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能的創造主

主啊!讓我看到我周遭的人,賜我以你的眼光把他們看待, 讓我把智慧和力量付諸於行,使人看到你海洋般寬深的愛!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文章分類
正文

馬太福音係列講座--第十二講 '得人如得魚'

(2006-05-24 08:46:01) 下一個
馬 太 福 音
信息:維保羅Pastor Paul Viggiano
根據錄音整理、翻譯:王兆豐
(2004年3月7日)

第十二講 "得人如得魚"
《馬太福音》4:18-22

  我們的<馬太福音>第四章學習還有兩次。過了下個禮拜天後,我們就要開始講第五章“登山寶訓”。

  18耶穌在加利利海邊行走,看見弟兄二人,就是那稱呼彼得的西門和他兄弟安得烈,在海裏撒網。他們本是打魚的。19耶穌對他們說:“來跟從我!我要叫你們得人如得魚一樣。”20 他們就立刻舍了網,跟從了他。21從那裏往前走,又看見弟兄二人,就是西庇太的兒子雅各和他兄弟約翰,同他們的父親西庇太在船上補網,耶穌就招呼他們。 22他們立刻舍了船,別了父親,跟從了耶穌。(馬太福音4:18-22)

讓我們一起禱告:

  父神啊,我們禱告求您通過您的靈和您的話讓我們看見<馬太福音>裏的這些事。願我們明白基督對這些使徒們的呼召、對我們的呼召的意義。父啊,求您幫助我們理解天上的事。我們禱告是奉基督的名,阿們!

  很清楚,這段經文告訴我們的是基督呼召他的使徒。我們看到他事工的開始,聽到他對使徒們的呼召。我們查考這段經文是要來明白呼召的目的:他為什麽呼召這些使徒?他呼召的是些什麽樣的人?他對這些人做了什麽?

  18耶穌在加利利海邊行走,看見弟兄二人,就是那稱呼彼得的西門和他兄弟安得烈,在海裏撒網。他們本是打魚的。19耶穌對他們說:“來跟從我!我要叫你們得人如得魚一樣。”(太4:18-19)

  這裏我們看到了呼召的目的:成為得人如得魚的人。耶穌呼召這些使徒,要他們成為得人如得魚的人。讓我們來看看這裏的上、下文。這是耶穌事工的剛一開始;他剛受了洗,才被魔鬼試探過,接著發生了使徒約翰(在<約翰福音>)記下的另外幾件事。在眼前<馬太福音>這段經文裏,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召一批門徒。

  “門徒”這個詞的意思就是“跟隨的人”或者“學生”──這些學生是整天跟隨著老師的。門徒中的許多人後來成為使徒。你們曾否對“門徒”和“使徒”這兩個詞的意思感到困惑過?門徒是一直跟著你的人;使徒是你差遣出去的人。一種是跟著學,另一種是出去做。“來跟從我[耶穌]”的這些人,也被告知要去成為“得人如得魚”的人。

  各位:現在你成為門徒,你也要出去訓練門徒。

  從一定的角度講,使徒們有著特殊的職份。對於基督徒來說,聽到耶穌發出“來跟從我”這個命令,你放下網和手裏的活,來跟隨主。接下去在某一個時候,你總是要去帶領人成為門徒。因此,這不單單是給使徒的使命,也是給所有基督徒的使命。

  聖經上說,領人成為基督的門徒是件很榮耀的事:

  30義人所結的果子就是生命樹,有智慧的必能得人。(箴11:30)
  3智慧人必發光,如同天上的光;那使多人歸義的,必發光如星,直到永永遠。(太16:13)

  領人信主實在是件榮耀的事。

  彼得在他的書信裏指出,所有的信徒都是祭司,都應當宣揚福音,領人歸主:

  9唯有你們是被揀選的族類,是有君尊的祭司,是聖潔的國度,是屬神的子民,要叫你們宣揚那召你們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彼前2:9,黑體為我所強調的)

  從一定的角度說,所有的基督徒都應該把自己看作是釣魚人(假如你們允許我用耶穌所用的這個比喻),我們所用的魚餌就是宣揚那召人出黑暗的神的名。在上一講裏,我們討論了光怎樣來到、怎樣照耀拿弗他利和西布倫的黑暗,這裏我就不詳細展開談如何傳福音的事。這種宣告、傳揚真光的概念可以有多種多樣的方式,不一定就是發單張之類的事,具體要看你的職業是什麽、你的位置在哪裏。無論你是哲學家,是運動員,是工人,還是家庭主婦,也無論你以何種方式傳揚,神給這個世界的信息都是光。你們無論在什麽位置上,所做的就是將這光帶給人。神不僅僅是在教會裏。不管你是在工業界,還是在金融界,神給你的信息都是要將光帶給人。因著神的恩典,凡是神所揀選的,都會見到這光並對福音作出回應。

  具體的方式方法我們就不多討論了。世上有多少不同的人,有多少不同的職業,就有多少不同的方法。重要的是,每一個基督徒都應當宣揚此真光,並且也不要因為麵對巨大的黑暗而退卻。讓我們不要忽略了向我們的鄰居宣揚福音的責任,這是我要加上驚歎號的地方!依我看,靈恩派、五旬節派的人在傳福音的事上,比改革宗的人更勝一籌。絕大部份“歸正教會”的人都是由“不那麽歸正的教會”帶領信主的;他們在學習了聖經之後,知道歸正教會更符合聖經,才來到歸正教會。事情本來不應該是這樣的。我倒不是要攻擊五旬節派教會;我不同意的是他們的神學。

  問題是:為什麽他們那麽有效果,他們的教會人那麽多?為什麽他們傳福音的熱情那麽高?你們有答案,可以在一會兒的主日學時間裏提出來。改革宗或歸正的基督徒以他們最大的理解能力知道,他們得救是本乎恩、藉著信;神是滿有恩典的神。這樣的人應該更願意將此信息傳給失落了的世界。但不知為什麽,我們卻做得很差;我們真的不應該這樣。我們應該請鄰居來教會;在和他們談話的時候應該向他們傳遞這樣的信息,使他們到了時候就知道自己是在黑暗之中。我們不是以驕傲的口氣,而是溫和地、有智慧地將神的話告訴他們,可以重生他們。

  我的朋友們,我們不能把基督教信仰看作是一個“精英俱樂部”,而應該把它看作是個急救站。那些在急救組織工作的人(就如消防隊員、警察、救生員等等)聚在一起的時候,有一個共同的喜樂;他們之間有很強的聚合力。其中的原因就是他們都心甘情願地去從事一項高尚的任務。有時候,執行這項任務是要冒生命危險的。當他們撲滅了大火、救了某人、或阻止了犯罪後凱旋回到單位,那種情形和你下班後到一個俱樂部去的情形大不相同。他們之間有一種因著高尚職業的凝聚力。

  我想,基督徒之間的團契應該因著他們對失落之人的共同關心、向他們傳福音的共同努力而顯得特別甘甜、美好。當然這不是唯一的事,或許也不是最重要的事。最重要的是我們在同一位救主裏的同一個信仰,因為他拯救了我們眾人。這是我們相聚、團契的最重要原因。但另一個原因就是,我們現在被呼召也成為救人的人。很明顯,這也是耶穌召門徒時心裏所想的:“我要叫你們得人如得魚一樣。”

耶穌所召的是什麽樣的人呢?

  20他們就立刻舍了網,跟從了他。21從那裏往前走,又看見弟兄二人,就是西庇太的兒子雅各和他兄弟約翰,同他們的父親西庇太在船上補網,耶穌就招呼他們。22他們立刻舍了船,別了父親,跟從了耶穌。(太4:20-22)

  這裏很清楚的是,他們“立刻舍了......。”但是馬太對這件事的敘述中沒有那麽清楚交代的是,這些人已經知道了一些關於耶穌的事。你讀<約翰福音>就曉得,在(耶穌呼召他們)之前,他們已經在一定程度上跟隨耶穌了(約1: 40-42)。因此,我們絕不可以想像基督的聲音裏有什麽神秘莫測或催眠術之類的東西,以致聽到的人(立刻)丟掉了自己的職業(去跟從他)。我不知道你們聽說過沒有?我曾聽人說過,“這些人(即後來的使徒)聽到耶穌的聲音,這聲音裏或耶穌的樣子上有種神秘的魅力,讓他們突然就扔下了一切來跟隨他。”這種說法是不正確的,因為他們那時已經跟隨了耶穌了。馬太所指的似乎是:一旦他們的主呼召他們不僅僅是成為門徒,而且要成為造就門徒的人,他們的反應是毫不猶豫地放下手裏的工作,很願意地去跟隨主。這裏的“立刻”不是立刻成為信徒,而是立刻響應主耶穌的呼召成為傳道人。

  我們從<馬可福音>裏知道,他們的父親還有其他雇工幫忙(可1:20),因此他們並不是不顧自己的責任,對家庭裏的打魚工作完全不負責任。他們沒有說:“老爸啊,我們走了,你一個人幹吧!”但同時,他們對自己未來的收入並沒有多少考慮。跟隨一個加利利的傳道人,要想致富是不可能的。有時候,當神呼召你的時候,一方麵你應該安排好家裏的事,盡到責任;另一方麵,你也清楚自己不會有經濟上的保證。假如我說:“神呼召我往某某地方去,我希望我的家庭能夠撐的下去,我就讓家人看著辦吧!”這是一種不負責任的做法。但如果我為家庭做了妥善安排,而我自己將來的經濟收入無著落,那就不一樣,因為我相信神會安排我的生活。這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情況,對此我們必須有個清楚的認識。

  這幾位使徒接受的是雙重呼召──一是基督話語外在的呼召,一是聖靈在他們心裏的呼召。耶穌肯定對許多人發出呼召,要人跟隨他。“被召的多,選上的少。”因此,外麵的呼召或許有、或許沒有多大的作用。但同時,又有內在的呼召。這內在的呼召就是神的靈在這些使徒們心裏作工,產生神聖的回應。我們在<馬太福音>的後麵會看到,耶穌問彼得說:“你說我是誰?”“你是基督,是永生神的兒子。”耶穌說:“西門巴約拿,你是有福的!因為這不是屬血肉的指示你的,乃是我在天上的父指示的”(太16:17)。這就是內在的呼召;外在的呼召是神的話。

  我希望你們在聽這篇道的時候,在參加教會敬拜的時候,你已經聽到了外在的呼召──來跟隨耶穌、相信他、信靠他。當然,作為牧師,我認識到唯有靠神的靈來進行內在的呼召,叫你不但認識到這是真理,也讓你來接受這個真理。雖然今天不再有使徒,但神在曆史中都是以相同的方式作工──通過他的話語宣告,通過他的靈征服人心(羅8:16)。這在曆史中一直都是如此。等一會兒我會講到使徒的事;但神對人作工的方式是一樣的。

  神通過<聖經>宣告他擁有我們的生命。像使徒們一樣,我們應當毫不猶豫地回應主召喚的聲音;我們不該遲疑、躊躇。今天耶穌已經不在地上行走;當神的話對我們說什麽是當行的、什麽是不當行的時候,我們就應該放下手裏的事──哪怕是看上去對我們很好的事──對神的呼召作出正確的反應。

  回應基督的呼召實在是一件榮耀的事,特別是作為他福音的執事。這正是為什麽使徒保羅會喊著說::“我若不傳福音就有禍了!”(林前9:16)他意識到,若不傳福音,他就會坐臥不寧。下麵我們來看看──

耶穌所呼召的人有什麽特殊性

  首先,我不會對基督呼召這些人的特殊性泛泛地推而廣之。我們一定要小心,這不是曆史中一直在繼續著的通常狀態。當我們讀聖經的時候,看到當時、當地有些事情發生在某些人身上──你們知不知道耶穌今天已不再呼召使徒了?(他當年呼召使徒,已成為曆史)這是一個曆史事件,是已經完成的救贖之工的一部份,而不是救贖之工的應用。耶穌也不再出生到地上,不再成為肉身生活在這個世界上;他不再被釘十字架,不再複活,不再升天。他今天一直在父的右邊。我也認為,他不再像五旬節時那樣,將他的靈澆灌下來,賜給使徒們無誤的知識與信息,使他們寫成了聖經。那是使徒特殊職份的一部份。

  但這並不是說,耶穌與使徒們交流的方法與內容與我們今天就沒有共同之處了。我想要指出的是,使徒是一個特殊的職份;這一職份的特殊性可以從<啟示錄>的一節經文中清楚地看到(這個問題等我們學到<馬太福音>後麵的章節時還會詳細討論)。

  14城牆有十二根基,根基上有羔羊十二使徒的名字。(啟21:14)

  這難道不是一個非常特殊的職份嗎?讓我再來重申一下:我們要警惕那些任意稱自己為“使徒”的人。今天的確有這種人。從技術上說,這個字隻不過是指“差遣的人”。當你打電話訂購快餐後,披薩餅店的人送貨上門;他就是多米諾[注1]的“使徒”。但當有人故意用聖經中耶穌對特殊職份所使用的稱呼時,就該引起我們的警惕了。

  我們知道,因著神的恩典,這些使徒們很願意地跟隨了耶穌。但這些人還有另外的特殊性;整本聖經都稱他們是教會的根基和柱子。你可以從摩西、基甸、大衛等人身上看到這個原則。使徒保羅在寫給哥林多教會的第一封信裏,對此作了明確無誤的注解。你們可以讀一讀、想一想,看看能不能從他下麵的這段話裏找到:

  26弟兄們哪,可見你們蒙召的,按著肉體有智慧的不多,有能力的不多,有尊貴的也不多。27神卻揀選了世上愚拙的,叫有智慧的羞愧;又揀選了世上軟弱的,叫那強壯的羞愧。28神也揀選了世上卑賤的,被人厭惡的,以及那無有的,為要廢掉那有的,29使一切有血氣的,在神麵前一個也不能自誇。(林前1:26-29)

  你若讀過<舊約>裏的這些故事就知道,神已經把這些原則闡述清楚了。基甸手下的大軍從數以萬計降到三百人。為什麽這麽少?神對他說:“我不想讓你以為你是靠自己才得勝的;我不想讓你因肉體自誇。我要你知道,不是你的聰明智慧、大能大力,而是我為你贏得了勝利。”所以說,神揀選、使用了卑賤的,叫尊貴的羞愧。為什麽?就是為了免得肉體在他麵前自誇。

  我的朋友們,當教會領袖在神賜給他們的職位、能力上開始自誇、開始驕傲的時候,以上這話就是對他們的當頭棒喝!我們看到,這種現象在耶穌時代的那些屬靈領袖裏是多麽猖獗。他們是最可惡的一群人,是耶穌專門對付的。

  耶穌沒有到大學裏,也沒有去猶太人的公會呼召他的門徒。當然,那些地方後來也有跟隨他的;並不是所有當時在位的屬靈領袖們都是反對耶穌的。但他沒有到他們那裏去。他反而揀選了那無有的,為了廢掉那有的。前麵我們已經介紹過加利利是個什麽樣的地方;他在那裏揀選了一群漁夫。加利利是一片黑暗的土地,與屬靈聖地根本沾不上邊。事實上,耶穌離開的就是屬靈聖地。他來到這裏,人們對他的事工一無所知。這些使徒們的特點以及他們的事工,我們可以從<使徒行傳>裏看到:

  13他們見彼得、約翰的膽量,又看出他們原是沒有學問的小民,就希奇,認明他們是跟過耶穌的。(徒4:13)

  我們看到這些使徒沒有在拉比學校受到過教育。當時不像今天那樣,神學院數以千計。在那個年代,你若要做屬靈領袖,受訓練的地方就那麽幾處,人人都知道誰是屬靈領袖。因此,他們看著彼得、約翰的時候,並沒有說:“這些家夥真是愚不可及,說話前後矛盾,不值得一提”等等。他們看著他倆,知道他們沒上過拉比學校,未受過訓練。後來我們也會看到,連他們說話的加利利口音都讓人瞧不起──他們不過就是一群加利利的大老粗。這就是耶穌所揀選的人。按照世界的標準,他們實在是不起眼的人。

  耶穌召了他們之後是如何對待他們的?

  他訓練他們,使他們成為“得人如得魚”的人。讓我來問你們一個問題:我們是否可以從這些使徒們從未受過教育這一點上得出結論說:“事奉不需要受訓練、受裝備”?因為我聽到過這樣的論調:“作傳道人,隻要有一顆心就好了。至於教義上有無偏差與謬誤、是否受過神學訓練,都沒關係。”是這樣的嗎?昨天還是前天,有人就是這樣對我說的。他說:“使徒們不也沒有上過神學院嗎?”在他看來,不但受什麽樣的訓練無關緊要,連受不受訓練都無所謂。下麵我們就從這句經文來分析。

  使徒們未受過教育、未接受過訓練這一事實絕不是傳道人不需要受教育、受訓練的理由。這與聖經明確的教導是唱反調的。聖經要求教會領袖必須要有能力教導人;例如耶穌在<約翰福音>3:10對尼哥底母說的話:“你是以色列人的先生,難道不知道這事嗎?”耶穌是在教訓屬靈領袖;尼哥底母應該懂得這些。另一處經文是<提摩太前書>3:2,要求長老──也就是教會的領袖們 ──要有教導的能力。上述這種(知識無用)論不僅與這些經文唱反調,也和我們眼前這段經文裏基督對他們的呼召直接抵觸。耶穌並沒有說:“你們(自然/天然會)成為得人如得魚的人”;他說:“我要叫你們得人如得魚。”

  今天,獲得一個神學碩士學位,一般來說需要三年的時間。我們中間誰敢說使徒們與耶穌在一起的三年時間裏所接受的教導、訓練不如現代神學院的課程那樣密集?你真的以為他們跟了耶穌三年之後在神學上還是一無所知?我認為是不會的。耶穌一定會對他們進行精心培養,使他們成為合格的工人。馬太.亨利解釋說:

  “我要使你們成為得人如得魚的人”──使人合格地成為勝任此項工作的,正是耶穌自己。他召了他們來,賜權柄給他們,差他們去得人的靈魂,以智慧去贏得人心。

  對神的熱情和對人的同情是今天教會裏的真情所係;這的確是很美好的事。但是,那些想要真正事奉主的人必須是合格的。不久前我碰到一位青年人,他在一個福音機構事奉。他問我,我們教會是否願意從經濟上支持他?我問他,他信的是什麽?“假如我們教會打算支持你,請你告訴我一下你對關於神、關於耶穌、關於聖靈的事及關於救恩的看法如何。”他坦承自己對神學沒有興趣。他傳福音的對象是電影娛樂行業的人;他認為他隻要跟那些人接觸就足夠了。說實在的,他是個很友好的人,沒有一點兒驕傲的味道。他稱自己有一個“對耶穌充滿熱情的身子”;隻要他這個“熱情的身子”出現在那些電影界的人中間就夠了。

  那種認為“隻要是屬於基督身子的一員就可以作傳道人”的觀念是錯誤的。我常聽到人把自己信主有多少年頭作為信仰程度的標準。最近我在一次講課當中,有人對我說他信主已經三十八年了,比我信主的時間長。他是在和我辯論時說的,言下之意他信主時間比我久,知道的就一定比我多。但我們曉得,使徒們當年信主才三年。所以,單憑信主時間的長短是不夠的。我們必須學習基督,必須研讀他,認識他是誰,知道他教導的是什麽。假如我們自己對基督都不了解,怎麽可能帶領人認識基督呢?

  這裏我正好提一下:過一段時間我們會開一門<威敏斯特信仰告白>的課程,到時候我們就可以深入地來學習聖經的教導。我們不能一直停留在單張上麵,而應該在書本(指<聖經>和釋經書如<告白>等經典文獻)中學習。我們今天生活在這樣一個時代──基督教信仰就是手上的幾頁單張而已;學完這幾頁之後,你就被差遣出去帶領、造就門徒了。我承認有熱情的確很好,但我們自己必須深入地學習,不斷地追求,好叫我們知道神在我們生活的每一個方麵的旨意。我們應該不斷地在神的旨意上成長──明白在工作上、社會上、撫養孩子的事上、投資上、業餘活動等等一切事上神的旨意是什麽?好叫你在一切言行上反映出我們的文化所不俱備的智慧。這不是一件簡單的事,乃是我們一生都應當追求的。

  當然,我們也不是說,沒學完之前就不能參與服事。使徒也沒有等到聖靈賜下之後才開始事奉。但你讀福音書的時候知道,他們所做的許多事情都錯誤到了可笑的地步。耶穌對他們說:“你們跟了我這麽多日子,這事難道還不知道嗎?”這是耶穌對他們滿有愛心的責備。有時他是很嚴厲的,尤其是對彼得:“撒但,退我後邊去吧!”不是嗎?這可一點兒也不客氣啊!彼得會不會說:“我都跟了您這麽久了,您怎麽這麽對我說呀?”

  不管怎麽說,神要求我們要學習──認真地學。

  使徒們是受了教導、經過訓練的。他們沒有一直停留在無知上。耶穌並沒有僅僅滿足於人願意來跟隨就行了(我常常與勞倫[注2]談到這個問題)。神所要求我們的僅僅是願意呢,還是願意再加上能力?他的要求是──兩樣都要。我們不僅要放下手裏的網跟隨他,還要學習(研究)他,好使我們有能力來代表他事奉。

  這裏還有馬太.亨利的一段很好的注釋:

  我們在<使徒行傳>1:21中學到,“使徒們一直都跟著基督出入,從而為他們後來的事工作了準備,受了訓練和裝備。”

  我們今天討論的總結:

  耶穌對他們的呼召和隨後的差遣是我們在聖經中一再看到的主題。我最喜歡的經文之一是<以賽亞書>第六章。以賽亞被按立為先知:

  1當烏西亞王崩的那年,我見主坐在高高的寶座上。他的衣裳垂下,遮滿聖殿。2其上有撒拉弗侍立,各有六個翅膀;用兩個翅膀遮臉,用兩個翅膀遮腳,兩個翅膀飛翔。3彼此呼喊說:“聖哉!聖哉!聖哉!萬軍之耶和華,他的榮光充滿全地!”(賽6:1-3)

  你看到神寶座的這幅畫麵。以賽亞看到這景象後,他的反應很有意思。他的反應就是我們主日敬拜一開始的程序──認罪。“禍哉!我滅亡了!因為我是嘴唇不潔的人,又住在嘴唇不潔的民中。”他一點兒也沒有以為自己比別的人好,自以為安慰(事實上他的確比別人好)。他看到別人的罪就好像是對他的起訴一樣;他知道自己是一個個體,但他認識到自己是得罪了神的人類中的一分子。除了認自己的罪,他一句話也沒說。他甚至都沒有讚美神;沒有說,“這音樂真好,讓我來唱讚美詩。”他連這都沒做;他站在那裏,說“我滅亡了!”

  一位天使用火剪拿來一塊紅炭(連天使都沒有碰一下那紅炭),沾了以賽亞的口。神宣告說:“你的罪被赦免了,罪孽被除掉了。”然後,我們看到主說:“我可以差遣誰呢?”

  直到嘴被沾了、罪被赦了,以賽亞才說:“我在這裏,請差遣我!”我們可以將此稱為福音與律法──這是貫穿聖經的主題,它們是一環扣一環的。當神以福音征服我們的時候,必定召我們去過一種新生活。這呼召就包括要我們成為黑暗世界的光。這也是今天早上我講的信息內容。

  保羅寫的<以弗所書>中的兩節表明神恩典的最偉大的經文以及接下去的那一句(這句常常被人遺忘)就與此有關:

  8你們得救是本乎恩,也因著信。這並不是出於自己,乃是神所賜的;9也不是出於行為,免得有人自誇。10我們原是他的工作,在基督耶穌裏造成的,為要叫我們行善,就是神所預備叫我們行的。”(弗2:8-10)

  神因著他的恩典、藉著信召了我們。順便說一下,不是恩典加上信,是恩典藉著信;兩者都是恩典(這點我們一定要搞清楚)。有人說:“恩典是神的,信心是我的。”不!這段經文不是這麽說的。它說“By grace, through faith”──“信”是神救我們靈魂所用的工具。信心本身就是神恩典的作為。他這麽做,就是免得人在他麵前誇口。這是清楚無疑的。

  但神對呼召到他國度裏來的人有一個共同的要求,那就是我們可以被神所用。他將我們從黑暗中召出,進入光明,不是要成為一個高級俱樂部,而是要(我們每個人)成為急救站的一員。我們應當被神所用。當你把這個詞用在人際關係上的時候,聽上去不是一句恭維話。但是當神說這個詞時,那可就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了。被神所用──難道還有什麽比這更榮耀的嗎?我的朋友們,你若不是被神所用,就是被其他什麽所用──可能是你自己。那麽你就隻好聽命於自己這樣一個滿有罪的、有限的人了。

  我們不是使徒,但我們卻有他們的信息(聖經)──不是在你們各位的手中嗎?這是神用來救我們的信息,也是神召我們帶給別人的信息。這是基督徒的責任,是榮耀的使命。

讓我們一起禱告:

  父神啊,我們真是感謝您,召了我們來參與如此榮耀的工作,將基督之光的信息帶給處於黑暗、走向死亡的世界。父啊,我們禱告,求您讓我們不要把此信息僅僅據為己有,讓我們成為神恩典的好管家,好叫我們滿有智慧地應用賜給我們的恩典。

  父啊,求您叫我們的心為那些未得救的朋友焦急、疼痛。願我們學習使徒保羅的態度,為了自己的同胞寧可放棄自己的得救那樣,他的心切切盼望以色列得救。我們難道不應有同樣的心對待失落的朋友嗎?我們難道不應該有智慧地與人交談傳福音嗎?父啊,您可以使用我們來與您榮耀的工作有份。

  父啊,我們謝謝您召我們入此光明,您賜給我們的天上的豐富,賜給我們永恒的產業。我們感謝您!稱頌您的名!我們也知道,我們不能做任何事來促成此救恩。我們不僅不該誇口,我們也毫無誇口的東西。但父啊,讓我們不要把此恩典當作懶惰的理由;讓我們勇敢地宣告複活之主的榮耀。

  我們奉他的名禱告,阿們!

  [注1] 多米諾是美國一家披薩餅聯鎖店的名字。

  [注2] 勞倫Loren是該教會的執事,負責教會的日常行政工作。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