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能的創造主

主啊!讓我看到我周遭的人,賜我以你的眼光把他們看待, 讓我把智慧和力量付諸於行,使人看到你海洋般寬深的愛!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文章分類
正文

以經解經 -- 第九章《聖經》中的曆史背景

(2007-08-25 07:16:50) 下一個




 陳終道


  
  不論個人讀經或解經,若了解《聖經》記載當時的背景,必然大有助益。但關於這方麵,華人教會有兩種極端的看法。有人以為《聖經》是超時代的,無所謂曆史背景。另有人卻過分倚賴"曆史背景",仿佛沒有曆史背景的資料就不能解釋《聖經》。

  本書相信《聖經》是超時代的,這和《聖經》的記載有曆史背景並沒有什麽衝突之處;並且《聖經》的記載有當時的曆史背景,全然不妨礙它的超時代性。但另一方麵,本書雖然認為《聖經》的記載有曆史背景,並且了解當時的背景對讀經及解經有若幹程度的幫助;卻不認為它是我們絕不能缺少的根據。

  注意:《聖經》既是要給曆世曆代的人閱讀的書,它所記下的事,是要後人留意效法古代各民族的風俗習慣嗎?還是選記古代若幹史事,要作為後世信徒行事為人的模範或鑒戒?當然後者才是《聖經》的目的,前者隻不過在選記時,自然會反映出若幹曆史背景而已!



例解107:《聖經》確有曆史背景

  《聖經》的記載有曆史背景,那是無可否認的事實,例如:

  (1) 亞伯拉罕向赫人以弗倫購買田間的洞作墳地,又向赫人下拜 (創廿三7、12、20)。

  (2) 亞伯拉罕要他的仆人把手放在他的大腿底下起誓(創廿四2、9)。

  (3) 兄弟要娶寡婦的嫂嫂,為哥哥生子立後(創卅八章;申廿五5-6)。

  (4)雅各與拉班立約時,堆起石頭作為立約的憑據(創卅一43-46)。

  (5)雅各死時,約瑟為他用香料黛屍四十天,又使埃及人為他哀哭七十天(創五十1-3)。到新約時代,猶太人也用香膏膏抹死人(約十九39-40;太廿六12)。似乎是舊約的傳統。

  (6)以色列人有為客人洗腳的習慣(路七44;約十三1-11)。

  (7)親嘴問安(林後十三12)

  此外,《聖經》還有不少類似記載,都說明《聖經》確有一些當時的曆史背景和習俗。所謂當時的背景就是隻限於當時人所習以為常的生活習慣,未必是現代人必須照做的。倘若我們以為舊約的各種敬拜神的儀文和猶太人的特有習俗,也是超時代性的,就等於說那些儀文和習俗,是現在信徒所該遵守的,那就可能離開了《聖經》的本意了。

  雖然《聖經》有當時的背景,我們卻隻把它看作有價值的參考。因為除了《聖經》是出於神的靈感的之外,任何《聖經》以外的曆史或考古的資料,都不絕對完整,甚或是片段的一鱗半爪。著者或搜集者所得的資料、觀點與評語,不一定完全公正,也不會是全無過分褒眨偏誤的。至於經過久遠的年代,殘缺不全的資料就更不用說了。所以經外的曆史的考據在深入了解《聖經》方麵,雖能提供大有價值的參考,卻不是完全無誤的。否則就不會有較遲的考據,改正了較早的考據那回事。



例解108:《聖經》的啟示神早有腹稿

  加三8--"並且聖經既然豫先看明,神要叫外邦人因信稱義,就早已傳福音給亞伯拉罕說:'萬國都必因你得福。'"

  當神對亞伯拉罕說這句話時,還沒有《聖經》。但神當時對亞伯位罕所說的,正是後來摩西寫出來的《聖經》。所以保羅追述《聖經》之記載時,就把神早已對亞伯拉罕說的話,當作是後來摩西所寫的《聖經》說的。這情形就象講道的人,先對人講了道,後來又把所講的寫出來。所以他後來所寫的,早已有腹稿了。

  《聖經》是神早已預備賜給人的啟示,在他未借摩西寫。"五經"之前,早就對亞伯拉罕提及其中的"福音"了。

  既然如此,《聖經》雖經過許多不同的時代,不同的經卷寫在不同的地區,因而內文的用語,難免受地區與時代的影響。但它既是神要給曆代曆世的人讀的啟示,神的旨意不是要世上的人都要明白古代某一民族的習俗,或僅記某一民族的曆史;而是要人從他所選記的曆史中,明白他為全人類所預備的救恩,和他救贖的完美結局;卻不是要人去留心那些沒有被選記在《聖經》中的其他古代史事,並利用那些《聖經》未選用的曆史背景和考據,作為解經的準則,以規限《聖經》寫作之目的。

  任何曆史的片斷,一經被選用於《聖經》後,最重要的是被選用在《聖經》中所要表明的意義是什麽?不是當時習俗的全部(或全套)的意義。人們不應限定《聖經》隻可以有當代的風俗習慣之意義,而輕忽它選記在《聖經》中之目的,以及神要選用那段曆史故事所要說明的真理。



例解109:《聖經》是為曆代人而寫

  申四9--"你隻要謹慎,殷勤保守你的心靈,免得忘記你親眼所看見的事,又免得你一生這事離開你的心。總要傳給你的子子孫孫。"

  申卅二46--"又說,我今日所警教你們的,你們都要放在心上,要吩咐你們的子孫謹守遵行這律法上的話。"

  不但摩西寫五經時,已奉命"要念給約書亞聽"(出十七14下),即要傳給他的未來接班人聽。摩西寫完了五經之後,《聖經》又明文吩咐要將律法書交給抬約櫃的祭司、利未子孫和以色列的眾長老,每逢七年的末一年,要招聚以色列人和寄居的,念給他們聽(申卅一9-13、24-26)。又吩咐日後立王,登了國位時,必須將律法朽抄錄一本平生誦讀--"他登了國位,就要將祭司利未人麵前的這律法書,為自己抄錄一本,存在他那裏,要平生誦讀,好學習敬畏耶和華他的神,謹守遵行這律法書上的一切言語,和這些律例。"(申十七18-20)

  可見舊約一開始就是要寫給當時和後世的人的。而新約使徒非常有力的跟舊約《聖經》所啟示摩西的旨意互相呼應,指明《聖經》和其中特別關係以色列人的曆史,也都是為新約信徒而寫下的。



例解110:使徒證明《聖經》是為新約信徒而寫

  林前十11--"他們遭遇這些事,都要作為鑒戒。並且寫在經上,正是警戒我們這末世的人。"

  羅十五4--"從前所寫的聖經,都是為教訓我們寫的,叫我們因聖經所生的忍耐和安慰,可以得著盼望。"

  這兩節經文證明:舊約《聖經》不是單為當時的人寫的,也為日後各時代的人而寫。這樣,在留心曆史背景時,切勿矯枉過正。不然,就等於限定《聖經》的作者所選用的資料,不能具有超時代的效用和意義了。

  一個作者如果所寫的文稿隻是為應付當時一小部分人的需要,則所討論的題目,選用的詞句或例證,隻要合乎當時、當地的人的需要就可以。但若所寫的文稿是為較長時期和普遍教會的需要,所選用的論題、詞句和例證,就要顧慮較寬廣的範圍。《聖經》既是為曆代的人而寫,雖然受靈感寫《聖經》的人,可能受時代背景和習慣的影響,我們對時代背景的看法,卻必須加上神那種為各時代需要而寫《聖經》的角度,來看"曆史背景"才會正確,否則就可能矯在過正。

  此外,一個更嚴重的問題,從《聖經》以外的記載找曆史背景,必須根據經外的考據。而"曆史考據"多半有很大的寬度,容納各種不同的意見。而絕不會象《聖經》那樣絕不容許加入人意的。如果我們過分高抬經外的曆史考據在解經上的地位,那麽,人們對《聖經》的不同信仰和意見,很容易利用"曆史背景"各種不同考據的資料,而影響《聖經》的解釋。或特別強調某方麵的曆史資料,輕忽另一方麵的資料,而左右了《聖經》的解釋。

  那麽"曆史背景"可能被人的"私意"所利用;而人的"私意"大可以躲在"曆史背景"的後麵受到尊重。並且這種趨勢演變的結果,變成隻有《聖經》的考古家,才有明白《聖經》的可能。而"專家"們的任何"私意"都可以成為無可反駁的"權威"。那不如回到天主教的舊路上去--隻有教廷與神父可以讀《聖經》了!

  我們不希望今日的教會,雖不明目張膽的建造權威階層,卻事 上用另一種方式,重演曆史的悲劇。

  了解當時的曆史背景,可以叫我們更生動而精細地明白《聖經》所記載的事理。卻不是說沒有曆史背景考據的資料就不能明白《聖經》。如果這樣,古時的信徒都是不明白《聖經》的了,而得著最多曆史考據資料的人,就是最明白《聖經》的人。這是完全把引導人明白真理的聖靈(約十六13)撇在一邊,隻把人的理性和科學考據,作為明白《聖經》的先決條件。有這種信念的人,雖口頭上承認《聖經》是出於神的靈感,實際上隻把它當作曆史文獻。



例解111:《聖經》本身所反映的曆史背景

  《聖經》的曆史背景,除了參考《聖經)以外的考據之外,《聖經》本身常反映出非常有價值的背景。

  例如:從哥林多前書的內容,很容易就可匯集不少哥林多教會的曆史背景:

  ①他們中間有分爭結黨的事(林前一12);

  ②他們在恩賜上長進(一6);

  ③誇耀屬世學問(二1、6、三18、21);

  ④有淫亂的罪發生(五1);

  ⑤信徒彼此告狀(六1、6);

  ⑥對夫妻同居生活有誤解(七1-24);

  ⑦拜偶象風氣很盛行(八、十章);

  ⑧婦女蒙頭被視作當然(十一13);

  ⑨有人不按理守聖餐(十一17、34)

  ⑩對靈恩的追求有錯誤(十二至十四章)。

  雖然這種反映的資料範圍是受限製的,隻能從側麵或反麵看出來。有些則需要參考別處經文的記載才可以知道,但卻是很有價值的資料。許多人輕忽而"浪費"這方麵的資料,隻情賴《聖經》以外的曆史考據。他們多半以為若從《聖經》中找出當時的背景,又用這些背景作為解釋的參考或根據,等於(聖經》根據《聖經》,自己作自己的根據,也就等於沒有根據。這種推理似是而非,因為:

  (1)《聖經》是神所默示的,是神的著作,不該把《聖經》看作人間的作品而必須由"別人"為它印證。何況以經解經本來就是最好的原則。

  (2)從《聖經》本身反映的曆史背景,才是最直接的資料,且是最具權威的資料。所有《聖經》以外的資料都是第二手的,較不可靠的。例如:

  "陳弟兄收到他父親的信,提到他在香港的四妹駕車外出時撞傷了頸骨,他家的園丁已經辭職,有兩隻狼狗被人毒死……。"

  從他寫給父親的信可知,陳弟兄的家庭背景大約如下:①他的父親當時仍健在。②家庭相當富裕。③他最少有四個兄弟姊妹。這封信反映的資料不但可靠,而且是最有力的根據。照樣,《聖經》自己所反映的曆史背景,就是最可靠的資料。

  (3)傳到我們手中的《聖經》,已經具有重大的曆史價值,而且《聖經》是有留存最多抄本的曆史文獻。所以它本身已經是最可靠的曆史書。

  (4)許多曆史考據或考古資料,固然大有價值,但不是大多數讀《聖經》的人直接考察得來的。我們多半是閱讀別人考察挖掘之後,所寫出的文稿或書籍。我們隻不過相信別人的考察,大多數人自己沒有直接考察。但在我們手中的《聖經》,卻是每個基督徒可以直接查考的。從《聖經》本身所反映的曆史事故中找出它的背景,就有親自查考過的真實感,比較閱讀曆史考據方麵的書籍所得的大不相同。

  (5)不少考古資料的解釋大不相同,因寫作的人信仰不同、價值觀不同,同時發現的資料可能寫出相反的見解。且隨時會因有新的考古發現,而完全改變了見解。但《聖經》本身所反映的背景,卻沒有這種弊端。



例解112:路得記的背景

  既然可從《聖經》的記載中看出當時的曆史背景,那麽讓我們舉一兩個例子,看看怎樣從《聖經》中找出可靠的曆史背景來。

  舊約曆史書中的路得記,不但有很豐富的屬靈教訓,故事本身也非常生動有趣。從要了解當時的曆史背景的角度來看全書,可得若幹可靠資料,簡錄如下:

  (1)年輕寡婦可以再嫁(得一9),明理的婆婆不會叫媳婦為難。

  (2)兒子早死,媳婦還沒有生子,做父母的要叫那死者的弟弟娶他的嫂嫂(得一12-13)。

  (3)已嫁的婦女,常自認理該忠於夫家的觀念,與中國人出嫁從夫的觀念相似(得一16-18)。而路得力已死丈夫敬奉婆婆,在當時社會的道德觀念中,被看為是一種賢良婦女的美德(得二章全)。這種美德,直到現在仍存留在若幹中國人家庭中。

  (4)當時富有人家,有容許窮人在他的田中拾取割剩的餘糧的習俗,因摩西在律法書上有這樣的吩咐(申廿四19-21)。

  (5)寡婦沒有兒子,可以請求至近的親屬娶她,為丈夫生子留名(得三章全)

  (6)須按理公斷的事,可在城門口長老們跟前公開了斷(得四1- 12;參王上廿一8-16)。

  (7)放棄贖回親屬產業權利的,可以"脫鞋"為證(得四7-8)。



例解113:路得求波阿斯

  路得的整個故事,最引人注意的曆史背景,在於波阿斯娶路得。或說路得請求波阿斯娶她,怎麽不以為恥,且被人看作是值得稱許的事?這一點雖然單看路得記,不夠使我們了解,但參考五經的記載,就不難明白了。

  以色列人非常看重各家族所分得的地業。因為這些地業,是神應許他們的祖宗亞伯拉罕,要承受迦南而得的(創十三14-18)。摩西向以色列人宣告律法時,也曾明說:"地不可永賣,因為地是我的,你們在我麵前是客旅,是寄居的。"(利廿五23)

  所以以色列人重視他們的地業,一方麵表示他們承認自己不過是客旅,等候一項更美的家業,(就是迦南所預表的天家--來十一9-10)。一方麵表示他們看重神所交托給他們的分。但若寡婦又沒有兒子,就沒有後代繼承地業。所以兄弟有義務為哥哥生子,好繼承父親的產業(申廿五5-6;太廿二24)。若兄弟不肯,就當在長老跟前脫鞋,並由寡婦吐唾沫在他臉上(申廿五9-10,參英譯N I V )以示羞辱。但若沒有兄弟,則至近的親屬可以娶那寡婦(得四1-6)。

  所以,路得不願另嫁,要跟她婆婆回家,而要求她的至親波阿斯娶她,是忠於她的丈夫,要為她的丈夫生子留名,是看重神所給他們的產業的表示。而那不肯娶她的另一近親,要在長老跟前脫鞋。這些背景,都可從《聖經》的可靠記載中,找到它在《聖經》中的意義。

  注意:不管"脫鞋"這回事,在當時的迦南人中有否其他的意義,被記在《聖經》中時,卻隻可以有如上的意義。我們要照《聖經》的用法接受它在《聖經》中的意義。



例解114:何西阿書的曆史背景

  (1)從何西阿書一章1節可知何西阿是在南方猶大王烏西雅、約坦、亞哈斯、希西家和北方以色列王耶羅波安第二在位時作先知。比較拙作"列王與先知對照表"(中國信徒布道會出版)可知從猶大國烏西雅到希西家在位時,也就是以色列國的耶羅波安第二起,直到以色列亡國的那一段時期。

  (2)從何西阿書一至三章可知,何西阿有一位不貞的妻子。先知的婚姻悲劇給他不少情感上的創傷和痛苦。神卻要用先知本身的經曆,向以色列人傳說神的信息。

  (3)當時的宗教領袖--祭司們忘記神的律法,隻想分享祭物,以致以色列百姓信仰與道德都腐敗不堪,充滿奸淫和偶象的罪(何四1-2,11-19,五1-7)。

  (4)本書中常提到"以法連",並且相當明顯的用"以法連"代表全以色列國,作為警告之對象(五5、9、11-13,六4、10,七8-11,八8- 9、11-14)。而以法連支派中的吉甲在本書中很受重視。它該是以色列國境內拜偶象的重地(何四15,九15,十二11)。

  (5)從本書可知當時以色列國常受埃及與亞述二國的侵擾。以色列人卻想向他們乞憐求助(何五13,七11、16,八8-9,九3、6,十6,十一10-11,十二1……)先知則警告他們要切實悔改,歸向神。

  (6)細讀有關猶大王烏西雅、約坦、亞哈斯、希西家王的生平事略,及有關以色列王耶羅波安第二、撒迦利亞、沙龍、米拿現、比迦轄、比加、何細亞王的生平事略,也就是列王記下十四章23節至二十章,曆代誌下廿六至卅二章的記載。當時以色列國已瀕臨亡國邊緣,政治局勢不穩,在位君王的信仰、道德都墜落。所行的都是神所看為惡的事,為爭奪權力和地位,不擇手段,也不顧神的榮耀。而外敵亞蘭、埃及、亞述諸國經常窺伺入侵。

  (7)何西阿從猶大王烏西雅王時起,作先知(向以色列國說預言)至希西家王時為止,必然與阿摩司、以賽亞、彌迦等先知曾先後或同時作先知。所以從阿摩司、以賽亞、彌迦等先知書可知當時北方以色列國的處境,確實令人悲觀。

  (8)何西阿大概是緊接在阿摩司之後,或在他的晚年期開始作以色列國的先知的。阿摩司時以色列國與猶大國,都已在信仰和道德上,淪落到跟她們四周的外邦列國一樣敗壞的地步(摩一至二章)。他們又不要聽先知的警戒和勸告(摩二11-12,七10-17,八11)。不但在上的領袖驕奢享樂(摩六3-6),民間富商也見利忘義,欺詐枉法(摩二6-7,五10-13),所以神在阿摩司作先知時,已預先警告說:"我必興起一國攻擊你們"(摩六14),又說:"我必不再寬恕他們"(摩八2)。他們必受痛苦的懲罰(摩八10)。

  (9)注意,阿摩司也特別提到以法連的吉甲(摩四4),那實際上是以色列國拜偶象的"衛星城",可能因它靠近伯特利。

  以上隻是舉例性質,說明讀者如果從曆史的角度細讀各卷《聖經》,必然會找到相當豐富而可靠的曆史背景資料。這些資料都是可以從我們手中的《聖經》查考到的,又是所有信徒都可以查考的。

  從《聖經》中找到了可靠的曆史背景的資料之後,就可以更精確,更深入的了解經文內容的意義。對研經當然是大有助益的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