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新冠確診超90萬 波士頓華人醫生:美國已走向群體免疫

(2020-04-25 12:03:36) 下一個

新冠確診超90萬 波士頓華人醫生:美國已走向群體免疫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於 3 小時前 | 隻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新京報



截至美國東部時間4月25日9時,美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累計達92.7萬例,累計死亡病例5.2萬餘例,兩項數據都居於全球首位。從1月21日確診首例到 如今,三個月的時間內,美國疫情從悄無聲息到快速暴發再到如今漸趨平穩,其中政治、經濟、社會、文化、醫療衛生等問題交織在一起,引發全球矚目。

關於美國疫情,美國確診數、死亡數為何如此之高,美國醫院內情況到底如何,特朗普政府的疫情應對有無遲滯,這三個問題備受關注。記者連線了在美國馬薩諸塞州波士頓市一家醫院工作了12年的華人醫生王博士,聽他講述對美國疫情的觀察,同時對這三個問題作出回答。

問題1:美國確診數、死亡數為何如此之高?

據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實時統計數據,截至北京時間4月25日5時,美國確診病例890524例,死亡病例51017例,均居全球最高。

自3月30日起,美國單日新增確診病例均高於2萬例,最多時4月9日單日新增3.41萬例。自3月31日起,單日新增死亡病例均高於1000例,最多時4月21日單日新增2683例。兩項數據引發關注。

檢測量大;疫情初期老年護理機構和醫院交叉感染

對於美國確診病例數居於全球首位,王博士認為,可以從四個層麵去解讀。第一,美國確診數大幅增加的一個直接原因就是,檢測速度加快、檢測量加大。截至24 日,美國已檢測469萬人,是全球檢測量最大的國家。與此同時,美國檢測速度加快,目前正常情況下大概15分鍾就可以出結果。以馬薩諸塞州(以下簡稱麻 州)為例,現在該州很多城市都有多個檢測點,其中很多是drive-through(不用下車就可以檢測)檢測點,非常方便。檢測人數大大增加,確診數自 然也就不斷增加。

第二,美國感染數龐大和美國醫療急救係統也有一定關係。正常時期,撥打911緊急求救時,需要第一反應團隊(First Responder,包括醫療急救人員、警察、消防人員等)聯合出動。疫情剛開始在華盛頓州的一家養老院暴發時,情況就是如此。第一反應團隊又頻繁往來於 養老院和醫院之間,導致一批第一反應者出現群體性感染,這批第一反應者又與其他群體特別是最容易受感染的老年群體出現交叉感染,某種程度上導致整個社會群 體潛在感染數巨大。

第三,美國CDC關於普通民眾不用佩戴口罩的指導意見,一定程度上導致前期聚集人群互相感染傳播。在疫情暴發初期至接近高峰的這個階段,美國官方指導意見 都是健康人群戴口罩無用,因此這段時間內幾乎沒有當地人會佩戴口罩。直到大概4月初,CDC才改變指導意見,提倡在超市等公共場所佩戴口罩,或者至少以圍 巾遮擋口鼻。

第四,美國各個社區之間收入水平、居住環境差別非常大,感染的比例差距也非常大。譬如波士頓的幾個區中,一些中低收入群體聚集的區域,人口密度大、服務行 業人員多,他們大都需要乘坐公共交通上下班,因此這些區域,比如Chelsea, Revere感染率非常高。另外,西方人的自我防護意識薄弱,衛生習慣不如華人、亞裔那麽良好,某種程度上也助長了大麵積群體感染的發生。

死亡病例多為老年人、且集中於養老院等老年護理機構

對於美國死亡病例數全球最多這個問題,王博士認為,需要對死亡患者的情況進行具體分析。以麻州為例,在美國50個州中,麻州的老年醫療保健和社會福利體係是最好最完善的,所以吸引了眾多老年人來此居住養老,老年人在總人口中所占比例就更高。

王博士指出,目前麻州幾乎所有老年護理機構都有感染病例,而新冠病毒對老年人而言致命性非常強,這就導致美國養老院等機構中的死亡率非常高。麻州兩天前的統計數據顯示,該州共有2000多例死亡病例,平均年齡為81歲,這也就意味著絕大部分去世的都是老年人。

王博士提到了一個退伍老兵的養老院(soldier’s home),一周前這個養老院感染非常嚴重,裏麵的退伍老兵大批感染去世,導致死亡病例大幅上升。在這類養老院中,老人們的年齡基本都在八十以上,九十歲 以上者又占了一定的比例,年齡大、抵抗力弱,其中有相當一部分還簽署了病情危重時放棄治療的協議,因此當出現嚴重危機情況,有些時候是可以不救治的。這些 就使得美國因為新冠病毒死亡的人數急劇上升。王博士指出,美國這一點和歐洲國家如西班牙比較相似,都是因為養老院等機構出現大量死亡病例,導致死亡數一下 子非常高。

問題2:美國醫院治療及醫護感染情況如何?

在疫情暴發後,美國醫院內的狀況引發廣泛關注:美國醫護人員防護用品奇缺,有護士稱自己就像“裸奔”;多州急缺呼吸機等救生設備,醫生麵臨將呼吸機用在哪位患者身上的“生死抉擇”;醫護人員感染比例高,許多醫護人員公開求助……

那麽,現實情況到底如何呢?

初期醫護人員感染率高、防護設備不足

王博士介紹稱,從疫情初期一直到10天前,麻州每天都會公布醫護人員感染數量,當時的醫護感染數就已經超過1000例了。不過此後,官方不再公布醫護人員感染數據。他認為,主要是因為近段時間醫院防護措施跟上了,醫護感染率明顯下降,已經不再是需要重點關注的問題了。

但是,疫情暴發之初醫護人員感染數的確不低。王博士認為,這和CDC當時的指導原則以及醫院的管理製度不無關係。從CDC的角度來說,當時的指導意見是, 對於普通科室醫護,沒必要采取全麵的防護;從醫院的角度來說,他們除了遵循CDC的指導意見外,還有個重要考慮是,要把最為緊缺的防護物資留到最緊急的時 候——因為一般情況下,醫院不會大量儲存醫療物資,正常情況存量僅夠兩周使用。醫療機構最初也不允許醫護人員使用自帶的防護設備,導致醫護感染率急劇上 升。

值得欣慰的是,一線醫護人員均全部得到優先檢測。此外,波士頓很多酒店也專門騰出來給那些確診的醫護人員隔離使用;在後一階段,一些大學宿舍也騰出來給感染的醫護使用。在麻州被感染的醫護人員中,目前已知有1名護士去世,所以醫護傷亡率並不像想象的那麽高。

普通科室醫生在家上班,醫院高層主動降工資

在疫情逐漸發酵之後,很多醫院采取了一項措施,即除了急診部門、呼吸科、感染科這些科室醫生外,其他普通科室的醫生都可以在家工作——可以說,醫生是比整 個社會其他行業的人先一步在家工作的。這也和美國醫療體係有關,這邊有比較完善的網上診治係統,該係統和藥房聯係在一起,醫生網上診治後可以將藥方傳到藥 房,患者直接到藥房取藥就行。王博士認為,這個措施保護了相當一部分醫生免於感染。

不過,疫情之下,醫院的收入受到很大影響,幾乎每個醫院收入都下降了至少30%。所以3月份開始,一些醫院的院長主動提出工資減少50%,高層管理人員減少20%,不過醫護人員的工資沒有降,反而增加了一些補助,因為聯邦政府和州政府對於一線醫護都有專項基金資助。

目前情況好轉,麻州急診就診病例隻有正常情況下的70%

王博士指出,在美國,各個州、各個城市之間的情況差別很大。像紐約市,前幾周醫院裏麵人滿為患,醫護人員受到的衝擊肯定非常大。但很幸運的是,波士頓沒有 發生這樣的情況。事實上,除了最初一段時間防護設備急缺造成一定混亂外,現在醫護人員防護設備基本都是足夠的,大家的心態也比較平和。CDC和各個州提出 的“壓平曲線”(flatten the curve,即讓峰值出現得比較晚,曲線比較平緩)策略還是比較有效的,因為這可以避免病患人數暴增對醫療係統造成的衝擊。

尤其是在麻州,整體情況還好。王博士稱,麻州醫院眾多,醫療資源比較充足,因此雖然是美國感染病例第三多的州,但醫院並沒有出現人滿為患、大量死亡的情 況。波士頓醫院的ICU也都是可控的,醫院也並未出現醫生麵臨所謂“生死抉擇”——即如何分配使用呼吸機的情況。此外,兩周前波士頓已經將會展中心改建成 為擁有1000張床位的方艙醫院,其中500張計劃分配給無家可歸者使用。但目前為止隻有個別輕症患者入住,方艙醫院整體仍處於備用狀態。

王博士補充稱,麻州州長23日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目前麻州醫院普通病床和ICU病床均有一半空置,急診就診病例數與正常情況相比僅有70%。因此,州政府和醫療機構均鼓勵中風、心髒病等有急診需求的民眾及時就診,以免延誤病情。

問題3:如何看待特朗普的疫情防控舉措?

在美國疫情發酵過程中,特朗普政府的應對備受爭議。有人批評特朗普政府反應遲滯,初期不夠重視;有人指責特朗普將疫情政治化,利用疫情為自己爭取連任造勢;還有人認為特朗普為了發展經濟,過早宣布重新開放。

美媒最新民調顯示,65%美國人認為特朗普在疫情初期沒把病毒當回事,未及時采取行動。對於特朗普的抗疫表現,半數受訪者表示不滿。

初期並不遲緩,但許多民眾不按要求居家隔離

在王博士看來,聯邦政府的應對不能算遲緩。在中國疫情剛開始暴發時,美國很快就停止了中美往來航班,最初由中國直接輸入的幾個病例也很快得到了控製。但 是,美國後來失控,最主要的原因是出現大量從歐洲輸入的病例,尤其是輸入到了紐約和波士頓。以波士頓為例,第一起群體性感染就是由於從歐洲趕來波士頓參加 一家醫藥公司會議的人員中,有大量感染者,從而導致疫情迅速蔓延。因此,聯邦政府也很快中止了美歐之間的航班。

王博士指出,特朗普政府的反應整體上來說是在情理之中的。但是,美國的政治結構、價值理念決定了,聯邦政府和州政府雖然相繼宣布進入緊急狀態,但並沒辦法 強製要求人們居家隔離。宣布緊急狀態隻是賦予政府機構有更多的權力調動社會資源幫助抗疫,如可以動用國民衛隊參與救治等。

此外,雖然大部分的州都下達了“居家隔離令”,但這隻是建議,並非立法。就像最近開始鼓勵民眾戴口罩,也隻能是建議,這就意味著如果有人不戴,也沒有什麽 辦法。換言之,美國人大都崇尚自由、自由意識比較強,所以還是有相當部分民眾不遵守居家隔離規定、不遵守各種限製措施。以波士頓為例,雖然要求居家隔離, 但一些未關閉的公園,人還是很多;馬路上行駛車輛也並沒有比正常情況下減少很多,這些都導致感染數居高不下。

美國事實上已經在走向“群體免疫”

在重新開放的問題上,王博士指出,各個州之間的情況差別很大,有些州,比如佛羅裏達州、猶他州等,事實上已經半開放了。特朗普總統上周宣布了重新開放的詳細指南,但將決定權交給了各州,由州政府根據各地實際情況,在滿足指南所規定的各種條件下,小範圍逐步放開。

但是,王博士認為,重新開放一個很重要的前提是有足夠的檢測能力。因為重新開放、正常複工,需要進行抗體檢測,才能真正放心地去工作、逐漸恢複正常生活。 然而,整體而言,目前的抗體檢測能力還比較弱,隻能對一線人員等群體進行小規模的檢測,還沒辦法大規模地對民眾進行檢測。因此,各個州開放需要非常小心。

事實上,紐約州本周進行了首輪抗體測試。在抽樣的3000人中,有13.9%的人已經感染並有了抗體,而紐約市的這一比例達到了21%。紐約州州長科莫認為,若是轉化為實際發病率,這意味著紐約州有270萬人感染,致死率大約為0.5%。

王博士指出,雖然美國政府最開始是反對“群體免疫”策略的,但如今的現實情況卻正在向“群體免疫”發展。因為目前的感染數實在是太龐大了,很多感染者可能沒有症狀或是隻出現輕微症狀。紐約州的這個抽樣測試某種程度上也證明了這一點。

“據估計,美國每天需要3500萬個測試才能讓人們重返工作”。

輕症患者在家硬扛,疫苗防疫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王博士表示,美國目前的情況是,無症狀感染者和輕症感染者大都是在家或賓館隔離,基本上不用藥,而靠自身免疫力抵抗病毒,就像抵禦感冒病毒一樣。等到症狀消失了,再進行一次檢測,如果是陰性,就可以結束隔離了。

在治療方案上,王博士指出,嚴格來說目前還沒有特別有效的治療方案,一些比較熱門的藥物如瑞德西韋、氯喹等,也還未能得到大規模臨床試驗的有效驗證。現有 治療方案主要還是以抗病毒藥、抗生素、退燒藥等對症治療。目前寄予很大希望的治療是,利用痊愈患者捐獻的血清,對病情開始加重的患者進行治療。

對於新冠病毒疫苗,雖然目前已有部分疫苗開始進入人體實驗,但王博士認為指望疫苗控製疫情不是很現實。他認為,一方麵疫苗最終是否能研製成功還是個問題, 就像2003年的SARS,當時也進行了大規模的疫苗研製,但並無成功疫苗出現;還有艾滋病疫苗、埃博拉病毒疫苗,嚴格來說到現在都還沒有成功。此外,疫 苗研發需要一定周期,是否能激發機體產生抗體,是否會給健康人帶來副作用等,都需要至少一年的時間進行跟蹤研究。因此,新冠疫苗問世,估計還有很長的路要 走。
 
收藏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