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oddiy的博客

總是得找個地方寫東西不是?
正文

喇叭的故事 一 (圖)

(2010-04-16 20:44:31) 下一個

似乎還沒有看到發燒友的論壇,既然目前的音響有全麵數字化的趨勢,音響發燒應該也屬於數字發燒的範疇吧。故事的開始是從股市的故事開始的。

在上上個經濟泡沫的時候,每個人都覺著兜裏的錢太多,每天股票不漲上個10%就是異類;PE沒有個100也得有個99。那麽在買車買房買大電視後,買音響就被提上日程.當時的胃口很大,計劃總投資向5位數看齊,方案是兩步走,先買家庭影院,再買hifi音響。

當時的音響店也多,東西不太降價,不愁沒人買。一萬多的三燈正投是最少的配置。看過了千千萬萬的配置,有一點暈,沒主意了。最後決定先從最簡單的AV入手。

當時的音響店允許自己去試機,高端的得有店家陪同。印象比較深的是最高的一套演示設備:HiFi配置,CD機$5000頂端放盤在壓上個金屬砣砣,沒有托盤;功放是$10,000左右;喇叭是$20,000多的B&W;喇叭線是電纜狀的。隻覺得自己帶的CD不夠水平。

說實話,這個配置聽上去更適合人聲,比較中低端的感覺就是“暖”。後來隻有在另一家膽機店才有類似的感覺。這個“暖”真的很難形容。同去的朋友與店家聊得開心,才給我們打開了一套幾千元的甲類膽管前置,功放試聽。店家還不太好意思“這個還沒有燒機到時候”。燒機就是把真空管加熱個幾十個小時,把它老化到“成熟”,聲音才能好聽。但是真空管的壽命也就百來個小時。因此雖然管子本身不太貴,中國的金龍,俄羅斯的軍管都不太貴,這個費時間是受不了的。

最後決定:喇叭上B&W的。一來比較另類,二來它的金屬高音喇叭,防彈的中低音喇叭還是有些特色的。其他的反正也“差不多”。那麽買那一對呢?

至今,B&W的係列已經不太一樣了。在當年,600係列是大眾小發燒級的。800是準發燒級的。Nautilus是發高燒級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