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zt 南開外語學科九十年

(2017-11-04 10:00:43) 下一個
外語學科:從此開眼看世界十年

來源:  發稿時間: 2013-10-20 23:49


 

從此開眼看世界——南開外語學科九十年

  南開學校的創辦人嚴修和張伯苓很早就考慮如何解決學生求學深造的問題。早在1915年“徇中學畢業生之請求”,南開中學內曾設英語專門科一班,目的是為有誌留學或從事教育工作的青年提供深造條件。1916年成立了專門部,集中管理英語專門科的各項工作。後成為知名人士的黃鈺生、查良釗等都從該英語專門科肄業,後考入清華學校並赴美留學。同時又設立了高等師範專門班,招收有誌從事教育工作的青年學習高等師範課程,積極創造條件,準備在專門部的基礎上發展為大學。1916年8月22日,專門部主任張彭春邀集專門部師生舉行茶話會,談了南開大學的構想藍圖。但是由於當時學校經費早已入不敷出,寅吃卯糧,以致英語專門科和高等師範班均因“經費竭蹶,維持維艱,遂次第停辦”(《南開學校一覽》,1927年)。1918年底,嚴修、張伯苓赴美考察回津,認真汲取了辦英文專門科和高等師範班失敗的教訓,又借鑒了美國私立大學的辦學經驗,著手籌備建立大學的各項工作。1919年,在古老的神州大地,爆發了高舉民主與科學旗幟的“五四”運動。就在這一年的9月25日,南開大學舉行開學典禮。10月17日,召開了南開大學成立大會。隨著南開大學的誕生,外語學科作為南開大學最早設立的學科之一,開始了其90年的風雨曆程。

  1919年南開大學建校,從“文以治國,理以強國,商以富國”的思想出發,設文、理、商三科,1921年增設礦科。在文、理、商三科中,按照美國大學分科、選科辦法,將全部開設的課程分為四個專修組,即文言學組,包括國文、英文、法文、德文、日文五學門;數理組,包括算學、物理、化學、生物四學門;哲學及社會科學組,包括哲學、心理學、教育學、政治學、曆史學、社會學六學門;商學組,包括國內外貿易、銀行財政、商業組織三學門。各科學生前兩年不分係,每一科學生所學課程基本一樣,第三年開始選擇專修組,在以上四個專修組中任選一組。到畢業時,視在某個專修組中所選課程至少滿五十績點(文科每星期授課一小時,自習二小時,滿一學期者,為一績點),該門課程則為專修學門。以後又把專修的學門稱為“學係”或簡稱為“係”。當時的所謂“學係”或“係”,並不是行政實體,隻是課程的學門,每年也不很固定。根據南開大學注冊組1949年5月編印的“國立南開大學曆屆畢業生名錄”中前三屆畢業生統計,1923年第一屆畢業生共21人,其中英文學係2人,教育學係3人,政治學係6人,曆史學係1人,化學係1人,商學8人;1924年第二屆畢業生共20人,其中英文學係3人,教育學係3人,政治學係4人,商學9人,算學係1人;1925年第三屆畢業生共62人,其中英文學係6人,教育學係2人,政治學係5人,曆史學係1人,化學係4人,商學30人,算學係1人,物理學係1人,礦科12人。

  根據校史記載,最早來南開大學的教師是淩冰。淩冰曾在南開中學肄業三年半,後留學美國哥倫比亞大學,1919年獲教育學博士,6月回國,在廣州完婚後便偕夫人趕來天津,任大學部主任兼大學教務主任。淩冰新婚的妻子是司徒如坤女士,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文學碩士,南開大學英文學係第一位英文教師。開始時,司徒如坤還兼任南開中學英文主任,並兼任大學德文課。最早的英文教師還有美籍教師劉易斯(Lewis)女士。司徒如坤和劉易斯都於1919年9月25日參加了南開大學的開學典禮(當時南開大學隻有不足10名教師)。同日,劉易斯女士在演說中有幾句話說道:“今日南開大學,是男子的大學,是男子研究高等知識的地方,可以說是南開中學辦有15年的好成績。但是大學中沒有女生,這是跛行教育,這還是半身不遂的教育,甚盼望南開要辦女子中學,以備入大學,使女子在本國有研究高等知識的機會。”由於劉易斯和司徒如坤的倡導,以及後來馬千裏的“南開中學應當添招女生的建議”(《校風》第132期,1919年12月5日),學校領導都同意招收女生。1920年,南開大學開始招收女生三人,而正式畢業的隻有英文學係劉菊淡一人。劉菊淡是南開大學第一位女畢業生。

  南開大學建校初期,文科主任由大學部主任淩冰博士兼任。1922年夏,司徒月蘭由張彭春介紹來南開大學任英文教授。司徒月蘭與姐姐司徒如坤同為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文學碩士。司徒月蘭擔任過一年級英文、二年級英文、三年級高級英文及四年級歐美文學等各類課程,一般每周上課12學時。同時,她還被英文演說會南開之星(Nankai Star)聘為導師,被南大唱歌會聘為導師兼鋼琴師等。《南開周刊》曾刊登文章說,南大在華北八校英語演說辯論會“履執牛耳”,“此因出於指導者之功”;南大唱歌會為全校舉行音樂會,“實啟本校課外團體公開演藝之先河”,“本會還為本校課外組織男女合作之始”。從1925年秋開始,司徒月蘭連續三年被聘為下一學年英文教授兼代理英文係主任。以南開大學學生中英文愛好者為骨幹組成的英文學會、英文演說會、文學研究會等,是南開大學最早的有目的、有組織的學生團體。英文學係學生鄒良驥1924年5月在《南大周刊》(學生生活號)第5期發表的《南開大學學生的團體生活》中提到:“南大學生合起來,人數不到三百,會總有三十個,而且大體都很有精神,很有活氣……往往弄得人和房子都分配不開”。1922年5月,華北六大學(北大、高師、清華、協和、燕京及南大)在北大禮堂舉行聯合英語辯論會。結果南開與北大獲得第一名,清華學校列第三名。南開開創伊始,加入各聯合英語演說比賽,此為第一次,一經加入即獲得優勝錦席。從1926年起,張彭春擔任英文學係的現代戲劇課程。

  英文學係除培養專業英語學生外,還擔任全校學生的英、法、德、日等語種的課程。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取得西洋文學博士學位的段茂瀾,曾兼任德文、法文教授,陳省身、吳大任等都曾聽過他的德語課。馮文潛於20年代末來南開,兼開德語課。1919年至1930年開設法、德、日語的教師先後有十幾人。

  1930年春,南開大學文、理、商三科分別改為文學院、理學院、商學院。文學院開始時沒有專門設立英文係,隻設有文學哲學係,文學是指英國文學。這一年,陳逵先生應聘來校教英文。陳逵字弼猷,湖南攸縣人,1920年8月赴美勤工儉學,在大學期間即開始用英文作詩或譯詩。1926年在內不拉斯加大學畢業典禮上獲“桂冠詩人”稱號,令人瞠目。1927至1928年間,他的英詩創作更達到高潮,作品多次刊登在美國幾家著名雜誌上。美國貝寧頓大學文學係主任菲比·趙女士(Dr.Phebe Zhao)曾說他(陳逵)“在美國詩壇的名流中也不遜色”,“他以卓越的才華為中華民族增添了光彩”。我國著名學者馮至先先提到過:“先生曾創作英語詩文,發表於美國《日晷》、《民族》等著名刊物。英語詩辭句精煉,揚華夏之心聲。文則筆墨生動,傳祖國之文化,深受彼邦文壇重視。不意幾度滄桑之後,如今中美學人互訪,美方頗不乏人念及先生當年英語詩文,仍讚歎不已。”1931年發生了日軍侵華的“九·一八”事件。陳先生說起國事,慷慨激昂,不能自已。《南大周刊》1931年9月29日第113期在《教授中之關心國難者》一文中提到:“教授中關心國難者有蔡維藩、傅恩齡、陳弼猷三先生。先生等每於提書授課時,淚盈盈而欲泣,聲氣為之咽嚥,恰似一幕‘最後一課’,令人心為之感,可助同學,時時銘刻國難於心,較之不關痛癢者,真不啻霄壤也。”

  陳逵教授講課很受歡迎,有感人的文學力量。他很健談,喜歡學生課後到他家聊天。文學院一年級學生曹鴻昭、高殿森、董紹康三人常去陳先生家中聽他談話,他們都非常喜歡英國文學。在與陳先生談話中,三人常感歎南開沒有英文係。一次談話時,有人提議,何不求學校添設英文係呢?陳先生也大加鼓勵。於是幾個喜好英國文學的學生,尤其是曹鴻昭、高殿森、董紹康三人,覺得要設英文係,非要張伯苓校長同意不可。最接近張校長的是秘書長黃鈺生先生,他同時教文學院心理學課程,跟曹鴻昭幾個人都很熟識。他們三人去看黃先生,說明來意,黃先生答應盡力促成其事,讓他們寫一篇請願書,並簽名,請願書要簡短中肯,太長了怕校長沒時間看,讓他們寫好後交給他,等校長哪會兒高興容易接受時,就向校長提這事。他們三人照辦,把寫好的請願書送給黃先生,黃先生看後說可以並留下,讓他們靜候佳音。過了一段時間,黃先生告訴他們,張校長已答應他們的請求,決定從下學期  (1931年秋) 起,添設英文係。英文係成立後,由陳逵教授任係主任。

  1932年8月,柳無忌博士來到南開園。柳無忌是傑出愛國詩人、民主主義革命家柳亞子先生的後嗣,可謂出身名門,家學淵源。而他卓有成就,飲譽中外,則是靠自己的勤奮與敬業。那時他26歲,在美國耶魯大學完成學業,取得文學博士學位。南開當時已有好幾位得到耶魯博士學位的教授,如與他同時畢業的楊石先、張純明,較前的何廉與方顯庭,都在南開教學行政部門擔任重要職務。柳無忌博士願意加入這個陣營,作為一支生力軍,為南開開拓一片新的園地。1932年秋,陳逵教授離校,柳無忌繼任英文係主任。他懷著極大的熱情,著力改進係務,增聘學有專長的教師,豐富課程和教學內容,加強學術研究與交流,力求把英文係辦出特色,呈現異彩。

  另外愛爾蘭文學專家羅文柏教授也來英文係任教,講歐洲文藝複興。張彭春作為哲教係兼英文係教授,開設西洋戲劇。張彭春是張伯苓校長的弟弟,人稱“九先生”。他指導南開新劇團,奠定了中國北方話劇藝術發展的基礎。他對戲劇不光是愛好,而且造詣很深。他對京劇也很有研究,在班上講課,常把中國戲劇和西方戲劇對照比較。同學們說:“他有一種本領,能把書本上的一出戲,講得活現在眼前,因此他的課很叫座,常有人來旁聽。他的導演,手法也很高。”給人印象深刻的有1934年春季學期學生排演英文劇《西方世界的花花公子》(The  Playboy of the Western World),最初由九先生導演,由於他要陪梅蘭芳大師赴蘇聯演出,改由趙詔熊教授擔任導演。還有一次對外公演《財狂》,由張彭春教授指導,曹禺校友主演,英文係部分學生參加,市內觀眾紛至遝來,禮堂擠得滿滿的。演出轟動了天津,各大報紙紛紛發表評論,予以讚揚。鄭振鐸、巴金、靳以都從北平來看戲。

  1933年,黃佐臨先生到英文係任課,講授長篇小說和蕭伯納兩門課。黃佐臨早年留學英國,學習經濟,當時在天津新華書院任院長,同時在南開大學英文係任課。一次,英國文學家蕭伯納訪華路過天津,黃佐臨先生帶領學生去天津車站歡迎。黃先生告訴蕭伯納說南開大學設有“蕭伯納”課程,蕭笑著表示他聽了很高興。1935年黃佐臨再次去英國留學,繼入劍橋大學、倫敦戲劇學館。1937年國國後,他長期從事戲劇、電影編導工作,成為我國著名編導。司徒月蘭1929年離開南開赴美研修後於1934年又返回南開。柳無忌的清華同學,小說家羅皚嵐講授英美小說。係主任柳無忌認為,英文係學生應當有寬廣的知識麵,不但要訓練英國語言文學,而且對於西洋文學應有普遍的知識。於是英文係於1936年聘請了曾任北京大學法語係主任的法國文學專家梁宗岱教授。他對於德國文學也頗有修養,英文相當流暢,又是一位才華橫溢的詩人。20世紀20至40年代初期,梁宗岱聲名顯赫。在中國現代詩學史上,梁宗岱建構了象征主義詩論的“純詩”說、“象征”說和“契合”說,成為中國象征主義詩論成熟的代表。更為重要的是,通過翻譯,他向國內介紹了西方象征主義詩人及其詩論,同時還將中國詩人和東方詩學精神介紹傳播到國外。梁宗岱在南開英文係開設《西洋文學名著選讀》、《西洋詩歌》等。梁宗岱後來翻譯的《浮士德》即是他在南開講授的名著。梁宗岱還參與主編天津《大公報·詩特刊》。南開的“人生與文學社”也由於梁宗岱的到來而增色不少。他與著名詩人卞之琳、戴望舒和馮至共同創辦《新詩》,促進了中國新詩運動中的現代派詩人群體產生。

  英文係還聘請文學界一些名流,如朱自清、朱湘、孫大雨、羅念生、朱光潛、曹禺等來係裏進行學術講座,豐富學生的理論與知識。柳無忌教授利用他主編《益世報》副刊《文學周刊》的機會,選登師生作品,鼓勵師生創作。他還與羅皚嵐教授等發起組織文學團體“人生與文學社”,出叢書,編刊物。叢書出了兩種,即羅皚嵐教授的長篇小說《苦果》和《朱湘書信集》。所辦刊物《人生與文學》於1935年4月創刊,填補了當時華北一度無大型文藝期刊的空白,曾在津門乃至北方文壇引起頗大反響。時任清華大學中文係主任的朱自清教授對柳無忌教授等辦社、編刊活動,極為讚賞和支持。京滬等地一些詩人、作家也極為關注,有的還寄來文稿,如曹葆華、趙景深、辛笛、吳奔星的詩作和徐盈的小說等。英文係師生更是有二十多人在上麵發表文作。

  作為係主任和學術帶頭人,柳無忌先生本人在繁重的教學工作(每周12節課)之外,勤奮筆耕,除去編寫教材,還在校內外刊物上發表了大量的作品與文章,其中包括詩歌《希望》、《病中》、《下棋》、《生死兩鏡》;散文《蘋果裏》、《我所認識的了沅》;論文《語文與文學》、《為新詩辯護》、《詩人濟慈》、《讀帥黎(雪菜)詩》;短評《藝術與事實》、《文化的買賣》、《文人相輕》;文壇動態《巴比賽與戰爭小說》、《活躍的美國詩壇》;書評《朱自清的〈歐洲雜記〉》、《當代蘇俄戲劇》、《番石榴集》;譯作《法蘭西》、《喬賽及其作品》等。

  當年的英文係,師生關係良好,和衷合作。在柳無忌先生的倡導與推動下,英文係的學術活動十分活躍,在文學院內英文係獨樹一幟,為人才薈萃之處。柳無忌曾自豪地說:“南開文學院以英文係陣容最完整。”所謂“完整”,主要是指教師素質高,大都是留洋回來的飽學之士,並各有專長,相互搭配,可以滿足語言、文學各方麵課程教學的整體需要。

  1937年7月7日,發生了日軍侵華的盧溝橋事變。緊接著日軍進攻天津,開炮炸毀了南開校園,學校被迫南遷。南開大學的英文係與北大、清華相關的係組成長沙臨大和西南聯大的外國語言文學係。原南開英文係的教師隻有少數到了長沙和昆明。到了昆明的有柳無忌教授和青年教師曹鴻昭、李田意,另外有日語教師傅恩齡等。其餘教師都分散到了各地。

  西南聯大外文係教師隊伍陣容強大,學派淵源不同,治學傳統相異,學術觀點紛呈,風度、氣質別具特點,講授方法各有千秋。他們在競爭中不斷進取,開出了一些新課,舊有的課程不斷增加新的內容,反映了當時國內最新學術成就。當時的一些青年教師和學生,後來不少人都成了在國內外有影響的學者。柳無忌、曹鴻昭合譯的《英國文學史》在這一時期由中華書局出版,被列為“部訂”大學用書。這種旺盛的治學風氣與機製,促進了教學水平的提高。

  1945年8月,抗日戰爭最終以中國人民的勝利而宣告結束。1946年10月17日,南開大學在天津舉行複校典禮,學校由抗戰前的私立改為國立,原來的英文係改為外國語文學係(外文係)。司徒月蘭教授任外文係代理係主任。

  複校後,外語學科把師資隊伍建設作為重要大事來抓。一方麵,把抗戰前一度離校的教師召回學校,如司徒月蘭、劉恩榮等。另外在聯大及京、津、川等地選聘。選聘的教師,有不少人當時或以後成了享譽中外的著名教授和學者。如卞之琳,在北大英文係讀書時曾師從徐誌摩,他寫的詩受到徐的讚賞。卞之琳與何其芳、李廣田曾合出一本名為《漢園集》的詩集,所以在現代文學史上,人們把他們合稱為漢園三詩人。1940年,卞之琳到西南聯大外文係任教,在這期間,創作了不少小說、詩歌,並翻譯了一批優秀的外國文學作品。1947年,他來南開外文係執教。他一邊教書,一邊發表譯著《紫羅蘭姑娘》、《浪子回家集》、《家門》等,由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分別於2月、6月、9月出版,為“西窗小書”之一、之二、之三。4月譯詩《小說家》刊於《東方與西方》,6月譯詩《西麵之歌》發表於天津《大公報》文藝版。卞之琳與梁宗岱曾經翻譯了同一首長篇散文詩——裏爾克的《軍旗手的愛與死》。卞之琳一生翻譯了大量外國文學作品,創作了許多優秀詩歌、散文、小說。亞洲華文作家文藝基金會贈送給卞之琳大詩人的紀念版鐫刻著這樣的評語:“詩歌篇篇獨具創意,落筆生花,有平實語言精煉出新的感性,提供近代新詩助長的養分。承前啟後,功不可沒……”羅大岡,卞之琳的朋友,曾由卞之琳引薦去請教時任北大法語係主任的梁宗岱。1939年羅大岡通過了《白居易詩歌靈感的兩個方麵》的博士論文,獲法國巴黎大學文學博士學位。1947年,羅大岡攜眷回到闊別14年的祖國,被聘為南開大學外文係教授,妻子齊香被聘為副教授。在教學之餘,他滿懷激情,根據自己對法國文學現象所見所聞,寫了不少文章,發表在天津《大公報》和《益世報》的文學副刊,以及由朱光潛先生主編的《文學雜誌》上。1951年以後,他轉任清華大學教授、北京大學文學研究所研究員兼西語係教授、中國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和中國社科院外國文學研究所研究員等,並任全國作家協會理事、中國法國文學研究會會長、名譽會長等。羅大岡先生重點從事法國20世紀文學研究,著有《論羅曼·羅蘭》和論文數十篇,並擔任《中國大百科全書·外國文學卷》法國文學部分的主編,撰寫了其中半數條目。他曾用法語寫作屈原、李白、杜甫、陶潛、李賀、白居易、李清照七位中國古代詩人的評傳,合為論文集《先是人,然後才是詩人》發表;將孟德斯鳩的《波斯人信劄》、《艾呂雅詩抄》、《阿拉貢詩文抄》和《拉法格文論集》譯為中文出版,又將《唐人絕句百首》和《古鏡記》譯為法文出版。為了表彰其對法國文學的研究與翻譯工作,巴黎大學1983年授予他榮譽博士學位。還有楊善荃、高殿森、張秉禮等等,外文係師資陣容強,教師著述豐碩。師生參加的“課外談話”“寫作學習”是其特色,活躍了學術風氣。

  在共產黨地下組織領導的愛國民主和解放鬥爭中,外文係師生不少是積極分子。淩力學、高慶琪、林爽軍、孟繁琪、田增佩、劉祖才、張佐、辛毓莊等都是共產黨員,外文係學生周福成介紹傅作義將軍女兒傅冬菊加入了共產黨,後來成為傅冬菊的丈夫。他們二人了解傅作義的活動及思想,並向地下黨及時報告,為和平解放北京做出了貢獻。

  新中國成立後,南開大學的外語學科走過艱辛的探索和發展路程。

  1949年1月15日,天津解放。從上半年起,由羅大岡教授擔任外文係主任。1951年底,由著名作家、魯迅研究專家、文學翻譯家、教育家李霽野教授擔任係主任,除“文革”中斷一段時間,直到1982年。作為翻譯家,李霽野在70多年翻譯生涯中,翻譯活動主要涉及俄國批判現實主義文學、蘇聯革命文學、英國文學名著(包括小說、散文、英詩)等。他的譯文忠於原著,譯筆流暢,風格獨特。他翻譯的《簡·愛》是我國最早的完整譯本。李譯《簡·愛》對於第一人稱限知視角、自傳體敘事模式以及心理描寫筆法的引介,從健全文體類型這一文學形式的角度促進了中國文學向現代變革,在30年代的中國轉型期以至於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起到積極的思想啟蒙作用,在我國外國文學翻譯史上的地位和價值是永存的。1993年,他獲天津市最高文藝獎“魯迅文藝獎”。1995年,他與巴金、冰心等老一輩著名文學翻譯家同獲“彩虹翻譯獎”榮譽獎。

  1952年的院係調整後,外語學科的英語教師隊伍很快形成了較強的陣容。其中有係主任李霽野,有以前就在本係工作的司徒月蘭、楊善荃、高殿森、顏毓恒教授,張秉禮、張鏡譚副教授;1931年曾任英文係主任的陳逵教授;對英國文學有很深造詣的李宜燮教授;西南聯大畢業,赴美留學歸國的巫寧坤副教授、張萬裏副教授;以及1953年從美國芝加哥大學取得文學碩士學位歸國的查良錚副教授。查良錚筆名穆旦,是我國20世紀40年代著名的現代派詩人。35歲的穆旦,幾經周折來到南開外文係任教。之後的5年裏,不論是普希金、拜倫、雪萊,還是葉芝、艾略特的詩作,經過穆旦的精妙譯筆,潤澤了幾代讀者的心田。在來南開外文係一年中,就連續出版了《波爾塔瓦》、《青銅騎士》、《高加索的俘虜》、《歐根·奧涅金》、《普希金抒情詩選》等譯著詩集,在中國形成一次普希金熱。另外還有《布萊克詩選》、《濟慈詩選》、《拜倫情詩選》、雪萊的《雲雀》等。至1958年,出版了他來外文係後的17種譯著、譯詩集。但他的主業是在南開外文係執教英美文學,讓南開學子融入詩歌創作生命。他經常拿著他過去的詩,請學生看,願意聽取他們的意見,教學相長。可惜的是,穆旦後來經曆了1957年至1976年這20年間的政治運動。盡管如此,他還是完成了拜倫的《唐璜》譯稿及《唐璜注釋》第三稿。著名學者王佐良說穆旦作為翻譯家,“他和戴望舒同為20世紀中國最成功的翻譯家”。著名詩人卞之琳稱穆旦譯的《唐璜》為中國詩譯藝術走向成年的標誌之一。作為詩人,穆旦將憂鬱的沉吟化作蒼勁雄渾的時代悲歌,形成他在中國現代新詩史上最突出的標誌。曾任南開大學秘書長的黃鈺生教授,院係調整後調任天津圖書館館長。但他從20世紀40年代直至1966年夏,一直在外文係兼任英語課。曾任文學院院長的馮文潛教授,從20年代末來南開,直到50年代,在南開外文係一直擔任二外德語課,並一度為外語係教授。南開外文係英語專業包括上述教師組成的師資隊伍,當時在全國高校英語學科中可躋身前列。

  解放以後,根據當時“以俄為師”,需要培養大量俄語人才的情況,外文係於1950年增設了俄語專業,開始培養俄語學生。1955年夏天,高教部來函,南開大學外語係停辦。兩個專業未畢業的學生轉往他校。特別是俄語專業教師,大都離開南開。英語教師也有不少人離開外文係。1956年,英語專業恢複招生。俄語專業直到1960年複辦,才又開始招生。1960年和1961年,先後調來約15名俄語教師,不少人都是畢業於50年代初,具有10年左右教學經驗的骨幹,其中1人副教授,5人是蘇聯高校語文專業的本科和研究生畢業生及進修教師。教育部派來30年代初入黨的老同誌陳有信。他當年受組織委派去蘇聯留學,在蘇聯蒙受不白之冤被流放西伯利亞,50年代才回國。由他任外文係副係主任兼俄專教研究主任。很快,俄語專業所需要的俄語基礎課和語言理論及文學的課程都能開齊。

  “文革”期間,南開外文係停止招生五年。因為學外語當時被誣為“崇洋媚外”,而懂外語的人又易被人視為有“裏通外國”的嫌疑,外文係的教師成為受批判和挨整的重點對象。全係有36%的教師受到各種迫害和打擊,有的甚至被迫害致死。副係主任陳有信也被捕入獄,並死於獄中。1971年至1976年連續招收工農兵學員,學製三年。1972年外文係設立日語專業並招生,開始時,日語教師隻有4人,其中有2人剛畢業不久,由孫履恒老師任日語教研室主任。工農兵學員的培養目標,當時定為初等翻譯人員和教師。

  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我國實行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的政策,外語受到普遍重視。南開大學外語學科努力探索改革和發展的路子。通過調整培養目標,修改教學計劃;拓寬專業口徑,增加新的專業;改革教學內容和課程體係;改進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加強教材建設;完善教學管理;加強重點學科建設等措施,南開外語學科辦學的規模和教學水平得到較快的發展與提高。

  1981年我國實行學位製度,南開大學的英語語言文學學科和俄語語言文學學科獲得全國首批碩士學位授予權。英語教師李宜燮、高殿森,俄語教師宗育才、孔延庚、曹中德、葉乃方是所在學科最早的碩士生指導教師。1988年日語語言文學學科獲得碩士學位授予權,孫蓮貴教授為該學科首位碩士生指導教師。1990年,英語語言文學學科被批準為具有博士學位授予權單位,常耀信教授為該學科首位博士生指導教師。1992年11月,英語語言文學專業申報天津市重點學科獲得批準。1996年,劉士聰教授被批準成為英語語言文學學科第二位博士生指導教師。

  1997年10月23日,校黨委常委會研究決定,成立南開大學外國語學院。學院由原外文係、外貿外語係、旅遊學係的旅遊英語專業、公共外語教學部組成。學院成立後,院為實體,公共英語教學部保持相對獨立並保留原有辦事機構。博士生導師劉士聰教授為外國語學院的首任院長。外國語學院的成立,標誌著南開大學外語學科的發展進入一個新的時期。學院抓住機遇,實行專業重組和資源共享,集中精力搞好學科建設。2002年,學院增設了法語專業;2003年,又增設了德語專業。學院成立至今,英語語言文學學科又先後增列了張邁曾、崔永祿、嚴啟剛、王宏印、馬秋武、苗菊、李兵、張文忠教授為博士生指導教師。2003年,外國語學院又被批準獲得外國語言學與應用語言學碩士學位授予權。同年9月,國家人事部批準在南開大學外國語學院設立博士後流動站。2005年,外國語學院獲得外國語言文學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2006年,英語語言文學學科,再次被確定為天津市重點學科。2007年6月,學院申請並獲得全國首批翻譯碩士專業學位(含筆譯和口譯兩個方向)授予權,同時成立南開大學翻譯碩士學位教育管理中心。

  外國語學院現設有英語係、日語係、西語係、公共英語教學部,另有英美文學研究中心、俄蘇文學研究中心,翻譯研究中心。學院還作為天津市“131”人才工程外語培訓基地和學校的外語考試中心。該考試中心近年承辦了全國金融專業英語證書考試(FECT)、博思職業英語考試(英國BULATS)、日本語能力考試、托福計算機考試、全國英語等級考試(PETS)等國內外考試工作。學院現有教職工160人,其中教師130人(含教授27人,副教授60人),管理幹部和教輔人員30人;聘有外籍教師18人,其中英語7人,日語4人,德語2人,法語2人,俄語2人,意大利語1人。學院共有各外語專業學生918人,其中本科生664人,碩士生127人,在職攻讀碩士學位學生105人,博士生22人。公共英語教學部承擔全校(外語學院之外)的本科生、研究生以及學校遠程教育的英語教學工作。

  外國語學院一直把培養人才作為根本任務,教學工作是主旋律,努力提高教學質量。廣大教師教書育人,麵向21世紀,拓寬專業,加強基礎,注重能力,提高素質,努力探索外語學科發展和改革的路子。有14位教師獲準校、天津市或全國“精品教材”、精品課程及“教育教學改革工程”立項,19名教師獲學校“本科教學改革創新”征文獎。王宏印、王健宜、李樹芬三位教授分別被聘為教育部高校外語專業指導委員會英語、日語、法語分委員會委員。王宏印教授還被聘為全國翻譯碩士專業學位教育指導委員會委員。有兩名年輕教師入選教育部“新世紀人才支持計劃”。學院與日本、俄羅斯、法國、德國有關高校實行合作辦學。外國語學院的學生各項素質不斷提高,外語專業4級、8級的考試成績一直保持優良,每年都有一批學生受到學校和天津市的表彰。近幾年來,在天津市和全國性的一些高校翻譯大賽、外語演講比賽、外語辯論大賽、外交外事禮儀知識競賽、戲曲表演賽等賽事活動中,外國語學院獲得近20項一等獎、第一名、冠軍等獎項,取得驕人的成績。每年外語節,色彩紛呈。外文劇社、學院京劇團受到國內外一些高校師生的廣泛好評,被學校評為“十佳社團”並被授予“特殊貢獻獎”。外國語學院的畢業生在就業和讀高一級學位的競爭中頗具實力,受到用人單位和招收單位的普遍歡迎。

  南開大學是全國首批參加大學英語(公共英語課)教學改革試點工作的高校之一,於2004年製定教改方案,並設立試點班開展工作。2008年4月,教育部專家組來校評估南開的公共英語教學改革工作。通過認真的檢查,專家組高度評價南開公共英語教學水平,對南開公共英語教學創新研究成果表示肯定,對把公共英語教學作為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一理念表示讚許。學校有關部門領導表示將進一步深化大學英語改革進程,作好相應配套工作,努力提高公共英語教學質量和水平。

  外國語學院在重視教學工作的同時,也努力抓緊科研工作。建院十年來,學院教師在承擔科研項目、出高水平科研成果、擴大國內外學術交流等方麵,都較前有了突破性的顯著發展。近幾年,外國語學院教師承擔的省部級及以上級別的規劃科研項目有30多項。俄語教授閻國棟先後承擔兩項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和1項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馬秋武、李藝、劉雨珍、苗菊、蘇立昌等教授都承擔了教育部或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石雲豔教授的專著《梁啟超與日本》獲天津市社科優秀成果二等獎。俄語教授穀恒東,由於在俄蘇文學、俄蘇詩歌與普希金創作方麵研究的突出工作,1999年被俄羅斯聯邦文化部授予普希金獎章及榮譽證書。法語教師張智庭教授,在介紹法國文化方麵做出突出貢獻,2006年11月,由法國高等教育與科研部長為其授“騎士級大學教學棕櫚勳章”。英語教授劉士聰翻譯的《皇帝的孩子》,2008年獲21世紀年度最佳外國小說獎。近年來,南開外語學科先後有6人擔任天津市及全國性學會或研究會的11項副會長的工作。

  南開外語學科在翻譯研究方麵,有著傳統優勢。正如《中國翻譯》雜誌對南開大學外國語學院翻譯學科簡介中所說,該學科“有很久的翻譯傳統,曾出過一大批很好的翻譯家,如柳無忌、查良錚、卞之琳、李霽野、李宜燮、高殿森,以及金隄、龐秉鈞等,還有俄語的臧傳真、穀羽,日語的李樹果等,他們為南開大學翻譯學科的建設和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做出很大貢獻。他們的理論研究和實踐經驗是一筆寶貴的財富,應當加以總結、繼承和發展”。近年,南開英語博士點在翻譯方向先後有4位博士生導師,20多名博士研究生,是一個關心學術發展、熱心翻譯實踐和理論研究的學術群體。劉士聰、崔永祿、王宏印、苗菊等幾位博士生導師,在中外翻譯理論與實踐的研究、散文及中國古典小說翻譯研究、中國文化典籍翻譯和譯論研究等方麵,取得了令同行讚歎的豐碩成果。另外,《中國譯學辭典》編審委員會鑒於南開大學俄語教授王秉欽先生半個世紀來,在文化翻譯學、篇章翻譯學、對比語義學和翻譯思想史等領域成就卓著,特推薦他以個人詞條形式入選《中國譯學辭典》“譯學百論”卷。

  常耀信教授在英美文學及英美文學史的研究方麵,取得了一係列重要成果,包括有《漫話英美文學》、《美國文學選讀》(上、下冊)、《美國文學簡史》、《美國文學評論選》、《美國文學史》(上、下冊)等,受到國內專家的高度評價。常教授治學踏實嚴謹,寧靜致遠,厚積薄發。每撰一書,必苦心孤詣,力求為上乘之作。他的文章與著作,得到廣大讀者的歡迎與喜愛。2006年,常耀信教授編著的《美國文學簡史》(第3版),與本院索金梅教授的《英國文學簡史》、王宏印教授的《中外文學經典翻譯教程》和王健宜教授的《高級日語精讀》(上、下冊,第2版)分別入選國家“十一五”教材規劃。近30年來,常耀信教授在英美文學研究領域,取得了豐碩的高水平成果,同時培養了大量人才。如今,雖已年近古稀,但常耀信教授在教學和研究工作中,仍處處顯示其學術“常青樹”的風采與魅力。

  近年來,外國語學院的張邁曾、馬秋武、李兵、張文忠等博士生導師和有關的教授、副教授,在語言學、語音學、音係學、語用學以及外語教學理論和應用等方麵做了大量研究工作,並取得一些在語言學界、外語界頗有影響的成果。學院有多位教師在各級學術團體中擔任重要職務,在國內重要學術期刊擔任編委。

  2007年9月,著名翻譯家、社會活動家林麗韞女士接受南開大學的聘書,就任外國語學院院長。學校任命博士生導師李兵教授為外國語學院常務副院長,主持學院工作。2007年12月在新一屆領導班子的主持下,外國語學院製定了“外國語言文學學科發展規劃要點”。

  外國語言文學學科發展規劃的指導思想是,以學科建設為龍頭,以教師隊伍建設為重點,全麵提高教學水平和學術研究水平;堅持外國語言、外國文學和翻譯研究“三足鼎立”的傳統格局,堅持基礎領域研究並形成各自的特點和風格;鼓勵邊緣領域和交叉領域的研究,培育新的學術增長點,搶占學術製高點;不同時期的建設重點不同;開拓新的應用型領域。學院的發展目標為,第一階段用五年或更多一點時間,以獲得外國語言文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為主要目標。為實現此目的,現有的日語語言文學、俄語語言文學、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3個碩士點中,至少要有2個首先獲得博士學位授予權;法語和德語專業要能招收碩士研究生;建設好翻譯碩士專業學位工作。第二階段是在實現第一步目標的基礎上,再用五年左右的時間,大體在南開大學建校100周年的時候,根據學校學科發展規劃和部署,努力建設英語語言文學學科,爭取達到國家重點學科的水平。外國語言文學學科是一個龐大的學科群,外國語言、文學、文化研究也都是較大的學術領域。學院的策略是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在充實基礎領域教學的前提下,凝煉具有特色研究領域,培育具有特色的學術增長點,力爭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強,我有特色。

  外國語學院的學科建設任務是繁重而艱巨的。2008年以來,全院師生員工以科學發展觀指導學院的學科建設和學院發展,下大氣力營造良好環境,團結一致,共同努力,狠抓各項工作的落實,用實際行動迎接和慶祝南開大學建校和南開外語學科創辦90周年,並為實現外語學科未來發展的目標而努力奮鬥。

(撰稿:肖福堂)

(本文原載南開大學新聞中心編《永續的學脈——南開大學學科發展曆程》,南開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

編輯: 南開大學報學生記者團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