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佛道 ①

(2006-10-21 21:11:26) 下一個

佛道

如是我聞,一切眾生存萬象,萬象輪回歸萬一。

一   治國

佛教傳入中國,就受到中國封建王朝統治者的青睞,與儒家並行天下。佛教所宣傳的慈悲為懷普渡眾生思想,與儒家宣揚的仁愛天下,似乎有異曲同工之秒。然而,在中國封建王朝,卻仍有“以佛統儒”、“佛儒不二”的思想。道安的《二教論》引《清淨法行經》曰:“佛遣三弟子,震旦(中國)教化,儒童菩薩,彼稱孔丘;光淨菩薩,彼稱顏淵;摩訶迦葉,彼稱老子。”道安的說法認為孔丘就是佛門弟子,而連老子也成為佛教尊者,似乎有點牽強附會。但道安作為封建王朝的一員,尊崇“以佛統儒”的王朝法論,這已經說明佛教思想在封建王朝的地位是“一覽眾山小”了。

儒家在封建王朝的統治者心中,確實可以“善治朝廷”,用儒家的君子之道來穩固江山,並且還可以獲得“善人君”的美名。“仁政天下,為百姓謀順,乃為君國之福。”漢武帝依照董仲舒的“以儒治天下”的思想,確實鞏固了漢家基業,儒家的思想

在唐朝初期,是佛教的灰白時期,佛教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反對。高祖武德四年(621),太史令首先發難,上表批評佛教,羅列罪狀,請求罷廢。他突出指責佛教“剝削民財,割截國貯”,“軍民逃役,剃發隱中;不事二親,專行十惡”,建議國家采取措施,“令逃課之黨,普樂輸租;避役之曹,恒忻效力”(《太史令傅奕上減省寺塔廢僧尼事》,《廣弘明集》卷十一)。當時因護法沙門法琳“頻詣闕庭”,多方申辯,使唐高祖將傅奕上表暫時擱置。但傅奕並未停止對佛教的攻擊,而是“公然宣布遐邇。禿丁之誚,閭裏盛傳;胡鬼之謠,昌言酒席”(《法琳別傳》卷上),給佛教造成很壞的社會影響。於是,佛教徒們紛起撰文反擊,如釋普應作《破邪論》二卷,李師政撰《內德論》和《正邪論》。法琳認為,這些文章難以擊中要害,故而另辟蹊徑,“案孔、老二教師敬佛文,就彼宗承斥其虛謬”,作《破邪論》。同時他上《啟》與儲貳、親王及公卿、侯伯,尋求朝廷內部和達官顯貴們的支持。不久,太子李建成等奏上《破邪論》,高祖看後,動搖了破佛的決心。像傅奕這類學士,對佛教的反對如此激烈,不是先知先覺,是對王朝統治的一種蔑視,當然,站在學者的位置,看到“以佛治國”畢竟不是現實,佛是修生養性的哲學,治國之術隻能作壁上觀了。

國存之道,在於統治有方,孔子施仁政治春秋諸侯,以天下滄桑為己任;董仲舒獨尊儒術,為大漢基業為重任,一個為人成仁,一個為國成治。出發點是不同的,但都統一於和平和懲治暴亂而產生。梁武帝“舉全國尊佛”,致全國佛教盛行,猶甚印度,僧尼受國族待遇,建廟造寺,達官貴人七日一拜,十五日一祭。牢固了佛教文化,卻泛濫了民生安危。將儒佛錯位,這是簡單的個人崇拜,就範縝幾個先見之人,是難擋中流的。

治國是權術,也是民心。佛不得民心,是為個人修生養性之學,雖以慈悲,卻是個人之心力;儒得民心,是為對蒼生施以仁愛,是以天下而言。

二  忘我

囊速壞,神識常存。

佛家講十二姻緣,世人最初的一念無明而在行為上造就各種不同的業,這些業藏於世人的神識之中,使人們受神識之思想而投胎重世,,遂產生了色、受、想、行、識五蘊,及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投胎之後,便對五蘊六根產生執著的追求,從而具有煩惱和名利的意識。生老病死皆為煩惱,要解脫煩惱,佛家認為:“心存俗念,乃煩惱之源。”《波若波羅密多心經》曰:“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複如是。”色為煩惱,要解脫煩惱,必先空色行識,讓心靈與行為達到忘我境界,將塵俗放在心外,那麽走進了陳繼儒的“胸無半點塵埃,隨處皆為淨土。”

四川曾有一位《金剛經》大師,寫了一部《金剛經疏抄》,然後他就挑著擔子,帶上他的《金剛經疏抄》出去參訪,看看能不能遇到一個對手,能夠和他對答得上。走到半路他又饑又渴,看到一位賣點心的老太婆,於是就向老太婆買些點心。老太婆說:“我問你三句話,你如果能回答,我就給你吃,你如果回答不上來,我就不給你吃。”他想又有什麽話能把我難住呢。老太婆就說:“《金剛經》上講,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請問《金剛經》大師,你點的什麽心呢 ?” 這下可把他難住了:是啊,我點的是什麽心呢 ?回答不上。後來,他尋思來尋思去:我苦苦研究了二、三十年《金剛經》,寫出一部《金剛經疏抄》,竟然被老太婆的幾句話給問住了,於是他把他的《金剛經疏抄》付之一炬。 ?

生活在世間,衣食住行,名和利,不管你要與不要,都在身邊。佛教的信徒是一個無住的心,“別人給我,我就接上,不給我,我不去爭。”但他們不守株待兔,所謂“但看腳下,莫問前程” 。腳下每一步走穩,步步向前,至於要取得什麽樣的人生成就,不去執著它,已經取得的,不去執著它,沒有取得的,也不去盼望它,但是應該做的還要去做。就像《西遊記》的主題曲中所唱的:“敢問路在何方 ? 路在腳下。” ?

無住是一種境界,來去心裏不留下痕跡,那麽無念呢 ? 無念是一種修行功夫,要把自己的心修到一個不起雜念的地步。大家打坐的時候,平時不覺得自己有什麽念頭,一念佛,一到禪堂裏頭打坐,反而覺得這念頭更多了,一會兒想到這裏,一會兒想到那裏,那就不叫無念了,那就叫有念。有念就有煩惱,隻有無念才沒有煩惱。這個無念是從主觀上說的,實際上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在接人待物當中,經常看到這種情況:本來清清淨淨的沒有事情,有的人就苦思冥想,想出一個事來;或者本來沒有是非,他非要說出一個是非來。那就不叫無念了。

佛教徒的名利觀應該是立竿見影而不是捕風捉影的。世間的人為了追逐名利,經常是捕風捉影,希望得到一種虛名和虛利。那麽什麽叫立竿見影呢 ? 還是原來那句老話,我隻管去豐富我的學問,充實我的智慧,為人類為社會做自己應該做的事情,至於社會上要給我什麽待遇,要給我什麽名利,我不管它。猶如在陽光下立了一個竿子,必然會出現影子,如影隨竿,影子永遠不會左右竿子。隻有這樣,你在社會上才能處理好“空” 和“有” 的關係,才能處理好入世和出世的關係,也能處理好個人、家庭和社會的關係。

忘我非難事,佛說:“平常心即是道”,何謂平常心?佛又曰:“ 空所一切”。陳繼儒說:“參破名利場,得了也好,失了也好。”而在芸芸眾生之中,又何止一個俗念,紅塵癡夢,還不是人去樓空。何謂佛?獨坐禪房,燃香閉目,靜觀世相,就會“蒙蒙然如混淳境界”。靜坐禪房,是忘卻煩惱的功夫,而靜心思過,卻是覺悟自身的妙方。

如是我聞,忘我不能忘其身,是為非忘我。正如佛曰:“斬斷是非根,跳出三界外,方升極樂天。”

三  看破

   

    《大乘經》之《觀心品第十》曰:“善男子!三界之中以心為主,能觀心者究竟解脫,不能觀者永處纏縛。譬如萬物皆從地生,如是心法,生世、出世、善惡、五趣、有學、無學、獨覺、菩薩及於如來。以是因緣,三界唯心,心名為地。”世相混雜,而萬物皆有定律,種因得果,因果循環,施善因得善果,種惡由收惡報。佛陀釋迦牟尼曾在迦羅國講經說法,座下弟子摩訶迦葉聞聲起曰:“眾生慘苦,我佛渡盡恒河沙彌,得成正果,方稱阿羅漢,然民間疾苦,何謂解脫?”佛曰:“萬般生平,無此有終,各歸所位,我佛慈悲,緣化蒼生,然其有終結,我等弟子,需教化世人,看破世相,渡其煩惱,放聲三十三天。無慧眼,生平心,空其所念,為是閑身萬象。”

三皈五戒,為佛家之基本戒律,除去一切雜念,專心向佛,方休正果。五戒對佛教文化的排除萬難歸一象,起到了不可磨滅的作用,雖說作為人性來說,未免有悲切,但能提升信念,與禪之悟為同一理論,不可滅,也不可讓他滅。是故“天作孽,猶可活,自作孽,不可活”。陳繼儒說:“佛隻是個了仙,也是個了聖。人了了不知了了,不了了是了了;若知了了,便不了了。”意思是說佛隻是個善於了卻俗塵的神仙,也是善於了卻煩惱的聖人。人們雖然聰明,卻不知該了卻一切煩惱,不知了卻萬事便是聰明,如果心中還有放下的念頭,那便是還未完全了卻。這也是對五戒的概括,如果了卻不了色香偷殺意,就不能真正的看破紅塵人士,也就不能得到真正的快樂,佛也隻是個落在塵世的虛幻罷了。

佛家認為人是有罪孽的,六根未罪孽之源。眼未視根,耳為聽根,鼻為嗅根,舌為味根,身為觸根,意為念慮根。迷茫的時候,爭慧眼,忘卻一切虛幻,六根變成慧眼。故曰:“慧眼無限量,甘露滅名稱”。生活在這個世界上,如果不能看輕名利,整天被煩惱。困惑、憂愁包圍,那麽就如身入火籠,一刻不得安寧。實際上煩惱都來自於自己心中無邊的欲望,這欲望便是苦海,如果你少些欲望,多些安然,就會輕鬆自在。“安禪何必需山水,滅卻心頭火亦涼。”

四  歸一

    佛無二心,第三十三天仞利天宮為其境界。

釋迦牟尼在恒河河畔度惡鬼的時候曾說:“萬法歸一是歸一善,最後必然是善人世界,世界大同。”

歸一,一切皆歸。生者,為眾生而生,逝者,為眾生而逝。佛法清源,歸為天界,然一切本願,皆為慈悲普渡,萬象為平。世界是大家的世界,是和平的世界。圓寂是自然的圓寂,不汙垢塵世,不染紅塵分毫。清淨修為,眾生行善。

如來告諸菩薩、諸善男子言:今當宣說,證修佛地有十種行持必定成就。何等為十?

一、第一持心:於法無礙,於佛生信,於心平等,於眾生生慈,於色無著。

二、持戒不闕:常攝在定,修不妄語,好施眾生,斷除憍慢。

三、莫行惡:修不殺戒,勿食惡食,慎莫自讚,莫見他過。

四、對諸法:於諸求法,莫生譏嫌;於諸佛教,遮護過惡。於師僧中,如父母想。

五、對行願:若行願教,慎莫遺失。於諸貧富,等心觀察;須懷世諦,而順諸人。

六、對求法:於佛句偈,常須警察;所修諸法,必須遍持;有所乞求,應心即施。慎莫觀察上中下根。

七、對契印:所持契印,莫不淨行,莫非時結。莫為名聞利養而用,有所行法,亦不得舍非眾生。

八、勤修心:於一切所有,莫生偷竊。斷非理惡,莫行諂佞;於佛法要,護如已命。乃至良賤,莫存二心。

九、對救護:所救諸苦際,不至誠者,實莫退心。莫自輕法,莫使他輕;須斷己謗,莫使他謗。必須質直,常行軟語,勸存善道,起大慈悲。

十、斷惡發願:斷除邪行,莫損虛空;誌信堅固,不辭疲苦,常勸不舍。慕善知識,或於林泉清淨之處,發廣弘願,慎莫怯弱;念念存攝,勿令邪見。常住大乘,有善知識,承迎禮拜。

如是這十事能斷除者,方於佛起信,人性歸一,歸一善本。世界大同,人性大同。便能自我禪悟心中佛法,做到隨處有我,隨處有佛。

  後記:佛教在中國已經演變成為一種文化,這種文化有別於道家的無為,也不同於儒家的仁政,它是一種治人的文化,養性修心,注重情操。也是一種逃避現實的隱身哲學。佛家的治人文化,對於中國這個忠君、愛國的君子大國而言,也無疑多了幾絲忠厚和純樸的色彩,不是妥協,而是一種不張揚且自活的處世哲學。它讓人變得溫順,讓國度變得和平。

   ① 道:參悟。

走廊畫村 四季花園[www.qing666.com]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