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吳放:巫寧坤先生告別暨追思會速記

(2019-08-30 03:11:03) 下一個

【華夏文摘】吳放:巫寧坤先生告別暨追思會速記

WNK (7)

2019年8月22日是巫寧坤先生的安息之日,來自世界各地大約200餘位親朋好友甚至一些素未平生卻慕名而來的陌生人聚集在美國弗吉尼亞州Reston的St. John Neumann天主教堂向他告別。

WNK (1)

巫先生的女兒巫一毛主持儀式

巫寧坤先生(1920-2019)是著名的作家、翻譯家、教育家、“極右派分子”,更是一位好丈夫、好父親、好爺爺、好老師、好人。他走過的99年 人生道路可謂跌宕起伏曆經劫難九死一生。巫先生在中國大陸經受了22年的苦難,卻在晚年得與兒孫相伴,在美國度過了平安喜樂的近30年時光。巫先生的平生 故事已經通過他的自傳《一滴淚》廣為流傳,這裏就不再詳細介紹。以下是告別儀式上人手一份的訃告,它概括了巫先生的99年華,是對先生生平的真實寫照:

WNK (8)

巫寧坤先生當年大難不死,如今兒孫滿堂人丁興旺,有子女巫一丁、巫一毛、巫一村和孫輩6人。

wu4

巫寧坤先生的長子巫一丁致悼詞

wu7

孫輩護靈柩入場

巫寧坤先生於2005年受洗成為天主教徒,他的告別儀式按照天主教的儀程進行,儀式感極強。

WNK (4)

告別儀式完成後,巫先生的靈柩前往永久安息之地,來賓們移步偏廳,親朋好友多人發言,回憶巫先生的過往,講述巫先生的故事,向巫先生致敬,對巫先生道別。會後,巫先生的家人提供冷餐以待賓客。

告別會上有幾件事令人印象深刻,特速記於下。

鮮花、鮮花!

步入教堂,最引人注目的即是那滿堂的用鮮花組成的花圈、花籃、花束,它們來自於大華府大華府地區和全美各地的團體和個人,CND也向巫先生敬獻了十字鮮花。

WNK (6) WNK (5) WNK (2)

主持告別儀式的神父Joseph T. Brennan對大家說,他從來沒有在這裏見到過這樣多的鮮花。

WNK (2)

在中國, 99高壽是喜喪,也許這就是為什麽巫先生家的女眷身上都佩戴了一個白色的喜字。據說,在巫先生的家鄉,如果是高壽的老人去世,他家的白喜宴席會被人們搶 光,以圖沾些喜氣。所以,在告別儀式結束之後,巫先生的家人將所有的鮮花都送給了來賓,讓大家共享巫先生的膽氣與福氣。

珍貴的文物手提箱

WNK (1)

來賓們步入偏廳就會見到迎麵桌上擺著的一隻極斑駁陳舊的皮箱,一看就是經曆過歲月的滄桑。仔細看上去,皮箱上麵隱約還有幾個大字的印記:“(北 京?)燕大巫寧坤”。據說,這幾個字是李政道親筆寫下的。巫一毛曾經講過,這皮箱是她家的傳家寶。當年巫寧坤先生離開芝加哥大學的時候,李政道先生勸他不 要走,但巫先生一定要走。於是李政道說,好,你要走,那我就幫你打箱子啦。箱子打好,他便又寫上了那幾個字。

WNK (9)

手提箱的側麵也有字。巫一毛曾經說:“這是我們當年‘下放’時,我爸(被)關在‘牛棚’裏,當時我哥哥十二、三歲時,他打這個箱子,這是他寫的字‘李怡楷’,你看看這是小孩的字,這個跟我們搬了幾十次家。”(摘自自由亞洲電台“心靈之旅”節目2015年10月5日)

光陰荏苒,世事變遷,李政道寫下的那幾個字被68年歲月銷蝕得隻剩下幾個閃光的印記,皮箱也變成了現在這個樣子。這個曆經滄桑的箱子裏麵裝過多少巫家人的酸甜苦辣,怕是隻有他們自己才知道。願這個傳家寶與巫先生留下的真善美一起,代代相傳。

勇氣與幽默同在

巫寧坤先生在中國大陸經曆了22年的殘酷折磨,但認識他的人都對巫先生不怨不悔不自憐、寬厚大義幽默平和的心態印象深刻。訃告中說,“巫寧坤先生待人親切友好、思維敏捷、並有一種俏皮的幽默感”,這從巫先生95華誕時即興吟誦的《自壽詩》中可見一斑:

九十有五自壽

濁酒一杯家萬裏,醉臥他鄉死亦難。
一室一廳藏拙處,兩袖清風豔陽天。
三生有幸逢知己,四海為家活神仙。
九十五年非一夢,留得《孤琴》獻蒼天!

我猜,詩中這“三生有幸逢知己”的“知己”一定是指他的老伴李怡楷先生。二老攜手共度了65載風波歲月,如今巫老駕鶴西去,願李老在兒孫的陪伴嗬護之下繼續安度晚年。

WNK (10)

與巫寧坤先生相濡以沫攜手共度65年的妻子李怡楷在告別儀式上

流浪,流浪!

巫寧坤先生的追思會是在與會來賓們同唱《我的家在東北鬆花江上》的歌聲中結束的。巫老是揚州人,與鬆花江似乎相隔甚遠,巫老的女兒巫一毛為什麽會選 這首歌為爸爸送行呢?我猜想,大概是因為巫先生當年為了抗戰而為中國空軍和美國飛虎隊做英文翻譯、曾經7次飛躍“駝峰”而唱吧?也可能是因為,作為一名曾 經的“極右派”他一生坦率直言,有家難回(或不想回),隻能夠“醉臥他鄉”、“四海為家”。但無論如何,巫先生在美國找到了永恒的歸宿,怹他日魂歸故裏之 時斷沒有人再敢以任何借口加害於他,這便是那永恒的福分了!

有道是:

平生一滴淚
身後千枝花
孤琴知音廣
良夜哮天華(注)

注:來自巫寧坤先生翻譯Dylan Thomas的詩《不要溫和地走進那個良夜》中的第一段:“不要溫和地走進那良夜,老年應當在日暮時燃燒咆哮;咆哮吧咆哮,痛斥那光的退縮。”

記於2019年8月22日

作者投稿

華夏文摘第一四八一期(cm0819d)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