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我談談我對民主的看法--我的一篇舊文

(2009-02-07 17:50:05) 下一個

我關注XX網很久了,總能看到一些人打著民主自由的旗號,反對共產黨。其實,反不反對共產黨那是個人的自由,但是,作為炎黃子孫,以反黨來反華,實在是有些說不過去了。我個人不是黨的粉絲,也不愛管政治,我也不憤怒,也不是青年啦。以下隻想談談個人的意見和想法和我對民主的理解

一, 民主本質

在我看來,這個世界上沒有絕對的“民主”和“自由”,有人的地方,就有階級和分化,有階級的地方,就有統治者和被統治者,之後,就有了部落, 再後來就有了“國家”。 國家和民主,從字麵意思上來講,本來就是針鋒相對的兩個觀念:一個是以國為家,既然以國為家了,很多事情必須服從國家的利益,而不能“讓民做主“ 了。 這也就是我們稱其為國家機器的原因。 我不喜歡國家利益高於一切的概念,畢竟,國家的利益最終取決於人民的利益,假如,如果有一小部分人民要違背大部分人的意願的話,國家是不會同意的。但同時,小老百姓們又不可避免的時不時會成為國家利益的犧牲品,這個我承認,但不可避免,張養浩講“興,百姓苦,亡,百姓苦”就是這個意思。所以,有人罵共產黨說為了奧運拆百姓房子,我承認這是不幸的,也是不對的,但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共產黨負有一定責任,但也不能全怪黨了。何以見得,我在下文中會提到。 那麽,你會問,那美國英國這些國家機器怎麽就沒拆百姓房子了,違反民意了,強奸民權了?其實他們一直在做,隻是表現方式不同而已:我不覺得有多少美國父母願意把孩子送到伊拉克去戰死,但戰還是打了,那麽多抗議也沒有用,記得,英國有個凱利博士為了這事還自殺了,如果不是為了國家的利益石油,我想這些人不會這樣毫無辦法的死去,如果你認為剝奪幾千個公民的生命不叫強奸民權,而稱之為民主的話,我也沒話說;還有人可能會說,美國人可沒拆人房子啊。其實,每年KPMG幫助各個大的經濟體(財團,公司)逃稅,漏稅,本來老百姓的錢都進那些政府啊,富豪們的腰包了,其實和拆百姓房子沒啥區別,甚至更過分;有人還會說,美國有言論自由,有法律保障,我承認,不過能不能說話和說了話有沒有用,有沒有人聽是兩回事。人民是喊了:不要布什,不要伊戰,我沒覺得有什麽效果;而老百姓對政府和大公司的民事訴訟,沒見過幾件贏下來的,前些天,沃爾瑪還否決了對一個身殘女工的賠償呢,大家是抱怨了,沒什麽用,除非那些財大氣粗的律師反過來幫她。所以我認為,看問題要本質點:法律和政府是為國家機器服務的,哪裏都一樣,有國家就沒有絕對民主,老百姓隻能被統治,就算你今天民主革命了,明天不過換一幫人統治你,在會計學裏,成為公司內部交易,不會有實質收益的。我想,你要是真相信美國民主的話,寫信給參議院們,建議他們調查CNN,BBC,我想不會有人聽你的,很簡單,不符合他們的利益。也許你要說,那中國還不給人說話呢,我也承認,不過,那也是有原因的,下文也會解釋。

那麽,總的來講,國家利益和個人利益的差值決定民主的程度,前者越小,後者越大。而當資源越多或人口越少的時候,差值就越小,人民就越幸福。所以,美國要搞聯邦製,每個州管各自州百姓的幸福,資源分配更容易,老百姓也能更容易的表達民意。所以,我看到美國人寫的一本書上說:大部分美國人不喜歡國家政府這個概念,覺得太遙遠了,說什麽話他們也不聽,還死收稅。他們喜歡市政府,郡政府,真正能落實問題處理的政府:要是哪個人今天不爽了,明天出門就可以找到郡長解決;而對於政府而言,區域越小,人越少,也越好管理,因為人少,利益衝突就小。所以說,中國太大,人太多,各種想法的人都有,於是,民意傳上不去,好的政策也不好落實,是不好管理。當然,如果你要問,中國為什麽不搞聯邦製,我不是很讚同,這和我們的文化有關,下文也有解釋。 

二 民主首先更是個經濟學問題

大家抱怨中國不民主,不自由,等等等等,其實提出來的很多最後都體現在社會不平等上,問題是哪個社會都是不平等的,隻是中國的不平等,尤其是貧富差距過大,的確是個很大的包袱。可是,真的隻是共產黨的問題嗎?

物質決定精神,這句話是沒錯的,一個社會的政治,文化,法製體製結構的發展歸根結底要取決於經濟:隻有吃飽了飯,才能談民主,這個是很簡單的道理。我覺得,民主的發展是這樣的:最先為民生,老百姓都還有足夠的資源過上好日子,社會矛盾,以及和國家的矛盾才會小一點;再就發展到民權,有了強大的經濟,國家發展的利益不用以犧牲百姓利益為代價時,老百姓會得到一定的權力,我覺得美國目前還在這個階段上;最後才是民主,體現在最強大的社會福利和資源合理分配上,這個時候,國家,本身已發展到極致了,其獲取最大利益的職能和需要已經不需要了,因為大家都差不多了,階級分化被最小化了,於是國家利益和個人利益之間的衝突也就最小化了,沒有什麽人需要再去掠奪暴力利潤,那麽,國家機器的職能在它發揮到極致的時候也就被淡化了,正所謂物極必反。目前,也隻有挪威和瑞典接近這個境界,我覺得那是真正的高級社會主義了,很可惜,中國還達不到這樣,我們目前,處於解決民生問題的階段,才起步而已。那麽,中國現在所有的問題,財富不均,還有國家利益與百姓利益的極大衝突,是共產黨的責任嗎?我想,讓美國人來管,他們會更頭大的:我們要追求最終的相對最大的民主,是需要有強大經濟來支撐的,我們沒有:一是我們人口太大,要很快讓所有人都富起來很不現實;更重要的是,共產黨在接手的時候,就是個爛攤子,還有大量封建殘餘。於是,想在沒有經濟基礎的條件下建立社會主義,自然摔得很慘,好在小平同誌認識到問題了,於是走回頭路,來搞資本主義,其實路是沒錯的,隻是我們要起步,就要從頭開始:民主之路的第一個關口叫做原始資本主義,這個社會狀態是充滿了自由市場的殘酷性,當年英美也都經曆過,他們也有過不小的貧富差距,當然,為了國家利益,很多人要做出犧牲:忘記英國工業革命時的童工了嗎?忘記美國西部開發時為了這個國家發展的基石而死去的印第安人和華人了嗎?中國一切的問題,西方國家都基本經曆過了,隻不過那時沒有那麽好的信息條件,沒人揭發他們而已。更何況,我們除了原始資本主義,還有封建殘餘和地方官僚主義參和著,誰來管都一樣。所以說,現在中國的狀況,是由其本身經濟基礎決定的,其實,共產黨已經做得不錯了,看看現在的發展,我們不都在往好裏走嗎?起步的確很困難,要是現在再反政府反國家,不更鬱悶?89年的運動我覺得就鬧得不對,現在鬧還是不對。希望大家的眼光長遠些,民主不是鬧出來的,是團結一心,克服困難走強國之路走出來的。把國家鬧垮了,隻能讓西方人撿個大便宜。

三 民主和文化也有聯係

為什麽中國不讓隨便說話,不能搞聯邦製?我們自身的民族性決定了這個特殊情況:憑良心講,我們有愛麵子的問題,所以,無論多小多大的事,我們都喜歡去爭,去鬥,來證明自己是對的,而不幸的是,我們恰恰又人多,而且各地區的人,各民族之間又有很多不同,假如要大家搞聯邦,人人都去發表自己的意見,那麽我們所有的精力都會花在處理不同的分歧上,想想吧,我們上才多少中國人,都吵得天昏地暗,假使讓十幾億人一塊來吵呢?我很敬佩孫中山,他是真想搞民主,但結果搞成軍閥混戰,大家都互相鬥去了,給日本人撿了便宜,說實在的,我不願意再看到這個現象,隻有西方人願意。毛澤東是搞獨裁,但卻穩定了人心,發展了國家。(當然,他犯的錯誤也夠大的)。獨裁邪惡嗎?字麵上看是的。但是,至少管理和經濟學上沒這麽說:autocratic,這個詞,是作為管理的一種可行的方式和風格被介紹的,適用於某些公司文化和某些經濟情況。獨裁,說好聽點是中央集權,其實本身沒有什麽好壞的含義,看你怎麽用了。我們判斷一個人的好壞,不能看他的名字,而要看他做了什麽,我們批判一個事物的好壞,也不能看它的表麵,要看它是否帶來好處,就像道德的觀念也是相對的一樣:記得馮導曾經教導我們,給一個健康的人打嗎啡,是不道德的,但給一個垂死的病痛難忍的人打嗎啡,那就是最大的道德。當下,中央集權製給國家帶來的主要是穩定和發展,利大於弊,我覺得還是要支持的,相信很多人也會這樣想。

結尾

我不是不知道國家有很多問題:農民苦,礦工苦,還有很多農民工們。的確,國內有很多不公平不對的事,但這是由於我們的現有的經濟條件所造成的原始資本主義狀態所決定的,我理解為新生的陣痛,任何國家都避免不了要走過的一個階段。埋怨國家沒有任何道理,也沒有任何用。最重要的是,每個人都做好中國人的本分,盡可能的為國家的強大盡一份力,為百姓的福祉盡一份心,而不是在國家剛起步時就脫自己母親的後腿。我願意相信很多所謂民主人士的出發點是好的,但希望不要南轅北轍就好。

為中華之崛起而努力!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