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民主黨的菜園 共和黨的花園

(2009-09-27 08:22:39) 下一個

前幾天看到奧巴馬夫人米歇爾拎著菜籃逛農夫市場,不由想起白宮的勝利花園。奧巴馬夫人在那裏種了很多花椰菜和豆角,從那以後,美國許許多多家庭都跟隨奧巴馬夫人,在自家的花園裏種菜。據說種籽郵購公司生意大好,老板笑得嘴都合不攏了。

白宮上一次種菜是在二次大戰期間,羅斯福總統夫人在白宮開辟菜園,種菜種豆,與百姓共度難關。巧的是羅斯福總統和奧巴馬總統都是民主黨人,就是說,二戰以來,白宮的花園兩次開辟菜園,都是在民主黨的治內發生的。奧巴馬夫人種菜可以說是學羅斯福夫人,連勝利花園的名稱都照搬不誤。

羅斯福總統夫人埃莉諾·羅斯福(Eleanor Roosevelt),說起來也是女中強人,她曾經擔任聯合國人權委員會主席,主持製定聯合國人權宣言的起草工作。她以女性的特有的感性和知性,設法彌合不同成員之間的分歧並調和因文化不同而產生的不同觀點,獲得了很高的評價。

30年代,美國退伍軍人曾經兩度進軍華盛頓,在白宮草坪安營紮寨示威。第一次,共和黨總統胡佛動用軍隊裝甲車機槍驅趕退伍軍人,造成死傷眾多(大部分為傷者),引起起各界憤怒抗議。兩年以後退伍軍人卷土而來,羅斯福總統雖然不讚成退伍軍人的許多主張,可以說是深諳這些硬漢的心理,派出了總統夫人埃莉諾,帶著飲料點心,還有微笑音樂,到現場慰問退伍軍人。硬漢們被感動得淚水漣漣,於是自動撤退,一場可能的衝突就在微笑和音樂中消弭無形了。

回到白宮種菜的話題,心裏便蠢蠢欲動,那天回家就向領導提出,也要在花園的一角開辟菜園,不料名字還沒有想好,就遭到領導一票否決。想起羅斯福夫人,於是如法炮製,下廚房精心做兩樣領導愛吃的菜,再開一瓶好酒,美酒佳肴,微笑音樂,否決票就飄飄忽忽不知所終了。老子雲“治大國如烹小鮮”, 雖然有各種解釋,未始沒有政治生活和家庭生活有相通處理之道的意思。

開辟了一角菜園,領導提問:是不是如果民主黨下台了,白宮菜園關閉,你的小菜園也關閉?我想,雖然最近由於醫療健保改革,奧巴馬的民望降低,共和黨不遺餘力地反對又反對,但是目前看來,共和黨要翻本,可能性還不大。

會不會有其他的黨上台呢?也沒有可能。美國說起來是多黨製,實際上就是兩黨輪流坐莊,其餘的小黨,沒錢沒槍沒子彈,不過就是陪太子讀書罷了。多黨好還是兩黨好,其實沒有標準答案,主要看各個國家的具體情況。歐洲有些國家就喜歡多黨製,例如意大利,執政聯盟走馬燈似地換,政策朝令夕改,可是人家就喜歡。美國人則喜歡兩黨製,即便有人不喜歡,兩黨也不容許改變,按時髦的話說就是,堅持自己的價值觀不動搖,不受外國(歐洲)思潮的影響。

美國的兩黨,基本的價值觀其實都是一樣的,並無絕對的分歧。大約從羅斯福新政開始,自由主義成了民主黨的標簽,保守主義則成為共和黨的標簽。這兩股潮流在美國政治中此起彼落,交替消長,一派走到了極端,另一派就來糾正,矯枉過了正,再來糾偏。有點像鍾擺,羅斯福新政開始鍾擺一直向左擺,之後雖有波折,一直到1980年裏根總統上台,鍾擺才開始正式向右擺,到了小布什擺到了極端,2008年奧巴馬上台,鍾擺又開始向左擺。這就是美國政治的自我糾正機製。

現在看起來鍾擺剛剛才開始脫離極右一端,向左擺動,相信會有些波動,但是離那端的軌跡還很長,經濟要完全複蘇,也還要待以時日。羅斯福新政以後,美國政治鍾擺向左擺了整整30年。曆史會不會再現,現在還未可知,不過奧巴馬上台畢竟還不滿一年。所以看起來,“民主黨的菜園”雖然隻是一角,但也可以保持下去。將來,即使將來民主黨下台了,白宮花園關閉了,這一角菜園也不妨保留。

其實花園也好,菜園也好,分類不同而已,都屬於園藝。民主黨也好,共和黨也好,無論是被稱為維護古典自由主義的保守主義(有別於歐洲的保守主義),還是民主黨的自由主義,都是廣義上的自由主義。可以說,美國社會有著廣泛共識的自由主義的政治思想傳統,正是美國兩百年來社會平穩發展的基礎。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Anne6 回複 悄悄話 不過有一點,在自家的花園裏種菜浪費太多水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