪“義心就天天傷痛”,這就是基督徒應有的態度。求神救我們脫離膚淺的心態,教導我們哀哭,直到神的國臨到地上。

2.為罪的後果哀慟
第二個階段與第一個階段非常接近。我們不會一直為過去的罪哀慟,那隻是第一步。在神饒恕了我們的罪後,我們無需一直為那些過往的罪哀慟,盡管我們會牢牢地銘記在心,但我們不會一直不停地求饒恕。神饒恕了我們的罪,所以,我們的悲哀也因祂的饒恕轉為喜樂。緊接著來的,就是第二個階段――為罪的後果哀慟。

罪的後果是什麽呢?是痛苦、死亡,所有這些罪的後果都環繞著我們,那年輕人把兒童扔進聖羅倫斯河就是罪的後果之一。何等殘忍!喪盡天良!罪所帶來的後果就是痛苦和死亡。有一天,我們可能也會成為受害者,因為罪環繞著我們。所以,我們悲傷,我們為這些事哀慟。

啟示錄二十一章4節講到:“神要擦去他們一切的眼淚;不再有死亡,也不再有悲哀、哭號、疼痛……”。那一天(不是現在),就是新耶路撒冷的日子,新天新地的日子,神要擦去他們一切的眼淚。那一天到來之前依然會有眼淚,依然會有死亡。我們所愛的人與我們永別是一件很傷痛的事。有誰願意與至親的人永別?但是到那一天,不再有疼痛,不再有死亡。看我們所愛的人受苦,會給我們內心帶來極大的傷痛。我們寧願自己受苦,也不願看我們所愛的人受苦。這是極其痛苦的一件事。

我給你們這些聖經出處是想讓你看到,我不是在表達自己的意思。我希望你們自己去檢查這篇講道,自己來確定我所講的每一處是否有聖經根據。你們不要聽我說的話,而要聽神的話。如果你發現我所講的不是出自聖經,那麽你不要接受。

我們為罪的後果哀慟,我們為世人所經受的痛苦而哀慟。在約翰福音十一章35節,主耶穌為拉撒路和他家人的可憐境遇哭泣。聖經說:“耶穌哭了。” 約翰福音十一章35節是聖經中最短的經節,它由兩個希臘詞組成:“耶穌哭了。” 祂為什麽哭呢?因為祂看到人類的無助和可憐。人類的這種光景沒有觸動你的心嗎?人類被罪的權勢捆綁的事實不令你歎息嗎?我看到很多基督徒對他人漠不關心,他們隻顧保住自己,別人在罪惡泥潭中滅亡,他們無動於衷。歸根到底,他們所思所想的隻是自己得救。對這種淺薄的基督教,我們能不哀慟嗎?主耶穌看著這些為拉撒路的死而哀慟的人,祂也哭了。人類多麽可憐,他們是何等無助!

這是第二個階段。在這個階段,我們不再隻為自己的罪哀哭,而是學習為這個世界,為不信的人哀慟。我們體恤他們如同羊沒有牧人,被狼毀滅吞吃。他們感到混亂和彷徨,不懂得區分誰說真理,誰講謊言。他們環顧四周無所適從,一些纏繞在荊棘叢中,一些掉在深坑爬不上來,悲慘地呼求,但無人前來幫助。太多的基督徒就像好撒瑪利亞人比喻裏的那個利未人,看到路邊受傷的人隻是旁若無人地走過,似乎在說:“不關我的事。”他們不為受傷的人哭泣,對人無動於衷,他們的惻隱之心已不複存在。然而,主耶穌卻是滿有憐憫的。

3.因逼迫哀慟
第三個階段就是史懷澈教授所談到的那一點,即因逼迫而哀慟。我們不僅出於憐憫,為罪人哀慟,也為那些因公義遭受逼迫的義人哀慟。主耶穌的八福也提到這點:“為義受逼迫的人有福了。”中國的一些弟兄姐妹所經受的苦難令我傷痛。保羅在羅馬書十二章15節勸戒基督徒要“與喜樂的人要同樂,與哀哭的人要同哭。”換言之,我們不要把自己封閉起來,我們要學習去認同他人,認同他們的需要,認同他們的喜樂。若我們不能在他們有需要的時候與他們認同,又怎能在他們喜樂的時候與他們認同呢?所以,我們必須到達第三個階段,在這個階段,我們要學習憐憫義人、關心那些受逼迫的人。

當然,有時我們哀哭是因我們自己也受逼迫,這沒有什麽好慚愧的,這表明了那些逼迫我們的人的問題。我們為了神的名的緣故受苦,盡管我們視受苦為我們的殊榮,然而,那些冷酷無情、對真理麻木不仁的人仍使我們感到悲傷。

聖經在這一方麵的教導非常明確。我們從詩篇中可以看到,詩人對這一點有很深的體會。詩人在詩篇第六篇6-7節說:“我因唉哼而困乏,我每夜流淚,把床榻漂起,把褥子濕透。我因憂愁眼睛幹癟,又因我一切的敵人眼睛昏花。”麵對逼迫,有誰會樂在其中?除非是那些性情怪異、心理異常的人。我們哀哭,他人是不明白的,非但不明白,甚至還因我們傳講和堅持真理毀謗我們、逼迫我們。詩人深有體會,在第810節他講到:“你們一切作孽的人,離開我吧!因為耶和華聽了我哀哭的聲音。耶和華聽了我的懇求,耶和華必收納我的禱告。我的一切仇敵都必羞愧,大大驚惶;他們必要退後,忽然羞愧。”

如果我們從來沒有堅持公義和真理,就無法明白詩人這種深切的感受。如果你從來沒有表明立場,沒有人會反對你。當你被逼迫、被父母反對、被所愛的人拒絕時,那會令你傷痛欲絕。

這一點我深有體會。在我選擇事奉主後,我的父母表明不想再見到我了。這唯一的兒子被他的父母拒絕了!每當我回家時,他們對我冷若冰霜,他們甚至會直截了當地問:“你什麽時候離開?你要待多久?你快走了吧?”這話刺痛我的心,連我自己的父母都不要我了。

正如聖經所講:“父親或許會撇下他的兒子,母親或許會忘記她所生的,但神卻不忘記我。”你知道堅持真理是怎麽回事嗎?如果你沒有堅持任何立場,沒有捍衛任何原則,誰會逼迫你呢?除非你去捍衛真理,為真理作戰,否則不能達到這第三個階段。

馬丁路得為真理挺身而出,當他被逼放棄信仰立場時,他斷然拒絕說:“這是我的立場,我別無選擇,我的良心不允許。神啊,求你幫助我。”他遭受逼迫,生命飽受威脅,他知道什麽是哀哭。如果你效法馬丁路德的榜樣,你就達到第三個階段了。

主耶穌把整本聖經有關敬虔的教導透過這句話明確的表達出來。主所做的沒有人可以比美,難怪每個人都驚奇於祂的教訓,沒有人像祂這樣講話,祂隻用一句話就把如此豐富的真理帶出來。我們則需要一點點、一步步地分析,才能把其中的豐富詳細地解釋出來。

詩篇四十二篇3節講到:“我晝夜以眼淚當飲食,人不住地對我說:‘你的神在哪裏呢?’” 他們對詩人說:“你在困境中,你在受苦。你的神在哪裏呢?你的神忘記你了。”詩人飽受蔑視和嘲笑。我們在中國的弟兄姐妹對這一點會深有體會。他們被人嘲笑:“你在勞改營裏,你在監獄中,你的神在哪裏呢?為什麽祂不幫助你呢?祂不差派一些天使把你帶出監牢嗎?你的神在哪裏呢?”

“我晝夜以眼淚當飲食”,當你堅持真理時,你有經曆過這種痛苦嗎?9-10節說:“我要對神我的磐石說:‘你為何忘記我呢?我為何因仇敵的欺壓時常哀痛呢?’我的敵人辱罵我,好像打碎我的骨頭,不住地對我說:‘你的神在哪裏呢?’”主耶穌被釘在十字架上時,祂的仇敵對祂說:“你的神在哪裏呢?你的神會把你從十字架上救下來吧?”

你所信的是不是這樣的基督教——神總是在你的道路上鋪滿鮮花。每當你陷於困境,神總會把你平安帶離?每當你遇到不如意,神都會使你順利通過?現在你陷於困境,你的敵人對你說:“我們要給你一些苦頭,看你的神會做什麽呢?”神沒有應許我們常晴無雨、花香常漫。主耶穌呼召我們背起十字架跟從祂,而背十字架意味著去死。我們被釘在十字架上時,我們的敵人會嘲笑我們:“如果神是真的,從十字架上下來吧。”他們沒有看到複活就要臨到。神要做更奇妙的事,遠超過把主耶穌從十字架上救下來,神要將祂從死裏複活。神不隻是救祂脫離死亡,而是要等到祂死後將祂從死裏複活。這也是神要在我們身上成就的。

這就是第三個階段:因敵人的逼迫而哀哭。

4.為神百姓的罪而哀哭
第四個階段就是為神百姓的罪哀哭。你關注教會所發生的事嗎?在這一階段,我們到達一個地步,就是以神的眼光來看神的子民。當看到神子民的罪時,我們會感到紮心。我們為舊約裏的聖徒如如以斯拉、尼希米、耶利米和以賽亞等感謝神。這些人經常為神子民的罪而哀哭。

以斯拉是神偉大的仆人,神透過他帶來以色列的複興。在以斯拉記十章6節講到:“以斯拉從神殿前起來,進入以利亞實的兒子約哈難的屋裏,到了那裏不吃飯,也不喝水,因為被擄歸回之人所犯的罪,心裏悲傷。” “被擄歸回之人”就是當年耶路撒冷被毀滅後,那些被擄而餘剩的人。但是,盡管審判臨到他們,他們還沒有學到任何屬靈的功課,他們依舊活在罪中,依舊對神不忠。神的子民可以如此剛硬,對罪如此不敏感?說到我們不為罪哀哭,我們隻是恨惡罪,然而這是什麽意思呢?如果你沒有為罪哀哭,你又怎麽會憎惡它呢?

我想看到基督徒恨惡罪,但是我看不到。因為不為罪哀哭的人也不能恨惡罪,這就是事實。正因為我們看到了罪所帶來的悲哀,我們才感受到它的可惡。如果罪它沒有傷害我們,我們如何感受到它的可惡呢?以斯拉為罪哀慟。他禁食,不吃飯,也不喝水,心裏極其悲傷。結果,神透過他把複興帶給了以色列。神不能把複興帶給教會,除非我們為教會所犯的罪哀哭。

為罪哀慟的例子在舊約比比皆是,耶利米是另外一個例子。讓我們來看耶利米書九章1節,正如我所說,我給你們這些聖經出處是因為我想要你們明白,我所講的隻是神的話,我不是在表達自己的意思。耶利米書九章1節是聖經中最有深度、最有能力的經文之一,它直接向我們的心說話。在這個世代,我們到哪裏去找耶利米這樣的神人?耶利米說什麽?耶利米說:“但願我的頭為水,我的眼為淚的泉源,我好為我百姓中被殺的人晝夜哭泣。”為什麽呢?因為耶利米預先看見以色列會遭到毀滅,他已經在異象中看到了,他看到以色列不願悔改,所以他哀哭。

2節講到:“惟願我在曠野有行路人住宿之處,使我可以離開我的民出去。因他們都是行奸淫的,是行詭詐的一黨。”以色列人在神眼中都犯了屬靈的奸淫!第3節接著說:“他們彎起舌頭像弓一樣,為要說謊話。他們在國中,增長勢力,不是為行誠實,乃是惡上加惡,並不認識我。這是耶和華說的。” 以色列作為神的子民、被揀選的民族,他們竟然“乃是惡上加惡”。所以,神要殺戮、毀滅他們。

聖經裏有一卷哀書,就是耶利米哀歌。哀歌的意思就是哀悼哭泣,為罪哀慟,最後為以色列的毀滅哀哭。神的子民犯罪,我們在意嗎?主耶穌非常在意,祂在路加福音十九章41-43節為耶路撒冷哀哭:“巴不得你在這日子知道關係你平安的事……因為日子將到,你的仇敵必築起土壘,周圍環繞你,四麵困住你。並要掃滅你和你裏頭的兒女……”。在路加福音十三章34節,祂又再次為耶路撒冷哀哭:“耶路撒冷啊,耶路撒冷啊,你常殺害先知,又用石頭打死那奉差遣到你這裏來的人。我多次願意聚集你的兒女,好像母雞把小雞聚集在翅膀底下,隻是你們不願意。”

以色列人活在罪中,不知道災難在等著他們。路加福音二十三章記載,在主耶穌前往釘十字架的路上,有好些婦女為祂號咷痛苦。耶穌對她們說:“耶路撒冷的女子,不要為我哭,當為自己和自己的兒女哭。”(路二十三28)因為將有災難要臨到他們,主耶穌表達了對神子民的憐憫。

為教會的罪哀慟,保羅深有體會。他勸戒基督徒要為教會的罪哀哭。他在哥林多前書五章2節講到:“你們還是自高自大,並不哀痛,把行這事的人從你們中間趕出去。“哀痛”這個詞再度出現。哥林多人因為有些屬靈恩賜、能說方言,就自高自大、自以為屬靈。保羅責備他們不懂得哀慟。罪絲毫沒有值得誇耀之處,我們要為教會的罪哀哭!

在哥林多後書十二章21節,我們再次看到同樣的事,保羅說:“且怕我來的時候,我的神叫我在你們麵前慚愧,又因許多人從前犯罪,行汙穢、奸淫、邪蕩的事,不肯悔改,我就憂愁。”教會沒有為這些罪悔改,所以就為他們憂愁、為他們哀慟。然而,今天的教會卻說:“沒有關係,聖潔不是那麽重要。”我們不為罪哀慟,我們認為這無關緊要,神絕對不許。願我們學習哀慟!

保羅在腓立比書三章18節說:“因為有許多人行事,是基督十字架的仇敵。我屢次告訴你們,現在又流淚地告訴你們:”他不隻是告訴他們,他是流淚地告訴他們,警告他們罪的危險。他們行事如同基督的仇敵,因為“他們的神就是自己的肚腹。他們以自己的羞辱為榮耀,專以地上的事為念。他們的結局就是沉淪。”19節)願神教導我們為教會的罪哀哭!

以西結對以色列人說:“你們仍要頭上勒裹頭巾,腳上穿鞋;不可悲哀哭泣。”因為你們不悲哀哭泣,所以“你們必因自己的罪孽相對歎息,漸近消滅。”(結二十四23)這就是保羅在哥林多後書七章10節所說的“依著神的意思憂愁”對比“世俗的憂愁”。如果你沒有依著神的意思憂愁,你會有世俗的憂愁,不要以為你可以無憂無愁。時候將到,你要哀哭切齒地痛哭,到那一天已經為時已晚。你或是依著神的意思憂愁,或是會有世俗的憂愁,你要作出選擇。

正如路加福音六章所講,那些現在哀慟的人,他們將會喜笑;而那些現在喜笑的人,他們將要哀哭。罪遲早會把哀哭帶給每一個人。每一個人都會哀慟,唯一的問題是:現在、還是將來。是現在依著神的意思哀慟,還是地獄中的哀哭切齒,這就是選擇。

5.出於愛耶穌和教會而哀哭
我們來到最後一個階段,即出於對教會的關愛而哀哭。你看,基督徒生命的每一個階段都在哀哭。在這個階段,我們哀慟是出於對基督和祂子民的愛。主耶穌在馬太福音九章15節說,新郎和陪伴之人同在時,陪伴之人豈能哀慟呢?但日子將到,新郎要離開他們,那時他們就要哀慟。我們從馬可福音十六章10節看到,當耶穌(即新郎)被人帶走時,祂的門徒怎樣哀慟哭泣,他們為什麽哀哭呢?他們哀哭不是因為罪,他們哀哭是因為他們對耶穌的愛,他們哀哭是因祂被人帶走了。然而,在主耶穌複活後,他們的哀傷轉為快樂。同樣,在這第五個階段,我們哀哭不是為教會中的罪,而是出於對教會、對基督身體的愛,因為我們愛耶穌,愛我們的主。我們哀哭是出於對教會的掛心。

這一點保羅理解得相當透徹,相當有深度,因為他正是處身在這個階段。從使徒行傳二十章19節就能夠看到他的素質。使徒行傳二十章19節,是保羅對以弗所長老道別時所說的一番話。這是一個非常傷痛的訣別,因為他非常愛他們,他們也非常愛他,但是訣別的時候到了。在這場屬靈的征戰中,我們握著寶劍一同前進,一起並肩作戰,然而總有一天我們都要說再見。

保羅跟這間他所愛的、事奉了三年、親手建立起來的教會說再見的時候到了,他在19節說:“服侍主,凡事謙卑,眼中流淚,又因猶太人的謀害,經曆試煉。”保羅流著眼淚服事主,他用眼淚澆灌種子,他對教會的愛是何等長闊高深!願神在這個世代興起這樣的人!在同一章的31節,他對以弗所長老所說的最後一段話中講到:“所以你們應當警醒,記念我三年之久晝夜不住地流淚,勸戒你們各人。”這是保羅對教會的愛和掛慮的眼淚。今天,我們從哪裏能找到這樣的人?我不知道你是處在哪一個階段,是否在第一個階段(如果你還不是一個基督徒),還是第二、第三、第四、第五個階段?願神使你跨越所有的階段,成為一個像保羅那樣——不但為教會的罪哭泣,而且也為教會的成長而哭泣的人!

結束前,我們看詩篇一百二十六篇5-6節:“流淚撒種的,必歡呼收割。那帶種流淚出去的,必要歡歡樂樂地帶禾捆回來。”這是詩人給我們的寶貴話語!神在尋找那流淚撒種的人,他們必要歡歡樂樂地帶禾捆回來。主耶穌的教導何等奇妙!如此豐富的內容凝聚成一句話:“哀慟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安慰。”這是何等的絕妙!

- 完 -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