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鳴, 《軟能力:在競 爭中勝出》的作者

歡迎訂閱我的《一格雜誌》。微信上搜索即可。
正文

居高臨下和潛意識

(2009-10-06 03:59:53) 下一個
魯鳴


    我每周日上午在華人中文學校裏教書。我很喜愛教書。我現在的學生是13-14歲青
少年,但我能製服他們。我在國內時教過初中語文和高中語文。20歲時我就當中學班
主任,把一個頭痛的差班弄得服服貼貼。為此,當時校長在我高考誌願表上把我的工
作表現寫得好得不得了。

    不過,最近我和一位學生家長在電郵信(EMAIL)上“幹”了一仗。回過頭去看,是
因為我難以接受居高臨下的口吻,好幾件事都碰到了一起潛意識地影響了我,讓我在
讀了這家長的電郵信後火氣上漲。

    事情是這樣的。開學第二周上課,我在第一節裏花了5分鍾不到的時間溫習了第一
周課本裏的兩個常用字:老師的“師”和教育家的“家”,讓學生們動腦筋想一想這
兩個字在中文裏的特殊運用,比方工程師和科學家;在第二節課裏拿出我的四本書給
學生們看,因為我在第一周介紹自己是四本書的作者,有的學生露出非常不相信的表
情。我一是證明自己不是吹牛,二是我想激勵(inspire)學生們:寫書並不是什麽了
不起的事,他們當中很多人很聰明,長大後也能寫書。

    沒想到這家長因女兒做不出功課而在聽了女兒的匯報後,忘記了別說小孩就是我們
大人自己也經常找“excuses”(借口),在電郵信裏指責我第二周課沒上好,批評我
教課時溫習上一周的內容,不該把自己的書拿出來談論,最後提到我不該把我的博客
地址放在教學計劃裏。

    關於博客這一點,我沒有任何異議。因為裏麵有不宜青少年讀的內容,盡管我的學
生不會去讀,也不可能讀懂。我把它留在那裏,是想讓家長們(他們都是從國內來留
學後在美定居者)能讀。這是我的錯誤。自作多情(笑)。可是,她提出的不能溫習和
談我的書這兩點,我不能認同。任何人知道,溫習是掌握知識很重要的途經。溫故
而知新,這是所有讀書人的經驗。至於我花了一兩分鍾讓學生們看到我的書,我除
了說了兩句我的詩集(因為它很薄,不像一般的書),打開了給學生看看中文詩的樣
子,我什麽也沒說。即使說些什麽,這沒什麽不可以。在我的求學20年裏,老師們
經常這樣做。

    最關鍵的倒不是這家長提的意見,而是她電郵信帶有居高臨下的口吻,第一句話就
用“I would like to ask you"。這是老板對下司的命令、父母對兒女、老師對學生
說話的語氣。在她第二封電郵信裏,她堅持說,第一周課上得好不等於第二周課上
得好。這就邪門了,就算是國內中文特級老師也不可能保證每次課都上得很好呀。


    她強調我課堂上發的所有學習材料,都必須經過家長們的批準。這讓我想起來了過
去國內教書時那些“外行領導內行”。讀到其類似“上綱上線”的文字,這讓我真
得來氣了。她聲稱,別的家長和學生也提到我在課堂上花時間介紹我的書。於是,我
把她的電郵信附在給所有家長的電郵信裏,請那些有同樣意見的家長下周上課前到我
教室裏來解決此事。

    顯然,我把這事給升級了。她抓住我把其電郵公開和博客一事反擊。可是,我這人
情緒來得快去得快。事過兩天,我已完全消氣了。我給她打了電話,請她原諒我在
氣頭上冒犯她的地方。我們談得還算可以,不像在電郵裏的黑字容易傷人。

    我現在來分析自己的心理。我不是很在乎別人說我教得不好,況且每個人包括老師
都會有其優缺點。既然如此我為什麽要光火呢?

    首先,我很認真,急性子。否則,可輕描淡寫調侃地給她回個電郵信就行了,比方
“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前兩點不能認同,但沒關係。我將努力做一位更好的老師。”
第二,我不夠寬容大度。一看到其電郵信裏居高臨下的口吻,就反感起來。我們中
文學校老師都是業餘的,大多有由家長組成,能有現在的水平和規模,客觀說很不
簡單。然而,我們有580位學生。樹大鳥多,什麽人都有。我沒必要理那個岔。第三,
我兒子去年動了腫瘤切除大手術,最近又做了一個小手術失敗了,再要做一次手術,
我心裏不舒坦。第四,最近每到周末鼻子過敏很曆害,流鼻涕打噴嚏眼睛癢。所以
星期六我總是在晚上吃強力過敏藥早早地就睡覺了,這樣不影響第二天上課。我帶
病上課還被數落一番,受不了,可能覺得很冤。

    對方居高臨下的口吻是我發火的有意識起緣,而上述原因我當時沒意識到,可謂潛
意識。比方,如果當時我意識到自己太認真,我就會放鬆,以玩的心態回應對方;如
果我意識到自己應大度一些,事情可能就一了了之。可是,世上沒有過去了的如果。
潛意識支配了人很多的言行。這是人類行為法則之一。

    電話裏,她告訴我她平時住在曼哈頓,因為女兒在那裏一所私立中學讀書,周末才
去郊外住(本地最富的富人區)。從頭到尾,她話很多,dominated我們的談論,我幾
乎每次都是插話進去。她仍然是居高臨下的口氣,並沒有為她自己做任何道歉或說明
是誤會。然而,這時我已不會發火,因為我的目的就是為自己發火道歉和彼此了解。


    我想,她很可能都沒有意識到自己居高臨下的口吻。她不僅對我是這樣,很可能在
和別人交往中亦是如此。想到這,我也就更釋然了。

    這年頭我碰到太多這種居高臨下的人,包括國內現在賺了大錢者。我通常不再與其
來往。你再有錢,是你自己的事。早晚我們都將塵土埋骨,化為烏有,誰都帶不走
任何東西。

    人都是自己和環境互動的產物。我也理解其中一部分人。這些人居高臨下,並沒有
刻意想怠慢他人,而是情不自禁,被潛意識支配著罷了。咱們中國人說,財大氣粗,
有錢說話底氣足,就是這個道理。

                                (2009/10/5/紐約郊外)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