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怡然博客

觀潮起潮落灑脫,看雲卷雲舒怡然
個人資料
舒怡然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談談三種不同的朋友

(2010-08-19 06:20:12) 下一個

談談三種不同的朋友

 

“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這說的是交朋友。人生在世,不能沒有朋友。小時候常聽父母說:“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大概都是在說朋友對於人生的重要性。

如果你把朋友按照與自己的親疏程度分類的話,大概每個人都會有三類朋友。

第一類朋友應該叫作“親密朋友”,這種朋友是在你身處逆境,壓抑沮喪時,願意與你同舟共濟,不棄不離的人;而當你春風得意,萬事順利時,能夠與你分享成功的喜悅和快樂,不嫉妒不疏遠,真心為你高興的人。與這類朋友的交往是那種血濃於水般的熱烈持久。在人的一生中,這樣的親密朋友注定不會很多,而且,隨著年齡的增長,會顯得越來越少。

第二類朋友應該叫作“感情摯友”,這種朋友雖然比不上親密朋友那麽無話不談,不分彼此,但是在情感交流上能夠有許多東西與你分享。你願意向他訴說煩惱,願意跟他傾吐愉快,彼此在情感上能夠找到許多共鳴之處。與這類朋友的交往可能隻是停留在君子之交淡如水的境地。

第三類朋友可以叫作“分享快樂的朋友”,這種朋友是彼此間有著共同的興趣愛好,誌趣相投,可以一起出去郊遊,一起去參加各種文娛活動,給生活增添更多的樂趣。但是,與這類朋友交往極少涉及個人隱私,也談不上有什麽心靈上的溝通,大家湊在一起圖的就是個樂子。在人的日常生活中,大部分都是這樣的朋友,彼此輕鬆愉快,何樂而不為呢?

人類學家把以上三類朋友通稱為是“有實際意義的朋友”,據說在人與人的交往過程中,最多隻能維持在150人左右。在對待朋友這個問題上,我們中國人和西方人還是有一些差別的。很多中國人交的最多的一類朋友應該叫作“功能性朋友”。比如通訊錄上記著一大堆朋友的電話地址,一旦遇到什麽事兒了,就趕快翻看記事本,看看誰誰能不能幫上忙。倒不是說這有什麽不妥,隻是朋友間的交往過於功利,會使對方感到極不舒服,總有一種“現用現交”的味道,至於過了河拆不拆橋,就不得而知了。

朋友自有親疏,這本是人類社交的需要。但是因此也造成了不少交友上的誤區,而使很多人深感困惑。比如說,老張在心裏把老李當作親密朋友看待,然而老李隻是把老張當作一般朋友交往。在他們的交友過程中就必定會產生不平衡,甚至會發生誤解。老張會覺得老李對自己不冷不熱,根本沒拿他當回事;而老李卻懷疑老張總是這樣故意套近乎,是不是另有所圖呢?這樣長此以往,倆人不但無法成為親密朋友,反而連一般朋友關係也無法維持下去了。老張犯的就是親密錯覺的毛病。

最令人難過的莫過於,當你仍把一個人當作朋友而念念不忘,可那人早就把你忘到九霄雲外去了。比如說,當你造訪大學時的朋友,你對人家記憶猶新,可對方甚至叫不出你的名字,嘴裏嘟囔著“好像在哪見過你啊?”,或者是說“你怎麽看上去這麽眼熟啊?”遇到這種尷尬的情形,你也不必難過,隻是要在心裏告訴自己,你倆的關係已經是在150 人範圍之外了,何必太在意。

人的一生中到底能交多少朋友,的確很難說。盡管人類學家對此作了預測,但仍有待於證實。每個人交友的數量,都會受到其性格,性別,種族,宗教,年齡,國別等等因素的影響。但是,每個人朋友的數量絕不是無限的。這也是人們每到一個新的地方,就會尋找新的朋友,而漸漸忘卻老朋友。雖然在情感上你並不想疏遠老朋友,但是你的大腦卻無法讓你維持超額的朋友圈。而每當你把一個普通朋友升格為親密朋友,你的另一位親密朋友就會無形地降格為普通朋友,這好象是一個社會學的規律。“老朋友怎能忘記掉過去的好時光”,歌詞寫得優美感傷,但做到不忘不是件容易的事。想想看,是不是這樣呢?

朋友是人生的財富,但這種財富也不是無窮無盡的啊!

2010 8 18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米德1 回複 悄悄話 還有一種“朋友”沒有寫進來,就是尋找你不幸的人。
它總是關心你的不如意,你要向他訴苦衷,求助,他會永遠是朋友。
可有那麽一天你的情形變好了,他就會對你嫉恨的如同敵人。。。
後來我發現,這種人專門喜歡與弱勢群體打交道,以示自己的優越而從中得到滿足。
你說他以往對我們的善良與幫助是不是應該忘記抵消,它是我們的朋友嗎?
這種人令人困惑,煩惱。。。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