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粗談在美國的學術論文的發表過程。

(2009-02-09 14:09:33) 下一個
好久不灌水了。因看到東方和幸福兩人的帖子,也來湊熱鬧草草說幾句。

筆者來美國學習的專業是那種造價高昂的實驗研究,非任何一個國家供養得起。
無論財力物力上都必須是國際性的大合作,所以一個實驗有幾百人參加是常事。
俺當年作研究的實驗,共有大約500人。除了來自美國各大學外,更有來自全世
界的科學家們。記得過去參加各種會議作報告時,打出的透明片裏,第一張總
是由各國的國旗組成的圖案。宛然聯合國的氣派。

因為是大規模的合作,從硬件到軟件都包含有很多人的辛苦工作。所以最後取
到的數據是共有的,做數據分析也是嚴格的分工合作。寫Paper時就不能隻以
自己學校的名義出,而是以整個實驗的名義。所以我們行業的論文,常常作者
就排了一頁紙。而對於我們每一個人來說,參與實驗的那些年頭裏,所有的論
文都必須包含有我們的名字。這樣一來,各人的Publication list就很長,一
打印出來可以有好幾頁。當然,一般寫CV時,隻挑選與自己的工作最相關或最
有價值的論文來列。不然會有“刷屏”的嫌疑。

現在來說說論文發表的過程,我們行業的論文比較集中在PRL或PRD這樣的刊物
上。每一篇論文寫完後,都要先經過一個由數人組成的Committee審閱,提出
修改建議。這樣的過程可持續數月。訂稿以後還要發給實驗中每一個人,限期
接受大家的意見,包括spelling,語法,圖表格式,排版等等。最後才定稿發
出。而PRL和PRD這樣的刊物本身也有嚴謹的編輯們,有時第一稿沒有被接受,
返回來還得重新修改。這個修改過程,就是把上述程序再走一遍。

這樣出來的論文可信度是極高的,論文的質量直接影響到整個實驗的信譽。
在這樣的過程裏作假根本不可能。出了差錯,不光本學校的導師教授們要負
責,實驗的領頭人們也要負責。

並不是每一個學生都必須作為第一作者寫出多篇論文發表才可畢業。一個學生
最重要的是自己的畢業論文,大多數的時候再加上一篇發到PRL上的濃縮後的
論文結果。在我認識的同行業的學生裏,被導師或係裏為難而不能畢業的事還
真未見到過。本人所在的學校,係裏的導師和教授們都極善,對自己的學生是
處處維護的。俺們專業的外國學生多,論文寫完後需要導師幫著仔細修改是常
有的事情。

國內各種行業的種種荒謬不合理之處,歸根結底還是體製和規則的問題。
有些海歸的教授們,回國後也出現造假現象,與在國外時判若兩人。再回到
國外來,造假的可能性又大大地降低。可見不是個人的問題,而是大環境的
不健全或者愚昧不合理的問題。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