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生活紀實:人在海外(三)

(2009-11-20 11:10:52) 下一個



上文提到,我們母女在住車房時所認識的有一家印度鄰居,當時主要因為我們兩家的小女孩都很喜歡和對方玩,她們倆一見麵就不想分開。久而久之,我和印度小女孩的媽媽在無形中就也成了朋友。

後來,我們兩家雖然因為各自貸款購買了自己的房子前後搬走了,但我們卻依然如同朋友一樣互相保持著聯絡。

再後來,當我們母女準備在自己新居舉行盛大Party的時候,她們母女在受得我家女兒的電話邀請之後,馬上非常高興的表示一定會前來道賀。那天,為了印度母女的到來,我特意做了一道比較迎合印度人口味的菜:顏色金黃的炒雞蛋,配上青翠欲滴的嫩菠菜,再加上白色的豆腐,紅色的胡蘿卜絲,最後再勾兌一些粉芡。這道菜做好之後,我自己忍不住趕快拿個小碗裝了一些來品嚐,自我感覺色香味俱全,味道很不錯。哈哈。

結果,我自己獨創的那道菜,的確很合印度媽媽的口味,她吃的非常滿意。在Party快要結束的時候,印度媽媽忍不住到我家廚房,不斷問我是怎樣做出那道她很喜歡的美味佳肴的時候,我告訴她那道菜對我們任何一個普通中國人來說,其實都是很容易做的。最後,因為我們家當時剩下很多菜,我很不見外的對她表示:如果她喜歡,我就把那盆菜送給她。讓我想不到的是,她當時就非常驚喜、愉快的接受了,並對我一再表示感謝。



印度小女孩Tara的媽媽是一位舉止文雅、端莊,對人溫和有禮,性格非常溫柔賢惠的美麗醫生,她在紐約上班。Tara的爸爸,則曾經是收入頗豐的藥劑師,後來因為所在公司大裁員,他有很長一段時間賦閑在家。他們家唯一的女兒Tara 雖然比我女兒小兩歲,但由於當時我們同住在一處獨立房子的範圍內,兩家小女孩很自然而然的就成了一對形影不離的好朋友。

認真說起來,印度人在很多方麵,其實都和我們中國人的傳統習慣很接近。女孩子如果出生在印度,很多時候是不會受到一個家庭的特別寵愛的,可很多移民到美國之後的印度家庭,特別是那些受過高等教育的年青夫婦,他們往往會和很多海外華人一樣:凡是自己的親生骨肉,不管是兒子還是女兒,他們都會一樣的寵愛。有的印度家庭很重視對孩子的教育,有的則和我們有些同胞一樣也喜歡溺愛孩子。


記得我們剛搬來這裏不久的一個周末,因為女兒很想念自己的好朋友Tara,為了女兒高興,我專門開車到Tara家把她給接出來,帶她和我女兒一起到中餐館吃粵式點心。本來那天,我跟Tara的父母說好了,帶兩個小女孩一起外出吃完東西之後,我就會送Tara回家來著。可誰曾想,當我們在我家附近的中餐館本想好好享受一番的時候,偏偏趕上那天中午大雪紛飛、來勢凶猛,迫使我將那些來不及吃的食物統統打包,趕快開車帶兩個小女孩盡快回到了自己家。

由於那天的雪實在很大,讓人後來根本無法外出,我在帶兩個小女孩好不容易平安回到自己家之後,趕快讓女兒和Tara一起,在電話裏告訴Tara的父母,Tara當天夜晚不回家了,就在我們家過夜。

讓人感覺異常吃驚的是,Tara的媽媽對自己女兒留在我們家倒是很放心,但Tara的爸爸在得知自己女兒當天不回家過夜的時候,他當時在電話裏表現的有些很不高興、很擔心。可礙於當時的天氣實在是非常惡劣,Tara的爸爸最後也隻好順應兩個小女孩的心意,讓她們一起在我家度過一個愉快的童年夜晚。


第二天一早,讓我更加想象不到的是,Tara的父母居然一早曆經千辛萬苦的駕車到了我們家附近,因為我們居所附近的道路還沒有鏟雪車前來鏟雪,Tara的爸爸隻好在距離我們家還有相當一段距離的地方停車等候,Tara的媽媽則深一腳、淺一腳,踩著沒膝深的積雪來到我家敲門。

看到Tara媽媽在大雪過後的周末,一早不辭勞苦的來到我家門前,當她看到自己唯一的寶貝女兒活潑、歡快的、蹦著、跳著出現在自己眼前時,印度媽媽臉上笑容燦爛的非常樸實感人。可憐天下父母心……


所謂朋友,有時真的不一定需要過多的語言交流,而是發自內心的互相體諒、互相理解最重要。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