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謝鬆齡編譯:聖佐治屠龍與信心之仗

(2009-04-01 21:19:04) 下一個

宣福基主教講章
(The Rt. Rev. Richard L. Shimpfky)
謝鬆齡(Paul Xie)中文編譯
2005年9月18日
    
    聖佐治是眾所周知的“屠龍者”,他的畫像描繪他是一位驍勇的騎士,在與暴戾的龍戰鬥。有的畫像裏會出現一位美麗的婦人,使人想到聖佐治是在為保衛教會母親而戰。
    
    談到龍和屠龍,我們會發現一些問題;至少這些問題關乎我們聖佐治堂;因為我們會友當中有許多亞洲人。他們心目中的龍,與西方的龍,具有不同的涵義——在西方人看來,龍是凶暴、邪惡的象征,是殘忍的化身,對財物和權力非常貪婪。西方的傳說當中,龍的口裏噴火,爪子和翅膀又長又尖,它會突然從天而降,撲向無辜的人們,摧毀鄉村,傷害一切的人。這聽起來不是非常殘暴和邪惡嗎?
    
    聖佐治是英格蘭的守護聖徒,是西方最著名的基督教人物之一。但是對他個人的事跡所知甚少。最早的資料是卡薩裏巴的猶西比烏斯在主曆(公元)322年所寫的;他告訴我們,有一位貴族出身的軍人,在主曆303年死在羅馬皇帝戴克裏先的手下。但是資料中沒有記載這位死難者的姓名、國家或埋葬的地方。佐治很快就成為整個基督教世界崇敬的對象,成為守護貧困人和無助者的勇敢榜樣。到主曆900年,聖佐治被公認為聖徒。1191年,當英格蘭國王理查德一世帶領十字軍進入巴勒斯坦時,他將軍隊置於聖佐治的保護之下。到十四世紀末葉,聖佐治已經成為公認的英格蘭守護聖徒了。
    
    1265年,因《黃金偉人傳》的出版,聖佐治的名聲傳遍了整個歐洲。《黃金偉人傳》不是指聖佐治,而是一本故事集的書名;用這個書名來說明書中的故事像黃金一樣貴重。正是這本書,使聖佐治與龍的傳說名氣遠揚。這個傳說在英格蘭特別受歡迎,因為盎格魯·撒克遜文學中有著同樣的傳說。
    
    1348年,英王愛德華三世以聖佐治為一個新的騎士團,“嘉德騎士團”的守護聖徒。有人認為,這個騎士團使用的垂飾徽章和寶石,是采自畫像對聖佐治的描繪。這個騎士團的證章,包括領圈和徽章等附加標識,以“佐治”聞名。徽章就是在黃金底盤上麵用琺琅做成的聖佐治屠龍的畫像。
    
    對聖佐治的崇拜,遭到伊拉斯默斯 的諷刺;並且在宗教改革時期被禁止。宗教改革之後,隨著非洲、印度和美洲的發現,聖佐治屠龍的傳說再次重現生機,被用來作為一個勇於麵對危險,為教會的益處而戰勝一切的榜樣。在約翰·本仁的小說《天路曆程》中恢複了佐治與龍的故事。
    
    聖佐治是一個實際存在過的人物,但事跡卻鮮為人知。大部分關於佐治的傳說,都是不足為信的。教會從來沒有正式確認這些傳說字麵上的真實性。我們之所以珍視這些傳說,是因為這些傳說形象地描繪了為信仰信心而打那美好之仗的勇氣、榮譽和堅韌不拔的精神。
    
    聖佐治的“士兵—聖徒”精神在現代曆史上扮演了重要角色。由於把英王亨利五世、英格蘭、和聖佐治聯係在一起,莎士比亞《亨利五世》中的名句遂成為千古絕唱。英國表演藝術家勞倫斯·奧利維爾爵士把《亨利五世》拍成電影,發行於1944年;這部電影表現出來的“聖佐治精神”,大大鼓舞了聯軍部隊解放法國的士氣。
    
    每個人的裏麵都有一些罪或軟弱的“龍”;為了耶穌,我們要去與這些“龍”戰鬥。在聖公會舊《公禱書》的洗禮禮文中,每個人都被呼召——去作基督的精兵,與這個世界、與罪、與邪惡進行戰鬥;禮文告誡我們要一直如此戰鬥,直到生命的末了。願我們今天就在這著名的虛擬守護聖徒的勇氣中,就是在聖佐治和我們的勇氣中,一同在基督耶穌裏得到更新。
    
    阿們。
    
    ****
    
     伊拉斯默斯,狄賽德留斯(1466?-1536),荷蘭文藝複興時期學者,天主教神學家,他試圖使古代的古典經文複興,恢複基於《聖經》的樸素的基督教信仰,消除中世紀教會的一些不當行為,他的作品包括《基督教騎士手冊》(1503年)和《愚人頌》(1509年)。—–譯注


【補記】 謹以此文紀念宣福基主教(The Rt. Rev. Richard L. Shimpfky,1940.10.18-2011.2.28)。他是德裔美國人,出生於墨西哥城。早年畢業於美國弗吉尼亞聖公會神學院。曾任新澤西瑞基伍德聖公會基督堂主任牧師十四年。之後,擔任美國聖公會最年輕的教區--位於加州的“主道教區”(The Diocese of El Camino Real)第二任主教十四年。他喜愛中國,曾兩度訪華。本文編譯自宣福基主教在紐約聖公會聖佐治堂的講章。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