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9f的博客

氣候峰會:美國是一個徹頭徹尾的自私和不負責任的國家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文章分類
正文

九峰:為什麽頂層設計的改革紅利沒有如期而至?(上)

(2016-01-25 09:06:23) 下一個



改革自身的製度化建設需要“熔斷機製”

    2016年開門不利,股市連續熔斷暴跌,匯率波動,資本外逃。經過有關部門、政府智囊、主流經濟學專家們多年醞釀並實施的金融自由化頂層設計的改革,未得其利先受其害。這種金融改革新體製機製運行不久就暴露出來的股災、“熔斷”惡性事故,或許隻是近年來不惜“壯士斷腕”“殺出一條血路”冒進式改革路線問題浮出水麵的冰山一角。令人憂慮的是新自由主義主導的改革造成的一次次人禍開始侵蝕30年來的改革成果,加重經濟下滑的壓力,助長了人們對中國經濟悲觀失望的情緒。

    過去3年來麵臨經濟下行壓力,經濟主管部門采取了不少重大改革舉措,然而效果卻乏善可陳,特別是承諾中的改革紅利遲遲沒有兌現,而人禍造成的惡性事故、災難卻接二連三。究竟這一輪與以往“摸著石頭過河”截然不同的改革路線到底出了什麽問題,值得國人和本屆政府深刻反思。李克強總理上任以來舉辦過三次被媒體譽為經濟公開課的報告,從中不難解讀李總理希望通過公開課的方式讓向外界了解他的改革方略和行政理念。

    一、尷尬的克強經濟學

    第一次經濟公開課同工會代表“談改革”,“努力釋放改革的巨大紅利”“ 增長的下限穩定在7.5%左右”。

    2013年10月21日新官上任的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博士舉辦了媒體讚譽有加的第一次經濟公開課,躊躇滿誌的李總理深入淺出地為工會代表描述改革藍圖,“麵對經濟下行的壓力,怎麽辦?要穩增長、保就業,我們有兩種選擇。一種選擇是擴大財政赤字,增加貨幣供應量。通過打赤字、發票子來帶動投資,這樣做,雖然當年可能能見效,但需要財政、貨幣政策有相應的運作空間,更重要的是這種短期刺激政策難以持續。第二種選擇,就是堅持不擴大赤字,既不放鬆也不收緊銀根。而是:1.努力釋放改革的巨大紅利,管住政府那隻“市場是看不見的手,政府是看得見的手,我們不能讓看得見的手成為‘閑不住的手’。取消和下放審批事項簡政放權。把鐵道部撤銷了,改成了鐵路總公司。2. 擴大內需,收入分配改革提速 居民收入增速跑贏GDP,提高服務業和就業在GDP和總就業當中的比重。3. 擴大開放,滬港直通車、上海自貿區。4. 既不放鬆也不收緊銀根引導市場預期”。並強調:我剛才講的穩增長也是為了保就業,那麽我們引導市場預期,確定這個合理區間,就是增長的下限穩定在7.5%左右。

    長期以來拉動中國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是投資、出口、消費。在出口不振的國際大環境下,麵對經濟下行的壓力李總理仍然毫不猶豫否定了過去行之有效的用投資拉動的經濟刺激政策,提出通過釋放改革的巨大紅利達到穩增長保就業的宏偉藍圖,並把經濟下行起穩反彈的下限“穩定在7.5%左右”。無容置疑,李克強對改革紅利充滿信心和期待。經濟學博士背景的李克強在其副總理任內便領導國務院智囊機構、體製內外的主流經濟學專家、權威、及政府有關部門實施了一套有強大理論支撐、完整規劃的改革頂層設計。上任後更是強勢施展抱負,大刀闊斧的改革舉措及科班出身治理經濟的理念被譽為“克強經濟學”。

    外界解讀克強經濟學的核心思想概括起來就是通過“促改革、調結構”、“大政府、小市場”,用改革捆住政府閑不住的手,激發市場活力,推動經濟轉型升級。李克強經濟學有三個重要“支柱”:不出台刺激措施、去杠杆化以及結構性改革。強調不能“通過打赤字、發票子來帶動投資”。在驅動經濟的消費、投資、出口三駕馬車中,一架疲軟無力的背景下,胸有成竹地把另一駕給廢了,大有自斷後路,背水一戰氣勢,然而“巨大紅利”產自何處,如何釋放的迷留給了大家。

    第二次公開課與兩院院士“話經濟”,“背水一戰” “比7.5%高一點或低一點,都是可以接受的”

    2014年6月10日李克強在“兩院”院士大會上所作的經濟形勢報告。作為李克強總理的第二場“經濟公開課” 還是一開場就說GDP。去年我國全年GDP增長7.7%,今年一季度掉至7.4%,雖是小幅波動,仍引發不少院士對經濟下行的擔憂。李克強開門見山地回應:7.4%仍在合理區間,和所有經濟體比較,這個速度是“高穩的”。 2013年GDP“一路滑坡”:2012年四季度7.8%、2013年一季度7.7%、2013年二季度7.5%。也就在當天,中國經濟“半年報”發布,2014年二季度GDP回升為7.5%,仍在李克強向院士承諾合理區間。

    李克強總理在第二次公開課上向院士們鄭重承諾:“爭取下半年讓上升的苗頭變成整體態勢,最終在全年要交出不俗的答卷” ,顯然李總理對改革紅利已經開始釋放充滿自信,並引用韓信“背水一戰”的典故,以強調繼續深化改革決心。2014年7月16日,在上半年經濟數據公布當天李克強總理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又再次表示:隻要我們的發展有就業、增收入、有質量、提效益、節能環保,沒有水分,實實在在,增速比7.5%高一點或低一點,都是可以接受的, 流露出為經濟下行劃定7.5%左右的底線。至於同誰背水一戰,如何保住7.5%左右的底線,是理工科院士最想刨根問底的。

    第三次公開課給黨校學員“講形式”,打造“雙引擎”實現“雙中高” “從來沒有講過要死守某一個點”

    2015年10月23日李克強給中央黨校學員上第三次經濟公開課就當前經濟形勢和重點工作作了報告。適逢國家統計局發布前三季度國民經濟運行數據顯示,前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6.9%。李克強總理脫稿發言,引用大量發達國家、新興經濟體的經濟數據,在對比與參照中剖析中國經濟,用“成績來之不易、困難不可低估”來概括中國經濟形勢。

    年初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的預期目標是2015年GDP增長7%左右,而中國GDP增速真的“破七”後還是在國內外引起輿論界廣泛關注。對此,李克強表示,我們從來沒有講過要死守某一個點,而是讓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並解釋說,這個七還真不是“破”了,而是來之不易。

    這與第一、二次經濟公開課充滿自信地暢談釋放改革紅利和下行底線為7.5%的承諾有很大反差。顯然李克強對改革紅利能否從天而降開始產生動搖。

    第三次公開課上李總理闡述打造“雙引擎”實現“雙中高”的構想,指出,實現“雙中高”,需要打造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和增加公共產品、公共服務“雙引擎”。要突出補上民生短板、推進新型城鎮化、促進產業改造升級等重點,擴大有效投資。高舉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標語牌,總算開始給改革的巨大紅利找到一個注腳,然而,“雙引擎”“雙中高”就像近年來使用過的眾多經濟學名詞一樣,華麗但不腳踏實地。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更像團中央的口號,有新意,有激情,不過要靠它拉動經濟,遠水解不了近渴。而是否真正花心思“擴大有效投資”,意味著為是否重新啟動投資驅動這架馬車留下伏筆。

    李克強的導師厲以寧先生在《我們對簡政放權的認識加深了》一文中講:“計劃經濟體製是不會自動退出曆史舞台的”。實踐表明,中國經濟增長和創新的潛力巨大。隻要加快體製改革,深化體製改革,中國經濟增長和創新的潛力就會迸發出來。而深化體製改革的核心“讓市場調節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大力發展混合所有製經濟,這就為中國改革的深化指明了方向”。說白了就是用去政府化、市場化、私有化,這一新自由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中國釋放改革的巨大紅利。

    二、“努力釋放改革的巨大紅利”,理念中的改革的紅利到哪兒去了呢?

    改革開放30多年來,每輪改革對中國經濟都起到巨大促進作用,可謂改革紅利源源不斷,但為什麽唯獨此次經過精心準備頂層設計的深化改革,醞釀時間最長、輿論造勢最廣、國際參與最徹底、體製內外的主流經濟學家們及西方社會評價和期望值最高,卻隻聽樓梯響,不見人下來呢?

    1.此輪深化改革不可謂準備的不充分。按政府首席經濟智囊的原話:“頂層設計包括基本的價值取向、要達到的主要目的,以及先後順序。因為中國已經過了東試一下、西試一下的階段”。從2012年初世界銀行、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財政部共同發布的《中國2030》,到2013年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838改革總方案》,在世行美國專家的幫助下經過政府智囊團及主流經濟學專家們長期運籌帷幄,包括基本的價值取向、要達到的主要目的,以及先後順序的改革頂層設計,比以往任何一次“摸著石頭過河”的改革更有西方經濟理論支撐,理性謀劃,不需要東摸一下西摸一下的亂試,因此理論上講,此輪改革更具可操作性,改革紅利的期望值也更高。

    2.此輪深化改革不可謂決心不大。多年來一個流行的說法是新一輪改革與以往相比,一個顯著的特點就是由“淺水區”轉向“深水區”、攻堅期,如果沒有“壯士斷腕”的勇氣,改革就無法向前順利推進,因而,必須“殺出一條血路”,下決心轉換政府職能,大刀闊斧砍掉政府身上諸多“看得見的手”,為市場讓路,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引領經濟。

    3.此輪深化改革不可謂落實不到位。作為新一輪深化改革重點之一的金融體製改革邁出前所未有的步伐,金融自由化、市場化、國際化、降低準入門檻、人民幣匯率改革、人民幣成為國際儲備貨幣,股市開辟境外直通車、自由港、擴大杠杆刺激股市的措施使得股市出現前所未有的瘋漲和暴跌。在簡政放權,捆住政府“閑不住的手”方麵更是力度空前。“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法無禁止皆可為,法無授權不可為 ” 的口號驚天動地。

    4.此輪改革戰略意圖不可謂不深。學術界、輿論界、政界精心營造出一種與以前經濟體製改革完全割裂開來氛圍,用“改革已經進入深水區,摸著,摸著,摸不著石頭了”的比喻,表達徹底摒棄所謂過時的鄧小平“摸著石頭過河”的改革路線。采用美其名曰:理性探索,更高層次的改革,為大膽複製西方經濟學理念鋪路。從基本的價值取向、要達到的主要目的、以及先後順序精心設計謀劃,到一步步地把改革的導向由政府主導轉向市場化引導,改革的重點由體製外轉向體製內,倒逼政治體製改革。可謂是一條世界矚目、西方期待的改革之路。主流經濟學界為什麽不喜歡“摸著石頭過河”的改革方法論,因為他們認為中國從來就沒有必要摸著石頭過河,隻需要“理性地”、虛心地效法西方經驗,踐行用西方理論為中國打造的頂層設計才是真正徹底的改革。去年中國股災爆發後,美國財長首先關注的是“我希望(股市動蕩)不會讓中國經濟改革的速度放緩”。地緣政治上美國在中國南海不惜親自披掛上陣,冒著擦槍走火的風險幾次三番地侵犯中國國家主權,強化盟國圍堵中國的戰略;經濟上拉幫結夥試圖通過TPP把中國排斥在下一代國際貿易體係之外,可以說美國正在不擇手段地遏製中國崛起,然而美國卻偏偏樂見和期待著正在進行中的中國經濟改革。是等待中國經濟隨著改革更加強大,還是急切盼望“中國經濟改革的速度”像當下的金融改革一樣把中國經濟一次次熔斷,資本外逃、股市及經濟更容易被美國控製?如果改革出現親者痛,仇者快的局麵,才是中國改革最大的危機。

    5.市場正在發揮著主導中國經濟走向的決定性作用。從世行的《中國2030》到國務院發展中心的《838改革總方案》一脈相承地采納新自由主義華盛頓共識的核心價值,勾勒出為中國深化改革量身定做的頂層設計藍圖,如此精心編織出來的宏圖大誌,“大市場、小政府”,西方經濟學理想中的完美架構,按設計者的初衷,理應為中國經濟帶來欣欣向榮的巨大改革紅利,然而轉眼三年過去了,頂層設計的權威、智囊、高層現在卻無法解釋改革的紅利並沒有如期而至,不期而遇的卻是驚天動地的天津大爆炸,危及國家金融安全經濟安全,掏空無數股民的股災,一輪又一輪的股市暴跌,以及人民幣貶值,資本外逃的不祥之兆。2016年股市開盤第一天暴跌7%,觸發熔斷機製,接著四天四次熔斷,累計跌幅16.93%,超過2015年6月最大“股災”周跌幅,證監會不得不召開緊急會議停止使用指數熔斷機製。是法無禁止皆可為,法無授權不可為宣言以來,證監會不作為、亂作為的又一次人禍。

    金融作為一個國家經濟的中樞,一旦失穩對國民經濟的作用不僅是短期巨大波動而且可能產生傷筋動骨的深遠影響。像這樣7%跌幅的股市動蕩,2015年已經發生過7次。這種不計後果,以“壯士斷腕”的勇氣,“不惜殺出一條血路”決心推進的金融改革造成屍橫遍野血流成河的慘狀對於“已經過了東試一下,西試一下的階段”的所謂頂層設計構成莫大諷刺。股市暴跌、人民幣匯率大幅貶值,資本外逃,中國金融信譽嚴重受損,都源自於市場在資源配置中正在發揮著主導中國經濟走向的決定性作用,被自己捆住手腳的中國政府如何應對,全世界都在拭目以待。

    充滿自信,號稱“中國已經過了東試一下、西試一下的階段”,超越“摸著石頭過河”,否定鄧小平改革路線,一步到位的所謂頂層設計深化改革,特別是金融自由化、市場化、國際化改革把由政府主導轉向由市場起決定性作用,最終會不會將中國金融係統、乃至中國經濟拖垮,才是令國人揪心不已的關鍵所在。是什麽精神力量讓那些讀過幾本西方經濟學教科書,隻會紙上談兵的專家、智囊、官員,就敢蔑視鄧小平的改革方法論,貿然拿民族的前途命運、國家的經濟安全、億萬百姓的福祉作賭注,硬把生動活潑的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往僵化的新自由主義華盛頓共識的條條框框裏塞呢?

    2016年1月13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國務院黨組會議強調:要嚴懲金融領域各種違法違規行為。為什麽在2015年中央高壓反腐的大環境下,全國腐敗現象、違法違規行為明顯下降,唯獨金融領域違法違規行為全域暴漲,這難道僅通過“嚴懲”幾個替罪羊就能掩蓋新自由主義“頂層設計”的製度缺陷所犯的“顛覆性錯誤”嗎?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