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Parkdale (2)

(2009-04-17 18:53:35) 下一個
我記得我們是在八月的最後一天搬到了Parkdale。說實話,Parkdale給我們的第一印象非常不好,肮髒的街道,破敗的樓房,奇形怪狀的路人…如果和天堂般的Scarborough湖濱相比,說它是地獄有些過分,但比地獄它確實也好不到哪去。

後來我在位於Cowan Ave的圖書館察閱了Parkdale的曆史,書上說,Village of Parkdale於1879年建立,傳說為了達到建村的法定人數,當地官員花錢(每人$5)收買了四處流浪的吉普賽人來這裏定居。但在10年後,終於難以抵擋多倫多的擴張,於1889正式成為了大多倫多的一部分。

綜觀Parkdale的曆史,如果用一個字來概括,就是“窮”。最早在這裏大批定居落戶的都是來自當時歐洲的貧窮或處於戰亂的,比如波蘭,烏克蘭等國家的移民,他們那時候兩手空空地來到加拿大,從事著最低級的工作,建築工人,產業工人的微薄的工資無法讓他們支付得起住在城裏,而交通便利的Parkdale就成為他們的最佳定居選擇。此處的維多利亞時代風格的老房子大多都是那個年代建造起來的,保留至今都有大約一百年的曆史了。房子都很小,一棟棟地擠在一起,用本地人的話管這種房子叫“Shoe Boxes”,幾乎都沒有車庫,因為當時的工人基本都是坐火車進城工作的。車在當時是奢侈品,他們買不起。這種以藍領階層為主題的社區風格一直維持到現在,所以這個地區一直都是加拿大左派政黨NDP的票倉。這讓我想起了小時候國內的工人新村,於是我給Parkdale起了個中文名字 - “花園新村”。 

花園新村地方雖小,卻有兩處精神病院,在上個世紀80年代中期,安省政府為了節約開支,取消了對精神病患者的長期住院治療的資金上的支持,所以很多精神病患者就被迫就近租房成為了花園新村的居民。這給花園新村帶來了極大的負麵影響,從此新村不光是“窮”,又加上了“亂”,無家可歸者,癮君子,性工作者…比比皆是。黃昏時分,你能看見他們在街角談生意,討價還價;清晨你能夠在公寓後麵的停車場發現被丟棄的使用過的針管,避孕套。

我有個做警察的朋友告訴我,剛參加工作的女警察都要到Parkdale做一個星期的便衣,扮成妓女抓嫖客(Johns)。透過客廳的窗戶,我可以看見公寓前麵的十字路口,深夜裏經常有打扮暴露的女子在昏黃的路燈下麵徘徊。當時我還饒有興趣地猜她是妓女還是警察…

我記得那是2000年底一個寒冷的冬夜,無意中透過窗戶,看見有個女人仍然穿著很少的衣服在寒風裏瑟瑟發抖,這時候我能斷定她不是警察,因為哪有警察這麽敬業的?突然之間我覺得她其實很可憐,她們也是為了生存,說不定她們家裏也有小孩等著她們掙的錢來撫養。也開始明白了為什麽多倫多的警察隻抓嫖客不抓妓女,其實這是一項很人性化的政策。

雖然我給Parkdale起了一個很美麗的中文名字 - “花園新村”,但我心裏實在對她喜歡不起來。由於當時多倫多的房子實在難找,而且這裏離我上班的市中心很近,跳上有軌電車,幾站路就到了,所以我們就暫時住了下來。但我心裏對自己說,等有機會,一定趕快搬離這個地方,可沒想到的是,結果我們在這裏一住就住了將近兩年…

--待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