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江的博客

寫點兒小東西,既存下生活點滴,又抒發人生感悟,還為讀者提供娛樂和啟示。
個人資料
正文

關於中文學校的兩點補充

(2010-12-07 11:40:00) 下一個

首先感謝版主對中文學校這個議題的支持,每次都是在第一時間就把我關於中文學校的文章置頂。同時感謝很多網友的關注和跟貼支持。

鑒於很多人提出相關的問題,又有普遍性,在此一並談談我的看法,僅供有興趣的網友們參考。

一、關於積極性的問題

很多人有一種錯覺,認為華人不願意奉獻和付出,特別是對沒有利益可取的公益事業。個人認為,這個看法是大錯特錯!事實是,一般華人比較含蓄、吟持、謹慎。在沒有明確方向,看不清明確的路數時,不會冒然出頭,主動請纓,隨便就衝上去。但是,不管什麽原因,一但某一個責任落到了頭上,絕大多數人都會認真努力去完成,並且負責到底,甚至比需要的完成得還漂亮。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沒有這樣的素質、能力、水平和信譽,我們這些背井離鄉,到美國來闖蕩的華人,也不可能在這完全陌生的環境中真正立住腳。

我所看到的多數華人,一但看清了目標,明確了意義所在,了解了辦事的渠道,對公益事業,都會滿腔熱情,一如既往地做到底。

我們現在的中文學校,有一個“彩虹計劃”,是專門資助中國窮困學生的項目。我不知道他們到底什麽時間開始,又做了多少年。但在集中捐款的季節,我有幸見到幾位過去的開創者和領導者,專程跑來捐款。他們代代相傳,都是自己直接聯係到的,在四川、重慶、雲南、青海和河北省的邊遠和窮困地區的學生,目前被資助的學生有150名之多。

當我兒子參加了他們的項目,我又因意外事故,介入了他們的行程後(參見我的博客文章《赴四川訪問被扶助的學生》),我真的很驚訝,很佩服,也很感動。讓我身不由己地就加入了他們的行列。通過參加他們的會議,了解了更多的情況,讓我看到了更多的熱血心腸,默默無聞地奉獻,和百折不撓的精神。

我認為,不要總是抱怨周圍華人的冷漠,不要隻是看到很多人跟你沒有共同的理念,也不要輕易就喪失信心。客觀現實是,大家還沒有進入角色,可能對情況不了解,可能一時還沒有看清意義所在,也可能不知道從何做起。我的體會,一旦大家明白了來龍去脈,你會得到大多數華人的鼎立相助!

我反對把中文學校辦成商業性質,但我不反對利用商業宣傳的思路。我在現在的中文學校裏是一枚小卒,參與校刊的工作。有人說,現在網絡技術這麽發達,有什麽事發到網頁上就全辦了,辦校刊是勞民傷財。我卻另有看法:網絡這麽發達,為什麽我們每天還會從信箱拿回那麽多廣告?我們上網,是索取我們需要的東西,是拉。對你沒興趣的東西,你是不會去拉的。商家的廣告,是推銷他們想讓我們買的東西,是推。不管你現在是否有興趣,它就是要推得你有興趣。我們的校刊也是推,是向家長和社會推銷我們的理念,展示我們的工作和成果,吸引大家的興趣和關注,推動更多的家長參與到學校的工作中來。相信我,一旦大家明白了學校的來龍去脈,你會得到更多家長的幫助和理解。

如果心細觀察,你會發現,華人的含蓄、吟持和謹慎,不僅體現在家長們身上,同樣會體現在學校的組織領導者身上。由於學校的很多工作都是義務勞動,沒有報酬,很多領導和組織者,寧可自己多做一點兒,也不願意輕易去勞煩不熟悉的人。隻有在別人主動提供幫助時,才能心安理得。這樣做我很理解,是出於好心,但結果卻往往適得其反,反而難於得到大家的支持。

其實,真想明白了,隻有讓大家都參與來幹事,才能真正調動起大家的積極性。我們在組織春節聯歡會時,吃晚餐,演節目,搞遊藝,開舞會,唱卡拉OK,多少事需要人去做?我們就列了一個大單子,每一個項目由誰負責,參加幹活的都有誰,具體幹什麽,盡可能讓每個家庭都參與,名字都寫在上麵。雖然組織者一開始要花些精力,但總比到時候事必恭親,手忙腳亂,顧此失彼要強多了。真的人多力量大,這樣做,每個人都有責任,有事做,還不會太累。隻要完成了自己的任務,還有時間享受其它的活動。不會隻把那幾個人累死,晚會也才容易辦成功。這樣做,每個家庭都作出貢獻,都得到享受,都認可自己是團體的一員,大家一起體驗成功的喜悅,感覺真的特別好,皆大歡喜。

還值得一提的是,華人當中,不僅人才濟濟,藏龍臥虎,潛力也十分巨大。很多人除了養家糊口和教育子女,還有多餘的能量。否則,這文學城也不可能辦得這麽熱火朝天。特別是孩子們已經大了,不需要為孩子衣食住行而奔波的家長,甚至孩子已經上大學的家長,有很多餘熱可以發揮。他們是過來人,對子女教育有很多真知灼見,也有奉獻精神。在我們過去的學校和現在的學校中,這樣的骨幹不乏其人。

總之,套用一句過去的口號:“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積極性”,你絕不會感到孤立無援!

 

二、關於蹲班的問題

有人問,學習不好,或跟不上的孩子是否應該蹲班。

我是反對孩子蹲班的,特別是隻因為學中文跟不上。

我認為,孩子們學不好,跟不上,主要是不愛學,而絕不是能力問題。再笨的人,有幾個長大後連讀書認字都不會的?文盲的產生是因為沒有上學的機會和條件,絕不是因為能力。

我反對蹲班,就是因為,蹲班是對孩子們學習積極性和信心的毀滅性打擊。蹲班讓他們臉麵掃地;喪失了過去的朋友;吐出去的東西,又讓他們重嚼,全沒有新鮮感;別人都是嶄新的課本,他們卻要重拾用過的、畫過的、破破爛爛的舊書和作業本;。。。。所有這些,連大人都痛恨去做的事,落在了他們頭上。對他們的學習積極性是致命的打擊,可能從此一蹶不振,再也提不起來了。這是學校和家長都不願意看到的。

學中文一時跟不上,是挺普遍的現象,但多數都是暫時的,是孩子們還沒有進入角色。不論是家長、教師、還是學校,都不要怕,也不可操之過急,更要有耐心。我的經驗就是,拖著走。每個班都會有那麽幾個後進的,但隻要教師和家長都不放棄,拖著他們走。你真的無從知道,不定哪一天,他突然開竅了,他突然有興趣了,就能突飛猛進地追上來。在我們的學校裏,這樣的情況經常會發生。

環境最容易改變人。家長們給的壓力和說教,絕對趕不上好的學校環境帶來的效果。家長也要與學校互動,共同為孩子們創造好的環境,而絕不是單純的高壓和強迫。有伸有縮,因勢利導。孩子們考不好,本身不見得是壞事,而往往就壞在家長和教師處理的態度和方法上。

不讓蹲班或跳級,也不是絕對的。我一般是綜合考慮,主要還是看孩子是否在年齡,性格等各方麵都不適應,並且一定要經過孩子的同意,給孩子一個他認可的理由。有點兒象我兒子跳級時,老師的主要理由是他的身體發育和成熟程度,而學習是放在其次的。這也可以說是我從美國學校的老師那裏學來的理念。

學中文對孩子們是一個挺難的事兒,對家長也一樣。既然難,就不能光著急,而是要想辦法。要提,要拖,而不是貶和壓。調動孩子們的積極性,才是根本和關鍵。能否成功,方式、方法太重要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