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能的創造主

主啊!讓我看到我周遭的人,賜我以你的眼光把他們看待, 讓我把智慧和力量付諸於行,使人看到你海洋般寬深的愛!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文章分類
正文

馬太福音係列講座--第十一講 '曙光來臨,大光照耀'

(2006-05-16 15:14:44) 下一個
馬 太 福 音
信息:維保羅Pastor Paul Viggiano
根據錄音整理、翻譯:王兆豐
(2004年2月29日)

第十一講 "曙光來臨,大光照耀"
《馬太福音》4:12-17

  我們已經學到了<馬太福音>第四章。我把今天的這篇講道取名為“曙光來臨”。請聽神的話:

  12耶穌聽見約翰下了監,就退到加利利去;13後又離開拿撒勒,往迦百農去,就住在那裏。那地方靠海,在西布倫和拿弗他利的邊界上。14這是要應驗先知以賽亞的話,15說:“西布倫地,拿弗他利地,就是沿海的路,約旦河外,外邦人的加利利地。16那坐在黑暗裏的百姓看見了大光;坐在死蔭之地的人有光發現照著他們。”17從那時候,耶穌就傳起道來,說:“天國近了,你們應當悔改!”(馬太福音4:12-17)

讓我們一起禱告:

  父神啊,我們麵前的這些話的確是聖潔的。它們與我們所讀的任何其他東西都不一樣,因為這是由您的靈默示在馬太的筆下產生的。願您的靈──您那默示馬太寫下福音書的同一個靈──賜給我們理解能力,好叫我們改變,更像耶穌;好叫榮耀都歸給您的名!我們禱告奉基督的名求,阿們!

  讓我們永遠不要忘記,既然律法是神對我們的要求,福音是神為我們提供的,那麽馬太、馬可、路加、約翰所寫的福音書及他們所強調的,理所當然是基督和基督的工作,而不是人的行為。福音是關於耶穌的,是關於他所做的,而不是關於我們所做的。福音裏的重點不是倫理道德概念上的錯和對;盡管福音書裏的確有關於行為道德的教導(下一章我們就會看到),但這卻不是福音的重點。福音的重點當年是──今天仍然是──耶穌是誰?每年複活節和聖誕節有多少文章都在問這個問題:“這個耶穌究竟是誰?”我們可以從這本福音書第十六章耶穌自己所問的話裏看到福音的重點:

  16耶穌到了凱撒利亞腓立比的境內,就問門徒說:“人說我人子是誰?”(太16:13)

  他所關心的並不是他個人的聲譽;他所關心的是:“人們到底知不知道我是誰?”<馬太福音>的主題就是關於耶穌是誰。<馬太福音>開門見山就是這位君王的家譜;他出生時許多預言實現,證明他就是神應許說要來的那一位。

  到目前為止,我們已經有多少次讀到了“這就應驗了主藉先知所說的話”?我們也已經討論過,福音的第一波主動出擊是講道。施洗約翰的講道就是宣告國度的來臨,告訴人那位大君王已經來了:“天國近了,你們應當悔改!”大君王近了,已經來了。當耶穌受洗與他的百姓認同的時候,伴隨而來的就是他父的確證之聲:“這是我的愛子,我所喜悅的”(太3:17)。這裏也讓我們看到父與子之間的關係。接著就是基督受魔鬼的試探,目的是為了要使他能完全同情他的百姓,使他在亞當失敗了的事上得勝。這也是我們在整個<舊約>、<新約>裏看到的。亞當墮落也連累了我們;亞當、夏娃在伊甸園裏失敗了,但耶穌這位末後的亞當在與仇敵麵對麵的對抗中獲勝了。

  基督真是那位彌賽亞。這就引出了我們今天要學習的經文,我們也可以稱之為耶穌事工的開頭。有些聖經在段落標題上就把這段列為“耶穌事工的開始”。在這段經文裏,我看到了四個要點:

  ──施洗約翰退出舞台
  ──耶穌離開拿撒勒,去到迦百農
  ──曙光來臨(這是最重要的一點)
  ──悔改。耶穌宣講的和施洗約翰宣講的一樣:叫人悔改。

  讓我們先來看<馬太福音>4:12:

  12耶穌聽見約翰下了監,就退到加利利去;

  假如你隻讀<馬太>、<馬可>和<路加福音>,你或許會得出一個結論,認為施洗約翰入獄和耶穌到加利利去是緊接著耶穌受試探之後發生的事。這三卷福音書很類似,但<約翰福音>有點不同。你若讀過<約翰福音>,就知道在上述兩個事件中間還發生了耶穌與尼哥底母的談話(約3章)和耶穌在雅各井邊與一位婦女對話(約4章)等事件。我們也知道,約翰和耶穌的事工有一段同時進行的時間(約3:2)。我提到這些,是讓我們看到這些事的逐漸展開。

  從馬太的觀點看,施洗約翰事工的結束就是耶穌事工的開始。加爾文寫過一本<馬太、馬可、路加三福音書的合諧>一書[注1]。這個工作很好,但我認為我們還應該清楚,馬太有他的觀點,馬可有他的觀點,路加、約翰也都各有其觀點要強調。因為他們各自寫下的,都是要讓我們知道他們所觀察、記錄下來的東西。有時,個別福音書省略了一些情節。約翰所寫的和馬太所寫的並沒有矛盾;馬太的最主要觀點是強調“耶穌是誰”。他的對象主要是猶太人。

  施洗約翰的事工馬上就要消失了。約翰對此絲毫沒有懊悔之意,沒有因為自己的事工快要結束而悶悶不樂。他知道他的事工有一個特殊的使命。我們可以從<約翰福音>3:28~30了解到這一點:

  28我曾說:“我不是基督,是奉差遣在他前麵的,你們自己可以給我作見證。29娶新婦的就是新郎,新郎的朋友站著聽見新郎的聲音就甚喜樂,故此我這喜樂滿足了。30他必興旺,我必衰微。”(約3:28-30)

  約翰對自己的事工被耶穌取代一事感到心滿意足。我聽過近代神學家班森博士的一篇講道,名為“牧師並非必不可少”。班森博士隻活了48年;或許他當時已經預感到自己的早逝。基督徒也好,傳道人也好,都應該知道:沒有一個人或一項事工是必不可少的,唯獨基督和他的工作才是必不可少的。或許,施洗約翰的門徒們在離開他轉向基督的時候有點依依不舍。你們大概也有類似的經曆吧?教會換個新牧師是比較難適應的,因為你已經與原來的牧師建立起了感情。據統計,一所教會換了新牧師後,往往會失去一半的會友;甚至約翰的門徒中也可能出現這種情況。神會將這種試探挪去。他是怎麽做的?他通過希律的惡行來挪去約翰。你們一定都知道這個故事吧?希律過生日,希羅底的女兒跳舞。希律答應滿足她的任何要求;結果她說要施洗約翰的頭(太14:6-12)。

  我們再一次看到,人的意思是惡的,但神的意思是好的。我的朋友們,除了基督和他的工作之外,任何東西都不是必不可少的。

  今天早上我收到一封電子郵信,我忍不住要在這裏讀一段給你們聽。這段的意思是:

  今天我們在教會裏有那麽多、那麽重要的事要做。那種說“教會應當傳講基督的律法與福音、施行聖禮和必要時執行紀律”的概念早已過時。

  這封信是本市一個多宗派牧師委員會發來的(我就不提他們的名字了)。托倫斯(即希望之枝教會所在的城市)各教會的傳道人有一個固定的碰頭時間。“我們曾問過自己(與會牧者):假如我們的教會明天消失了,我們的左鄰右舍會不會感到遺憾呢?”令人傷心的是:所有與會的牧師們都說:“不會。”

  我問自己:這到底是怎麽回事?教會到底是在幹什麽才會得出這樣的答案?假如你宣講神的話語、施行聖禮,這難道不重要嗎?教會要成為什麽樣子才能使你們對上述的問題說“會的”?我懷疑,他們指的是我們需要吸引人來,需要有行動,需要有熱鬧的活動才行。至於基督的律法和福音、基督的複活和升天、宣講要人悔改的信息嘛──“那是不夠的。”

  你們大概猜到了這封信的目的;它是來邀請我們教會加入大力推廣新上演的影片<耶穌基督受難>(The Passion of Jesus Christ)。當然啦,這就是上麵那個令人尷尬的問題裏我們想要找的答案。但是且慢,律法、福音和聖禮所不能成就的,好萊塢絕不可能成就!關於這件事 (指是否推薦這部電影),我們已經安排了時間,下個禮拜天晚上有一個專題討論。

  我要強調的是,很多東西都不是必要的,唯有基督和他的工作才是必要的。我指的是他所說的話。他的事工最重要的信息:宣講神的話、施行聖禮。宣講的應是神的全部旨意──從<創世記>直到<啟示錄>。我相信,隻要我們堅持這麽做,神一定會在我們中間產生出那些看上去是“如此重要的事”,就如團契、相愛、彼此安慰、彼此鼓勵等等。通過宣講神的話,我們所盼望的這些事都會成就,因為聖經應許說,他會將他的靈澆灌下來;他會讓我們行在他的律法典章中。這就是我們想在教會裏看到的人。神是如何成就這些的?他是通過宣講耶穌基督的律法與福音來成就的。任何與此不協調、不相符所產生出來的,都是假的東西。它們或許可以立竿見影,可以使人皆大歡喜一陣子;但我們在<馬太福音 >十三章中看到(我們不久之後也會再一次學到),這種東西來得快,去得也快,因為這種信心是沒有根基的信心。信心從何而來?信心從聽道而來,聽道從神的話而來(羅10章)。

  13[耶穌]後又離開拿撒勒,往迦百農去,就住在那裏。那地方靠海,在西布倫和拿弗他利的邊界上。14這是要應驗先知以賽亞的話,15說:“西布倫地,拿弗他利地,就是沿海的路,約旦河外,外邦人的加利利地......。(太4:13-15)

  我的第一點已經很清楚了:除了基督和基督的工作之外,任何東西都不是必不可少的。我的第二點是:耶穌離開拿撒勒到加利利去,他的大部份事工後來都在加利利。

  “外邦人的加利利”無論從地理位置上、政治上還是宗教上都與猶太地隔絕。你們大家對聖地都有一點概念吧?西邊是大海,這裏是拿撒勒、耶路撒冷;東邊是約旦河,北麵是加利利湖。加利利在湖的北麵。你也可以把加利利看作是聖地的一片不敬虔之地。那地的人文化程度很低。我們在聖經裏看到,加利利話是一種很土的地方話。彼得不承認他認識耶穌的時候,別人揭穿他說:“從你的口音就知道你是加利利來的” (參太26:73)。人們認為加利利不是一片敬虔之地,當然也不會產生出先知來(參約7:52)。耶穌在加利利被視為外來人。你也可以這麽看:就好像是從基督教中心來到一片陌生之地,當地人都不知道他是誰。

  十七世紀長老會解經家馬太.亨利說得好:

  耶穌講道的加利利是離耶路撒冷最偏遠、最被人瞧不起、最落後的一個旮旯(角落)。那裏的人被視為村野莽夫;要去那兒抓個壯丁不成為問題,但絕無書香之氣可言。而基督去的正是這樣的一個地方。他在那裏建立起福音;他也在那裏表現出他的屈尊、降卑,猶如在其他的一切事上一樣。

  耶穌主動地離開了那稱為“神的城”之地,離開了真宗教的中心。有時候,神的心並不在宗教最重要、最吸引人的地方。我想,當我們與今天最出名、最受歡迎的教師相左(即有出入)的時候,這(指耶穌離開耶路撒冷去到加利利)是值得我們思考的一件事。

  其實,我並非以此為樂,並非故意與大多數基督徒觀點不和。在許多事上,我倒是很想能與熱門之事合拍。下個禮拜天晚上,我們會進行討論,評價眼下最熱門的事;這並不是我樂意做的。我也想成為主流的一員,但我的良心卻不允許我這麽做。當然,我也不想讓我們的教會裏坐滿了指手劃腳、專挑毛病的人。然而這麽些年來,使我一直感到欣慰的是,我所相信的(闡述在我的各查經講道係列及<糾偏係列 >中的有關聖經的教訓)在三、四百年前的宗教改革時期是主流,是正常的。雖然我不能說在這一點上我有多麽符合聖經,但對於我來講,至少在心理上是如此。在路德、加爾文、諾克斯、慈運理、貝查等人[注2]所生活的時代裏,人們為了他們所相信的,就是失去生命也在所不惜。我所相信的在當時是主流,但在今天卻是少數。

  和今天的西方文化相比,加爾文時代的基督徒們為了信仰的緣故,寧可丟掉性命。這的確是好的,是更符合聖經的。我認為,今天我們非常容易不知不覺地受外界的影響;我們不知道世界對我們的影響有多大。當世界把一個概念用基督教的外衣包裝之後,我們就張開雙臂熱情地擁抱它。我們應該有分辨的能力。(我說的離題了。)

  這裏的要點是:耶穌離開了人們以為是真宗教之所在,去到了一個無宗教、不敬虔的地方。“大光所照耀”的將是加利利;第15節的預言出於<以賽亞書>9:1~2。

  讓我來問大家一個問題:你有沒有這種經曆──因為聽到某首歌曲,或聞到某種氣味,或走進某個房間,或見到某個熟人,就使你回憶起從前的一段傷心時光?對於以色列人來說,西布倫、拿弗他利就是這種地方;對於我們仔細讀過<舊約>的人也一樣。當這兩個地名在<馬太福音>裏出現的時候,你應該會發出感歎──這塊地方使人回想起被擄來,這塊地方令人回憶起被奴役的日子,回憶起黑暗、死亡來。我們可以從<列王記下>15:29及18:9中的記錄讀到;亞述王、巴比倫王來到這裏,以色列人被俘、遭擄。

  馬太是在提醒猶太人(假如你還沒有讀過這些,我在這裏提醒你們大家)。馬太並不是信手拈來地提到這些地名;這裏有真實的曆史。要提醒猶太人的是,他們的被俘、遭擄是因為什麽?是因為以色列人對神的背逆!神命令他們把迦南人趕出去,他們卻不照著去行。特別是在這個地區,當地的以色列人與外邦人通婚、混雜。早在約書亞帶領他們進入這片土地之前,神就對他們說,要趕淨迦南人,不要與他們發生任何關係;有時候告訴他們把迦南人趕走,有時命令把他們除滅,目的是要他們不與迦南人來往。結果怎麽樣?以色列人沒有照著神的話去做,卻與迦南人同住、通婚,接著就去隨從他們的假神。於是審判來臨──神的審判是通過其他國家的入侵、擄掠臨到他們的。因此,馬太是在這裏提醒猶太人,不僅是他們的被擄,更重要的是他們為何被擄──他們背逆了神的話。

  在這一切之上,以賽亞傳達了一個盼望的應許。從<馬太福音>裏我們知道,此盼望正是在基督裏實現的。下麵我們就來看一看這個盼望到底是什麽;這也是我要講的第三點。

  16“......那坐在黑暗裏的百姓看見了大光;坐在死蔭之地的人有光發現照著他們。”(太4:16)

  我認為,這段話是這幾節經文的中心所在。現在我們看到了祝福的核心。以賽亞預言中所包含的對政權的祝福,與基督所啟示出來的屬靈亮光相比,就暗然失色了──“曙光已經來臨,坐在黑暗之中、住在幽暗之地的陰影之下的人,大光已經照耀你們。” <約翰福音>向我們展示了<馬太福音>中沒有記錄的施洗約翰在這方麵的講道:

  6有一個人,是從神那裏差來的,名叫約翰。7這人來,為要作見證,就是為光作見證,叫眾人因他可以信。8他不是那光,乃是要為光作見證。9那光是真光,照亮一切生在世上的人。(約1:6-9)

  約翰來就是為光作見證。耶穌也沒有羞於接受這個稱呼。他在<約翰福音>12:46說:

  46我到世上來,乃是光,叫凡信我的,不住在黑暗裏。

  我們大家都知道耶穌是光。但我認為,對於基督的這一極其重要的屬性,我無論怎樣強調都不會過份;我也找不出正確的詞匯來對此作恰當的描述。他是這個世界的“真光”(約8:12)。當我們想到他的神性時,不得不停下來反複思考:“這個人,他是神啊!”這實在是我們的腦袋無法完全理解的。當我們聽到他宣告他是人得救的唯一希望時(約14:6;徒4:12),我們也不得不佇足深思。他聽上去竟是那麽絕對──通往永恒的唯一的門竟是他一個人!我們驚歎不已。是的,我們的確應當驚歎。我聽到過有人說,在人類曆史中,這是一個思路“最狹窄”的宣告── “若不藉著我,就沒有人能到父那裏去。”的確,我也找不出哪一個宣言比這個更“狹窄”的了。我們也必須停下來好好地思考基督是真光這個屬性。沒有他,這個世界就隻有黑暗,隻能留在黑暗裏。

  我們知道有些人很有吸引力。隻要他們的音容笑貌一出現,整個屋子裏的人都會被感染(我妻子就是這樣的一種人)。耶穌不僅是一間屋子的光,甚至也不僅僅是我生命中的光,他是這個世界的光。這光不僅僅是暫時地改變一下我們的心情──就好像他是一位性格活潑的朋友。我擔心我們常常把基督看作是這樣──我今天心情不好,需要有人來給我提起精神來。不!使徒保羅說:

  6那吩咐光從黑暗裏照出來的神,已經照在我們心裏,叫我們得知神榮耀的光顯在基督的麵上。(林後4:6)

  今天聚會開始時我們讀的<以西結書>上說,我們是在黑暗中,在墳墓的黑暗之中──這是我們有時作惡夢時會做到的。這種可怕的黑暗就是屬靈的黑暗、論理的黑暗、道德的黑暗。我的小女兒今年三歲;小孩子的思維方式很有意思,有時候她說的話實在叫我驚訝不已。很多話我記不得了,但有一句我還清楚地記得。那是一個晚上,我們在車裏。她說:“爸爸,你把黑暗給關了吧!”(意即撳個按鈕把黑暗關掉)。你怎麽關呢?你是無法做到的。你能做的,就是希望光照進來。我想,(出賣耶穌的)猶大是想把黑暗給關了,但彼得卻擁有光。有些人生活黑暗,心情抑鬱,充滿悲傷,又坐在一間黑暗的屋子裏。他所麵對的,沒有別的,隻有黑暗。唯一的方法是讓光照進屋子裏來,照亮他的心。正如這裏保羅所說的, “那......光......照在我們心裏,叫我們得知神榮耀的光顯在基督的麵上。”這不隻是我生活中宗教方麵的光,這是照亮一切的真正的光。人人都在黑暗之中,直到光照到他們──照到他們心裏,叫他們知道神榮耀的光顯在耶穌的臉上。這也是神不可抗拒的恩典的一個見證。

  我們在黑暗中,在墳墓裏;他光照了我們。你不信的話,我們可以到南山上的公墓裏去試一試,請那些埋在土裏的人出來。你以為誰會出來嗎?不會的。唯有神能將人從墳墓裏呼召出來。他這麽做是大有能力的、不可抗拒的。人對此是持反對態度的,甚至基督徒們也不喜歡這個概念(即人得救是神單方麵的工作)。他們說:“你說你幹涉了我的自由嗎?不,不,不!那是神邀請、人回應的結果──我們與神合作,才有了今天的新生命。”但這可不是聖經給我們看到的畫麵。聖經給我們看到的是:你在黑暗裏,那是完全的黑暗、絕對的黑暗、死亡的黑暗;你在墳墓裏,不僅躺在棺材裏、埋在土裏,而且連動都不會動,更不用說要摸索著從那恐怖中爬出來了。但那光照到了你的眼睛,你的心髒開始跳動,就像拉撒路一樣,墳開了,走了出來,得了生命。

  我的朋友們,讓我們不要搶奪神在我們得救一事上的榮耀。這是他視為寶貴的東西;他要保護,要守衛。這樣做(指上述搶奪神的榮耀),對我們也沒有好處。聖經說,這隻會引起人的驕傲,以為我們對自己的得救作了貢獻。我們或許可以壓製這一驕傲,但說到底,“我得救,你沒有,是因為我做了正確的決定”(這一思想仍在我們的意識中毒害我們)。神沒有給我們誇口的餘地。

  以賽亞的預言告訴我們,有光照在那些坐在黑暗裏、坐在死蔭下的人們。我的朋友們,你是基督徒的話,這就是從前的你;你還沒有信的話,這就是你。

  不信的人坐在黑暗之中;他住在黑暗中,也一直留在黑暗中。這黑暗並非是缺少陽光的黑暗;這是一片死蔭之地。

  二十世紀二十年代的黑白電影裏,鹵莽、大膽盛行一時。有人在旗杆頂上倒立,有人在摩天大樓之間走鋼絲。我記得有段影片裏,一個人坐在一張椅子上,椅子的兩隻腳立在懸崖壁上。他背靠懸崖,用自己的兩條懸在空中的腿來掌握平衡。我有恐高症,想到這個場麵就不寒而栗。

  這就是不信之人的狀況。唯一不同的是他是在黑暗中這樣坐著,否認危險,故意壓製這個由被造世界所顯示出來的、他周圍的人請求他相信的真理。他坐在永死之地;他還不清楚自己的光景。不久,那張樣子就要翻倒,這時他才會完全意識到他曾在死亡與黑暗中悠哉悠哉坐著的那把椅子已經墜落──落在了火不滅的坑中,受永恒的折磨。

  這實在是個可怕的信息、恐怖的信息;但這是人人必須知道的信息──人對神、對基督置而不顧是必定要承受後果的。這不是個中聽的消息;我們總是把死推得遠遠得,好像根本就沒那麽回事似的。幾星期前我曾提到過的一個打排球的朋友,他31歲就死了。我禁不住自問:“我有沒有向他傳過福音、作過見證?我盡了多大的努力?”昨天,我和一位六十年代一起衝浪的老朋友談話時還在想這件事。我邀請他來教會,我不曉得怎麽做才不會顯得太著急、太逼促他。你想把光帶給他們,但又不想成為推銷安利[注3]的人,因為傳福音的時候已經與市場推銷聯在了一起。但這實在是件性命悠關的大事啊!

  坐在黑暗、死蔭裏的人往往還有一種自得,但卻是好景不長。神的律法會叫人感到不安。 <詩篇>19:7說:“耶和華的律法全備,能蘇醒人心。”因此,我們禱告求神光照他們,讓他們回到正常的理智上來。這光照亮他們的心,叫他們知道神榮耀的光顯在耶穌基督的臉上。使徒保羅給信徒的信息是:

  8從前你們是暗昧的,但如今在主裏麵是光明的,行事為人就當像光明的子女。(弗5:8)

  也就是說,讓你的行為反映出你的真正身份。我們這些在真光裏的人應當行在光中。假如你是皇族成員,你就應當有皇家的體統。耶穌對有耳朵的人說:

  12我是世界的光。跟從我的,就不在黑暗裏走,必要得著生命的光。(約8:12)

  我的朋友,你願不願意得到那生命的光?那麽你必須來跟隨耶穌。這就是他說的話。我再次邀請:你願不願意得生命的光?還是願意留在黑暗裏?願意留在那張椅子上,知道有一天它會墜落?一旦墜落,就再無希望可言。

  人當如何跟隨耶穌可以從這段經文的結束語裏找到:

  17從那時候,耶穌就傳起道來,說:“天國近了,你們應當悔改!”(太4:17)

  施洗約翰退出了舞台。耶穌去了迦百農,去了加利利。他宣告自己是光。接著就是耶穌的這段講道;這也是施洗約翰所講的:“天國近了,你們應當悔改!”

  在今天盛行的講台呼召上,你們是常常聽到這句話呢,還是很少聽到?最近我在聽一個基督教電台時,聽到主持人對悔改的必要性持反對態度。他與一位聽眾辯論說,悔改是不必要的。他作見證說,他信主的時候是在一條公路上,有人搭車,向他傳福音,所做的不過就是“邀請耶穌到[他]心裏來”──他甚至都不知道自己是個罪人。

  今天,這種所謂的“與基督的關係”已經成了現代福音派的束縛。“我不需要宗教;我就是愛耶穌”;“耶穌是我最好的朋友”......這類口號幾乎一統天下。這裏我們看到:耶穌講的第一篇道是什麽?是“你們應當悔改!”

  有一次在我們主日晚上的課程裏,一位年輕人問我:“你與耶穌的關係如何?”這是個很好的問題。我考慮過這個問題;我的答案是:“他是我的救主,我是被他拯救的。他是我的主,我是受他掌管的。”當然,我也在括弧裏加上“我也願意與他合作。”這是不是一種很好的關係?我認為是的。主耶穌的話與施洗約翰的一樣:“天國近了,你們應當悔改!”我們在前幾講裏已經對“天國近了”作過討論,這裏我就不多說了。但我還是要再強調一下悔改,因為悔改與救恩的信息是緊密相關的。讓我們來看看使徒保羅對“悔改”是怎樣理解的:

  4保羅說:“約翰所行的是悔改的洗,告訴百姓,當信那在他以後要來的,就是耶穌。”(徒19:4)

  保羅看上去把悔改與信耶穌等同起來。悔改就是改變你的思想;但是讓我們不要自己騙自己地認為神隻要求我們在理智上承認。有人的確是這麽教導的,說:“我所做的就是改變了原先的想法,做了‘邀請耶穌到我心裏來’的決誌禱告。”於是悔改就成了同意基督所說關於“他自己是誰”的宣告而已。假如真是這樣的話,那麽無疑魔鬼們也會得救了(參雅2:19)──它們知道耶穌是誰;它們的神學常常比我們的還好;它們對耶穌有個清楚的概念。

  聖經上的悔改當然包括改變我們對“基督是誰”的想法,認識到──他是罪人的救主(事實一);同時也必然包括我們改變對自己的看法,承認──我們是需要被神拯救的罪人(事實二)。這兩者是不可分割的。我們也必須不斷地努力轉離自己的罪。耶穌說:“愛我的,必遵守我的命令。”真正的悔改不僅是知道這些事實(事實一、二),也不僅僅同意這些事實是真的;真正的悔改也包括自己的改變,使這些事實成為“我的事實”(實際)。耶穌不僅是萬主之主,不僅是罪人的救主,他是我的救主,是我的主。

  我們與神的關係有兩種:一種是信徒合在一起的(集體的),另一種是個人的。

  悔改是對萬事的看法、想法的改變。正因為我們常常把信仰看作是生活中的一個獨立部份,我們在宗教信仰上有一套,在政治上有一套,在社會上、在家庭問題上又各有一套,才使公眾對我們有這樣的看法。這不是基督教!符合聖經的悔改是改變我們的整個世界觀,讓我們的世界觀由基督來作主。我的朋友們,耶穌要麽就是你一切的主,要麽就根本不是你的主。沒有人能服事兩個主。我若說:“哎呀,我的老我又回來了,又要來控製我”──這是一回事;但假如我心甘情願地讓其他的東西來作我的主,那可就是另外一回事了。這是有很大差別的。我若說,我的信仰、我的家庭要以聖經為原則,但我的政治觀點則要根據<華爾街時報>,要參考<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那就是無信心的表現。

  當然我們都做不完全,但你必須知道誰是你的主。

  我的朋友們,誰是你的主?我不是在強調完美主義,因為沒有人做得到。但誰是你的主呢?你應當好好想一想。當你作決定的時候,是誰,是什麽影響你並主導你的決定?也就是哲學家會問的一個問題:“你的認識論是什麽?你是怎麽知道你所知道的?你為什麽相信你所相信的、做你所做的?”你若一步一步地問下去,一層一層地剝下去,就會發現真相。當你發現之後,讓我再來問你:你的主有能力救你的靈魂嗎?你站立的是磐石呢,還是流沙?你還想繼續在黑暗的路上走下去嗎?還是願意來跟隨耶穌?跟隨生命之光?

讓我們禱告:

  父神啊,我們謝謝您!您將基督的光帶進我們心裏,如同明光照耀。您把我們的石心變成肉心;您改變了我們的思想。我們為此感謝您!

  父啊,我們禱告,願您的光照耀,將基督高舉,吸引萬人,讓真光照耀各處的人心。父啊,願我們不失去信心,願我們宣講您的話語、施行聖禮,必定能成就這一切。願我們相信福音真是神拯救的大能,並向人宣講此信息:耶穌來,帶來真光,叫人可以因他而活著,救贖他的新娘,叫靈裏死了的人活過來。

  我們為您所行的這一切大事獻上感謝。願您繼續不斷地使國度增長,因為此國度的君王已經來了。

  我們奉他的名求,阿們!

  [注1] 加爾文的解經書都是從他的係列講道裏整理出來的。

  [注2] <這,就是約翰.加爾文>(,王兆豐譯)一書為加爾文小傳,從書中可略知十六世紀歐洲宗教改革的時代背景和以上提到的數位改教家情況。

  [注3] Amway係美國直銷網之一;直銷網又稱“老鼠會”。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