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頭露笑臉的博客

http://blog.sina.com.cn/liyiranyelianni
正文

秦剛PK英國記者

(2009-06-30 08:52:07) 下一個

豬豬偶遇兩篇挺有意思的文章,都是關於政府發言人秦剛先生勇鬥英國記者的話題,兩篇文章的觀點卻針鋒相對,在此轉貼下下,請列位大師鑒賞、點評或批判。此轉貼文章不一定代表豬豬觀點,隻是有感於其中折射出的個人與社會的蹉跎命運而已

正方:
你有孩子嗎?外交部發言人為什麽要反問英國記者
文 / 趙化魯(山西)

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一般都是記者問,發言人答。 6 月 9 日的記者會別開生麵,英國廣播公司記者詹姆斯,卻要麵對發言人秦剛的“提問”,你說奇怪不奇怪?

詹姆斯的發問是關於中國政府要求境內生產銷售的計算機預裝綠色上網過濾軟件的問題,他的原話是:據《華爾街日報》報道,自 7 月 1 日起,中國政府將要求所有在中國境內生產銷售的計算機出廠前必須預裝一種軟件,而該軟件可能屏蔽一些網站。你能否證實?詹姆斯的問題貌似平和,但隱含著對中國采取加強互聯網管理措施的質疑。秦剛一反常態地微笑發問:你有孩子嗎?在對方不明就裏、啞口無言時,秦剛用平實的語言解釋了所裝軟件的名稱和用途,以及安裝軟件的初衷。他指出,中國互聯網是開放的,此舉是為了維護社會公眾的利益,防止有害信息在互聯網上傳播。

看罷相關報道,我不由為發言人的機智叫好。西方總有某些人士,帶著有色眼鏡看中國。自己國家的事情做得並不怎麽樣,卻對中國說三道四,橫挑鼻子豎挑眼。攻擊中國人權的國家,自己國家的人權紀錄卻乏善可陳;聲稱民主和自由的政客,卻一任政治流亡者達賴在其國土上散布分裂中國的反動言論。針對這些不友善的行為,我們隻有針鋒相對。

鬥爭需要策略,特別是在外交場合。這次,發言人秦剛沒有正麵批評發問者的“小題大做”,而是巧妙地以孩子為話題,闡述了中國政府的嚴正立場。我們的舉措是有利於互聯網健康發展的,特別是有利於孩子們的身心健康。關愛孩子是世界各國人民的共識,如此發問,既有助於闡明我方立場,又完全回擊了所謂的質疑,可謂四兩破千斤,令人擊節稱賞。

西方有些記者往往憑借道聽途說或主觀臆測,對中國事務指手畫腳,對此我們要冷靜對待。有理有利有節地回應,是恰當的選擇。秦剛的反問,給某些別有用心的人士提了個醒,在對待中國的問題上,保持客觀、公正,才不至於理屈詞窮,以免讓自己陷身於尷尬的境地 .

反方:
秦剛發言人的顢頇不會給文明的中國加分
文 / 祝振強

新華網北京 6 月 9 日電,外交部發言人“提問”記者:“你有孩子嗎?”當英國廣播公司記者詹姆斯提出關於中國政府要求境內生產、銷售的計算機預裝綠色上網過濾軟件的問題時,秦剛反問“幾個問題”,此為其一,“我想再問一個問題:你有孩子嗎?”記者:無語。“如果你有孩子,或今後將要有孩子,我想你能夠理解廣大家長對互聯網上有害信息傳播的擔憂和關切。”“我還可以告訴你……”

當外交部發言人秦剛沉浸在以咄咄逼人的氣勢令對方無招架之力、反問之詞、興許還瞠目結舌的喜悅中的時候,或許,他根本不會考慮、在意向他提問的記者的感受,不會考慮無意間聽到他的語氣、腔調的全體中國人的感受。否則,他應該是不會以如此粗魯的話語、顢頇的形象示人而絲毫不自知的。

在我的印象中,秦剛如此聲調的發言,應該不是第一次了。作為外交部發言人,想必秦剛更加懂得:外國記者的一些提問,表麵偏“外”、實則中性甚至是偏“中”的,因為,即便是最不善意的提問,實則也是給了發言人一個很好闡釋、表現我國相應政策、做法的良機,給了以柔克剛、以“弱”勝“強”的良機,發言人理應抓住難得的機遇作為且心存感激才是。

但是,非常遺憾的是,我們在秦發言人這裏,看到的是另外的情形。以上麵的情形為例,英國記者剛剛提問這個或許在秦發言人看來,比較“敏感”的問題,即被當頭一棒,打得落花流水,不知就裏。如果再進一步推測,若“敏感”果真不存在,則秦發言人又有何必要如此過激?難道言辭上的剛硬、“圓滿”就能令人信服?難道外交部發言人的功效,就是為了呈一時的口舌之能,而全然不計是否讓人從內心裏信服?

中國是一個有著溫良恭儉讓傳統的文明古國,中國是一個正在崛起且日漸具有強大影響力的大國。文明古國加大國的外交部發言人,應該是個什麽形象?想必不用我說了吧。可以肯定的是,若由全國民眾投票表決的話,當肯定不是秦發言人目下的樣子!

彬彬有禮、儒雅倜儻、親和率性、謙和低調、以理服人、以情動人,以人格魅力打動人,以知性力量說服人;剛硬則不怒自威,柔和則舒張有度;待人禮貌、與人為善;少嗆聲,多發聲,發柔和之聲;多理性平和、情感豐沛而少居高臨下、盛氣淩人,春風化雨,百煉鋼而化繞指柔——以此來表現中國,展示中國,強化、固化、美化中國所應有的形象,這當為對外交部發言人的基本要求。遺憾的是,在秦剛這裏,我們絲毫看不到這樣的表現、這樣的跡象。

實際上,一個人過分的粗魯、鹵莽、蠻橫,是其內心不自信的表現,所謂色厲內荏,說的就是這一層意思。日常生活都當如此,更遑論是在牽一發而動全身的外交場合!敵視、敵對、冷眼相見、反唇相譏,無禮攪三分,得禮不讓人,更是不足取呢!若深探細究,則上述表現,實際上是思維簡單、欲一勞永逸的表現——麵對見多識光、智商、大腦反映皆不輸其下的一幹記者,鬥智鬥勇、智慧斡旋若不得力,索性上來就一棒子打死。你愛惜羽毛啞口無言,我不在乎,一切以目的為要,全然不考慮形象,包括自我的、國家的。愛咋咋,就這麽的了!

或許,一個人的知性、悟性、涵養、境界表裏如一、有無了然,硬裝不來。但是,我們有一百個理由要求秦剛發言人:把你的微笑真誠些,把你的話語、嗓音低調門些;把你的用詞、口氣調整些,把你的身段、姿態放低些;感覺到你肩上的重擔些,認識到你自己的肝火稍旺了些——這個世界上,你代表的中國沒有真正的敵人;你對麵的人,永遠都是中國的朋友而非敵人。

倘若你自己有敵人的話,那這個敵人,其實正是你自己。

網友評論:

歲月如戈 :

剛看到的段子 ---- 秦剛:你有孩子嗎? 記者:有 4 個,一個死在黑煤窯裏,一個死在地震學校裏,一個死在三氯氰胺手裏,就活著一個,還被官員嫖宿了。俺老婆因為多次上訪被關進了精神病院。這個回答你滿意了嗎?

李漠寒:

外國記者在一次新聞發布會上提問:通過和平的方式表達政治意見是否合法?外交部發言人回應道:請你讀一讀中國的憲法,中國憲法保障中國公民享有言論,集會和結社的自由。很久沒有聽到類似的聲音了,以致於都已經忘記我們還擁有這樣的自由權利。但在因言獲罪甚至因像成罪屢見不鮮的今天,大家都明白那是寫在紙上的憲法。現實中恐怕連發言人自己亦無法享受憲法所賦予的種種權利,這不能不說是莫大的諷刺。

柳詩魂:

氰剛這斯並不具備一個外交官必須具備的職業道德和常識。即:外交官在麵對記者時,是一個回答問題和解釋或解讀問題者。他顛倒了基本角色,極大的丟了中國人民的臉麵,傷害了中國人民的感情。

不知氰剛有無自己親生的孩子,若有,按照他的方式,他極有必要把他孩子的眼睛弄瞎或弄瞎他孩子的一隻眼睛,以免他孩子看到他和他老婆在進行床戲時的不良畫麵,對他孩子的身心造成不良的負麵影響。當然,按照氰剛的方式,為了防微杜漸,他還要把它孩子的耳朵弄聾,避免他的孩子聽到他的和他的老婆的床戲聲,這樣才有利於把他的孩子培養成合格的共產接班人。

西方記者的職業道德令人敬佩,他們提問而不回答問題。在那種場合記者不回答問題,守住了職業要求的底線。這也反正了氰剛的低檔次品的品格。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秋夜寒月 回複 悄悄話 對不起,我寫錯了。是“田長霖”,不是“楊長林”。
秋夜寒月 回複 悄悄話 我認為秦鋼作的很好。反問不是沒禮貌。不答也不證明對方記者有底線。秦鋼這樣做隻不過是與那個記者平起平坐。款款而談,外柔內鋼,外交家正是需要這樣的風度。
所謂“彬彬有禮、儒雅倜儻、。。。”,其實是擋箭牌,是膽小,媚外。。。
我想借用Berkeley 校長楊長林的一句話:“在中國人麵前,做中國人。在美國人麵前作美國人。”多有幾個秦鋼,外國記者再提問時就會動動腦子了。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