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並非故事

(2007-08-15 19:38:06) 下一個

並非故事 

/杜永生 

朱老漢這幾年來可謂是很傷感,很傷心。自己含辛茹苦的把二個兒子一個女兒撫養成人,都成家立業了,到頭來自己卻蝸居住在一間破舊的房子裏。其實這也並不叫房子,原先是用來當牛棚的,現在一個人孤苦伶仃地捱著殘餘的歲月。 

大年三十晚,由於憤懣自己兒子的不孝順,竟然寫出了這樣的一幅對聯“不怕我兒不象我,就怕我孫像我兒。橫批:報應。” 對聯粘貼的很牢固,雖經風雨的洗浸剝蝕而褪了原色,字跡依舊清晰,那每個字都透著人生的寥寞和無奈。朱老漢現在惟一感到欣慰的就是幾個孫子還非常懂事,常常能使他憮然、破損的心情得到一些撫慰,恢複一絲顯豁的味兒。 

不過,老漢現在也得到了村裏和鄉親們的幫助,他常有這樣的感喟:養兒子受兒子靠(罪),不如這樣吃“五保!” 

說到自己這些傷心事,朱老漢幹癟的眼窩裏總有渾濁的老淚流淌著。其實他更多的時候不願意提及兒子及自己辛勞的一生。他今年已經70歲了,兩個兒子雖然也生活在農村,但在老漢終年節衣縮食,拚命勞作下相繼為他們蓋上了寬敞明亮的樓房,一個女兒遠嫁在外省,路途遙遠,一年到頭隻能回來次把次。當然,這個女兒還比較孝順,時不時地給他寄點錢來。其實他並不缺錢花,他缺少的是感情的依賴,是一個家的溫暖。自從老伴幾年前去世後,這日子突兀地感到了清苦與淒涼。由於多年前就與兒子們分開過了,一間破舊的房子裏依然可以享受到生活伴侶間的那份溫情和幸福。可這老伴一走,兩個兒子誰也沒有主動要求他過來居住。主要還是兒媳婦的原因。兒子屬於典型的“妻管嚴!”前些時候,這二兒子倒是良心發現了,確實很誠懇地和老婆商量了,可他媳婦的這個工作真難做通。她恁是梗著脖子扯著嗓子,叫板說,就是讓老頭子過來居住,也得有個前後啊也得輪班啊。聽聽,這種語言、這種心腸,怎麽不使人脊梁骨都冒涼氣。大兒子更是壘堆(差勁),連提都不敢提一聲,看來這媳婦當家作主,男人連自己的老父親都不顧了,連自己應盡的義務都藐視了,連做人的尊嚴都丟失了。當然,這兩個兒子從心底裏還是感到愧怍的。也經常偷偷地塞給老頭子一些零花錢。但這些錢老頭子都用來購買一些零食給孫子們了。看著自己兒子都成了這幅模樣,老漢心裏痛啊。 

現在朱老漢身子骨還比較硬朗,素來沒有什麽嗜好,不打牌,不抽煙,不喝酒,平時沒什麽事情要麽找幾個老夥計聊聊天,要麽就伺弄那有一分多地的菜園子,日子雖枯乏,孤寂,能這樣不使自己閑著,也是打發時間的最好方式了。 

朱老漢在村裏是非常受人虔敬的。他熱情,敦厚,善良,勤勞。經常幫助左鄰右舍做些農活。他這一生確實充滿著艱辛。像許許多多的農民一樣,經曆了數次生活的磨難。一生勤儉節約,都是為了孩子。剛結婚那會兒,家庭也是非常貧窮,常常也是“穿鞋子露腳頭,穿褲子露膝頭,穿褂子露肩頭。”生活再清苦也能堅持著,這是他們的無畏與修為。他印象最深刻地是那個時候,甚至還“蹲倒方便手薅柴,一心一意為小孩(就是在方便的時候,看到麵前有雜草,都不忘順手薅上一把)”,居住的房子就更破漏不堪了,真可謂是“屈(低著頭)進屈出土坯房,毛竹稈子做房梁。”就是憑著這一股子韌性,終於熬出了頭,把幾個兒女撫養成人。並為他們準備(蓋)好了各自結婚前最重要的條件---樓房。樓房蓋好了,兒子們結婚了,孫子也出世了,老人的身子骨也不能再幹繁重的農活了。也是老漢生性倔強,在和兒子們分家過的時候,他預感到了後半生的日子不會是順順當當的。當時分家時,真是大媳婦吵,二媳婦鬧,攪得老頭子整夜睡不著覺。他什麽話都沒說,隻有一個要求,也是最低、最合理的要求。就是今後大兒子負責給口糧,二兒子逢年過節給錢花。老伴也是個老實厚道人,從來不會和兒媳婦們計較什麽,也確實不能不敢計較。二個媳婦一個比一個厲害,整天叫嚷著說老兩口子又偏向誰誰了。最終是堅持和老伴住在曾經的牛棚裏。原以為還能平靜地生活多年呢,可老伴一走,這生活明顯變得孤寂難捱了。 

“兒女多吃連鍋,桂圓蜜棗床頭摸”。朱老漢真的很豔羨其他人家的老人,雖然他們的兒女也比較多,那可真是幸福漣漣哦,現在好了,他成了昂魚了---自顧自! 

前些時候,他的一個老友去世時,他參加了喪事的辦理。事後,他和一些老友聊天時,有友說了句看似無意,又叫人哭笑不得的話,他說你別看她們哭得傷心欲絕的樣子,實際上老人一過逝,她們不高興才怪呢?大媳婦這樣哭:“我的爹啊,我的娘,這下不用交口糧!”小媳婦這樣喊:“我的爹啊,我的媽,這下不用給錢花!”這個當然不太真實,但確實也反映了存在著的現象。聯想到自己的處境,朱老漢感到了人生的淒愴。經常潸然落淚……

麵對朱老漢這樣的處境,村裏和鄰居也為之抱不平,經常可以聽到這樣的議論:“這朱家的兩個兒子真是“山牆掛蘆席----不象(畫)話!” 遭人詬病。可再怎麽做工作,也是白搭。兩個兒子不是充耳不聞,不是熟識不睹,不是沒有感情,而是自己不當家! 

象朱老漢這樣的遭遇,在農村還並不少見。你可以走走看看,那些個低矮、潮濕不像房子的地方一般都是老人們居住的。而他們的子女則住在寬敞、舒適、明亮的樓房裏。他們窮其一生為了自己的子女,“養育之恩不圖報,望子成龍不費心”,隻要有這個家的存在,他們似乎就感到了知足。可是到了人生的垂暮之年,境況竟是如此的悲涼,令人扼腕歎息。其實,他們在人生的暮年是更需要精神陪護的,是需要有個溫馨的幸福的家庭環境。不管怎麽樣,瞻養老人是應盡的義務,也是和諧社會的主流與必然。 

難道我們不應該讓他們頤養天年嗎? 

難道還要讓他們在孤獨中度過餘生嗎?(全文2217個字,於8141時)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