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一世因緣修心

從吳明子到明子是一個旋轉,以後的明子心路從這裏開始。
個人資料
明紫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不一樣!看《父母愛情》中的一幕

(2014-04-05 15:21:14) 下一個
           很少跟蹤看電視劇的,最近追蹤看了“父母愛情”。有這樣一幕老在眼前:二十世紀九十年代的一個軍官家庭:父、母、五個孩子。大哥二哥都已當兵幾年,節日探親回家,一家子高高興興包餃子,突然門口出現一個大於大哥的年輕人,一幅囧相,進門眼淚鼻涕的還跪在地上喊父親“爹”。這一聲“爹”就是那一滴掉進熱油鍋的水頓時一家就炸開了。接著,您就看到“不一樣”了。
 
        父親(郭濤飾):知道這是他自己二哥的孩子,為前途從農村到城裏來冒充自己的孩子,為此郭濤很生氣,但不做聲,為了死去多年的二哥,為了這個孩子。
        母親(梅婷飾):這還得了?一個生活了幾十年的丈夫,外麵居然有個私生子!!甩手離家!
        大哥二哥:生氣!好好的一個家,怎麽突然冒出這麽一檔子事!但是,看著這個窘迫的同齡人,於心不忍,雖沒有好臉色,但還是招呼吃睡,夾菜添飯,後來還為妹妹的吵鬧向他道歉。
      大妹(老三):上去就踢兩腳“混賬!你是誰!”,然後認為父親做了大逆不道的事,認為禍從天降,從此在家裏摔東西,捉弄那個人,罵爹罵娘。
      老四和老三是龍鳳胎,一向沒什麽主意。
      小妹:生氣,更多的是難過,為爹娘難過,為兄弟姐妹難過,也為那個不速之客難過,常常不知所措地給這個憑空而降的另一個“大哥”一些看起來微不足道的照顧,當然,因此遭大妹的譴責。
 
       好了,故事的發展俺就不寫了。在這裏我們可以看到一個情景的發生,每個人的感受不一樣,接下來的言行也就不一樣了。咱,站在劇情之外,也許可以很大度地說一句:這是幹啥呢?你們生活在司令家裏,一個農村的孩子投奔來了,就算是爸爸的孩子,為什麽不能給他一點溫暖呢?可是當事人就不行了,每個人都對這個闖進家裏的農村人生氣,但因為立場不一樣,想法不一樣,導致生氣以後的做法就不一樣了。
 
      撇開父親母親的做法不談,僅就這個發生來看這幾個孩子,大哥二哥似乎處理得得當多了,他們在生氣的同時多了一份包容,多了一份關懷,讓這個不速之客有了那麽一點點的家的感覺。我自己瞎琢磨,是不是因為大哥二哥當兵幾年,在五洲四海的大集體裏生活過,比較懂得伸出手給無助的人?稍稍引申一點,是不是所謂的“行萬裏路”的結果呢?若是,行路給了他們的不僅僅是知識,更多的是胸懷,是寬闊的胸懷。

       看來人還是要多經曆事,隻要我們在經曆中不是為了達到什麽名利場上的所謂的輸贏,而是為了明白做人的道理,那麽什麽事的發生就都是好事了,因為它們都是我們在路上的一個個台階。好好感謝生活中的發生吧!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