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奧巴馬總統ZT

(2014-11-05 15:18:21) 下一個
 

從“不良少年”到美國總統

——美國新任總統奧巴馬的人生曆程

? 陳 偉

 

 





 

 

    奧巴馬堪稱美國政壇“最黑”的黑馬。其父來自非洲肯尼亞窮鄉僻壤,哈佛大學經濟學碩士;其母來自美國堪薩斯州,夏威夷大學人類學博士。中學時代,奧巴馬一度吸毒酗酒,破罐破摔,成為浪蕩街頭的不良少年。2000年,奧巴馬出馬競選聯邦眾議員,盡管其選區百分之六十五的居民都是黑人,但他居然以懸殊比分敗落,還令他痛心疾首。出乎意料的是,八年後,奧巴馬異軍突起,一鳴驚人,驀然成為政壇巨星。有人推崇他是新時代美國夢的代言人,有人讚譽他是二十一世紀的肯尼迪,領袖風範可與林肯總統相提,演講魅力堪與馬丁·路德·金媲美。這位黑白混血兒的曲折人生經曆,非凡成功之路,起伏跌宕,非同尋常,啟人深思。

(一)背景獨特,身世複雜經曆坎坷

    奧巴馬全名巴拉克·侯賽因·奧巴馬(Barack Hussein Obama)。在阿拉伯語中,侯賽因意為“英俊和善良”。奧巴馬祖父生於東非肯尼亞的窮鄉僻壤,信奉伊斯蘭教,故取了阿拉伯名字,代代相傳。二戰期間,他曾為英軍服務,給軍官當廚子,去過緬甸和歐洲。奧巴馬祖母仍然在世,已經八十六歲高齡。2008年7月4日,美國駐肯尼亞大使邀請她前來使館,出席美國獨立日慶典。奧巴馬的父親是個窮苦牧羊娃,自幼超常聰慧,聞名遐邇,贏得一筆獎學金,曾在英國人辦的精英教會學校就讀。1959年,憑借不懈的努力和堅忍不拔的毅力,他考取夏威夷大學獎學金,成為該校有史以來第一位非洲留學生。

    奧巴馬外祖父是美國中部堪薩斯州人,祖輩有歐洲蘇格蘭、愛爾蘭和美洲印地安“切諾基”部落血統,與南方邦聯總統戴維斯家族沾親帶故。二戰期間,他曾在巴頓將軍麾下服役,轉戰南北,橫掃歐洲。後方家中,外祖母含辛茹苦,撫養子女,並在轟炸機裝配線上找了份工作。戰後,外祖父先後幹過家具推銷員和保險經紀,1950年代舉家移居夏威夷。外祖母在首府檀香山一家銀行任職,從秘書一直做到了副總裁。奧巴馬母親安·鄧翰姆(Ann Dunham)生於堪薩斯,長於得克薩斯州、加州、華盛頓州,1960年考入夏威夷大學,主修人類學,對第三世界國家的民俗和文化深感興趣。在俄語課上,安與老奧巴馬不期而遇,不可思議地墮入情網。

    有一天,安告訴父親,她結識了一位非洲肯尼亞留學生。其父說,這個黑人小夥子背井離鄉,孤苦伶仃,請到家來裏吃頓飯吧。他做夢都沒想到,兩個年輕人的關係已經達到了談婚論嫁的程度。奧巴馬外公外婆堅決反對女兒嫁給老奧巴馬,理由不僅因為他是黑人,而且因他在赴美前已在肯尼亞結婚生子。奧巴馬爺爺也抵製這樁婚事,來信聲稱,不能讓一個白種女人玷汙了奧巴馬家族的血統。安是家中獨女,個性叛逆,特立獨行,逆反心理極強。1961年,不顧各方反對,奧巴馬父母共結連理,同年小奧巴馬誕生。

    1962年,老奧巴馬以優異成績畢業,獲得哈佛大學獎學金,前往麻薩諸塞州就讀。因獎學金不含生活費,窮學生老奧巴馬隻得一人前往。由於兩地分居,感情破裂,奧巴馬父母於1964年離婚。1965年,老奧巴馬獲哈佛大學經濟學碩士學位,又娶了一個美國白人姑娘,攜妻返回非洲老家,曾任肯尼亞財政部高級經濟學家,1982年死於車禍,年僅四十六歲。終其一生,奧巴馬僅在十歲時見過父親,他1971年在夏威夷住過一個月。奧巴馬說:“我父親與我身邊的人完全不同,他的皮膚像瀝青一樣黑,我的母親卻像牛奶一樣白。” 離婚後,奧巴馬母親嫁給了夏威夷大學的一位印尼公費留學生蘇托洛,後來生了一個女兒瑪雅。1966年,政變起家的蘇哈托將軍出任印尼總統,下令招回全部公費留美生。蘇托洛不得不中斷學業,匆匆回國。因受前政府牽連,他回國後一直鬱鬱不得誌。1967年,小奧巴馬隨母親前往印尼,在雅加達度過了四年時光,學會了吃辣椒、狗肉、蛇肉和烤蚱蜢,熱衷於捉蟋蟀,放風箏,打羽毛球,就讀於破爛不堪的公立小學,老師動輒用竹鞭體罰學生。三年級時,小奧巴馬寫了一篇作文,說自己夢想成為總統,但並未具體指明是哪個國家的總統。

    奧巴馬在印尼目睹了難以想象的貧困落後,遍地乞丐,觸目驚心。起初,他一片“美式天真”,每逢遇到乞丐,總是竭盡全力,慷慨解囊。繼父看在眼裏,直皺眉頭。有一次,繼父問小奧巴馬:街上有多少乞丐?孩子回答:多得數不過來。繼父又問:你兜裏還有多少零花錢?孩子回答:全沒了。繼父告誡說,應當學會把零花錢積攢起來,像你這麽大方,過不了幾天,你自己也會淪為乞丐!

    奧巴馬母親擔心兒子忘掉英語,特意從美國訂購了全套小學教材,每天淩晨四點把睡夢中的孩子叫醒,先學三個小時英語課程,然後才打發出門上學。小奧巴馬對此非常不滿。老媽教訓說:“你以為這麽教你,我自己輕鬆容易嗎?小壞蛋。”不過,奧巴馬在印尼過得還算輕鬆愉快。他繼父家的後院養了各種各樣的“寵物”,猴子、鸚鵡、狗、雞、鴨、鵝,甚至還有兩條小鱷魚,熱鬧程度堪比動物樂園。小奧巴馬感覺自己非常幸運。

(二)不良少年,哈佛校園嶄露頭角

    1971年,奧巴馬母親與蘇托洛的婚姻產生危機。她讓十歲的奧巴馬獨自返美,與外祖父母同住夏威夷,自己帶著奧巴馬同母異父的妹妹瑪雅暫留印尼,同時開始申請在夏威夷大學攻讀人類學博士學位,其指導教授艾麗絲·杜威的祖父大名鼎鼎,是胡適博士的指導教授、美國實用主義哲學家約翰·杜威。奧巴馬的妹妹瑪雅長大成人後,在夏威夷大學獲得了教育學博士學位,嫁給了該校新聞傳播學院的加拿大籍華裔教授吳加儒。

    想當年,外祖父母承擔了撫養奧巴馬的重擔,把他送進了夏威夷州最昂貴、最有名氣的貴族私立學校讀書。全校一千二百名學生,隻有三個黑人,其中一個就是奧巴馬。他回憶說,祖父母給買的衣服一點都跟不上潮流,在雅加達一直穿著的印尼涼鞋在夏威夷顯得無比寒酸。老師還問他父親所在的肯尼亞家族屬於哪個原始部落,讓奧巴馬窘得恨不得找個地縫鑽進去。

    在成長過程中,奧巴馬曾遭遇嚴重的種族認同危機。有一天,外祖母生氣地回到家,說當她在等車時,一個人向她討錢,那個人太過分,給了一美元,卻還繼續要,而且好像還要打人。外祖父說,那個家夥是個黑人。老人們一時疏忽,忘記了外孫也是個“黑人”。無意中流露出的歧視,深深地傷害了奧巴馬的心靈,痛苦困惑,迷惘掙紮。當年夏威夷黑人很少,奧巴馬的黑人同學抱怨說,白人女孩不願意赴約交友,亞裔女孩的歧視態度比白人更甚,好像黑人都身患疾病一樣。

    為了尋找自信,奧巴馬曾吹噓自己父親是非洲王子,如影隨形的自卑要麽使人絕望沉淪,要麽使人迸發出驚人的毅力鬥誌。或許膚色自卑日後使奧巴馬產生了爭取巨大成就的強烈欲望。但在中學時代,他一度淪為街頭混混。奧巴馬回憶說:“我在十幾歲的時候是個癮君子。當時,我與任何一個絕望的黑人青年一樣,不知道生命的意義何在。”他抽過大麻,吸過古柯堿,經常浪蕩街頭,抽煙酗酒。“我希望這些玩意能夠驅散那些困擾我的問題。”“中學時代的我是每一個老師的噩夢,沒人知道該拿我怎麽辦。”

    1979年高中畢業後,奧巴馬進入洛杉磯市毫無名氣的文理學院Occidental College就讀,開始臥薪嚐膽,發憤苦讀。兩年後,他竟然成功地轉入東部常春藤名校哥倫比亞大學攻讀國際關係,令人刮目相看。大學畢業後,奧巴馬就職於高薪的華爾街谘詢公司,從研究助理晉升為金融撰稿人。1985年,為了尋找自我和實現人生奮鬥目標,他決定放棄高薪,從底層做起,到芝加哥市貧困的黑人社區從事服務,年薪僅一點三萬美元,幹的是改善窮人區道路、照明、房屋修繕、協調勞資關係、推動選民登記等具體而瑣碎的事情。

    1988年,奧巴馬以優異成績考入哈佛法學院。一年後,因考試成績名列榜首,寫作競賽名列前茅,他成為全美最具權威的法學雜誌《哈佛法律評論》的編輯。第二年,他當選《哈佛法律評論》總編輯,成為首位出任此職的非洲裔美國人,撰寫了影響很大的編輯意見,表現出超群絕倫的學術水準,出類拔萃的領導才能。出任此職是人才濟濟的哈佛法學院一千六百名學生中的最高榮譽。目前美國最高法院的九位大法官之中,有四人曾出任此職,即首席大法官羅伯茨(John G. Roberts, Jr.),大法官金斯伯格(Ruth B. Ginsburg)、斯卡利亞(Antonin Scalia)和布雷耶(Stephen G. Breyer),杜魯門政府國務卿艾奇遜也曾出任此職。但是,他們都沒有擔任過總編輯。很多人大膽預言,奧巴馬今後前程無量,至少能當上最高法院大法官,最差也是國務卿,一不留神就是美國總統。

    法學院期間,奧巴馬在芝加哥一家律師事務所實習,與自己的“指導教師”米歇爾·羅賓遜墮入愛河。她比奧巴馬年輕三歲,早三年畢業於哈佛法學院,本科就讀於常春藤名校普林斯頓。米歇爾出生於芝加哥黑人貧民區,父親是管道工,母親是秘書,哥哥同樣畢業於普林斯頓大學,是俄勒岡州大學籃球教練。與喜歡“垂簾聽政”的希拉裏相比,米歇爾屬於賢妻良母型,聲稱以家庭孩子為重,不打算充當丈夫的“國策顧問”。有一次,涉及限製槍支販賣和黑市交易的法案,奧巴馬突發靈感,興致勃勃地給米歇兒打了個電話,想與她一起分享和討論。沒想到,米歇爾打斷了話題,說在家裏廚房和樓上浴室發現了螞蟻,希望他明天在回家的路上買些滅蟻器。奧巴馬掛掉電話之後,情緒低落,興味索然,心裏嘀咕:“是否約翰·肯尼迪和約翰·麥凱恩也要在下班回家的路上買滅蟻器呢?”

    哈佛年代,美國媒體曾對奧巴馬的傑出成就做了密集報導。出版商對他的身世和經曆非常感興趣,主動上門,約請他寫一本帶有家族史性質的回憶錄,預計能夠成為全美頭號暢銷書。臨近畢業時,他成為哈佛校園的超級“香餑餑”。華爾街著名律師事務所開出高薪,名牌大學法學院奉送終身教職,聯邦法官聘請他出任法律助理,政府部門許諾遠大前程,等等,天花亂墜,頭暈眼花。紐約一家著名律師事務所的合夥人至今記得,當年他曾給《哈佛法律評論》編輯部打過一個電話,打算邀請奧巴馬畢業後前來加盟。接電話的女秘書告訴他:“這大概已經是奧巴馬收到的第六百四十三個畢業任職邀請了。”

(三)艱難起步,基調演說一鳴驚人

    令人驚訝的是,哈佛畢業後,麵對巨大的名利誘惑,奧巴馬卻於1991年回到芝加哥,並且結婚生女,在黑人社區紮根長住。他謝絕高薪聘請,選擇在芝加哥一家專門受理民權訴訟的小型律師事務所工作,當了多年“窮人的代理人”。同時在芝加哥大學法學院兼任講師。在學生眼中,他是一個極為出色的老師,瀟灑帥氣,博學幽默,前一秒還在講解憲法案例,後一秒就開始分析黑幫電影《教父》。在同行眼中,奧巴馬神秘而狂傲。在十二年的教學生涯中,他不屑於發表任何學術研究成果,而且拒絕了芝加哥大學送上門來的終生教授職位。

    1995年,奧巴馬出版了精心撰寫的回憶錄《我父親的夢想》,文筆一流,內容感人。沒想到,由於時過境遷,加上他畢業後一直在黑人貧困區工作,缺乏轟動一時的政績,獨樹一幟的言行,令人矚目的學術成就,既沒當大官,也沒發大財,既不是大學者,也不是名律師,致使此書銷路奇差,無人問津。回憶錄慘淡問世三個月後,奧巴馬母親因卵巢癌去世,年僅五十三歲。

    想當年,克林頓從耶魯法學院畢業後,二十九歲當選州司法部長,三十九歲當選州長,一帆風順,功成名就。但阿肯色是人口兩百萬的小州,首府小石城僅十三萬人。而芝加哥是美國第三大城市,人口三百萬,一條大街的居民就比小石城多。克林頓有羅茲獎學金得主的名氣,而且在阿肯色州人脈廣泛,擅長上層路線。他曾為州參議員富布賴特當過助手,幫助州最高法院法官競選過州長,在權勢階層和基層草根均頗有人氣,籌款易如反掌。相比之下,奧巴馬在伊利諾州和芝加哥毫無根基,而且長期在黑人貧困區做社區工作,默默無聞,平淡無奇。白人精英推崇的《哈佛法律評論》,在黑人貧民區聞所未聞,一錢不值。

    1996年,奧巴馬從芝加哥第十三區被選入州議會,連任三屆州議員。他身高一米八七,業餘愛好打籃球,與芝加哥公牛隊的超級明星飛人喬丹是好朋友。2000年,奧巴馬決定更上層樓,強力起飛,出馬競選聯邦眾議員。他所在的選區地處芝加哥市南端,百分之六十五的選民是黑人,百分之三十五生活在貧困線之下。“窮人的代理人”奧巴馬出麵競選,似乎應是小菜一碟,馬到成功。

    沒想到,決賽尚未開始,奧巴馬在預賽階段就遭到了羞辱慘敗。在民主黨內預選提名時,奧巴馬的對手是黑人政治家拉什(Bobby Rush),此公是1960年代芝加哥地區黑人民權運動領袖之一,苦大仇深,人脈豐富,在黑人貧困區名氣很大,而且與克林頓總統是老朋友,黨內背景強大,籌款豐厚。他攻擊奧巴馬“不夠黑”,曾就讀於夏威夷的白人貴族中學,畢業於昂貴的私立名校哥倫比亞和哈佛,與黑人生活完全脫節,根本不配代表本區選民。根據選舉前的民意測驗,奧巴馬的支持率居然隻有百分之十一。簡直就是奇恥大辱!芝加哥法學院院長菲謝爾教授對奧巴馬坦言:“你的政治生命已經結束了。”勸說他接受終身教授職位,薪俸比他在律師事務所或出任聯邦眾議員高出很多,但奧巴馬婉言謝絕。

    奧巴馬的從政生涯跌入穀底,夫人米歇爾的律師事業也遭遇了瓶頸。希拉裏畢業於耶魯法學院,1977年加入律師事務所,兩年後平步青雲,一躍而成合夥人。然而米歇爾1988年從哈佛法學院畢業後,一直沒能當上律師事務所的合夥人。根據伊利諾州法院的檔案紀錄,她的律師執照長期處於“暫停”狀況,原因不詳。1996年,米歇爾改弦更張,另謀高就,改任芝加哥大學學生服務處副處長,2002年出任芝加哥大學醫院社區事務部主任。

    麵對挫折,奧巴馬堅韌不拔,毫不氣餒。2004年,他痛定思痛,另辟蹊徑,決定逆流而上,背水一戰,出馬競選聯邦參議員。伊利諾州地處美國中部,人口總數名列全美第五,白人居民占絕對多數,是白人總統林肯、格蘭特和裏根的大本營。全州共有十九位聯邦眾議員,兩位聯邦參議員。競選聯邦參議員要麵對全州選民,其難度比眾議員要大得多。如果不知深淺,冒險犯難,再次蒙羞,奧巴馬的政治生涯將可能徹底告終。

    沒想到,在民主黨內預選階段,突然出現了奇跡。奧巴馬傳奇性的出身經曆,哈佛精英的教育背景,帥氣瀟灑的氣質外貌,無與倫比的演講口才,視金錢如糞土的高尚品質,長期紮根黑人貧困社區的苦幹精神,一不留神得到了包括白人在內的跨族裔選民和全州社會各界的空前認同和極大讚賞,被視為新時代美國夢的最佳代表。他時來運轉,脫穎而出,輕鬆籌得巨額競選款項,以巨大優勢贏得了黨內提名。但是,他在本州之外仍然缺乏名氣。

    2004年6月,伊利諾州議員、奧巴馬的支持者夏科夫斯基(Jan Schakowsky)去白宮參觀。當她遇到小布什時,敏感地覺察到,總統被自己佩戴的“支持奧巴馬進參議院”的徽章嚇了一大跳。“奧巴馬”與恐怖分子“奧薩馬·本·拉登”(Osama bin Laden)的頭一個名字僅差一個英文字母,小布什看走了眼,以為白宮鬧鬼,闖進來了一個恐怖分子支持者。夏科夫斯基趕緊解釋說,奧巴馬是伊利諾州議員,目前正在競選聯邦參議員。小布什鬆了一口氣,說:“沒聽說過此人。”

    “你為什麽會取了一個如此古怪的名字?”從政之後,這是奧巴馬被問及最多的問題之一。“9.11”事件後,他的一位朋友曾開玩笑地建議,如果想繼續政治生涯,最好還是改一個名字。但是,奧巴馬珍惜祖輩身世,在並未改頭換麵的情況下,最終仍然取得了巨大成功。他擅長以幽默玩笑的辦法輕鬆擺平這類麻煩。他曾開玩笑說,阿拉巴馬州拚成“奧拉巴馬州”更好,並且調侃建議俄克拉荷馬州應改為“奧克拉巴馬州”。人們捧腹一笑,不了了之。

    2004年7月,民主黨在波士頓舉行全國代表大會,大約一億美國人在電視前觀看了實況轉播。大會正式提名克裏參議員為2004年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同時打破常規,邀請無名新星奧巴馬出場,登台發表大會的“基調演說”(keynote speech),即民主黨人闡述本黨綱領和政策的宣言,大致相當於大會“政治報告”。報告人通常由本黨極有前途的政治新星擔任,肯尼迪於1956年、克林頓於1988年出任此角,後來都當選為美國總統。奧巴馬珍惜曆史性機遇,謝絕“大腕文膽”捉刀帶筆、代寫演說,而是親自動筆,精心構思,反複演練,期盼一炮打響,夢想青史留名。

    在曆史性演講中,奧巴馬深情地說道:“我的父親是一個外國留學生,他原本生於非洲肯尼亞的一個小村莊,並在那裏長大成人。他小的時候還放過羊,上的學校簡陋不堪,屋頂上僅有塊鐵皮來遮風擋雨。我的祖父不過是個普通的廚子,還做過家傭。”“若不是在美國,我的故事無論如何都不可能發生。今夜,我們聚集一堂,再次證明這個國度的偉大之處,而這一切並不在於鱗次櫛比的摩天大廈,也不在於傲視群雄的軍備實力,更不在於穩健雄厚的經濟實力。我們的自豪與榮耀來自一個非常簡單的前提,兩百多年前,它在一個著名的宣言中得以高度的概括:我們認為以下真理不言而喻,人生來平等,造物主賜於他們以下不可剝奪的權利:生命、自由和對幸福的追求。”

    “政治報告”獲得了空前成功,奧巴馬的身世、經曆和奮鬥震撼全美,引起了極大的反響和共鳴,時來運轉,名滿天下,成為他在美國政壇異軍突起、一鳴驚人的轉折點。精明的出版商立刻把《我父親的夢想》重新包裝,隆重推出,連續再版,榮登全美非小說類暢銷書榜首,銷售量超過了克林頓總統回憶錄。2007年,奧巴馬的版稅收入高達四百萬美元。該書1995年版印數極少,如今已經成為收藏家競相追逐的熱門貨,簽名版被炒到五千美元一本。

    在伊利諾州,奧巴馬競選參議員的共和黨對手瑞恩(Jack Ryan)實力雄厚,出類拔萃,是奧巴馬的勁敵。此公是白人,年僅四十歲,高大魁偉,相貌英武,猶如電影明星,精英背景比奧巴馬還略為出色。他既是哈佛工商管理碩士,又是哈佛法律博士,白手起家,個人奮鬥,闖蕩商界,成為千萬富翁,曾任美國第一大投資銀行高盛芝加哥分行合夥人,政治上非常老道,對白人選民很有吸引力。奧巴馬麵臨一場惡戰,勝負難卜。

    瑞恩的前妻是著名電影明星Jeri Lynn Ryan,曾在著名電視劇《星際旅行》中出演主角,金發碧眼,性感迷人,1999年夫妻分道揚鑣。誰都沒想到,競選關鍵時刻,瑞恩和前妻的離婚檔案突然被媒體公開,還翻出了他曾在紐約、巴黎等地加入性俱樂部,強求明星妻子在旁人觀看下發生性關係的醜聞。共和黨不得不臨陣易將,但大勢已去。2004年11月,奧巴馬以絕對優勢獲勝,成為美國曆史上第五位、其時美國參議院唯一一位黑人參議員。

(四)競選總統,星光閃爍一路領先

    2005年1月,奧巴馬到參議院走馬上任,憑借明星身份,趁熱打鐵,順水推舟,居然開始籌劃競選總統。因資曆淺薄,他在國會政績平平,很少牽頭提出法案,從不挑戰黨內領導和權威,百分之九十的投票以黨畫線,政治立場屬於民主黨極左翼,相當偏激。在攻打伊拉克問題上,他敢於挺身而出,堅決反對,與克林頓夫人希拉裏支持戰爭的立場形成鮮明對比。

    奧巴馬在參議院使用的辦公桌,正是肯尼迪總統弟弟、羅伯特·肯尼迪參議員曾經用過的那一張,寓意頗深。據說老奧巴馬求學哈佛時的獎學金,即來自肯尼迪家族財團的慷慨捐贈。奧巴馬與肯尼迪總統頗有相似之處。兩人都是哈佛大學高才生;都是資曆甚淺的參議員,缺乏行政領袖曆練;都因曾在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發表“基調演說”而一夜走紅;都出版過暢銷書,肯尼迪1956年出版的《勇敢者的畫像》持續暢銷,曆久不衰,曾獲普利策文學獎;奧巴馬著《我父親的夢想》和《無畏的希望》在《紐約時報》暢銷榜名列前茅;肯尼迪祖輩因愛爾蘭裔和天主教背景備受歧視,奧巴馬因黑白混血身世飽受內心煎熬。奧巴馬角逐總統的方式與肯尼迪也頗為相似:許諾政治變革,強化個人魅力,淡化經驗作用。

    2007年,奧巴馬正式宣布競選總統。美國政壇舉足輕重的愛德華·肯尼迪參議員出麵支持奧巴馬。他是遇刺身亡的前總統約翰·肯尼迪、前司法部長羅伯特·肯尼迪參議員唯一尚在人世的兄弟,是肯尼迪家族的領軍人物。愛德華對奧巴馬讚譽有加,他說:“奧巴馬是一位新型國家領袖,為美國帶來截然不同的競選運動。這場競選不是關乎他自己,而是關乎我們所有人。”“有了奧巴馬,我們就可以告別充斥著歪曲和誤讀的舊式政治,告別種族對立、性別對立、族群對立,乃至異性戀和同性戀的對立。”

    針對此語,一些人歡欣鼓舞,興奮異常,認為奧巴馬將可能成為國家團結、種族融合的象征。一些人不以為然,嗤之以鼻,認為愛德華參議員一片“美式天真”。即使真的選出了一位黑人總統,難道會憑空產生神奇的魔力嗎?

    但是,沒人否認奧巴馬的快捷反應和機敏才思。預選時,奧巴馬與希拉裏進行電視辯論。現場觀眾問奧巴馬:“你本人外交經驗極少,又網羅了這麽多的克林頓前朝舊臣當顧問,怎麽能夠依賴這幫人實現改變前朝政治的願望呢?”希拉裏開心地笑了,她轉向奧巴馬說:“我很想聽聽你的答案。”奧巴馬對希拉裏說:“我當選總統後,立馬請你也來當我的顧問!”這個回答機智敏銳,一箭三雕,巧妙地避開了尖銳的問題,表明了自己必勝的決心,同時還半真半假地戲謔了幸災樂禍的對手。

    奧巴馬聲稱:“如果我代表美國的外交政策和美國人的權力,我能作出謹慎的決定,我將以智慧、清醒的方式處理緊急事件、危機以及美國在世界中遇到的機會。如果美國人民知道,白宮裏的總統有一個目前還住在肯尼亞湖畔茅屋裏的祖母,他那有一半印尼血統的妹妹嫁給了已加入加拿大國籍的中國人,那麽他們一定會認為,這個總統對美國的世界角色和人民生活會有更深切的理解。”

    在美國政壇,奧巴馬集演藝明星的光芒和政治人物的魅力於一身,在很大程度上歸功於他的演講能力。2008年2月,美國唱片協會授予奧巴馬第五十屆格萊美“最佳朗讀專輯獎”,表彰他撰寫並朗讀的有聲讀物《無畏的希望》。馬丁·路德·金是頂尖級演講大師,但他的南方黑人口音過重,演講帶有濃厚的布道式宗教色彩。相比之下,奧巴馬講一口標準美式英語,擁有政客們夢寐以求的磁性嗓音,既有權威感又令人舒適;既談吐典雅、出口成章,又通俗易懂、流暢自如;而且非常善於運用排比句,演說有排山倒海之勢;調動現場氣氛的能力一流,台上振臂一呼,台下應者雲集,使無數人折服於其演講的魅力之下。當然,僅憑花言巧語和漂亮的排比句,並不證明奧巴馬足以擔當治國重任。

    想當年,馬丁·路德·金借用《聖經》語言掀起了黑人爭取自由解放的風暴,其中最有名的一句是:“我們黑人也是上帝按他自己的形象創造的。”奧巴馬雖然是黑皮膚,但並非苦大仇深,動輒痛說家史。他從來不把自己定位成“黑人競選人”,而是“碰巧生為黑人的競選人”,其政治主張突出的是種族之間的團結與融合。他認為自己代表的就是美國人,不分種族和膚色。這種不拿種族說事兒的立場,很討很多美國人喜歡,使他左右逢源。恰恰由於奧巴馬不打”種族牌“,很多白人願意投票給這樣一個不會讓他們產生負罪感的黑人精英。

    可是,種族問題仍然給奧巴馬造成了很大麻煩,但主要並非白人。據美國媒體披露,奧巴馬在芝加哥參觀一個“黑人種族主義”色彩非常濃厚的教堂,他的“精神導師”萊特牧師激進極端,曾給臭名昭著的種族主義者路易斯·法拉肯頒獎。此人是黑人穆斯林運動領袖,經常公開發表反猶太裔言論,讚揚希特勒是個“偉大的人物”。萊特牧師在布道時曾宣稱,美國處在三K黨掌控之下,美國政府發明了艾滋病毒,目的就是要對黑人進行種族滅絕,遭受“9.11”恐怖襲擊是美國自找,並一再詛咒對黑人事業頗有貢獻的克林頓夫婦。麵對各界抨擊,奧巴馬匆匆宣布與萊特牧師斷絕關係。萊特卻對媒體暗示說,奧巴馬其實內心同意他的看法,但作為政治人物,不得不口是心非。

    2008年2月,在競選集會上,奧巴馬夫人米歇爾說,由於丈夫的成就,“我成年以後,第一次為我的國家感到驕傲”。這招致媒體和共和黨人嚴厲批評,指責她是“憤懣不滿的黑人女性”,“缺乏愛國情懷”,不知感恩,欲壑難填。米歇爾成長於黑人貧民區,憑借獎學金就讀普林斯頓和哈佛。2005年5月,即奧巴馬當選聯邦參議員僅半年後,她被破格提拔為芝加哥大學醫院副院長,年薪二十七萬美元,比參議員十七萬美元的薪酬高多了。且不提數百萬慘死於饑饉戰亂的非洲難民,就是與無數白人相比,奧巴馬夫婦堪稱備受恩澤,平步青雲,名利雙收,社會寵兒。在此背景下,米歇爾“不慎”流露“憤懣不滿”,令人齒冷心寒。

    《華盛頓郵報》專欄作者柯翰默(Charles Krauthammer)批評說:“堪稱最驚人的伎倆是,巧舌如簧、資曆淺薄的奧巴馬參議員找到了一個販賣希望的方法。你隻要把票投給他,就可以擁有希望。”“這種販賣行為不算新奇,過去數千年來,有組織的宗教一直在販賣類似的商品。”“奧巴馬著作的內容驚人地貧乏。他到處為不可能救贖的未來亂開支票,承諾要跟伊朗總統之流會談,治愈這個世界。承諾要對過去一個世代都沒能找出解決之道的難題找出超然的變通方案。承諾要快速退出不受歡迎的伊拉克戰爭。”另外,奧巴馬提出要給富有階層加稅。共和黨保守派堅決抵製這種“劫富濟貧”的政策。

    麵對種種負麵報道,奧巴馬卻好似不敗金身,完全未受影響。美國民眾對以小布什為領軍人物的新保守主義深感失望,對目前內外交困的局麵非常不滿。伊拉克戰爭耗費巨大,傷亡慘重,油價高升,美元貶值,房市劇跌,民怨沸騰。大選關鍵時刻,次貸危機引發金融海嘯,排山倒海,禍及全球,全美震撼,致使共和黨候選人麥凱恩淪為小布什的“替罪羊”。

    大選期間,奧巴馬的身世經曆、精英背景、帥氣形象、一流口才、變革號召,在涉世未深的美國年輕人心中引起共鳴,創造了一種久違的對政治人物的景仰之感。以前對選舉缺乏熱情的年輕人,這次蜂擁而出,積極助選,成為他的狂熱支持者。至少在年輕一代中,選舉已經超越了種族和性別的區分,“變革”已經成為美國社會的強烈呼聲。

    大選前夕,奧巴馬在民意測驗中遙遙領先。但是,很多專家學者警告“布萊德利效應”(Bradley effect)。1982年,洛杉磯黑人市長布萊德利作為民主黨候選人競選加州州長,投票前民調大幅度領先,結果卻以微弱劣勢敗落。專家的解釋是,許多白人選民有種族歧視傾向,由於說不出口,在民意測驗時幹脆扯謊,但投票時就改變了主意。類似的現象,在美國選舉政治中經常重演。預選時,奧巴馬在新罕布什爾州的民調曾領先希拉裏十個百分點,結果卻輸掉了。有人說,這就是“布萊德利效應”的體現。

    半個世紀前,在《我有一個夢想》的著名演講中,黑人民權領袖馬丁·路德·金描繪了一個不是以膚色而是以品格優劣來評價一個人的未來美國。繼第一位黑人國務卿鮑威爾將軍和第一位女黑人國務卿賴斯女士之後,美國真的會出現第一位黑人總統嗎?答案已於2008年11月4日揭曉:奧巴馬登上了白宮寶座!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