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江的博客

寫點兒小東西,既存下生活點滴,又抒發人生感悟,還為讀者提供娛樂和啟示。
個人資料
正文

沒有金剛鑽兒,攬來的瓷器活兒(給兒子們當籃球教練)

(2011-03-30 12:35:32) 下一個

兒子對籃球的熱愛絕不亞於他一直打校隊,並拿了州裏名次的網球。為此,在他上高中前,我花了四百多刀給他買了一個不錯的籃球架。搬家買房子時,別的都可以湊合,放籃球架的地方不敢湊合。十年級搬到新家後,第一次有朋友到家裏來,就是來打籃球。以後不管多忙,幾乎每星期都要約人來打一兩次,冰天雪地也照打。因為有打籃球的好朋友,對籃球的熱愛更是與日俱增。隻可惜,從來沒有人教過他,也從沒有參加過任何籃球隊,水平實在有限。

去年底,他突然跟我說,他要參加一個籃球隊,從一月初開始,但時間跟他在大學的樂隊衝突了,問我能不能去。我說,大學的樂隊是考上的,全年的錢都交了,你真的那麽想去那個籃球隊,寧可放棄樂隊?他說,正是因為樂隊的錢都交了,大概退不回來了,我才來爭得你的同意(那意思,要不是我交的錢,都不用跟我說了)。又說,我太想參加這個球隊了。這也許是我唯一參加籃球隊的機會,至少是高中時期的唯一機會。我說,這事兒還是你自己決定吧。錢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你要保證樂隊那邊退出時沒有問題才行。我心想:“就您那兩下子,哪個球隊能要你呀?”差點兒沒說出來,為了不傷害自尊心,還是咽回去了。

沒幾天,我就把這茬兒給忘了。

不曾想,過了兩、三個星期,他又來找我。他說,其實他們這個球隊是他和一些好朋友自己組織的,要參加學區組織的比賽。他們商量後,一致推舉我給他們當教練。我聽了先是一愣,然後“噗哧”一聲笑了,讓我給你們當教練?腦子進水了?我說,在你們所有的家長中,我大概是最不懂籃球的,為什麽是我?

看來他是有備而來,他說,第一,我們研究了所有家長,隻有你不會拒絕我們。第二,我們大多數人都認識你,跟你說過話,他們都喜歡你,說你肯定不會跟我們凶。第三,我們就是為了玩,不在乎輸贏,你不用有任何壓力。第四,我們必須有一個成人當教練,否則我們就不能組隊,就無法注冊。我們已經謀劃很久了,所有的準備工作都就緒了,錢和報名表也都收上來了,明天是報名的最後一天,隻求你跟我走一趟,去學區辦公室,辦一下報名手續,簽個字,過兩天領文件和隊服什麽的。你要不答應,我們就全瞎了(這是威脅,先斬後奏!)。第五,你隻有一個責任,每星期一次訓練和一次比賽,你都必須到場。其它的事情我們都可以自己解決,保證不麻煩你,本來也不願意有人管我們。

人都說,知父莫如子,TNND,連同他的狐朋狗黨們都鑽我肚子裏了。我就這樣被他們綁來作了他們的籃球教練。

兒子說的不錯,他和他的好朋友,把所有的準備工作都搞定了。需要我做的就是把他們寫給我的支票換成一張寫給學區的支票,然後在他們已替我填好的各種表格上簽名。我把領回的文件一讀,還真沒大事兒,對教練的真正要求,就是管好你的隊員,別跟別人打起來,這點兒本事咱還有。

可是後來才知道,沒有金剛鑽兒,攬來這樣的瓷器活兒,哪有那麽簡單,我這個當上大了!

他們參加的這一輪籃球賽,比學校籃球隊的校際比賽低一級,是學區組織的,體現了中部地區對體育運動的重視和普及。這一輪共有七個隊參加,都是學區內幾所高中的學生,由自己或家長幫助組起來的。獲得第一名的球隊,將與另一組的第一名對決。他們雖然不是正規軍,其中也不乏打過校隊的高手,看了他們的比賽,你就知道籃球在美國有多麽普及。

我們的球隊一共十個球員,都是同在12年級,學習好又愛玩兒籃球的好朋友。四個華裔,一個韓裔,一個印裔,一個非裔,三個白的,不知道是什麽裔。他們自己起的隊名叫DYNASTY

等拿到了隊服,看了訓練和比賽的時間表,我這心裏就犯嘀咕了。一是明顯我不可能每次都能到場,需要一個大人當後備。二是從來沒當過教練,萬一有什麽事兒,不能連個商量的都沒有吧?於是想起另一個球員的家長,去年和我一起當義工,為女兒們的冰上舞蹈做冰上背景道具,特別認真負責,我倆配合默契。又因為兒子們是要好的朋友,我們也變成了朋友。無論如何,我把他也拉了進來,增補了一個教練的手續。再一細問,他比我強多了,不但年輕,以前也打過籃球,這兩天還惡補了規則和相關知識。有了這個搭檔作幫手,我這心裏踏實多了!

第一場比賽,除了辦理登記手續,我們尊重孩子們的意見,完全由著他們自己。其實他們很明白,請了一個上大一的籃球玩伴當現場教練。

高中的籃球比賽有國家級標準。分四個時段,每段8分鍾,全場共32分鍾。

這第一場開局打得很好,個個奮勇,比分遙遙領先。雖然對方經過調整,急起直追,使得分數不斷接近。可直到第三段結束,他們還處於領先地位。第四段,我們的隊員開始急躁,陣腳逐漸混亂,最後以3分之差惜敗。

第二場比賽,那個上大一的現場教練沒有來。我就讓我的搭檔擔當現場教練。我們一起,根據第一場比賽的情況和經驗,確定了首發陣容。可不曾想,他們根本不買我們的賬。特別是自認為打的最好的那個韓國孩子,上來就否定了我們的方案。因為開場倒記時的時間馬上就到了,以前也說好他們自己管自己,我們隻好妥協,放任他們按自己的意願去打。

這場比賽是故伎重演。開始領先,到第三段結束時打平,第四段則潰不成軍,最後輸掉了十幾分。雖然在第二段時,那個上大一的現場教練來了,也不見有任何改觀。更要命的是,那個韓國孩子,在場上就大聲埋怨和斥責別人,弄得滿場怨氣。那上大一的現場教練在最後時刻,因為換人意見不一,幹脆說出:“愛誰上誰上吧!”

這場球看的,我是怒火中燒,真想衝上去好好教訓他們。這是什麽?亂七八糟,一群烏合之眾!哪有不打敗仗的道理?

可我自己也是個拿不起個兒的。怎麽指揮才能不打敗仗,我的腦子裏一片空白。真恨自己沒有金剛鑽兒啊!

比賽結束,我跟他們說:“照你們這樣打下去,一場你們也贏不了!你們說不在乎輸贏,隻為了FUN,可你們這樣,輸了就互相埋怨,比賽完了都是一肚子氣,你們的FUN又從何說起啊?星期二訓練結束的時候我們要開會,絕不能再這樣下去了,要拿出一個解決辦法。就說我什麽也不懂,如果你們都無條件地聽我的,也不至於輸成這樣!”“你們都回去好好想想,你們這叫群龍無首,一盤散沙,技術再好,各行其事,沒有領導核心,也將一事無成。我們必須要確定一個戰場核心,所有人都絕對服從。”

他們畢竟都是大孩子了,自己也看到了問題的嚴重性,也在積極尋求解決辦法,並相互交換意見,又通過我兒子把不同的意見告訴我。

我擬定了四個方案,但各有利弊:1、在他們十個人中選一個打得好的當現場教練,但會大大削減場上的實力;2、正式聘用那個上大一的來當現場教練,但他可能無法保證每場都來;3、讓我的搭檔當現場教練,但他也是和藹可親的類型,不知能否鎮得住他們;4、那個黑人孩子的爸爸以前當過籃球教練,請他出山。在第二場比賽結束時我看到他了。但都說他很嚴厲,打得好的,怕他的訓練,打得不好的,怕他不給上場的機會。

我準備在開會時讓他們自己定,隻要保證絕對權威,哪一個方案我都能接受。

星期二的訓練,我準時趕到球場。一進門兒,看到那黑孩子的爸爸站在場子中心,先到的幾個正在跑圈兒。我還沒走到他跟前,他就張口對我說:“你也要跑十圈兒!”說得我一愣。然後我們相視哈哈大笑。我馬上明白了,他老兄自己JUMP IN了。

後來才明白,他把我們都忽悠了。據說他對自己這唯一的兒子,絕不亞於我們華人的虎爸。既望子成龍,又視為掌上明珠。兒子參加籃球隊的事怎麽可能無動於衷呢?隻是當時家裏有些棘手的事要處理,又對這群烏合之眾一點兒不了解,他兒子也怕他老爸傷了自己的朋友,根本沒跟他提教練的事。據說他第一場比賽就來看了,我沒注意到他。第二場比賽後還跑過來跟我握了一下手。他這是先做調查研究,心裏有數了,才在我們正困難時,挺身而出。他後來跟我說,就因為他看出來了,這些都是好孩子,肯上進,可教也,否則他也不會主動來當教練。

看了他給孩子們的第一次訓練,我這心裏一塊石頭就落了地。他不但訓練有板有眼,而且還是當過兵的,整個一個大軍閥。完全是軍隊裏魔鬼訓練的方法。跟你說話,麵部離你不到半尺,斬釘截鐵,不容置疑。稍有錯誤,俯臥撐十下!兒子下來跟我說,每到教練臉對臉跟他說話時,他既不敢看他的眼睛,又不敢不看。哈哈哈!我這心裏直偷著樂。一直想讓兒子接受點兒軍訓一類,吃苦耐勞的鍛煉,沒想到,在這兒遇上了。

孩子們的感受可跟我不一樣。他們是喜憂參半。喜的是,有這樣的教練,贏的可能性會提高,憂的是,今後的訓練沒有好日子過了。

訓練結束後我問他們,我們還有必要開會嗎?是不是大家都認可我們的新教練?回答是一致的,我們沒有再開會。

不過,回家後,兒子還是轉達了一些人的擔心。主要不信任教練給出的戰術和策略,擔心不但贏不了球,還在剩下的比賽和訓練中受罪。我跟兒子說,你們就缺這樣的教練好好訓你們,看看再說吧,真要不行,我也可以把他辭了。

看完第三場比賽,每個人都會得出結論:不管你是什麽精英,民主是扯淡,必須要有絕對權威的領導核心。9753!我們以44分之差大獲全勝!

教練說了,你們知道有多少人,打了一輩子球,也從沒得過97分啊!而且是在32分鍾之內,平均每分鍾得3分!這是多麽值得驕傲的成績呀?

因為我們前兩場都輸了,又因為我們第三場取得了這麽好的成績,為了爭取拿第一,教練的要求更高了:

第一次訓練時,來了先跑十圈。後來是三十、五十、直到一百。每個跑下來都是大汗淋漓,臉色蒼白。

每次練投球,連續兩個投不進,俯臥撐十個。

訓練時打全場,全部要打快速反擊,誰慢一點兒就開吼,每次都不超過兩分鍾,所有人都臉色蒼白,捂肚彎腰喘大氣。不到這時候,絕不暫停。

不論場上或場下隊友罰球時,投不進,一起拍手一下,投進了,一起拍手兩下,要響亮、齊聲,為的是一個士氣,讓對方知道我們訓練有素,起到震懾作用。

賽前、賽後、暫停、開會,無一例外,都要聚首,教練問:“為誰打?”高喊“Dynasty!”

更讓我乍舌的是,每場比賽的目標是:贏至少30分,讓對方進球不得超過50分!

教練的要求不是瞎說。在後麵的七場比賽中,除了一個隊,有兩個比他們最高的隊員還高十公分,有三個球員比他們最好球員的技術還好,輸掉了以外,期它的比賽都贏了。而且,其中隻有一場,是在假期,他們隻有六個球員出場,對方有八個球員,最後打到雙方都各隻剩三個隊員在場上的情況下,僅以一分的優勢贏的。其它比賽都是或者超30分,或者對方沒有進夠50分。

上個周末,我們打完了最後一場球,前兩個時段結束時還在2-3分之間交替,等我為他們取回PIZZA,就以8754大勝。

能不能拿第一,還要看這個周末其它隊的比賽結果。

但這並不重要,對我來說,重要的是,來了一個有金剛鑽兒的,不但幫我完成了瓷器活,還讓我學了很多東西。

我說的不光是怎麽教練籃球。這位黑人教練,不但嚴格要求孩子們,也嚴格要求自己。每次訓練和比賽,總是第一個到場,所有比賽都有嚴格記錄,保證最差的球員上場平均七分鍾,遠超過四分鍾的最低線。除了比賽,幾個其它強隊的比賽他也去看。

更讓我沒想到的是,每次訓練、每場比賽,至少訓話半小時。每次的主題都是:我不是在教你們打球,是在教你們做人!我不是在教你們如何麵對你的對手,是在教你們如何麵對一生的困難!我不是在教你們如何準備走進賽場,是在教你們如何準備走進大學!

 

不論是虎媽還是虎爸,我們真不能妄自尊大,為人父母,教育子女,要學、要做的還多著哪!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