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86)
2010 (209)
2011 (252)
2012 (126)
2013 (146)
2014 (159)
2015 (119)
2016 (181)
2017 (128)
2018 (283)
2019 (295)
2020 (360)
2021 (299)
2022 (250)
2023 (208)
2024 (208)
又到周末了,最近下了一點雪,雖然不大但氣溫下降很多,白天都在零下十幾度攝氏。過了正月十五年就算過去了,一年一年都是這樣,但是平常的日子也很不錯,所以盼年的熱情已經不像以前那麽大了,小孩子們更是這樣了,想穿新衣服隨時買,想吃什麽好吃的隨時吃得到,幸福的日子在不知不覺中奪走了我們對幸福的向往,當沒有了向往和期待,日子就變得不那麽有味道了,隻是想著怎樣換換花樣,換換口味,再換換各種牌子的服裝、鞋襪、包包,甚至換個地方、換個活法。
紅燒帶魚特別好吃,但做的時候要不太容易讓它不殘留腥氣,有人說把魚上的白皮刮掉,用熱水洗洗,放點鹽和酒醃一下再做,反正各種各樣的方法把,看報道說,帶魚外邊那層白皮是有營養的,富含鈣什麽的。
我一般做魚都是用醋當酒,把魚煎好了先用醋撒下去,烹一下,然後再放醬油、糖,蔥薑蒜,蒜要多放幾瓣,如果不是帶魚蔥也要多放,做紅燒魚多放蔥是跟一個中餐館的師傅學的,他是一個加州的師傅,一段時間來我們這裏做廚師,餐館雇了他特別的火,他的菜做得特別好,還經常跑出來跟大家互動,他做的魚特別香,他就說,一條魚要用三把小蔥去燒,後來我做魚也多放點蔥,果然味道不錯。
春節做酥菜我用的是肘子肉,一個大大的肘子我切了幾塊肉,剩下的昨天我又做了醬肘子,非常好吃。艾瑪,這個肘子買的時候光圖它新鮮了,骨頭太長了,把我累夠嗆才放進了高壓鍋,以後得買小點的,而且解凍也花時間。當然這個肘子新鮮,做出來還是香的,做肉一樣是要新鮮食材,不然很難好吃。
油管視頻上講做飯的師傅都說,現在的肉跟以前不一樣了,不處理一下就會有味道,所以不是咱們技術不行,而是肉的質量發生了變化,是不是因為豬吃了飼料的關係,以前都是吃泔水,還有土豆、野菜什麽的煮來給豬吃。現在省事兒了,都喂飼料,而且用不了幾個月豬就可以宰了,過去得養一年才行。現在什麽都是速食、快餐。
昨天又做了一次鍋包肉,相比年夜飯的那盤進步了不少,賣相和味道都有進步,凡事兒就是不斷總結經驗,多做就能越做越好。鍋包肉是網上看來的,做好鍋包肉的關鍵是煨肉的澱粉,一定要泡幾個小時讓澱粉沉澱,把上邊的水倒掉,然後用下邊的澱粉裹勻了肉片,這一步非常關鍵,最後的汁也很關鍵,過年時候我做的因為汁的澱粉加的多了一點點,肉就不那麽脆了,所以我老公說有溜肉段的味道。
這次放得少點澱粉就好很多,這次的問題是我最初裹的澱粉有點少,如果再多一點點就更好了。
我平常喜歡用鎮江香醋,為了做鍋包肉買了一小瓶白醋,不能浪費,所以想起來就做點鍋包肉,把這瓶醋要用完。
最後的汁也簡單,醋、糖、澱粉加點清水在鍋裏加一點油把汁倒進去煮到冒泡其實就是熬到你肉夠沾上的就行了,然後把蔥絲、胡蘿卜絲和香菜放進去和一下,再把炸好的肉片放進去快速翻一下,最好顛大勺那種翻幾下,讓汁均勻地沾在了肉片上就可以了,趁熱吃,香脆。
吃鍋包肉很麻煩,要等吃飯前最後一個弄它。
很多做法網上都有,各種各樣的,喜歡的看一下就知道了,不過各個廚師都有自己的一套,就像酥菜,現在早就傳走樣了,根本不是我小時候吃到的我爸爸做的那種味道了,因為做法已經不一樣了,所以還是自己做最好。祖傳其實也是傳著傳著就被中間的人改造了,說是改進,其實就改了味道了,不正宗了。沒辦法,很好聽的一個詞兒,叫與時俱進。估計過段時間鍋包肉溜肉段都會放上辣椒了:)
現在的飯店,如果沒有辣菜好像很難開得下去,吃得越來越好了,就得有點刺激的味道才能讓人覺得吃飯香了?其實不是所有人和地區適合吃辣的,不是喜歡不喜歡,而是對健康不一定都是有益的,上網查一下就知道了,我吃菜都上網查,看看我吃的菜是什麽樣的功效,比如甲狀腺不好的人不要經常吃圓白菜、西蘭花,日光過敏的人不要多吃感光菜,小白菜、大白菜還有很多,腎功能不好的人不要吃空心菜,因為它本身就是含鹽高的菜,還有一些菜殘留農藥會比較多,比如西蘭花,萵苣葉。
不是說看到這些就什麽都不能吃了,隻是更有利於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選擇多吃和少吃甚至不吃的東西。比如體內含鐵特別多的人就必須少吃維生素C的水果,橙汁之類的就得少喝甚至不喝。首先要知道自己身體缺什麽、多什麽,這樣才能吃飯的時候多加注意,年輕人,身體好的人可以隨意一些,但年紀大了尤其有些慢性病或者檢查指標需要注意的,就得小心了。
骨質疏鬆的人對軟水劑、蘇打粉、澱粉都要小心,因為它們都是導致骨質疏鬆的原因,膽固醇比較高的人就得少吃帶魚,它是含膽固醇比較高的魚。現在不少人都有甲狀腺問題,所以很多需要避免的盡量避免,一個是能讓子保持病情平穩時間長一些,再就是自己少遭罪。就像糖尿病,大家都知道的那就是不能吃糖,不信邪的話吃吃看吧。所以其它的我們覺得沒關係的也是一樣的,隻要研究說有影響的我們都應當注意。
簡單的蔬菜是含有不同的營養的,它不是像有些人說的那樣,注意那麽多累不累的問題,而是要想健康從吃上先注意起來是簡單又有效的方法,為啥我們不相信呢。我們看似普通的蔬菜也是有寒熱溫涼的,比如粉絲,綠豆粉絲就是寒性的,因為綠豆是屬於涼性的,吃多了就會肚子疼,黃瓜也是,我都用地瓜粉粉條,黃瓜冬天是基本不吃的,西瓜也是冬天不吃。有人說,別人什麽季節都可以吃西瓜,好吃,也沒覺得不舒服,每個人不一樣,有些人身體有熱,冬天也喜歡吃冰棍,我不行,不想吃吃了也不會舒服。
當然了哈爾濱馬迭爾賓館的冰磚,小時候是喜歡吃的,現在估計也不敢冬天吃了,凍梨、凍柿子,小時候都穿著大棉襖啃帶著冰碴的,感覺很爽,現在再那麽個吃法得肚子疼了。
我喜歡網絡,就是因為信息特別多,有什麽問題問一下就能了解一些,長年累月的也會知道哪些是靠譜的哪些不需要那麽謹慎,看自己吧,沒有什麽是對我們完全沒有幫助的,隻是需要我們去分辨哪些適合我們,哪些我們暫時不需要關注。
每個年齡段的人需要關注和注意的肯定是不一樣的,因為自己身體的狀況的不同,變化的大小,很多人喜歡說中醫咋說西醫咋說,其實更多的東西都是常識。非得歸類於科學與否,生活上的事兒有時候不是科學完全能解釋得清楚的。不管是不是科學,隻要是我們有體會的,用了有效的,注意了確實會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煩的,都是需要我們認可和接受的。
就好像我剛來美國的時候,我坐公交車上班,冬天也是這樣的冷,但我不需要穿羽絨服,一件晴綸棉夾克就足夠了,羊絨褲從來不用穿,帽子圍巾都不用,等車的時候也不覺得冷,現在呢,開車都要穿厚羽絨服,帶絨線帽,穿羊絨褲,還覺得凍臉。再等公交車估計非得感冒不可了。那麽各種問題都是一樣的,隨著年齡的越來越大,人肯定是不一樣的,現在看到不少年輕人穿的都不那麽多,但人家也沒有都感冒流鼻涕的,有些八九十歲的老人大夏天的都要穿著毛衣呢。
吃也是一樣的,隻要從我們能接受的問題出發,就能想到其它的問題同樣是存在的,不需要先去研究確定是不是科學的,很多時候年輕人或者沒有體會的人會有各種理論上的正確與否的理念,正常,因為等到了一定的年齡大家的體會都會相似了,那時候才能明白,哦,原來如此啊,真的是這樣啊。
該吃吃、該喝喝,但是稍微留神一下自己吃的東西是不是適合自己,對自己有好處的事兒,我們為什麽不去做呢。現在做飯的小視頻很多,很多做得非常香的飯菜你看做法就會發現,很多東西用得非常多,黃油、奶油、豬大油、各種調料,其實很多調料也都是有點小毒的,上網查一下就知道了。所以在自己學做的時候就要注意,有些東西自己不能吃的,對健康影響比較大的就不能照搬,也可以做給家人吃,自己不吃或者少吃,生活是很簡單的,不必搞得非常複雜,但需要注意的問題隻要習慣了,都不是多麻煩的事兒,畢竟健康比什麽都重要,僅僅靠鍛煉身體,吃保健品,控製體重,控製飲食是不夠的。
就像現在流行的和蔬菜汁兒,也不是適合每一個人的。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這跟找對象也是一樣的,兩人合拍什麽高矮胖瘦都不是問題,兩人不合拍再看著般配也活不幸福。任何事情,其實道理都是一樣的,懂了道理才能接受和認可很多看似理論上不成立的東西,沒有數據沒有科學研究成功的東西,有些其實都是常識。
老話、曆史上流傳下來的很多東西也是常識,就像春夏秋冬,你可以反著來,但你感覺舒服嗎?夏天穿棉襖,冬天穿短褲?其實很多事兒都是一樣的。
這跟基因疫苗,減毒疫苗之類的不一樣,這些常識中的道理對我們的幫助,比我們不知道的那些高深理論要來得更有用。因為很多科學的東西也在變化,就像說維生素E,吃了能保護心髒,過了沒有幾年宣布它不但對心髒沒有保護作用,還有傷害。什麽東西都是,缺了需要補,多了再補就出問題了。
我不喜歡高深的理論,我喜歡先把常識性的東西掌握了,這樣也許需要高深理論的時間就會延後一些,我何不舒舒服服地活著,幹嘛要花錢去享受那些科研成果呢。把貴重的東西留給最需要的人,我自己先從吃喝玩樂中開始享受生活。
祝大家周末愉快!
看見了,我這就去!
曉青查qqh。
領導的硬菜,一個比一個漂亮。放醋,多放蔥好主意,我就喜歡吃肉裏或是魚裏的蔥。鍋包肉饞S人!
蘑菇可以到這裏看推薦的博文:https://blog.wenxuecity.com/blog/?act=moreList&cat=hot
別提了,文學城現在手機看特別影響大家閱讀,說是為了廣告,不然首頁不顯示廣告,現在就顯示,但感覺太不方便了,也不能老在電腦上啊。也不知道誰寫的,沒時間都打開,錯過好多熟悉朋友的文。我問了,說以後就這樣了,不是出問題了:-)
過日子就是這樣,忙忙乎乎,開開心心。
我最近文學城的手機版本變樣了,隻有博客首頁還老樣,文學城的首頁很亂,博客精選隻顯示一點點,還沒有博主名字。曉青你的怎麽樣?不知道是我的問題還是文學城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